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如何打官司,古鼎上都写着呢,那时候打官司的程序比现代复杂

周朝如何打官司,古鼎上都写着呢,那时候打官司的程序比现代复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1/27 21:53:32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西周的历史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间,距今已有2789年的历史。因为时间漫长,今天,我们在史籍中,仅能知道一些西周时期较大的历史事迹,至于民间,普通人的事,则知道得很少。尤其是西周时期,普通人如处理纠纷,基本上没有任何记载。

1975年2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发现的一件文物,却告诉了我们西周人是怎么打官司的。当地的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窖穴。在窖穴里,出土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其中一件叫五祀卫鼎。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重11.5公斤,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外倾垂。整体上看,五祀卫鼎的花纹及制作工艺都不算特别精美,也就是说,它在当时,应该不是室或贵族使用的高档的用具,应该属于民间用具。而这只鼎最珍贵的地方,却是鼎腹内刻的铭文。

该鼎的内壁上,铸有铭文共19行,207个字。原文太长,小编就简单地说一下意思:西周恭王五年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向官府告发,他邻人邦君厉发生了土地纠纷。官府经过调查,调解,最后两人互换土地,达成和解,官司了结。通过这篇铭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时人们打官司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原告上诉。西周时期,有专门的司法官员,并且,是由邢伯、伯邑父、定伯等五人组成的。原告先要向五位执政大臣上拆,并说清事情的原委。执政大臣们接受案子后,先是对被告进行询问。然后,再由专门的三有司官员,结合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探。在此基础上,执政大臣们才做出裁判。裁判以调解为主,综合双方利益,做出双方交换土地的判决。

最后,所有相关人员到场,按照判决,完成土地交换。至此,案子结束了,可以看出,西周时打官司在程序与现代没有太多差别。但是,这件事也体现出与现代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在西周时期,土地就已经私有,并且,对土地进行买卖等,都必须经过官府允许才算有效。其次,官司结束后,原被告双方还要互相立誓,不再纠结此事。最后,打赢了官司还不算完,原告还要举行一个宴会仪式。

最有意思的是,原告裘卫为这事儿还特意铸了个鼎,并用铭文记录了整个事情的全过程。有读者一定会问: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吗?小编以为,这么做,一是原告卫作为官司的获胜一方,有很大的炫耀成份。另一方面,铭文上有一句“卫其万年永宝用”。这句足以透露出裘卫的怕以后对方反悔的小心思。因此,才有了这只五祀卫鼎。不管怎样,我们仍要重重地感谢裘卫。正因为他铸的这只鼎,我们才能知道早在2789年,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处理纠纷,如何打官司的。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洪光

更多文章

  • 这座商代陵墓里,发现最早的古排箫,可以因三个问题已无法吹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班得瑞排箫名曲,排箫远方,排箫比笛子容易吹响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专家们在研究音乐历史时,不免要翻阅大量的史料典籍,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取竹于嶰(xie)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次制十二筒……以别十二律”。其中的伶伦,

  • 禹迹图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上面虽有两处错误,却是最好的古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禹迹图在西安碑林哪里,禹王遗址图片大全,碑林博物馆在哪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1127年,北宋在金兵的入侵下消失了,虽然南宋政权随即建立,但后期迁都临安(今杭州),北方的大片土地都还被金人占领,同时金人又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对北方百姓进行残暴的统治,并充当金

  • 溥仪有枚重要的甲骨文图章,解放后,侍卫才弄清上面文字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溥仪印章大全,溥仪身上的三连印,溥仪侍卫李顺结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但溥仪自幼就被几个老师陈宝琛、袁励准和陆润庠等人给“洗脑”了,在他的心中,他存在的目的,不是收拾封建社会余下的“垃圾”,而是要在帝制的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大清,重新恢复皇权,故此,1917年6月

  • 殷墟出土“神秘”甲骨文,揭示古人眼中的彩虹竟是双头“怪”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殷墟出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未解之谜,彩虹甲骨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老城区的西北。在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首都迁到此处,在此后的273年来,殷墟始终是商王的首都,并留下了大量的记录着当时王朝占卜信息的甲骨。今天,从这些留下来的甲骨文记载

  • 为什么会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姜子牙究竟有何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子牙为啥叫姜太公,姜子牙被称姜太公的原因是什么,姜子牙为什么会成为姜太公

    在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的演义下,姜太公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百姓为了祈求美好的愿望,衍生出来许多“太公在此”的故事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姜太公又有姜尚、吕尚、尚父、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多种称呼,历史上确有其人。2009年在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发掘中,首次出土了

  • 夏朝国王佩戴一件玉器,竟比和氏璧出名,实物丢失后留下三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出土玉器图片,夏朝最珍贵的玉器,夏朝随葬玉器

    这件比传国玉玺还珍贵的宝贝,叫做:夏后璜。玉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玉石制在的礼器。在《周礼》中规定的"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器礼中,玉璜的历史最为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玉璜已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它主要用于朝聘,祭祀,丧葬,也可随身佩戴。作为装饰用,当然,不是谁都能佩戴的,必须要有级别。多年来

  • 此人是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圣,奠定周朝数百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最佩服的圣人是谁,孔子最崇拜的先贤是谁,孔子对周朝评价

    周公,生于商朝末期。相信大家都听过《封神榜》里边的故事了吧,《封神榜》毕竟是虚构的,可是周武王伐纣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而周公,便是这伐纣里边的重要角色,重要程度不亚于周武王。▲周公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周文王还在世时,便已经开始以姜太公为国师,谋划和进行讨伐商朝,这和《封神榜》里边的

  • 封相前姜子牙摇摆不定拂逆元始天尊,在商朝没有出路才反投西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岐姜子牙,姜子牙80岁才封侯拜相,姜子牙被九尾狐打成重伤回到西岐

    之前有评论问道为什么有人说姜子牙要称帝,那这次就先来说说姜子牙(此姜子牙乃是作者书中人物,非是历史上的姜尚)品德问题。在《封神》中,姜子牙封相之前,不仅朝秦暮楚,没有什么主见,而且多次违背元始天尊的意志,封相之后又小气虚荣,总想要独断专权。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中,元始天尊叫来子牙,要对他进行劳

  • 古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哪里,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感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的哲学道理

    君权神授是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同封建统治者所宣称的那样,很多政权被推翻了或者被消灭了,人们对这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同时新兴的统治者为了说服大众,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就把以前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改成了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一来原

  • 专家从香港购回一批竹简,竟发现周文王遗言,最后成为特级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文王历史资料,周文王墓打开了没有,周文王的墓是哪一年发现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竹简代表着文化,而那些承载着时间和岁月的古老竹简,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小编下面,说得就是曾经出现在香港的一批神秘的竹简,一开始谁也不敢买,可是被清华大学“搞”到手后,竟然“麻雀变凤凰”竟成了特级国宝的故事,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随着小编的拙笔,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吧。2006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