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有机会当皇帝的袁绍,为什么会含恨而亡,主要是因为这三个人

本有机会当皇帝的袁绍,为什么会含恨而亡,主要是因为这三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4/1/24 7:22:43

袁绍本是世家之后,袁家本是当地望族,而且四代人中,接连出了五个位极人臣的三公,在当时要论家世背景,除了豪横了上百年的老刘家,就要数汝南的老袁家。但是,袁绍的表现却和老刘家的不肖子孙一样疲软,不光没有完成收复中原,登基称帝的美好梦想,还兵败官渡,落了个郁郁而终。要问袁绍为什么会这么点背呢?骆驼总结了一下,他的失败,主要和三个人离不开关系。

第一个人是董卓

袁绍虽然是老袁家的庶出,但是他背靠着老袁家这棵参天大树,依然享受到了祖辈的余荫。在他20岁时,他就已经当了一县之主,并且风评不错。不过后来因为守孝等原因,袁绍并没有再直接回单位上班,而是选择了内退。虽然他名义上已经退出了江湖,但是江湖上依然还有他的传说,传说中,他正在私下里搞串联,目的是推翻宦官的邪恶统治,但是当时形势比人强,因此袁绍的行为也只是一个传说。

汉末的混乱,逼得老百姓上了一个叫“黄巾军”的梁山,汉朝的统治者为了平乱,只好先放下内部的次要矛盾,准备先把黄巾军这个主要矛盾给灭了再说。借势崛起的外戚何进,知道袁绍对身残志坚的那帮人不感冒,加上袁绍背景深厚,就主动把袁绍给招回了单位。当时宦官手握洛阳兵权,何进因此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袁绍就建议何进,调外头的统军将领进京,董卓就是借此机会带兵来的洛阳。

在董卓进洛阳之前,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何进和袁绍等人,想先发制人,把宦官给一锅端了,但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因为间接收了宦官的彩礼,因此坚决不同意(其实皇帝也害怕何进一家独大)。本来何进打算软磨硬泡,或者先把生米做成熟饭,没成想宦官们竟然提前动手,先杀了何进。何进一死,袁绍等人不干了,直接开始武力清剿灭,一时之间皇宫内血流成河。

汉灵帝一看形势不对,撒丫子就跑出了皇宫,而董卓在赶往洛阳的途中,刚好就碰见了汉灵帝。董卓是个枭雄,掌握住皇权之后,就开始心生异志,袁绍面对蛮横的董卓,毫无办法,只好郁闷地离开了洛阳。如果没有董卓,袁绍可能在掌握住局势以后,就能立地崛起,但是董卓的出现,让他把这次机会给浪费了。

第二个人是公孙瓒

袁绍本来和公孙瓒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是因为袁绍的部下,后来超度了公孙瓒的兄弟,公孙瓒就开始嫉恨袁绍。因为当时公孙瓒很有实力,袁绍曾想低个头把这事给错过去,但是公孙瓒死活不同意。于是袁绍就动了正火,两家就开始死掐。在不断的交手中,袁绍的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而公孙瓒却慢慢从优势被打成了劣势,但是因为有公孙瓒在,袁绍还不太敢直接去硬磕曹操,毕竟腹背受敌还是很危险的。

于是袁绍不过手下谋士的劝阻,也不管曹操如饥似渴的发展,铁了心要把公孙瓒除之而后快。于是在相当长的一点时间内,袁绍都被公孙瓒拴在了北方。等到他搞定公孙瓒,再回过头来去打曹操时,曹操依然成了气候,可以说,如果没有公孙瓒的扯后腿,袁绍就能节约很多钱粮兵草,也能第一时间遏制曹操的发展,而且当时的刘备也曾在他手下小住,江东也还没有真正姓孙……袁绍应该很有机会问鼎中原,可是……

第三个人是曹操

曹操之所以能鼎足三分,最后一统江北,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据了天时。而这个大好机会,本来应该是属于袁绍的,但是,袁绍在每一次机会来临之际,总有借口让机会完美的擦肩而过。除了“大汉天子”这个人型筹码以外,袁绍在对曹操的战略上,也出现了失误。

他和曹操很早就是好友,曾一起策划过剪除宦官的事宜,后来他们俩还同为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在讨伐董卓之时,他们还是名义上的战友,因此袁绍应该对曹操并不陌生。但是在曹操刚起步时,袁却没有把曹操当回事,因此他把精力全用在了公孙瓒和河北上。等到曹操起势以后,袁绍已经占据了冀、青、幽、并等四州,坐拥数十万人马,本可以一步步蚕食中原,慢慢的温水煮曹操,他却着急忙慌地跑去给曹操送经验。

如果没有曹操,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占据四州之地以后,依然有机会逐鹿中原,但是他的老相识,却在官渡之战中,把他最后的机会,也给湮灭了。于是本来最有希望当皇帝的袁绍,最后只能郁郁而亡……

小结

其实归根结底,这都是袁绍自己的原因,董卓占据洛阳之前,鲍信曾提醒他可以先下手为强,但是他没能硬得起来;沮授早就看出了要挟天子的好处,屡次劝谏他,但是他却置若罔;在他死缠着公孙瓒之时,在他急着攻打曹操之日,田丰也曾劝谏过他,但是他全部当成了耳旁风,更离谱的是,他竟然在失败之后,杀了田丰泄恨……

在吴秀波演的《军师联盟》中,司马懿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只有朋友和老师,而从没有敌人。我想,如果换成袁绍来说的话,他一定会说,我这一路走来,遇到的不是坑,就是坎……而骆驼只想说……hetui。

更多文章

  • 曹操杀了孔融全家,大儿子临终留下8字遗言,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杀了孔融的儿子吗,曹操杀孔融真实历史,曹操为什么杀死孔融

    在公元196年,曹操俘虏了汉献帝,将他迁往许昌,并将许昌设为都城,随后曹操利用汉献帝发布诏书,让孔融来朝廷办事。其实孔融一开始还是很开心的,可是当他来到许昌之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而许昌不过是一个大笼子,专门用来关押天子和这些参政的大臣。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让孔融非常不爽,世人都说曹操是

  • 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麦城考古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守麦城,关羽丢荆州真实历史,关羽失去麦城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称汉中王。同年,关羽自江陵出兵北伐襄阳、樊城,开始了一生中最辉煌也是最凄惨的一战。年末,襄樊地区激战之际,孙权出兵占领江陵。关羽大惊之下,放弃襄樊,回军南下,于麦城以北的临沮被孙吴军队擒获,就地斩杀。此地,距益州地界仅有二十里。展开地图可以看到,关羽闻知江陵

  •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攻打蜀国,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怎么灭蜀国,老版司马懿放过蜀国小兵

    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汉的队伍,刘备早前带着几千人的兵马开始发展,自从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开始,一直快速的发展。说起诸葛亮,我们不就得不提到的就是诸葛亮的宿

  • 刘备是枭雄,周瑜曾建议孙权软禁刘备,为何遭到对方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为何阻止周瑜杀刘备,孙权周瑜孙尚香,曹操刘备孙权对周瑜的评价

    其实孙权曾经有机会除掉乃至软禁刘备,如果《三国演义》属实,刘备曾经到江东迎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虽然刘备有赵云保护,然而双拳难敌四手,真要打起来,不管是放冷箭还是下毒,就算赵云再厉害也防不胜防。当时周瑜曾经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其实也有一定的可行性,毕竟刘备到了孙权的地盘,而且那时候刘备已经四十多了,还一

  • 位列五虎将的黄忠为蜀国鞠躬尽瘁,却因刘备的一句话,被一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忠临终看透刘备真面目,黄忠临死对刘备的评价,黄忠投奔刘备完整版

    在如今,人们对曹操更多的是贬义,对刘备充满了赞美。但是在清朝以前,却恰恰相反,在人们的思想里,曹操才是正统、正义的一面,而刘备则是一个虚伪的人,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一直披着善意的外衣。在刘备起事之初,一直对外宣称着自己是为了大汉王朝,为了匡扶汉室。但是在自己占据一方的时候,却毅然决然的摆脱汉献帝而自

  • 若曹操不骗此人,赤壁大战即可消灭孙权和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赤壁大败孙权,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曹操vs刘备vs孙权

    徐庶与刘备徐庶在早期的时候无拘无束,不为任何一方效力,但在一次拜访水镜先生的时候正巧碰上了落寞的刘备,在刘备的全力请求之下,徐庶才最终选择了给刘备效力。在给刘备效力的这段时间中,刘备经常受到曹操的围追堵截,不过都在徐庶的智谋下轻松击退了曹军,这也让刘备对徐庶相当的满意。曹操发现徐庶不过刘备从以前被曹

  • 在关羽死后,刘备一意孤行要打孙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杀关羽后悔吗,关羽vs孙权,孙权背刺关羽完整视频

    每天都哭的不成样子,而且对国家大事也不再关心了。一心想要去打孙权,当时好多人都劝刘备不要去打。其中诸葛亮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如果这一打的话,那么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就全部乱套了。并且还拿出了自己出山之前所制定的方案,但刘备就是不听。后来诸葛亮感叹道,如果法正在的话,刘备就不会这样冲动了。当时有一些人劝

  • 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死于落凤坡刘备复仇,落凤坡庞统,庞统落凤坡之死配上音乐

    那么,如果当年在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让庞统继续去辅佐刘备,在日后的蜀魏之争中,庞统能够打败司马懿完成刘备一生最大的夙愿统一中原吗?且看以下分析。在三国谋士的排名之中,司马懿,庞统,诸葛亮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存在,但是他们三个人之间在军事谋略上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属于那种绝对

  • 秦汉时期的两大顶级谋士,人们只知张良,却不知另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良十大谋士,西汉谋士张良简历,中国第一谋士张良

    既然打仗就离不开谋士,如果说秦汉时期最厉害的谋士是谁?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张良,张良确实是刘邦阵营的第一谋士,比萧何陈平的谋略更高,几次帮刘邦化险为夷,最终帮助刘邦成就霸业。张良为刘邦制定攻取咸阳的计划,张良为刘邦化解了项羽的军事行动,张良帮刘邦逃脱鸿门宴,张良还建议刘邦烧栈道,蒙蔽项羽对刘邦的戒备之

  • 为何诸葛亮被刘备倚为肱股之臣,而庞统却颇为憋屈的早早陨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刘备庞统,刘备看中诸葛亮还是庞统,刘备庞统黄忠战法

    而若问谁才是群星中最亮最耀眼的那个人,毫无疑问首推诸葛亮,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以后,这位自诩为管仲、乐毅的年轻人就开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华,在他的尽心辅佐下,本来势弱的刘备最后居然和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势,不由得不令世人为之赞叹。最为难得的是,诸葛亮不仅一直被刘备视为肱股之臣,依为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