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路过金山寺,道月禅师送他一首保命诗,可惜他临终前才领悟

岳飞路过金山寺,道月禅师送他一首保命诗,可惜他临终前才领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4/1/6 17:39:05

断送他们性命的往往是他们效忠的君主,凯旋而归的英雄敌不过背后的阴谋算计。岳飞的经历也是这样,不过他与其他名将不同的是,他曾被人以保命诗的形式告诫要警惕小人暗害,只是他临死之时才恍然大悟。

抗金伟业

岳飞人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抗金战斗中建立的,他早年经历不祥,我们只能大略得知他少年之时就刻苦练习武艺,等到一身武功练到大成境界后,就拜别师父,投身抗金事业。

如果只是岳飞自己身手了得,作战勇猛,那他只能算是一员猛将,纵然也会青史留名,但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知名度。

都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名将的可贵之处可见一斑,岳飞最难得的就是他兼具智谋和武艺,用兵如神,在有生之年撑起了风雨中飘摇的南宋。

岳飞积极组织民间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带领军队与义军相配合,共同收复失地;统领士兵时,他军规严明但又不失关怀,使士气能凝聚起来;同时,他本人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军规,使得战士对他心服口服,十分服从他的指挥。就是他们的对手也对岳家军做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高度评价。

以岳飞的才能,如果生在别的朝代,一定能建立更宏伟的功业。可惜,他生在宋朝,那个文官地位空前高涨,但武官备受轻视的宋朝。

宋太祖兵权在握,黄袍加身,将幼帝赶下了皇位,但始终知道自己的皇位得的不正,而他这个黄袍加身的做法是完全可以被他人复制的。

于是大肆打压武官,给他们加上诸多限制,形成了不成文的重文轻武规则,为宋朝之后的积弱埋下了伏笔。

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南宋艰难成立。风雨飘摇之际,就需要一个力挽狂澜的人,这个人就是岳飞。和之前的武官相比,岳飞受到的限制较小,但这一切都是表象,危险一直潜伏在他的前路。

宋朝文武官泾渭分明,但岳飞却不能简单地被分类为文官或武官,他在沙场征战之余,也不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留下了《满江红》等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

也是因为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日后才会结识送他一首保命诗的道月禅师。

当时出家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比较好,时常有广受称赞的雅僧,文人也会与他们互相唱和,留下一段佳话,北宋的苏轼佛印和尚就是如此。

得保命诗

相传,道月禅师是南宋初人士,在金山寺担任主持一职,他佛法精深,于诗词一道也颇有心得。领兵打仗之外,也喜好舞文弄墨的岳飞自然不会错过与这等人物交流的机会,时常造访金山寺,和道月禅师相谈甚欢。

道月禅师也对岳飞的美名早有耳闻,真心实意地敬佩这个抗金英雄。所以,每次二人相会,道月禅师都对他以上礼相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是多么难得的事啊,道月禅师当时以诗闻名,岳飞就向禅师索诗一首。

士为知己者死,赋诗一首算得上什么呢?道月禅师没有犹豫,提笔构思,为岳飞做了一首诗,这首诗是无题之作,七言律诗:风波亭下水滔滔,千万坚心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涛旁。

这首诗乍一看是关怀友人旅途之作,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含义。道月禅师是出世之人,身在局外,对天下大事也就看得更加清楚,他看出南宋朝廷对岳飞的暧昧态度,现在重用岳飞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

岳飞的荣光下潜藏阴影,首先是以秦桧为首的奸臣对他的妒忌和恶意,其次就是皇帝对他的复杂态度了。按理说,自己手下出了一员名将,做君主的应该开心,但南宋朝廷的皇帝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靖康之耻后,二帝被俘虏,国土分裂,朝廷南渡建立了南宋,靖康之耻直接灭亡北宋,却促生了南宋朝廷。如今岳飞主张收复沦丧国土,迎回二帝,那南宋皇帝皇权的正统性就会受到挑战,因此,岳飞不受皇帝信任。

不受君主信任,不能实现君臣相得已经很危险了,更糟的是,当时朝廷里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前者的主要人员为武官,后者则大部分由文官组成。除了彼此意见的不同,文武官之间长久的矛盾也激化了二者的针锋相对,虽然同处一国,并立于朝廷,却视对方如死敌。

岳飞凭借屡建功业,成为南宋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成为很多主和派的眼中钉。他又因为要四处征战,常年不在朝廷,消息闭塞,难以面上,有被奸臣恶言中伤乃至构陷的危险。

道月禅师送给岳飞这首诗,就是为了提醒他要警惕身边的小人,以便避祸。

英雄殒命

公元1129年,与岳飞互为一生敌手的金兀术挥兵南下,以极快的速度攻下了建康城,对南宋朝廷造成威胁。岳飞临危受命,出兵抗击这位老对手。

岳家军名不虚传,作战勇猛,击退了金兀术的军队。敌军节节败退,他们势如破竹地接连收费复郑州、洛阳等地。朱仙镇就在眼前,胜利在望,岳飞却收到了让他收兵回京的十二道金牌。

十年辛苦,功亏一篑。岳飞悲愤难当,回京之后,就被解除了兵权。

绍兴十一年12月29日,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害死在了风波亭当中,也许在弥留之际,看着风波亭的名字,岳飞才最终领悟道月禅师赠他保命诗的深意了吧。

小结:

在封建社会,即使是岳飞这样才能超群的人物,也会有志难酬,郁郁而终。历史上,无数的杰出人士被磋磨、被埋没。如果他们不是身处腐朽落后的封建时代,而是当代,悲剧就会免于发生。

更多文章

  •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被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下场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靖康之变宋徽宗下场,宋徽宗 靖康,宋钦宗宣布北宋灭亡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一》记载: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章惇又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皇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长而有目疾,次则端王当立。"惇厉声对曰:"以年则申王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皆神宗子,莫难如此

  • 文天祥在劝降下妥协,只提了个条件,忽必烈为何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杀文天祥后悔吗,忽必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与忽必烈的关系

    众所周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积极组织抗元事业,最后兵败被俘,进而牺牲。鲜为人知的是,面对元朝的劝降,文天祥提出了一个条件,但之后忽必烈却下令将他处死。仕途失意终结了五代十国乱象的宋朝是一个开局无比辉煌,结局十分惨淡的朝代。宋朝重文轻武,致使国家积贫积弱,面对外敌更是一再退

  • 西汉和大明同是汉人王朝,为何刘邦委曲求全,朱元璋却咄咄逼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和朱元璋相隔多少年,刘邦与朱元璋哪个统一难度大,刘邦班底和朱元璋班底

    即便是进入日薄西山的王朝更迭期,大汉王朝依旧吊打黄巾军、扫灭乌桓蛮夷、驱逐西部羌胡,就连明末大儒王夫之也感叹道:“国恒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而大明王朝更是硬气,面对内有农民军作乱,外有女真贼寇入侵,大明火力全开两线作战,宁可玉石俱焚,也要啃的敌人尸骨无存,即便到了亡国丢天下的地步,也依然恪守“不和

  • 元朝被推翻后,那些貌美的妃子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最受宠的妃子,元朝妃子怎么处理的,元朝殉葬了多少妃子

    1276年元朝大军攻占临安,南宋军队主力被元朝灭亡,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最后一股武装力量被元朝覆灭,后世人曾鼓吹“崖山之后无中华”实在可笑至极。最早追溯这句话的源头,是日军侵华期间陆军大臣三郎提出的,之所以喊出这么一句话,就是为了让中国人离心离德,日本自侵华战争以来,一直在为分裂中国而努力。通

  • 60岁包拯清廉一生没留下半个儿子,儿媳突然跪下:您儿子都2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包拯简历20字,包拯晚年感慨膝下无子,包拯在60岁寿宴上感叹膝下无子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位被神话了的青天大老爷,也有着自己的难处,他的婚姻非常不幸。在感情中,包拯的第一任妻子为李氏。两人虽感情不错,但由于李氏出身不好,再加上包拯也还没混出名堂,因此在陈年旧疾的积累下,过世的很早。第二任妻子为董氏。她是官宦人家之女,自幼锦衣玉食。而在高等教育之下,她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赵匡胤一杯酒释兵权,却大意漏掉一人,结果15年后篡位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的最后下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赵匡胤没有杯酒释兵权吗

    我们都知道,为了防止手下的大将起兵造反,皇上们都会对其采取一些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宋朝的赵匡胤了。并且赵匡胤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的皇帝。可能有的皇帝无法生育,没有子嗣,传给弟弟还有情可原,可是这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呢,并且儿子们也都不傻不憨的,为什么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 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给明朝皇帝的一封信,信没到人也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英国最巅峰之时,被后世人称之为“黄金时代”其执政者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2009年英国BBC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项投票:谁是英国最伟大的人?伊丽莎白一世当之无愧名列第一名。理由则是1588年,海上帝国、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袭击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带领英国皇家海军将领们力挽狂澜击败了西班牙无

  • 后朝怎么处理前朝祖坟?李自成最残忍,这个朝代最机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广西李自成祖坟在哪里,米脂县李自成祖坟图片,李自成的真正陵墓

    明末,大明气度消耗殆尽,国内群雄四起,北方还有游牧民族骚乱。当时李自成带领的军队为给明朝廷严重打击,让其颜面扫地,于是捣毁了老朱家的祖陵,崇祯皇帝气不过,也派人去挖了李家的祖坟。后来李自成成功进占北京后,还企图要“尽掘十三陵”,但最后因遭到强烈抵抗,没挖成。但有趣的是,李自成一面企图捣毁老朱家的祖坟

  • 采石之战,宋军靠唐朝的“飞虎战舰”,打残了金国完颜亮的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采石之战详细资料,宋辽交战宋军设迷魂阵,采石矶大战宋军靠什么打败了辽军

    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国皇帝完颜亮,亲自带领南征大军,兵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 已经被金国打怕了的宋军将士,一听说金军来了,吓得面如土色,惶惶不可终日。南宋的皇帝一听金国入侵,怕军心不稳,便派中书舍人虞允文,到采石前线去慰劳军队。虞允文来到采石后,果然见军队士气低落,感觉到形势危急了

  • 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38口,陈圆圆淡定说了一句话,便没敢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和吴三桂为何决裂,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下场

    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史称闯王。李自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北京,使得天下各路英雄无不佩服。后来,李自成被吴三桂打败,只因当初一个错误的决定。李自成杀害了吴三桂一家,却没有动陈圆圆。其中原委,竟是因为陈圆圆说了一句话吴三桂是明末山海关的将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山海关易守难攻,是中原的门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