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帝曹髦渐渐长大,他对这样的形势感到忿忿不平。终于在260年,积压在曹髦心中的怒火爆发了,皇帝曹髦召见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密谋讨伐司马昭。王经听后奉劝皇帝曹髦要从长计议。而王沈和王业二人则跑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去了。司马昭得到消息后开始了谋划准备。
后来司马昭的手下成济直接刺死了皇帝曹髦。消息传回到司马昭那里,据《汉晋春秋》记载:“文王闻,大惊。”司马昭听闻此事,大为震惊。小编读到这里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司马昭真的会非常震惊么?小编认为不会。此时司马昭的大惊恐怕是假的,是司马昭表演出来的震惊,毕竟他的父亲司马懿就曾经演过戏骗过曹爽。这个时候司马昭也学起了他父亲,表演出非常震惊的样子给大家看。为什么会这样说,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前面提到司马昭得到了王沈和王业的通风报信后,开始了谋划准备,但是司马昭却犯了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司马昭不会不懂,所以即便司马昭派了再多的手下前去围追堵截皇帝曹髦都无济于事,即便司马昭自己到了皇帝曹髦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原因很简单,在魏国,曹髦是皇帝。而现在皇帝陛下却要攻打司马昭,到底应该如何应对皇帝的讨伐,成了司马昭此时的难题。
既然派再多的手下前去围堵皇帝曹髦都无济于事,而司马昭又力求自保,所以正是司马昭本人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为奖赏授意了他的手下: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弑君。此举一方面可以自保,而另一方面可以试探朝堂的舆论,如果朝堂上群情激奋,司马昭大可以将罪责直接推给了行凶之人,他司马昭便逍遥法外高枕无忧。这真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啊!
尽管这样,司马昭的亲弟弟司马伷遇到曹髦后还是溃逃了。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成济就在贾充的怂恿下公然弑君了。消息传回司马昭那里,为了掩人耳目,司马昭也像他爸爸司马懿一样演技爆发,大为震惊。在震惊之余,司马昭在静静地等待着朝臣们的反应,而司马昭等来的是他的三叔司马孚抱着曹髦的尸体痛哭流涕,等来的是陈泰强烈要求处死贾充和成济,等来的是朝堂之上群情激奋。
就这样,当初的行凶之人成济悲剧了,因为弑君,因为群情激奋,司马昭诛杀了成济三族。本以为会尽享荣华富贵的成济等来的却是杀人灭口,成济不服罪,爬上屋顶破口大骂司马昭背信弃义过河拆桥。司马昭显然不会放过成济,乱箭射死了他。
由此可见,而成济对于司马昭而言仅仅是司马昭登上权力顶峰的一枚棋子,而权力斗争的过程中也从来不会缺少这样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