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清朝第一廉吏,19年升11级却无人不服,去世后皇帝为他破例

他是清朝第一廉吏,19年升11级却无人不服,去世后皇帝为他破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15 更新时间:2024/1/22 10:23:25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清朝廉吏孙嘉淦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大清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吕梁方山县)人,祖籍位于今吕梁柳林县于家沟村,被康熙皇帝赞为“天下廉吏第一”。早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成龙就参加了乡试,因发现考官收受贿赂,便在试卷上写攻击,结果出榜后只考取了一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虽然不算中举,但可以参加后面的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赡养其父为由,放弃了做官的机会。

清朝建立后,于成龙也参加了多次科举,但都未能乡试及第。后因生计劳累奔波,只得暂时放弃科举。顺治十八年(公元1611年),于成龙进入国子监,结业后清廷将他分配到偏远荒芜的广西罗城担任县令(正七品)。因非科举而入仕途,其前途可谓渺茫。其次,广西罗城过于偏远,亲人纷纷劝阻,但他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毅然辞别父母妻儿,只身赴任,时年44岁。

说起来,清廷对广西的有效统治还不足两年。于成龙上任之初,只能住在当地的关帝庙中,因为乱世之初,盗匪横行,他采用重典治理罗城,很快将县城治安整顿了一番。同时,他又鼓励农耕,还以身作则耕种农作物。为发展农业生产,流民只要肯在罗城定居,县令于成龙就会亲自欢迎并鼓舞其放心生产。在他的治理下,罗城发展很快,三年任期结束时当地百姓十里相送,人称“于青天”。

因其卓越表现,两广总督金光祖在考核中将他评为广西省唯一“卓异”。于成龙遂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此后又历任湖北黄州府同知、知府,同样在考核中被评为“卓异”。连续三次因工作成绩卓越而考核的“卓异”,于成龙的光辉业绩无法掩盖,他由此进入康熙皇帝视线。事实上,这样的成绩在整个清朝也极为少见。

普通官员一旦进入皇帝视线,只要不犯错误、有能力,那么升迁几乎是注定的。于成龙此后果然平步青云,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起出任两江总督(从一品)。对于他19年间连升11级的惊人速度,却从未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或许是因为于成龙除了工作成绩突出外,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于成龙调任湖北之后,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如不是被人发现,很难想象他竟然仆人吃的一样。担任两江总督时,人们赫然发现这位封疆大吏居然吃不上肉,整天都以青菜下饭,一时间全省哗然,给他起了个“于青菜”的绰号。值得一提的是,于成龙不仅严于律己,御下也非严格,因此无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谋私。他撰写的《新民官自省六戒》,更是被被奉为清朝地方官的行为准则。在执政方面,他秉公执法又不滥用刑罚,多数冤假错案得以在他手上平反,时人称之“于青天”。

从政二十年,于成龙与家人聚少离多,赴任从不带家眷,孑然一身。在两江总督任上,于成龙终因操劳成疾去世,遗物仅一件朝服。康熙皇帝破例亲撰碑文,金陵百姓闻之痛哭流涕,送葬队伍多达30万人,绵延二十余里,哭喊嚎啕掩盖长江流水之声。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内有一职务地位比王爷还高石达开因未能当上负气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之死,石达开个人资料,石达开女儿石益阳结局

    说起军师,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但太平天国的军师却和上述这四位军师不太一样,除了诸葛亮身兼部将、丞相、统帅职能于一身外,其余三人更像是智囊,为君主提供决策建议。太平天国的军师不一样,他既是官,也是职务,地位处于万人之上,仅次于天王洪

  • 甲骨文之前,中国没有出土文字!为何中国却宣称5000多年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甲骨文记载的历史,中国4000年前有甲骨文吗,甲骨文考古历史

    众所周知的是,按照西方学者设立的文明标准——文字、青铜、城市,文字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在此之前的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均未发现系统的文字,因此长期以来中外很多学者只以殷墟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认为中华文明史不超过3300年。既然如此,为何如今中国宣称已有上下5000

  • 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和对氏族关系的改造是实行分封制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简历,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目的,西周后期井田制

    总结夏商历史经验,分封诸侯藩屏王室周代分封制的制定,实际上出自周公之手。周公是一个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家。据《尚书·多士》及《无逸》《君奭》《多方》《立政》诸篇,周公每援引夏商二代故实于诰语之中,以示劝惩告诫之意。周公这点是周人集团注意总结夏商历史经验的反映,如文王、武王、召公都是如此。《逸周书

  • 夏朝的战争难以估算其规模,而到周朝时规模则达到十余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的统治措施,夏朝的军力,夏朝 商朝 周朝

    夏朝时期的武装力量直属夏王的军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卫队式常备武装和兵民合一的民军。数量不大的常备武装是由英雄时代军事首长武装扈从演化来的,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国家建立以后,更吸收了作为王之近侍的男女奴隶来扩充和加强了这部分力量。夏太康失国后,篡夺了王权的后羿又因寒浞策动政变,被“家众杀而烹之”,其“

  • 夏朝真的不存在?我国出土2个上古文字后,啪啪打脸西方学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历史上真实事件,夏朝有出土文字吗,夏朝到底有没有考古证据

    根据中国的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尽管史书中关于夏朝的记载不多,但也足以说明我国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王朝。但是在考古上夏朝还是一个空白点,而且西方根本不认可中国这一个王朝。其实在商朝殷墟遗址出土甲骨文之前,西方也不认可中国的商朝。不过,随着我国出土了大批的甲骨文,记载了商朝历史以及商王

  • 纣王只输了一场仗,为何放弃抵抗匆忙自尽了?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纣王和妲己杀孕妇,纣王敲骨验髓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替的皇帝也是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一些昏庸无道,只顾贪图享乐的皇帝。但因为现在电视剧的美化而扭曲了人们对他们的感官,对他们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而其中最有名的暴君当属商纣王排第一位。当初,武王联军与商军在牧野展开决战。武王联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这场胜利也奠定

  • 伯邑考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的伯邑考,伯邑考献宝物七香车,伯邑考是真实历史人物吗

    《逸周书》载:“格于庙,王烈祖自大王、大伯、王季、虞公、文王、伯邑考以列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周人攻灭殷商后,专门列举了为西周建国有巨大功劳的几个先辈人物。其中,前面的几位都是周人部落的首领级的人物,最后出现了一个名字“邑考”,这个名字就很是有渊源了。那么“邑考”是谁呢?

  • 姜子牙和孙悟空,谁的神仙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打得过孙悟空吗,孙悟空和姜子牙谁强谁弱,姜子牙和孙悟空神通

    我们说姜子牙的下属都当了神仙,那么姜子牙自然地位很高,远在诸位神仙之上。据说姜子牙死后,自己知道,升天当神仙的位置,于是在陕西省的终南山,有一个通天的出口,那是姜子牙升天的通道。姜子牙的师傅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三清之一,三清是道教中的最高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之战及其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六国伐秦,秦灭六国全集完整版,分析秦王扫六国的历史条件

    西周灭商,实行封建体制,分封宗室子弟、异姓功臣、圣贤后裔等为诸侯王,建立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近三百年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至战国初,存世的诸侯国仅有十余个,齐、楚、燕、韩、赵、魏、秦是其中强国,后人称之“战国七雄”。秦国自商鞅推行变法,迅速国富民强,逐渐在七国角力中,占据上风。关东六国虽多次合纵抗秦

  • 安徽的一座西周古墓,出土古代“路由器”?专家:这是古代闹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徽西周墓出土视频,古墓出土明器,安徽正规闹钟哪里有

    看到这件物品,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没错!应该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无线路由器吧?因为现在网络发展迅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安装了网络。所以无线路由器也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电子产品。毕竟夏天来了,WiFi和西瓜一直是大家的最爱嘛。这件文物是1959年在安徽的一座西周古墓中被考古人员发现的,考古学家分析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