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满汉全席”看满清的没落:慈禧一年的饮食开销,便是一艘军舰

从“满汉全席”看满清的没落:慈禧一年的饮食开销,便是一艘军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1/23 17:21:56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

古代先贤对铺张浪费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不论是《墨子》中的“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还是《老子》里的“去甚,去奢,去泰”,都对奢侈行为都抱有否定的态度。

然而,圣人之言并未影响到我国历史上的奢侈行为,到了明清两朝封建社会的巅峰期,铺张浪费的现象变本加厉,“朱门酒肉臭”的现象已成为常态。

最能体现清朝奢侈现象的,就是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了。满汉全席源于“康乾盛世”,是一种极其隆重且奢靡的宴席。

一说满汉全席是扬州师傅创造的,另一种说法是满汉全席是皇宫御厨的手笔。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满汉全席出现于乾隆南巡之后,在此之前民间并无此说法。虽然,满汉全席中有一个“满”字,但满汉全席中的大多数菜肴都是经典的汉菜。之所以该宴席被冠以“满汉”之名并以“满”字当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为了突出“满清”不容取代的统治地位。

时至今日,满汉全席仍然存在,不过,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那个没落的封建朝,而是“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的本质。满汉全席中总共有“六宴”,每一宴皆是清宫大宴,融汇了满汉两族最著名的菜肴。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满汉全席应有尽有。现今流传版本的满汉全席,总共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一百二十四品,共计三百二十品。

想要吃上一顿满汉全席,必须要搭配全套粉彩万寿餐具,以银器进餐,堪称华贵。除此之外,满汉全席的用餐礼仪相当考究,需有名师演奏古乐佐餐,还要有侍膳奉敬校,这样才能尽显宫廷之周。

遥想当年,满人入关之际,生长于白山黑水的满清统治者并不讲究饮食。在举办宴会的时候,仅是将肉块煮熟煮烂,君臣席地而坐,用刀子割肉大快朵颐。若是进行祭祀,则将整头整只的鸡鸭牛羊端上桌。

满清定都北京之后,满汉的饮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交融。当时的八旗子弟,在与汉人的频繁交往中被汉族精致的饮食文化吸引,开始尝试融合满汉的饮食文化,于是,便有了满汉全席之雏形。

民间传说,早年苏州有个喜欢琢磨做菜的平民张东官,靠着发明满汉全席的功劳,张东官由一介布衣荣升为皇宫御膳房总管,成为当时的厨艺界第一人。话说,张东官本事平平,原本没有太过精湛的厨艺,但他有两项天赋:

一是张东官的双手灵活,有一手堪比杂技的切菜功夫;

二是张东官的味觉灵敏,能尝人间百味,还擅长巧言,能将自己做出来的菜夸得天花乱坠。

康熙智擒鳌拜之后,便开始琢磨起了满汉共荣之道。康熙巡游了大江南北之后,决定以“口腹之欲”作为起点,促成满汉共荣的繁荣盛景。值此之际,懂得逢迎的张东官被康熙选为“天下第一名厨”,并召入御膳房,让他研究一种满人汉人都乐于接受的菜系。

殊不知,张东官的口才大于本事,他做菜虽然有颇多花样,但口味却比不上那些有真本事的大厨。张东官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小民,在皇宫里因不懂规矩惹出了许多乱子。为了保住性命,张东官不得不逃出皇宫,在逃亡过程中开始磨练自己的厨艺。

终于,他集百家之长,将各地名菜的烹饪技法融会贯通,成为一代名家。在重新被召入皇宫之后,张东官研发了“千叟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此,张东官与他的一百零八品菜成为最初版的满汉全席。后来张东官离开皇宫在京城开了一家馆子,开始将满汉菜传播到民间。

为此,康熙还专门御赐了一块名为“满汉楼”的招牌,自此张东官成为传奇,满汉全席亦被奉为天下第一宴。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满汉全席是否由张东官发明还有待考证。

满汉全席虽然精致,但它却是由民脂民膏融汇而成的奢侈品。可别忘了,喜欢满汉全席的慈禧,一年的饮食开销便是一艘军舰。正是因为这些出自上流社会的畸形产物,让本就弊病重重的晚清变得愈发羸弱。

想到满汉全席,笔者便不由得想起纣王与象牙筷子的故事,谁能否认这些倾尽劳动人民血汗的奢侈品,不是封建王朝腐败的一部分呢?

参考资料:

【《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扬州画舫录》、《满汉全席菜谱》】

更多文章

  • 推翻清朝的武昌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昌兵变是清朝军人的兵变吗,武昌起义推翻清朝,清朝的武昌在哪里

    首先这次起义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四川保路运动。当时四川因为铁路的问题出现了保路运动。出现了很大的骚乱,当地的官兵无法处理。于是就把湖北新军调去镇压。这个时候湖北就变的空虚了,所以革命党人才能趁机发动起义。面对的敌人较少。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之后,需要找一个主事的人出来。这个时候武汉就没有比较有名的革命党

  • 权倾朝野的鳌拜为什么被刚亲政的康熙摆平了,全部因为这个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鳌拜为何请康熙亲政,鳌拜对待康熙亲政的态度,康熙摆平了鳌拜

    我们看一下鳌拜的大致状况。鳌拜是武将出身,曾经跟随皇太极出生入死,获得过巴图鲁的称号。满清入关之后,这个人依然是战功累累。在顺治帝的时候鳌拜曾经对抗过多尔衮,也多次得罪了多尔衮。顺治帝亲政之后非常信任鳌拜。所以顺治去世之后,鳌拜变成了四大辅臣之一。四大辅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这四个

  • 天理教攻破皇宫,差点灭了大清,嘉庆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除邪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理教简介,嘉庆年间的天理教之乱,嘉庆被天理教暗杀

    紫禁城清朝的龙椅传到嘉庆皇帝的时候,国势已经没有了康雍乾时期那样的骄傲。嘉庆朝的白莲教之乱,祸乱五省,长达八年。这场大动乱,包括嘉庆帝在内的清朝中央,似乎没太当回事,只是当作一次正常的民变来处理。但是几年之后的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发生暴乱,反贼大战紫禁城内,似有直捣黄龙之势。虽然天理教乱

  • 他是清朝第一廉吏,19年升11级却无人不服,去世后皇帝为他破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历任廉吏轶事,清朝第一廉吏,清朝最廉政的官员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清朝廉吏孙嘉淦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大清官。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吕梁方山县)人,祖籍位于今吕梁柳林县于家沟村,被康熙皇帝赞为“天下廉吏第一”。早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成龙就参加了乡试,因发现考官收受

  • 太平天国内有一职务地位比王爷还高石达开因未能当上负气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之死,石达开个人资料,石达开女儿石益阳结局

    说起军师,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但太平天国的军师却和上述这四位军师不太一样,除了诸葛亮身兼部将、丞相、统帅职能于一身外,其余三人更像是智囊,为君主提供决策建议。太平天国的军师不一样,他既是官,也是职务,地位处于万人之上,仅次于天王洪

  • 甲骨文之前,中国没有出土文字!为何中国却宣称5000多年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甲骨文记载的历史,中国4000年前有甲骨文吗,甲骨文考古历史

    众所周知的是,按照西方学者设立的文明标准——文字、青铜、城市,文字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在此之前的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均未发现系统的文字,因此长期以来中外很多学者只以殷墟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认为中华文明史不超过3300年。既然如此,为何如今中国宣称已有上下5000

  • 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和对氏族关系的改造是实行分封制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简历,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目的,西周后期井田制

    总结夏商历史经验,分封诸侯藩屏王室周代分封制的制定,实际上出自周公之手。周公是一个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家。据《尚书·多士》及《无逸》《君奭》《多方》《立政》诸篇,周公每援引夏商二代故实于诰语之中,以示劝惩告诫之意。周公这点是周人集团注意总结夏商历史经验的反映,如文王、武王、召公都是如此。《逸周书

  • 夏朝的战争难以估算其规模,而到周朝时规模则达到十余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的统治措施,夏朝的军力,夏朝 商朝 周朝

    夏朝时期的武装力量直属夏王的军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卫队式常备武装和兵民合一的民军。数量不大的常备武装是由英雄时代军事首长武装扈从演化来的,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国家建立以后,更吸收了作为王之近侍的男女奴隶来扩充和加强了这部分力量。夏太康失国后,篡夺了王权的后羿又因寒浞策动政变,被“家众杀而烹之”,其“

  • 夏朝真的不存在?我国出土2个上古文字后,啪啪打脸西方学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历史上真实事件,夏朝有出土文字吗,夏朝到底有没有考古证据

    根据中国的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尽管史书中关于夏朝的记载不多,但也足以说明我国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王朝。但是在考古上夏朝还是一个空白点,而且西方根本不认可中国这一个王朝。其实在商朝殷墟遗址出土甲骨文之前,西方也不认可中国的商朝。不过,随着我国出土了大批的甲骨文,记载了商朝历史以及商王

  • 纣王只输了一场仗,为何放弃抵抗匆忙自尽了?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纣王和妲己杀孕妇,纣王敲骨验髓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替的皇帝也是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一些昏庸无道,只顾贪图享乐的皇帝。但因为现在电视剧的美化而扭曲了人们对他们的感官,对他们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而其中最有名的暴君当属商纣王排第一位。当初,武王联军与商军在牧野展开决战。武王联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这场胜利也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