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北伐战争劳民伤财,几次劳而无功,是诸葛亮的策略错了吗?

蜀国北伐战争劳民伤财,几次劳而无功,是诸葛亮的策略错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4/2/11 19:21:10

了解了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也就可以了解诸葛亮北伐的方针了。正因为他看清了敌强我弱的新形势,北伐是基于坐以待毙的原因才被进行的,所以他对北伐采取了持重的方针,反对冒险。《魏延传》里曾经说过要兵出子午谷来绕过去偷袭。很多历史评论者每以诸葛亮不从魏延之计为恨,以为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殊不知诸葛亮鉴于蜀魏力量对比,务求持重,制而不许是对的。魏延之计,脱离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从之必败,会消耗掉最后的兵力。

诸葛亮在隆中,原定从荆、益两路出师北伐,现在是一路是不是无成功之望呢?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说不能成功。考虑到伐吴将变成顿兵相持,有利曹魏,荆州诸葛亮是不想去再占了。两路出师固然好,然而一路出师并非一定不能成功。诸葛亮自己说过汉高祖就是靠益州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单从益州出兵,争得天下是可行的。因为刘邦已有例在前。问题在于如何制胜敌人。

从诸葛亮的北伐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从实战的需要出发,努力钻研军事科学,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可知他在力谋战胜对方。这个问题常被治史者所忽视。诸葛亮在军事科学上的创造发明,也并非未起到过作用。比如木牛车的改进,虽然短期内解决了粮草辎重问题,可是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多个典籍和著作里,诸葛亮对于北伐都有自信心,他并不认为北伐不能成功。靠着信心和军事才能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兵力只有“十万”的诸葛亮,总是采取攻势,而拥重兵“三十余万”的司马懿总是采取守势了。

北伐战争并非不是诸葛亮所长,北伐战争也并非一定不可行,但是蜀国的兵力本来就薄弱,诸葛亮又没有一套完美的制敌之法,所以北伐战争最后以蜀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一种治实思想,渗透在诸葛亮的政策中,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更多文章

  • 吕雉被项羽俘虏三年,为何没被强占?三个原因,虞姬起了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雉和虞姬的关系,历史上吕雉有评价过项羽吗,吕雉最后被谁杀死的

    第一个方面,项羽的原因。纵观项羽的一生,他本来出生就是贵族,他根本就不会做这种事情,项羽与刘邦不同,项羽的出生就决定了项羽有自己的骄傲,项羽有自己的涵养同样,项羽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他并不会将目光放到吕雉身上。项羽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更何况吕雉仅仅是一个被俘虏的人?第二个方面,

  • 黄忠斩杀夏侯渊,为刘备立下了大功,刘备为何要说风凉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忠斩夏侯,70岁黄忠刀斩夏侯,夏侯月英跟黄忠关系

    刘备考虑到这样的因素,虽然他定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也活不了几年。于是就总是喜欢冷嘲热讽,当然也希望他能够在战场上战死,这样也算是精忠报国了,刘备虽然是正人君子,但是他的思想是非常的坏的,他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考虑,还没有去考虑别人,尤其是那些好人。刘备觉得黄忠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应该去退休,把位置让给别人

  • 刘备错过了一位治国之才,如果有他在蜀汉,蜀国的人才将会更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众将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刘备治国,刘备开府治国时间

    而且刘备有时候比较自负,谋士提出的意见他并不一定会听取。在前期的刘备得到了一位治理国家的奇才,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自负把这位人才,拱手送给了曹操。此后他在曹魏阵营里大放异彩,为曹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魏国之所以后期也有很多的人才,和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陈群出生于三国颍川

  • 他武力不输马超,差点杀了关羽,却被酱油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杀马超,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马超关羽黄月英能组合吗

    庞德出马搦战。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乃嘱诸将曰:''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根据《

  • 若曹操还在世的话,司马懿还敢造反吗?原来,真相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如果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操看透司马懿了吗,司马懿对曹操有何影响

    当然,这仅仅是小编个人的意见。毕竟,在司马懿未出现之前,诸葛亮连个对手都没有,就连周瑜也不再话下,每次考虑的事情,总要比周瑜早上一步,即使两个人的想法一致,但速度却不同。那么,我们再来说说今天的主角,司马懿。小编记得,司马懿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是因为在一次打仗的过程中,司马懿胡言乱语,结果被曹军关进

  • 蜀汉最后的名将是姜维,那么曹魏、东吴最后的名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名将姜维个人资料,曹魏 蜀汉 东吴,姜维与曹魏

    蜀国——姜维蜀国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势力大减。后来诸葛亮休养生息数年,便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北伐之路,可最终没有将魏国灭掉,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了蜀国的征战的大将军。姜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但是在投降蜀国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参军。诸葛亮出祁山时,姜维被同伴抛弃,因此无奈只能投降到了诸葛亮的旗下。在诸葛亮手下,

  • 孙权全盛时期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占据的地盘是现在的哪里,孙权巅峰时期地盘,孙权的地盘多大

    一孙权即位之初,所掌握的疆域就是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对于孙策攻占的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安徽省潜山市)。由此,这

  • 孙权为何不派军北上争锋,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大乔小乔完整版,孙权九岁取回父亲尸首,孙权吴骑

    起初笔者并不打算反驳他,因为这确实是当下的主流思想。但回到家中后笔者辗转反侧,还是觉得有必要向大家澄清一下,那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孙权“不思进取”及“闭国自守”等话题,其实都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所带给我们的错觉。正史中的孙权虽然不敢说是英明神武,但这进取之心与开拓之心是绝对存在的。下面笔者会举三个例

  • 夏侯霸为什么选择投奔蜀国,是有人逼迫还是因为其它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侯霸投降蜀国的影响,夏侯霸投靠蜀国后的情况,夏侯霸什么时候去投蜀国的

    曹操掌权期间,对宗族将领非常的看重,很多的重要职位都是他家族中的人。但是为什么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却投奔到蜀汉呢?这其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夏侯霸作为夏侯家族的子弟,在魏国也是颇为受重用的。迫于无奈他只能投奔蜀汉,这也是为了活命。249年,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杀掉了曹爽,一步步的吞噬着曹氏宗族的军权

  • 在蜀汉灭亡时,东吴谁带兵救援蜀汉的?为什么后来失败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就让笔者带大家了解一下,司马昭掌控魏国大权之后,便派军分三路进攻蜀国。当时种会率领着主力部队和姜维进行正面对抗,而邓艾则率领着3万多人牵制住姜维的主力。姜维的主力确实被钟会死死地咬住,而邓艾却率军偷到了阴平,后来更是到达了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可以说诸葛瞻占领着易守难攻的地势,守住绵竹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