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都是以胖为美?知道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女孩们或许笑不出来了

唐朝都是以胖为美?知道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女孩们或许笑不出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1/17 6:00:08

古代女子什么样?就以往的一些影视剧来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脸颊圆圆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唐代女子真的以胖为美吗?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曾提到,“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

一些考古专家也不支持将唐代女性定格为“袒胸露肌”、“以胖为美”这种笼统的结论。尤其是从唐代壁画、石刻图像等的排比和统计中可以看到:

7世纪中叶以前,女性一般身材苗条,面部清秀。

到了8世纪中期,女性身材才称得上丰满;9世纪考古发现的女性形象减少,也并非都是肥胖类型。

唐代女性“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集中在8世纪中期,即便这时仍有不少身材修长类型的女性形象出现。

在论证唐代女子是否以胖为美时,杨贵妃是一个被经常提起的例子。传说中,唐玄宗也很喜欢身体肥胖的杨贵妃。

《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

不过,杨贵妃的体型用“丰腴”形容似乎更合适。

史料中记载“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丰艳”二字即说明杨贵妃体态丰腴,皮肤白皙细腻,且容貌出众。

而且杨贵妃擅长跳舞,舞姿优雅,这样的人如果“肥胖”,比较难以理解。

亲眼见过杨贵妃舞姿的李白曾描写,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感叹只有汉代身轻飘逸的赵飞燕才能与她相似。

更有历史学家经过多年研究与梳理,发现在史料中的杨贵妃神采“纤秾中度”,胖瘦适中,丰而不满,艳而不妖。

更有学者推测出她的真实身高体重,大约为1.65米,60公斤,仅仅属于微胖,甚至BMI指数也是正常的,这样的身段详情参考演员刘涛。相信这个答案会让很多女孩笑不出来了。

杨玉环美在哪?

杨贵妃的玉体洁白娇嫩,丰润滑柔,真可谓冰骨雪肌,这与她特喜吃荔枝、龙眼等鲜果有关。杨贵妃的容貌五官,据日本一位专家形容:

一张银盆似的圆脸;一双秋水映眸的大眼睛,眼皮眨动时,脸裂显得格外有神,水灵灵,亮闪闪,会说话;一张“爱神型”的小嘴,唇片丰厚,线条优美,极富性感……

可惜唐代没有照相器材,无法把贵妃的容貌拍摄下来,这位学者很可能是根据资料和画像研究出来的。

至于杨贵妃的衣着装饰,根据《旧唐书》等记载,说是白杨贵妃开始,上流社会的女子都喜欢穿“胡服”,“胡服”为盛唐时期的时髦服装,杨贵妃常常穿胡服,戴胡帽,骑马在宫中晋见。发型多为梳得高高的高髻,插上各种装饰品。

杨贵妃在表情神态方面的美,突出地表现在女性的“媚”上。“媚”是美的“化静为动”,是种种微妙的动态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写的杨贵妃“媚”的女性魅力。

“媚”是女性特有的一种表情神态美,作为动态美,虽稍纵即逝,却又百看不厌,难以忘怀。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贵妃醉酒》,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贵妃的种种媚态。

一个女人仅有美貌是不够的,美貌加智慧,才貌双绝方是上乘。杨贵妃就是一个才貌俱佳的女人。

史载:她通晓音律,精于舞技,是个化素养很高,艺术气质良好,能歌善舞的佳人,是个富有灵性才气的姑娘。唐玄宗所以被她迷住。情有独钟地专宠于她,与此有相当的关系。

试想:皇室普天之下选美,入宫者哪个不是如花似玉,但在灵性才气、艺术技艺上,却都无法和杨贵妃相比。杨贵妃给予唐玄宗的,不仅“悦目”,更兼“赏心”。

唐玄宗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只有杨贵妃能与他作艺术上的交流,让他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她是他最佳的艺术佳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千年来,历史的云烟湮没了无数美女,但这个貌美、纯真、痴情的女子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初期,袁绍兵多粮足,而曹操不但兵少,还缺粮食。所以大多数人都看好袁绍,而对曹操没有信心,其中就有很多曹营的人,他们暗地里做着随时投靠袁绍的准备,经过一年的相持战,由于袁军的骚扰阻截,曹军的粮食供应不上来了,眼看着军中马上就要断粮,此时,就连曹操本人也相信这仗没法打了,肯定要败给袁绍,于是写信

  • 她是唐朝最残暴的公主,亲自下场撕小三,还将其耳鼻割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惨的公主排名,唐朝最受宠爱公主的历史,唐朝最有野心的公主是谁

    李裳秋出生时,父亲李显已是太子。可李裳秋生母并不受宠,上面又有一个姐姐,所以她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全部宠爱。没过多久,太子妃韦香儿又接连生下两个女儿,本就是庶出的李裳秋便愈发不受待见。那时,母亲总是告诉她,要懂得规避自己的锋芒,不可招惹太子妃和嫡出的两个妹妹。小小年纪的李裳秋不懂得为什么要隐藏自己,同样

  • 建文帝视他忠臣,但他坚信良禽择木而栖,就投靠了朱棣,因为书写的好,终成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从乞丐一跃而起,成为天下的至尊,本就是中国最传奇的人物了,何况他创建的大明,虽然他幻想的传世千年没有实现,但也让朱家王朝,延续了两百多年,也是非常了不起了。这点可以看看元朝,成吉思汗在世时,蒙古铁骑横行天下,战场直接拉到欧洲,打的洋人哭爹喊娘。可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灭掉南宋建立的大元国度,

  • 【大唐圣王李世民】18 一个推心置腹 一个心怀疑忌(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前面讲了李世民心胸宽广,对尉迟敬德等降将推心置腹,用人不疑,结果很快得到了回报。而作为对手王世充呢,心胸狭隘,刻薄猜忌,背信弃义,不行王道。在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王世充平刘元进时,约定降者不杀,引其下属纷纷投降,让他不到一个月即平定吴郡。平叛之后,他却背信弃义,把投降的三万多人全部坑杀,此举让人寒心

  • 她让成都遍种芙蓉,迷倒三皇帝,令苏轼久久不忘,死后成送子娘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开讲#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蜀政权相继在成都建立。半个世纪、两个王朝、四位帝王,自然留下了许多宫闱秘闻。群芳之中,有这样一位女子最为动人,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花蕊夫人。一、君王拜倒石榴裙花蕊夫人,是后蜀第二位皇帝孟昶的贵妃。这位孟昶实在是一位好福气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孟知祥辛苦一生打拼

  • 从苏轼理解宋朝,也从宋朝更深理解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苏轼理解宋朝,也从宋朝更深理解苏轼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教授近年来,苏轼身处的宋朝文化,在大众群体中越来越“出圈”,很多关于宋朝文化的书很畅销,关于宋朝的电视剧有很多“粉丝”。宋朝为何如此有魅力,其迷人之处何在?3月24日上午10点,“东坡大家讲”将在眉山三苏祠开启。作为首期重磅

  • 唐玄宗孤本行书真迹, 现身台北故宫“人气国宝展”, 这才是盛世气象, 笔笔都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生平简介,唐玄宗字画落款,唐玄宗孝经书法作品欣赏

    对于唐玄宗的书法水平,黄庭坚曾经说:“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明代王世贞所作的《古今法书苑》当中也曾记载:“唐明皇工八分行草,丰茂英特”。历代对他的书法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唐玄宗留下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大家难以一览其风采。2022年1月2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人气国宝展”,这一次展览上,

  •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乱世,很少有明君,大部分都是荒暴之主。但是也有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随着宋朝统一战争的进行,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恪守祖训,主动纳土归降,使得东南一方没有遭受战乱,保住了繁荣安定局面。钱氏一门为了保境安民,不为一家一姓的私利,主动纳降,使百姓免于战火,繁荣得以保持,可以说功德无量,更无疑是明智之举。所以钱氏后来子孙繁茂,人才辈出,成为“千年旺族”,像我们熟悉的

  • 【文化动态】​我市两位学者参加方孝孺诞生666周年纪念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方孝孺是明洪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1392-1398)的汉中府学教授,在汉中“日与诸生讲学不倦”,于推进汉中文化教育发展居功至伟,“汉之士至今彬彬向学,代不乏人,先生之所遗教者远矣”(明·徐用俭《方公祠记》),被世人尊称为“正学先生”,誉为“天下读书种子”。建文年间,方孝孺擢迁翰林侍讲学士,辅佐惠

  • 牛继马后——东晋皇帝到底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他想起当年曹操也曾因为听说“三马同槽”而怀疑自己将来会篡了曹魏的天下,而对自己千万种防备的往事。幸好曹操最终没有听信上天的警示,从而放过了自己,才成就了自己权倾天下的功业,而司马家最终谋得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如今冒出来的这么一句不伦不类的谶语会不会也是上天在警示自己呢?“牛继马后”,也就是说姓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