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除了那些极端的昏君之外,很多君主都希望开创盛世,只不过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或者受到现实情况掣肘,所以才成为了一个中庸之君。
纵观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不止出现了数不清的昏君,而且还有很多称得上明君的君王。
历史上,并不是所有封建帝王,每天都沉浸于女色不能自拔。他们有的不仅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治国策略,单从勤勉方面来看,也足以令人佩服。
“皇帝”一词出自秦始皇之手,他在创立秦朝之后,认为自己的功德堪比三皇五帝,于是自称为“始皇帝”。
他希望秦朝能够千秋万代,但造化弄人,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虽然后世认为是秦朝的暴政所致,但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相信谈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相信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本帐,毕竟我国历史上的帝王有大约500位,要真想选出这么三位勤政皇帝,相信也一定会让大家伤脑筋。
但是历史专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君王对比,最后发现有三位可以入选,他们就是
第一、大秦帝国缔造者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以说是他开创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虽然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近于苛刻,但却无法抹杀他的历史功绩:修长城北御匈奴,开凿水渠利于农业灌溉等等。
壮阔的秦始皇陵更是让后人无比崇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劳民伤财的问题,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并未歌颂他的功绩,而是将他的缺点大书特书。
实际上秦始皇也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
由于他对权力有非常大的渴望,所以很多事情都事必躬亲。
《史记》中曾有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可以说全国上下的事情,秦始皇都要亲自裁决才能放心。他每天处理的竹简奏折,都是以
“衡石”来计算。
在秦朝时期,每“石”约百二十斤,
也就是说秦始皇每天看的奏折,合计重量至少一百二十斤。
最重要的是,由于百废待兴,需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所以看不完根本不能睡觉。
据专家推测,秦始皇每的奏折大概120斤,近30万字。
第二、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谈起朱元璋,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率领军民,打败了元朝黑暗统治。
在明朝刚建立初期,为了能够巩固政权,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曾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
作为一位被后世称赞的皇帝,他在其期间虽然镇压官僚,但是老百姓却能够丰衣足食。
朱元璋在治理国政的时候,绝对是一位勤勉的皇帝,因为后世人送他四个字
“勤勉敬业”。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每都坚持上朝,并且都要批阅“奏折”到深夜。
他在位期间,共审批阅一千六百六十件奏折,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第三、清朝守成之君雍正皇帝
雍正是清朝入关之后第5位皇帝,作为一位克勤克俭、勤政爱民的皇帝,实际上在后世也有很好的口碑。
关于雍正的死因,没有史料记载,坊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雍正大搞文字狱,导致大批文人对其产生憎恨,有一位叫吕四娘的人,在深夜进入皇宫将其刺伤。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在即位之后大搞炼丹之术,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长生不老。
据说圆明园内有很多术士,每天都为他研制丹药,所以他最后死于服药中毒。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真正的跟历史佐证为其证明。
实际上雍正皇帝45岁才登基,并且在位的时间仅有13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停的批阅奏折,每年只有过生日时才放一天假。
这对于一代帝王来说,实属不易,
他一生批阅了四万余件奏折,大约每天要批阅10件奏折和40件各类的题本。
所以也有专家推测,雍正很可能由于太过勤政,身体过度劳累,直接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结 语
每一位古代历史中出现的帝王,其实都非常值得历史去铭记,纵然是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也曾在历史中划下了深刻的印记。
老百姓对勤政爱民的君王推崇备至,上面介绍的三位勤政君王,其实在历史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