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勤政的3位皇帝,雍正一生批四万件奏折,嬴政每天看120斤奏章

我国勤政的3位皇帝,雍正一生批四万件奏折,嬴政每天看120斤奏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4/1/1 11:11:17

但事实上除了那些极端的昏君之外,很多君主都希望开创盛世,只不过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或者受到现实情况掣肘,所以才成为了一个中庸之君。

纵观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不止出现了数不清的昏君,而且还有很多称得上明君的君

历史上,并不是所有封建帝王,每天都沉浸于女色不能自拔。他们有的不仅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治国策略,单从勤勉方面来看,也足以令人佩服。

“皇帝”一词出自秦始皇之手,他在创立秦朝之后,认为自己的功德堪比三皇五帝,于是自称为“始皇帝”。

他希望秦朝能够千秋万代,但造化弄人,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虽然后世认为是秦朝的暴政所致,但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相信谈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相信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本帐,毕竟我国历史上的帝王有大约500位,要真想选出这么三位勤政皇帝,相信也一定会让大家伤脑筋。

但是历史专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君王对比,最后发现有三位可以入选,他们就是

秦始皇、朱元璋雍正皇帝。

第一、大秦帝国缔造者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以说是他开创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虽然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近于苛刻,但却无法抹杀他的历史功绩:修长城北御匈奴,开凿水渠利于农业灌溉等等。

壮阔的秦始皇陵更是让后人无比崇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劳民伤财的问题,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并未歌颂他的功绩,而是将他的缺点大书特书。

实际上秦始皇也是一位非勤政的皇帝,

由于他对权力有非常大的渴望,所以很多事情都事必躬亲。

《史记》中曾有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可以说全国上下的事情,秦始皇都要亲自裁决才能放心。他每天处理的竹简奏折,都是以

“衡石”来计算。

在秦朝时期,每“石”约百二十斤,

也就是说秦始皇每天看的奏折,合计重量至少一百二十斤。

最重要的是,由于百废待兴,需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所以看不完根本不能睡觉。

据专家推测,秦始皇每的奏折大概120斤,近30万字。

第二、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谈起朱元璋,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率领军民,打败了元朝黑暗统治。

在明朝刚建立初期,为了能够巩固政权,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曾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

作为一位被后世称赞的皇帝,他在其期间虽然镇压官僚,但是老百姓却能够丰衣足食。

朱元璋在治理国政的时候,绝对是一位勤勉的皇帝,因为后世人送他四个字

“勤勉敬业”。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每都坚持上朝,并且都要批阅“奏折”到深夜。

他在位期间,共审批阅一千六百六十件奏折,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第三、清朝守成之君雍正皇帝

雍正是清朝入关之后第5位皇帝,作为一位克勤克俭、勤政爱民的皇帝,实际上在后世也有很好的口碑。

关于雍正的死因,没有史料记载,坊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雍正大搞字狱,导致大批文人对其产生憎恨,有一位叫吕四娘的人,在深夜进入皇宫将其刺伤。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在即位之后大搞炼丹之术,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长生不老。

据说圆明园内有很多术士,每天都为他研制丹药,所以他最后死于服药中毒。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真正的跟历史佐证为其证明。

实际上雍正皇帝45岁才登基,并且在位的时间仅有13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停的批阅奏折,每年只有过生日时才放一天假。

这对于一代帝王来说,实属不易,

他一生批阅了四万件奏折,大约每天要批阅10件奏折和40件各类的题本。

所以也有专家推测,雍正很可能由于太过勤政,身体过度劳累,直接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结 语

每一位古代历史中出现的帝王,其实都非常值得历史去铭记,纵然是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也曾在历史中划下了深刻的印记。

老百姓对勤政爱民的君王推崇备至,上面介绍的三位勤政君王,其实在历史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生争权夺利,却给东晋带来了稳定的兄弟,到底有多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权臣简介,历史上不起眼的东晋,历史上同命相连的东晋

    第一势力是王室,代表是司马道子;第二势力是汉人,代表人物是刘牢之;第三股势力是土豪,后期的代表人物是桓玄。面对这三种力量的稳步推进,谢安不得不一次次后退。到头来,不仅没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就连家族的权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谢安之所以失势,当然是无法与其他豪门联合。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皇室、冷民、土豪

  • 我国历史四大猛将,吕布无缘前三,第一至今无人敢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 蚩尤蚩尤又名兵主,是上古时期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武战神,人文三祖之一。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和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2、项羽项羽力能举鼎,以一敌众,其勇气、武艺和战力至今无人能比!巨鹿

  • 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姐姐?与她发现李治的秘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是空前绝后的存在。她身为一代女帝,做出了不逊于男人的功绩,她的胆识和计谋也是令人感叹的。前承“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她在位期间也造就了“贞观遗风”这样安平的乐业。在古代,女子被三纲五常束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更是深入人心,武则天的风华绝代,对于现在思想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赞叹其品德,夸赏其仁义。 但是这一切,却是他人对于他的外部判断,谁也不会真的对于他的思想产生兴趣。 而且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尝试着朝这一方向去走,去探索去寻求答案。才发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活力的人,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因为,他就是刘玄德——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

  • 李清凌 | 魏晋南北朝一枝独秀的甘肃手工制造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采桑图 出自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前凉政权铸造的“凉造新泉”钱二牛抬杠图 出自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彩绘木连枝灯 魏晋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原内地战乱不息,甘肃在高山大河的屏蔽下相对安定。史载“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依柱

  • “回鹘衣装回鹘马”:唐代民族交融的见证丨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天津信访)“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在五代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诗歌中,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场景跃然纸上。唐朝与回鹘在政治上互助与和亲,在经济上贸易往来、互通有无,都极大促进了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回鹘衣装回鹘马”不仅是唐代及五代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

  • 想学司马懿?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你了解他吗?恐怕你还不够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别跟我扯什么虚名和仁义,做人就要心狠手辣,别去计较身后事,只要获利甚至开心就好。2、司马懿坏?那总比诸葛亮口是心非好,人家宣王至少言行一致。3、你扯那么多大道理干嘛?宁当胜利的小人,不做失败的君子。我犯了罪还能逃脱,这就是能力。以这些人的认知:司马懿就是个不知廉耻的人,为了私利,可以不分是非黑白

  • 唐朝有一位藩王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何他死后却被追谥为承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王爷就是唐代宗李豫的弟弟建宁王李倓,那么李豫为何会在弟弟李倓死后追封他为承天皇帝,其中有何缘故? 安史之乱的患难中让李豫与李倓的兄弟感情更加深厚 在李豫和李倓的爷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年爆发了几乎颠覆盛唐的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将率军攻克了东都洛阳,随即又攻下了大唐都城长安的门户潼关,

  • 闲话三国-襄樊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出兵北击曹仁,其麾下文武有马良、糜芳、傅士仁、王甫、赵累、关平、廖化、潘濬、周仓,俱为一班三流角色。而荆州本部仅五万之师。然而关羽毅然出兵北上,大败曹仁、满宠,围攻襄樊。曹仁为曹操麾下头号大将,一向独当一面,而满宠亦非无名之辈,此人立志刚毅,勇而有谋,后来官至前将军、太尉。结果二人被关羽杀得大败

  • 整日喊打喊杀的朝代,中国历史: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温建立了梁,史称后梁。之后,在中原大地上,又出现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就是五代;围绕着五代,周边还出现了十个政权,这就是十国。五代和十国,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和南北朝差不多,也是大分裂时期,日日喊打喊杀,有内战,有外战,最忙的事就是打仗。但士兵都是百姓,不愿意打仗,经常逃走。为了控制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