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和孙膑到底有什么仇,要对他施以膑刑,出土的竹简解释了这些

庞涓和孙膑到底有什么仇,要对他施以膑刑,出土的竹简解释了这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29 5:19:43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说起孙膑庞涓的故事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他们本是同门师兄弟,曾两次同窗,一起师从历史上最神秘的鬼才——鬼谷子

先生。

可是后来这对同学反目成仇,据相关史料记载,庞涓因为妒忌孙膑的才能,怕他日后不利于自己,所以设计陷害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使孙膑终身残疾,孙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var1]

那么孙膑庞涓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仅仅是为了妒忌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残忍地挖掉老同学的膝盖骨,这其中还有没有其他隐情呢?

昔日同窗为了利益反目成仇

孙膑和庞涓

原来是一对很要好的同窗,早年同时师从鬼谷子先生,而且同样天赋异禀,是鬼谷子的高徒。

庞涓先于孙膑下山,他在魏国很受器重,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魏惠王因为有了庞涓的谋略而无往不胜,实力大增。但是这时候庞涓就想起了他的同学孙膑,他自认为虽然自己颇有谋略,但相比孙膑还是差了一大截,因此怕日后同学孙膑下了山对他不利,所以他将孙膑骗到了魏国,而后捏造罪名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使老同学从此残疾。

[var1]

由此看来,庞涓孙膑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仅仅是因为妒忌而下了黑手。但历史真得如此简单吗?

出土竹简给我们展现了残酷的生存法则

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大家从小就知道,但是其中的细节问题历史并没有详细记载。

1964年,在山东发掘了一座汉代的大墓。让人兴奋的是在这座墓里出土了失传的《孙膑兵法》。在这之前,一直有学者认为《孙膑兵法》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孙膑兵法》其实就是《孙子兵法》,甚至有人认为孙武和孙膑就是同一个人。但这些出土文物不仅证实了孙武与孙膑是不同的两个人,还还原了“围魏救赵”的细节问题。

根据《史记》的记载,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由庞涓率领的大军一路攻城伐地,直逼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节节败退不得不向齐国求援。

[var1]

齐国主将田忌的战略很简单,就是要在邯郸城下与庞涓决战,一举击溃魏军。但是孙膑却认为魏国主力尽出,应该领军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逼迫庞涓回救,在中途设伏

击溃魏军。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清楚,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战略,领军攻击大梁,庞涓不得不回军,但是在回防途中桂陵遭到了齐国的埋伏,大败而归。

虽然这个故事详细记录了孙膑的高超战略,但是关于桂陵之战的细节并没有记载。而出土的竹简却记载了孙膑为了引诱庞涓回援,用了十分残忍而且有失人道的办法。

在攻击魏国都城大梁之前,孙膑还攻击了魏国的另一座重镇平陵。平陵是魏国的一座军事重镇,虽然庞涓领大军去攻打赵国去了,但还是留了很多军队守卫平陵,所以平陵不好打。

可是孙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派

临淄

高唐两城的都大夫领军攻打,结果可想而知,平陵之战以齐军大败而归,损失了几万人。

在平陵之战后,庞涓认为齐国的战斗力不过如此。但就在这时,刚刚经历败仗的齐军却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这下彻底激怒了庞涓。败军之将还敢如此,于是庞涓放弃辎重,轻装急行军想一举灭掉“战斗力低下”的齐军,最终在桂陵被早已设伏的齐军打败。

从出土竹简看,孙膑之残忍丝毫不亚于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一举击溃庞涓,成了笑到最后的人,但是这个过程让人不寒而栗。

早在攻击平陵之前,田忌就说出自己的顾虑,平陵虽然不是魏国的都城,但易守难攻。而孙膑之所以要攻击这座重城,就是为了迷惑庞涓,造成齐军战斗力不强的假象,也就是历史上常常上演的故意吃败仗,引诱敌人轻敌深入。

可是为了最后能打败庞涓,这场败仗付出了几万人的生命。由此可见,孙膑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拿别人当垫脚石也是毫不心软。

[var1]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庞涓孙膑这对老同学都是“自私自利”的代表,他们和老师鬼谷子学得就是这个,如果庞涓不先下手,保不齐孙膑会不会陷害庞涓,甚至要他的命。

所以,庞涓陷害孙膑无所谓妒贤嫉能,只是自利的表现而已,至少他还给老同学留了一条命,相比于孙膑的手段来说,庞涓确实不如孙膑,他还没有下狠手彻底除掉这个“祸患”。

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评价孙膑庞涓这一对老同学呢?

参考文献:《

史记

》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细数历朝开国第一元勋(秦朝-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开国功臣一览表,清朝和秦朝,历朝历代开国功臣

    1.秦朝:李斯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谏逐客、行郡县,位列三公,官拜丞相,为赵高诬陷,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夷三族。2.西汉:萧何萧何是江苏徐州丰县人。内抚三秦、外应六军,拜相国,封酂候,位列功臣第一,去世之后谥号文终。3.东汉:邓禹邓禹是河南新野人,明启帝略,允为功臣之冠,于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官至大司

  • 古代公主和亲下嫁匈奴,为何很少有子嗣?有一陋习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匈奴是今天的哪国,古代公主为啥嫁匈奴,匈奴美女照片

    实际上,当时与匈奴结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由于当时的公主非常漂亮,因此匈奴国王会青睐它们。因此,两国自然会成为亲戚,亲戚如何打架?当然,和平是必要的。相处。另一个原因是,将来,公主的孩子将继承王位,由于母亲的关系,孩子的行为将不像汉代。然而,皇帝当时并没有期望如此好的计划,但是并没有达到他们最

  • 古代九大神射手排名,三国五虎将之一黄忠是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忠五虎枪厉害吗,关羽和黄忠谁的度量大,三国志s3黄忠五虎枪

    第八名:哲别 蒙古名将,以箭术称雄于大漠。最厉害之处时,一箭射死了成吉思汗的坐骑,在他死后,他的名字也成为了蒙古人神射手的称号。 第七名:花荣 水浒中的第一神射手,号称小李广的花荣,在吕方和郭盛厮杀搏命时,一箭将二人兵器射开。 第六名:薛仁贵 三箭射天山,薛仁贵曾在唐高宗面前亲手射穿五层铠甲,在

  • 唐代最牛的诗人,曾杀人亡命,敢当面指责文坛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韩愈不仅仅是一位大文豪,还是一位敢于直言的诤臣。韩愈在朝任职时,当时的唐宪宗欲迎释迦佛的指骨入宫供奉,韩愈当时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犯颜上谏,以致皇帝一怒将其贬谪远在广东的潮州!韩愈著名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便是写在被贬潮州的途中。可见其为人刚直。不过即便最正直完美的人也是有缺点或

  • 上下五千年,第八十三集,引领大唐盛世的关键宫变——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做了皇帝之后,也就按照一般的惯例,立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论起功劳,首屈一指的便是李世民。不要说他那两个兄弟不如他,就是他的父亲也得甘拜下风。太原起兵反隋,原来就是李世民的主意,在此后的多次战斗中,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大战,也是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就

  • 李隆基年过76岁,儿子李亨却送他100个美女,2年后才知其阴险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我国封建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唐玄宗的一生极具争议,他前半生开创了开元盛世,而后半生却干尽各种荒唐的事情,仅在一天之内连杀三个儿子还霸占自己的儿媳。然而,唐玄宗生命最后几年过得并不好,76岁的时候其子李亨送他100个美女,白居易曾评价唐玄宗“重色思倾国”,李亨送唐玄宗美女可谓是送到了心坎上。然而

  • 西汉214年历史风云与人物荟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2·萧何举宗从沛,佐命开国,内抚三秦,外应六军,功高一代,持盈保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3·张良杞上受书,孺子可教。博浪锥秦,勇冠贲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托迹神仙,悠游物外。4.韩信国士无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功不出世,略不再

  •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云游江南,傍晚送诗僧返回竹林寺所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长卿送灵澈全部诗,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动画,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视频讲解

    公元760年的春天,刘长卿被贬潘州南巴(广东电白)没有赴任,第二年春季又被召回待官,这一等就是10年。期间刘长卿在江浙一带四处云游,排遣心中的郁闷失意,在润州遇到灵澈上人时已是大历四五年间(公元769年),灵澈上人此时声名不显,生活也不是很如意,与刘长卿一见如故,引为知己。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离别

  • 运筹决策,料敌制胜-三国枭雄曹操麾下十二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谋士排名一览表,三国之开局成为曹操的首席谋士,曹操手下的谋士怎么读

    十二、孙资孙资(?——251年),字彦龙,山西平遥人。以勤慎入掌机要三十余年,于时号为专任。“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其实”。嘉平三年去世,谥号“贞”。十一、刘放刘放L?——250年),字子弃,河北固安人,以文翰显名,才计优异,职掌中枢,多预机密,历辅三世,善承顺旨意,权闻当时,见讥于世,嘉平二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军队为什么比李世民要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鬼个人认为,武德太子之争的本质并不是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夺嫡之争,而是唐朝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李渊与实际上的开国皇帝、秦王李世民的皇权之争。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是李渊推出来制衡打压秦王集团的“高级工具人”,李世民在朝廷上的真正对手是父皇李渊。出于各种原因,李渊不能在肉体上消灭秦王,但也要防着秦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