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攻无不破的猛将,为何无兵权?杀他曹操问了四字,刘关张无语

唯一攻无不破的猛将,为何无兵权?杀他曹操问了四字,刘关张无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95 更新时间:2024/2/9 14:31:23

历史上关于高顺的记载并不多,根据现存史料,高顺至少有三个特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统帅“陷阵营”。陷阵营,顾名思义,即为冲锋队,冲锋必陷阵,“每所攻击无不破”。历史上少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部队,高顺的陷阵营按其逻辑并非没有打过败仗,吕布兵败白门楼,高顺即跟着陪葬。战争胜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高顺的陷阵营攻无不破,当是冲锋陷阵时局部上的全胜,但此战绩已非常不易,纵观正史,高顺或是史上唯一攻无不破的猛将。二是练兵有方。陷阵营的战斗能力来自高顺的严格训练。陷阵营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特战精英,这支部队号为千人,但兵员长期保持在七百余人,宁缺勿滥,队员们技战术能力强,装备精良,战斗中无不以一当十,奋不顾身。这样的队伍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也是以战养战的结果,剽悍,勇猛,团结,兼以武功,处处体现着统帅高顺的智慧和坚毅。三是忠贞不二。高顺与吕布等均出身并州。并州、凉州地接羌胡,由于长期与羌胡缠斗,并州、凉州百姓崇尚武功,妇女都能挟弓而斗。高顺与吕布具体是什么关系历史并无记载,但高顺常常劝吕布要重用忠臣、重用明智的人,唠唠叨叨地要吕布“长点心”,三思而行,不要信口开河,一错再错。——这架式就象是长辈劝后生。吕布知道高顺忠诚,但本性难移,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吕布长不了“心”,高顺再怎么劝也没有用。

吕布把高顺的话当耳边风,但最开始并没有把高顺当“外人”,直到河内郝萌造反。196年六月的一天半夜,吕布在下邳家中突然受到攻击。幸而门楼坚固,造反的大呼小叫就是打不进来。仓促中吕布带着妻妾们,衣衫不整地砸烂厕所墙壁跑到高顺营中躲避。吕布说造反者是河内口音,高顺推测是郝萌造反,立即带兵平叛,杀了郝萌。按理说,高顺这是护主有功。但人就是这么奇怪,郝萌造反竟连带让吕布对高顺也失去了信任。吕布对高顺日益疏远、猜忌,尤其对高顺的陷阵营,他日益不放心。后来,吕布干脆剥夺了高顺的日常带兵权,将陷阵营日常交与郎舅之亲魏续管理,直到有战斗任务时才把部队指挥权交还高顺。——这大约是最早的“双重管理”。自己的“心血”如此让人“玩弄”,一般人受不了,但高顺却受得住,而且一点儿也不忌恨吕布。史料另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近乎完美的人格,强大的作战能力,高顺应该是人人渴求的将才吧?

事实远非如此。198年12月,曹操大军攻打下邳,吕布信任的郎舅之亲魏续等抓了高顺、陈宫投降曹操,吕布不得已也投降曹操。一众人等齐聚白门楼,曹操逐个审查擒获的人员,刘备关羽张飞等均在场。《三国演义》记述,将士们押着高顺走了过来,曹操问高顺:“汝有何言?”高顺没有回答。曹操大怒,立即命令杀了高顺。其他史料也没有高顺临死的任何记载。但随后,同样被擒的张辽过堂,大相径庭。《三国演义》记述,张辽大骂曹操,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曹操亲自举剑欲杀张辽,刘备攀住曹操臂膊,关羽跪于曹操面前,力保张辽。三人唱和,张辽竟心甘情愿降了曹操。高顺与张辽同为并州人氏,同为虎将,二人并肩作战,前期均与曹操、刘备多次交战,为何曹操只问了四个字就杀了高顺,刘备、关羽、张飞在旁也默不作声呢?

悲剧英雄就是悲剧,不管什么原因,高顺就这么死了。有人说,是高顺的攻无不破杀伤曹刘人马太多,如夏侯惇等,留下来人心不稳;有人说,是高顺太忠心于吕布,曹刘知道留之不住。司马光认为,高顺不识时务,虽忠于吕布,却只是小忠。——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死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膑被挖掉膝盖骨太冤?1964年临沂出土一竹简,真相终于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早期,孙膑和庞涓都在鬼谷子的门下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在魏国找到了工作,魏王将庞涓任命为大将。根据史料记载,庞涓早就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孙膑,又因为庞涓这个人非常的小气,所以因为妒忌贤能,害怕在之后孙膑超过自己的成就,于是庞涓就对好友孙膑下了毒手,将孙膑的膝盖骨给挖了下来,除了这些

  • 再谈关羽:《三国演义》中本是一个有褒有贬、能征善战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武圣人”,究其根本还是“忠义”二字,以至后来历代封建君王用其来教化子民。但是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这并不是关羽的过错,“文革”时期就被批倒批臭了,然而今天我们必须以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抛开文学作品,仅从历史上看关羽,其“忠”的确被史书所记载,《三国志》有记:『……建安五年

  • 司马懿灭曹氏三族,曹操旧部为何都不管?原因令人玩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在关键的“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氏子弟和他们的亲信7000多人,司马氏正式全面掌权,但令人不解的是,司马懿灭曹氏三族,曹操旧部为何都不管、不反抗?这原因令人玩味!▲司马懿韬光养晦,每次都让危机变成转机,化险为夷!(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话说魏明帝曹睿于景初三年(239年)逝世,遗诏由年仅八

  • 外戚擅权,宦官干政,东汉为何始终“倾而未颠,决而未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汉以后如何避免外戚干政,外戚干政,东汉为什么宦官和外戚专权

    西汉宗室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洛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再战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军阀。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终于在公元36年结束了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光武帝刘

  • 原创一本正连载初唐历史架空小说,主角娶妻武则天,生活真是乐无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星辰原木字数:210.2万字状态:正连载标签:初唐历史架空、系统、轻松日常、温馨生活、种田军事简介:穿越大唐,杨帆既不想阅遍四书五经谋求功名,也不想劳心劳力争霸天下。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他,至多想体会一番让人向往的悠闲生活。可在这个日色慢、车马慢,等级森严的时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只好带领身边

  • 真实的说,韩信和项羽军事才能相比,还是要差一个档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灭赵之战,这个战斗韩信用三万汉军精锐击败号称20万的赵军。采用的是疑兵和背水策略。对手是陈余,赵王歇。这战可以看出韩信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名将,但对手虽20万,但陈余是个什么货色,大家也清楚吧?二是剿灭龙且之战,这个战斗韩信引诱对方过河,然后决水冲击。也是以少胜多之战。龙且是项羽手上的悍将,此战

  •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说出11个字,刘备直接将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亲手除掉了长子。(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刘备这位过继的长子就是刘封。刘封是长沙刘氏外孙,算得上荆楚名家,左将军刘备寄寓荆州时,因为没有子嗣,收其为养子。刘封武艺高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而后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刘封有勇有才干,因身份尴尬,

  • 你知道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做到忠言逆耳,开创大唐“贞观之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他开创贞观之治,有人说他杀兄杀弟,更有人说他能够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功成名就,塑造起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进唐王李世民光辉璀璨的一生。其实李世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为了避免自己犯下大错,他让大臣们

  •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周口地区的建置沿革与城池修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五代十国区域开发,周口最穷三个县排名,隋唐时期原城市布局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其子李世民的支持下建立唐朝(618年~907年)。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末的藩镇割据打破,五代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动荡时期。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54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

  • 曹操修建铜雀台,真的是为了金屋藏娇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铜雀楼简介,曹操建铜雀台为谁建的,铜雀楼是什么意思

    其实不然,这是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抗曹而故意抹黑说曹操修建铜雀台是为了二乔,以此激怒周瑜,促成了孙刘联盟。铜雀台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曹操当年击败袁绍后在此地营建邺都,并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西晋时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改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