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王勾践为什么能成功复仇,还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成功复仇,还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19 更新时间:2024/1/19 4:12:33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件举世闻名的宝物就是“春秋勾践剑”。

从这件宝物的名字就能看出,它是越王勾践的佩剑,其展现出来的青铜冶炼水平和铸剑技术远超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别看勾践后来成为了春秋霸主,他早些年也曾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与死对头吴王夫差相比,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他又是凭什么能逆袭复仇成功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忍。

忍之一字,可以说是华夏明沉淀数千年的智慧精华,比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所私以行大义”等等,这些都是古人总结下来的人生哲学和智慧。

而越王勾践能够反败为胜,靠的就是一个忍字。不过,如果不是吃过大亏,勾践恐怕也不明白忍字的精髓。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承了王位,一日都不敢忘记父亲的仇恨,每天都让人提醒他。每当他经过门口时,就会有人高声呵斥道:“夫差!你忘记了杀父之仇了吗?”

每次听到这句话,夫差都会流着泪说:“不敢忘!”

为了给父亲报仇,夫差每日都不敢懈怠,励精图治,很快吴国就变得兵强马壮。眼看着时机已经成熟,夫差挥师伐越,誓要为父报仇。

当吴国前来进攻的消息传来时,大臣们都劝说勾践,让他暂避锋芒,因为吴兵势大,而且背负着仇恨,这样的军队是不会被击败的。

大臣范蠡也劝说勾践,他对勾践说:“夫差为了给阖闾报仇,已经练了好几年的兵,这次下定决心来寻仇,恐怕是不能阻挡的。不如暂且忍耐一下,坚守城池避免跟他们交战,待他们士气用尽,在寻找机会与其交战。”

可是勾践年轻气盛,无论是大臣的劝说还是范蠡的良言他都听不进去,他就是不愿意认怂,非要出城跟夫差硬碰硬。

结果怎么样?越军果然被吴军击败,勾践只带了几千残兵败将躲进会稽,被夫差大军团团围困,插翅难逃。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勾践想不认怂也不行了,于是就诚恳地对范蠡道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问他接下来怎么办,范蠡就建议他赶快向夫差投降。

经过这次失败,勾践算是明白了忍的重要性,而且他将忍发挥到了极致,以最大的忍耐去赢得夫差的信任。

众所周知,现代有个职业叫闻屁师,通过闻患者所排出的屁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但是你知道吗,为了赢得夫差的信任,勾践甚至连夫差的排泄物都尝过。

据《吴越春秋》记载,有一次夫差身体不适,大夫们也查不出病情,夫差因此十分烦躁。

范蠡认为这是个赢取夫差信任的好机会,于是就建议勾践去常一下夫差的排泄物,然后再说一些大王身体健康无需担心之类的话,说不定就能被送回越国。

勾践为了一雪前耻,连苦胆每天都舔好几遍,区区米田共又怎么难得了他?于是他照着范蠡的话去做了,果然赢得了夫差的好感。

夫差认为经过三年的改造,勾践已经变得十分听话了,对自己简直比亲生儿子还好,于是就下令放勾践回国了。

勾践回到越国后,那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靠着一股子忍劲和一雪前耻的决心,他发誓要将在夫差那丢掉的尊严全拿回来。

勾践让文种帮他处理朝政,让范蠡帮他训练士卒,自己和王后跟百姓们打成一团,鼓励他们开垦荒田,恢复生产。

由于常年的战乱,越国人口稀少,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勾践还下令对那些生了孩子的夫妇进行奖励,生男孩就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奖励两壶酒两头猪。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效率不高,酒可是妥妥的奢侈品,只有那些王侯将相才能品尝到。勾践为了恢复人口,给百姓们奖励酒还有狗和猪,让百姓们尝到了甜头,越国的人口因此得以迅速恢复。

过了十余年之后,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兵强马壮,但是吴国在夫差的治理下也同样强盛一时,正面硬碰的话越国恐怕还会再次失败。

因此,勾践只能继续忍耐,寻找时机击败吴国。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前去参加黄池之会,会一会晋定公。为了在天下诸侯面前彰显吴国的威势,他将吴国的精锐全都带去了,吴国国内因此陷入了空虚之中。

勾践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趁夫差不在国内,一举偷袭了吴国的都城姑苏,还杀掉了吴国太子。

夫差的黄池之会虽然以胜利告终,但是听到都城被破太子被杀的消息时,他险些被当场气死,只得急急忙忙去班师回朝,结果在与勾践交战时却连战连败,不得不与勾践议和。

勾践也知道灭吴的时机还没到,于是见好就收,同意了吴国议和的请求。

公元前478年,勾践再次伐吴,在笠泽之战中击败吴国主力,从此吴国一蹶不振。

5年后,勾践攻破姑苏,夫差饮恨自杀。越国吞并吴国后,势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余诸侯,勾践于是在徐州这个地方与天下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标签: 成功春秋复仇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武庙十哲?十哲指的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庙

    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庙十哲,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这十个人。这十人当中,要说谁是名不副实,这恐怕还真没

  • 勾践灭了吴国后,越国为何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勾践,吴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越国的灭亡,简单来说,就是一部熊孩子的败家史。先是因为储位之争,爆发了一场长达多年的内乱,导致国力大幅衰退;然后好不容易恢复稳定,又企图通过战争

  • 泓水之战已经爆发,为什么宋襄公不在对方准备时发起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方,爆发,进攻

    泓水之战发生于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是宋国和楚国。这场战争有意思的地方,并不在于

  • 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说法,客观

    重耳之前命不好,虽然出身高贵但是颠沛流离,那么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这其实是因为狐偃是重耳团队里很重要的人物,他给重耳出谋划策,一直兢兢业业保护了重耳19年。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

  • 吴芮作为汉初异姓王之一,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善终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以民为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汉初异姓王,吴芮最后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

  • 洪承畴是抵抗清军的重要人物,为何会被关入大牢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抵抗,大牢,人物

    洪承畴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很多人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最后却辜负了这一片冰心期盼,虽然说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全部都推到在他的身上,但是他的过于耿直,确实是使得明朝灭亡的最重要的导火线,或许他们可以站在统一战线上来挽救已经奄奄一息的明朝,但是他们始终却联合不在一起。当时他是可以让明朝重振威风的人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是什么样的?有着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发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162年,就在南宋名将岳飞被冤杀整二十年的时候,北方草原上的乞颜部落,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铁木真。当

  •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忽必烈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状元胡砺大概没想过,他的金榜题名居然源于一次“跨国”科举。北宋末年,金兵攻掠河北,胡砺

  • 札剌儿·阿剌罕为何能被两次封王,他到底有多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勇猛

    札剌儿·阿剌罕,名字又译阿里罕,元朝名将。也柳干之子,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剌罕,札剌儿氏。祖父为拨彻,很早就跟随在太祖成吉思汗的身边,一直担任近卫官,后封为火儿赤即管鹰者,隶属于中军万户纳牙阿属下十四部亲卫军,中的第三部卫军。札刺儿氏又

  • 忽必烈为什么定都北京?他有何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定都,北京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 ),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忽必烈选择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统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