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人15万都治不了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就搞定了?

朱元璋杀人15万都治不了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就搞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52 更新时间:2024/1/16 13:00:34

所以,历朝统治者的高层都曾想方设法地去打压贪腐,特别是明朝初期的朱元璋在这方面更是绞尽了脑汁,据说他为了治贪,曾狠心杀人15万,但是最终却收效甚微。然而,历史上清朝的雍正皇帝,当时为了治贪却只用了三招便让贪官吓破了胆。那么,朱元璋杀人15万都治不了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就搞定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年的朱元璋是如何治贪的。在我国古代历代帝王中,要说谁最恨贪官,谁治贪官最残忍,那应该是非朱元璋莫属了!由于朱元璋出身于社会最底层,他从小便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疾苦,知道乱世中一切社会矛盾,主要还是因为官吏贪腐,吏治松施,因此,在他做了皇帝后,在治贪方面,他是花了很大心血的。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当政期间,因为贪腐问题被他处死的人,竟然高达10—15万人!这里面有昔日战功赫赫的功臣良将;也有富甲一方的土豪商贾;有身份显赫的王公贵族;也有远离红尘的僧络庙主;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当年的朱元璋为了惩治贪腐,还专门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酷刑,比如:刷洗、枭令、称竿、抽肠、剥皮等等,想想都令人胆寒!

其中有三种酷刑最为厉害,它们分别是,五马分尸(车裂)、剥皮揎草、凌迟处死。而当年的朱元璋杀一个贪官的最低标准是,只要贪上60两银子就得处死。按道理说,朱元璋这样严厉的打击贪腐,明朝的贪官应该被震慑住了吧!可事实是,在朱元璋如此厉害的治贪措施下,明朝初年依然出现了四起特大贪腐案件。

它们分别是“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也就是说,明朝初期的贪官是杀了一波又出现一波,朱元璋甚至将屠刀都伸向了自己的侄儿与外甥,到了最后,朱元璋反倒落了个暴君之名!这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呢?其实,朱元璋一生反贪,主要是“以杀治贪”,但是却忽略了疏通的策略。

据历史记载,大明初期,朝廷的官俸低得都无法活命。据记载,当时朝廷的正一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米为87石,而正七品官的俸米只有7石5斗,按当时的生活标准,一个县令一个月的月薪折合成银两只有5两银子。这样的待遇,养家确实有些困难啊!因此,很多人为了家里的妻儿老小,自然要挺而走险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清朝时期的雍正登基后,他是如何治贪的。雍正治贪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便是清查各级官府的账面亏空,一旦发现即刻罢官,然后向贪官及其家属索赔。这里面就杜绝了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避免贪官继续贪腐,所以得即刻罢官。第二种现象是避免贪官转移赃银。

因为当年的雍正规定,纵然贪官以死赖帐,其家属也得负责赔偿他所欠脏银。第二个步骤便是抄家。贪官一旦被抓,雍正会立马查封其府邸,其家中所有财物均全部充公。第三个步骤便是杀头。虽然雍正当年处死贪官时,没有用朱元璋时期的那么多酷刑,但是,他却要求在斩杀贪官时,所有官员都必须来围观,以此震慑官员们的贪腐之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雍正的这些手段比起朱元璋来,也不见得有啥高明之处啊!其实,单凭这三步措施确实也不能彻底治贪。不过,雍正当年还规定了一项制度,那就是每年对朝廷所有命官按等级发放“养廉金”。啥是“养廉金”呢?就是雍正对没有贪污的官员发放的一种“反腐倡廉”的奖金,有了这些奖金,那些官员养家糊口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这就是雍正的高明之处!严厉打击与合理疏通相结合,软硬兼施,朝廷那么多官员在生活过得很好的情况下,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贪污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选择招安而不是揭竿而起,去把皇帝拉下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根本原因在于忠君爱国的思想。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忠君和爱国就经常被混为一谈了。忠于皇帝就是爱国,爱国就要忠于皇帝。宋江是胥吏出身,而且精于刀笔,可见他是读过不少书,而且是写作水平很高的一个人。这样一个天天写公文的人,自然会更加相信这一套理论。因为工作需要,这些东西已经深深

  • 《长歌行》结局:李世民的王牌间谍害死了李建成,李长歌却报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瑾娶了别人李瑾的娘家就在大草原。她原来的部族维吾尔部族,已经被纳库部族和阿舍尔部族消灭了。作为部落公主,她只能以李姓投身大唐,谈人生。李世民喜欢她,但更喜欢权力。在与李建成亲王的明争暗斗中,李瑾成为了他的王牌。有人说阿瑾嫁给李建成是身不由己。但没有李世民的同意,李瑾怎么能名正言顺地嫁给李建成,成为

  • 《大唐兴亡三百年》| 大唐“第一诤臣”魏徵的进谏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魏徵曾经有过一个奇怪的言论。他说他不想当忠臣。不想当忠臣,难道还想当奸臣?不,魏徵说,他想当一个“良臣”。贞观元年,当魏徵在朝堂上公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世民大为诧异:“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魏徵说:“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

  • 为什么刘唐这个继晁盖死而去的将军,在宋江上台后仍然坚守岗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当时晁盖死之后,宋江并没有伤害刘唐。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宋江其实是想起到一个顶替他的作用。毕竟皇朝一开始就是领导者,所以皇朝在世的时候,心腹也不少。事实上,亲信们都比较支持晁盖。所以这个时候,宋江想要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并不是很容易,很容易引起两派斗争。所以当时宋江在的时候,希望用一种方

  • 千里通波,千年兴废-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兴衰简史9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大运河详细路线图,大运河通济渠,隋唐南北大运河规划图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签订的“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每年向金交纳“岁贡”,银25万两、丝绸25万匹,这一条约实施了20年之久。“隆兴和议”(公元1164年),在开禧北伐失败后,重签的条约中,南宋向金每年交纳“岁币”,银20万两、丝绸20万匹;“隆兴北伐”(公元1208年)后签定的“隆兴

  • 北宋灭亡后,在南方建立了半壁江山,为什么明朝做不到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如果需要系统梳理,可以从各自的优缺点来分析。西晋的成功南迁,是士族集团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五匈奴之乱等一系列可怕的动乱。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西晋这样的王朝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么西晋为什么能够南迁成功,建立东晋呢?相比之下,东晋比西晋更有前途。很

  • 北宋皇太后刘娥临死前一直拉着她的衣服,宋仁宗为什么要换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仁宗为何不废刘娥,北宋刘太后真实身份,宋仁宗皇后刘娥

    说到刘娥,她简直就是个奇女子,而她和宋真宗、宋仁宗的纠葛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一、改嫁的女儿刘娥爱上了宋真宗可能是因为宋朝初期对女性的管控没有那么严格,女性的忠诚度没有那么严格,也可能是因为美好的爱情,总之,刘娥被宋真宗拿下了。刘娥原是蜀国的孤女。父亲虽然是都督,但她从小就不得已被父母寄养在舅舅家

  • 唐高宗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一个很吉利的年份,李治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春秋笔法的一种形式,对一件明明很重要的事,偏偏只是简要提及,表明了人们对李治封禅的否定态度。尤其是考虑到亚献,也就是第二位主祭人是武则天的情况下,这次封禅更显得让人不齿。并不是因为男尊女卑,而是因为封禅仪式非同一般,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做的。封禅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隆重的祭祀礼仪,封就是祭天,禅就是

  • 没有美案和龙袍,包拯去开封府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在开封府任职多久,包拯杖打龙袍全部视频,铡美案包拯收到的圣旨是什么

    小时候,我们相信这些情节,长大后,才渐渐知道,这些都是后世的艺术加工。包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权力,也不可能有“天下英雄来相助”。那么他在开封府任职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呢?包拯来到开封府后,下令打开府邸正门,凡是想告状的人,都可以直接来找他告状,之前的申诉手续一律减少。在封建社会,这绝对是好事。很多没有办法

  • 民间故事:汉武帝放生仙鹿,八百多年后,唐玄宗直接吃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代的志怪故事,放生的鹿,唐玄宗评价汉武帝

    古代许多帝王以及将军,都喜欢打猎,尤其是喜欢背着弓箭,骑着骏马,叫人圈一片地方,然后开始射猎。有些将军不喜欢圈地打猎,干脆直接到山头自己搜索、射猎。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后,也喜欢打猎,他几乎年年都要打猎。开元二十三年秋季,即公元735年的秋季,唐玄宗李隆基又像往常一样,骑着马,背着弓箭,带着许多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