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他当时的处境其实很尴尬

项羽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他当时的处境其实很尴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25 更新时间:2024/1/30 5:31:46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彻底灭亡秦国。之后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尊楚王熊心为义帝,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项羽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呢?是形势所迫,还是有意为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推行分封制,或为形势所迫

关于恢复分封制,项羽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到底是不是因为目光短浅而开历史倒车,这个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结合当时的天下形势而言,个人认为,项羽之所以恢复分封制,应该还是有一定形势所迫的原因。

众所周知,秦末天下大乱时,项羽乃是随伯父项梁起兵反秦,在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败亡后,项梁实际上就是楚地的义军领袖,只是为了团结抗秦力量,这才抬出了楚国宗室后裔熊心,立其为楚怀王,实际上军政大权仍掌握在项梁手中。

项梁在“定陶之战”被章邯偷袭杀死后,不甘心做傀儡的楚怀王开始收夺权力,大肆提拔宋义等亲信,纵使项羽战功赫赫,对此也是极为无奈。直到北上救援赵国,项羽杀死宋义,夺取军权,这才掌握了一部分专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这支军队才是项羽打赢“巨鹿之战”、迫使诸侯臣服的本钱。

“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西入关中,彻底灭亡秦国之后,项羽的处境其实极为尴尬,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刘邦该如何安置。当初“巨鹿之战”前,楚怀王熊心曾与众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显而易见的是,先入关中的是刘邦。如果遵照约定,那么刘邦将被立为王,而他项羽即便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但仍是熊心麾下一员武将而已,这是不甘居于人下的项羽不能接受的;如果不遵守约定,那么便是公然以下犯上,不利于自己的威信。

2.诸侯势力鞭长莫及。即便是项梁在世,他们项氏一族的影响力,其实也仅限于黄河以南,甚至是楚地,就更不用说他项羽了。而在项羽西入关中时,六国故地早已存在一些割据势力,例如赵地的赵王赵歇、燕地的燕王韩广、齐地的齐王田市,即便是已经被章邯击败的魏地,项羽也是鞭长莫及,就更不用说盘踞于赣、湘、桂一带的吴芮了。

3.项羽实力有限。前文说过,项羽是在杀死宋义之后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军队,而《前汉纪·高祖皇帝纪》中有“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的记载,也就是说“巨鹿之战”时,项羽麾下的军队只有五万,即便加上蒲将军和英布的两万军队,也不过七万而已。

正因如此,虽然项羽西入关中统率着四十万大军,但专属于他自己的军队其实并不算太多,应当不超过十万人,其余皆为诸侯联军。毕竟,楚怀王可不会好心给他派援军,而自巨鹿向西的散兵早已被刘邦犁了一遍,他能收拢的军队并不多。

如此,项羽在无法掌控全局,且势力无法延伸至各地的情况下,采用分封制无疑是符合当时形势的,如此既可以立刘邦为王,自己也有理由建立独立的政权,而各地割据政权的问题也能解决。或许在项羽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重归稳定。

如何进行分封,应是有意为之

虽然采用分封制已经不可避免,但关于具体如何分封,却显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项羽之所以会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其实主要目的其实只有两个,一是确保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独立,二是确保自己有足够实力凌驾于诸侯之上,从而坐稳西楚霸王的位置。

从项羽的这两个目的来分析,他的分封方式便不难理解了:

1.拆分原有诸侯国。如果按照战国时期的列国格局来分封,那么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无疑太强,他根本没有把握凌驾于这些诸侯之上,因此项羽便选择了将原有战国的诸侯国进行拆分,分给不同的诸侯王,例如将燕国一分为二,分封给燕王臧荼和辽东王韩广;又如将齐国一分为三,分封给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再如将魏国一分为二,分封给西魏王魏豹和殷王司马卬;还有将韩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韩王韩成和河南王申阳;以及将赵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赵王张耳和代王赵歇。

在秦国灭亡时,虽然原六国旧地虽然都有人自立为王,但这些人不过是攻占了几十座城池的割据政权罢了,其实力本就于战国七雄不可同日而语。在项羽看来,虽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自己的分封缩水严重,但却远超他们自己打下的地盘,因此他相信这些人能够接受。

2.分封列国武将。项羽虽有独立军队,但名义上还是楚怀王的部将,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的获得独立,他就必须同时分封其他诸侯王的部将为王,而当时随从自己西入关中者,也的确以各政权将领为主,如此以灭秦功劳为由进行分封,倒也算名正言顺。不过,项羽所谓的“灭秦功劳”,主要是看是否随从自己西入关中,因此陈馀和田荣并不在此列。

于是,项羽一方面将楚怀王熊心奉为义帝,通过将其抬上帝位来让自己获得封王的资格,并大肆分封随从自己入关的将领为王,同时通过以部将取代旧主封号的方式,来让这些诸侯王互相牵制,例如封燕王韩广部将臧荼为燕王,改封韩广为辽东王;又如封齐王田市部将田都为齐王,改封田市为胶东王;再如封赵王赵歇部将张耳为赵王,改封赵歇为代王。

3.防止刘邦做大。虽然项羽在“鸿门宴”没有杀死刘邦,却并不代表他没有看出刘邦的野心,虽然在分封时他故意将刘邦“发配”到了蜀地,但毕竟蜀地距离西楚太远,为了防止其东山再起,项羽决定在秦国故地分封诸侯王,以堵住刘邦北上关中出路。

不过,项羽虽然有意防止刘邦出蜀,但也不想秦地的诸侯王实力太强,毕竟没人想再体会一遍战国时期的那种压制力。于是,项羽将秦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秦国就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雍王、翟王和塞王。

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中,只有三人比较特殊,一是九江王英布,英布本是骊山刑徒,秦末时投入吴芮麾下,并成为其女婿,后归入项梁麾下作战,“巨鹿之战”时归入项羽麾下;二是衡山王吴芮,吴芮本是秦朝番县县令,秦末时起兵反秦,横扫赣、湘、桂一带,且深受岭南少数民族支持,乃是绝对的地方实权派;三是临江王共敖,共敖原为楚怀王熊心柱国,后奉命攻打并占领南郡。

如上所述,项羽之所以会在灭秦之后分封天下,其实一定程度是受到当时形势所迫,但在具体分封过程中,之所以会将原有诸侯国拆分,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因此,项羽的分封实际上根本谈不上公平,也正因如此,在诸侯各自返回封国后,各地很快便爆发了战乱。

标签: 恢复分封制处境

更多文章

  • 秦宣太后可以有情人,为什么秦始皇却不允许赵姬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后,允许,私情

    战国时代,对于女性贞操的束缚并没有那么强。那么秦宣太后可以有情人,为什么秦始皇却不允许赵姬有私情?其实,秦始皇没有“不容”嫪毐。他“不容”的,是嫪毐的叛乱。那个时候,秦国本来就游离于中原主流文化之外。《廉颇蔺相如列传》都读过吧?渑池之会,秦王请赵王奏瑟,赵王毫不推辞地答应下来;蔺相如请秦王击缶,为什

  • 明朝皇帝久居深宫 清朝皇帝为何总喜欢往外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帝

    还不知道:明清皇帝和出行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作为封建君王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久居深宫,不曾出宫门。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的皇帝会亲自去民间游历体察民情,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五次出巡,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下江南。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明朝

  • 古代皇帝享受最高的待遇 皇帝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享受,古代

    对古代皇帝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封建王朝国家之中的领导者则是皇帝权势滔天,不论是秦始皇又或者后来的400多位君王,却都能发现他们的寿命非常的短,虽享受着较高规格的待遇,但因为种种原因,寿命却都不长。国事太繁重一国之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毕竟身居高位岁不愁

  • 秦始皇统一文字前,七国文字的差异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字,统一,差异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统一文字。在这之前,中原诸国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五大体系(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这些文字体系之间,差距极大。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齐系文字,使用者主要是齐国,再加上鲁国等一些小国。齐系文

  • 都说秦法暴虐,那么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农民为何没有起义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暴虐,农民,起义

    都说秦法暴虐,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盛,施行新法之时,最多曾一天斩杀过几百个犯法者,那么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农民为何没有起义呢?01秦法暴虐只针对触犯法律者,百姓生活反而更加安定首先,秦法暴虐,“暴虐”是一个形容词,不足以概括秦法的特点。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唯一完整、成功的变法,新法之所以能够成功,

  • 赵国军队实力和秦国旗鼓相当 赵括是怎么输给白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实力,军队,秦国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西北一带)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众所周知,

  • 齐桓公做了什么事情?管仲为什么要射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管仲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么齐桓公做了什么事情?管仲为什么要射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国古代有许多贤能的君主和有名的宰相,他们共同组合成就千秋伟业,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奴隶出生的

  • 秦孝文王的在位时间真的只有三天吗?为何在位时间那么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时间,秦孝文

    嬴柱,即秦孝文王,他是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次子,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孝文王无论是相较于雄才大略的父亲昭襄王嬴稷,还是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孙子始皇帝嬴政,哪怕是相较于在位仅仅三年的儿子庄襄王嬴子楚,其存在感可以说严重不

  • 汉朝封侯以军功论赏 李广为何没有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功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封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的封侯,其实就是一种爵位,这种制度来自秦国的商鞅变法,前身就是军功爵位制,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取得军功,才能封的爵位,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你有儿子,可以一直世袭,秦国时期的军功是以斩杀敌人的首级来计算,同时再减去

  •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将领,强大,战国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3位将领:信陵君魏无忌、李牧和项燕的生平,一起来看看吧。一、信陵君魏无忌首先,就信陵君魏无忌来说。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