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孝文王的在位时间真的只有三天吗?为何在位时间那么短?

秦孝文王的在位时间真的只有三天吗?为何在位时间那么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24 更新时间:2024/3/27 19:54:20

嬴柱,即秦孝文王,他是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次子,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孝文王无论是相较于雄才大略的父亲昭襄王嬴稷,还是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孙子始皇帝嬴政,哪怕是相较于在位仅仅三年的儿子庄襄王嬴子楚,其存在感可以说严重不足(毕竟庄襄王灭了东周)。秦孝文王最为人所熟知的,恐怕当属正式即位仅三天便去世这一件事了。

秦孝文王在位时间仅有三天吗?

由于《史记·秦本纪》记载“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因而很多人认为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仅有三天,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秦孝文王正式即位后三天便去世,但其实际在位执政时间应该在一年以上。

《史记·秦本纪》有载,“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从这段记载来看,嬴稷于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秋去世后,秦孝文王虽然由于要替父守丧没有正式即位,但却已经开始执掌朝政,直到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十月去世,在位执政时间应该在一年以上。

其实关于这一点,史料也多有记载,例如《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载“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又如《史记索隐》有载“(孝文王)名柱,五十三而立,立一年卒”。而《史记·秦本纪》也明确提到,秦孝文王是在守丧期满,除丧之后才正式即位的。

在古代,出于礼教,国君去世的当年是要守丧的,直到第二年才能正式即位(守丧时间后世有所更改),后世王朝则改为了次年改元。而秦国推行的是“颛顼历”,即以每年十月初一为岁首,因此孝文王直到前250年十月才算守丧期满,随后才算正式即位。

关于这一点其实还有一些侧面证据,例如《史记·秦本纪》记载,“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厚亲戚,弛苑囿”;又如《汉书·五行志》记载,“秦孝文王元年,斿朐衍,有献五足牛者”。再加上考察嬴子楚学业,并立其为太子等事。如此多的事情,显然不是在位三天所能办到的。

如上,孝文王赢柱虽说正式即位三天后便去世,但并不是说他在位时间仅有三天,其实际在位执政有一年左右。

秦孝文王为何正式即位后三天便去世?

秦孝文王为何在正式即位后三天便突然去世,虽然对此有各种猜测,但目前并无准确说法,但种种迹象表明,孝文王大概率是正常去世。

关于秦孝文王非正常死亡,目前疑点全部集中在吕不韦身上,有猜测认为吕不韦为了让子楚尽快即位,在秦孝文王服丧完成并即位后,毒死了秦孝文王。

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靠谱,首先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史料支撑,其次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子楚便已经被立为了太子,如果想要让子楚尽快即位,为何不提前下手呢?毕竟从昭襄王去世到孝文王去世,也有一年的时间。

既然被谋害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孝文王大概率只能是自然死亡,而关于其去世的原因,大概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纵欲过度,赢柱乃是秦昭襄王的次子,而原本的秦国太子是昭襄王的长子悼太子,赢柱则被封为安国君,直到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悼太子去世,赢柱才在两年后被立为太子。或许正因如此,昭襄王对赢柱的管理有所放纵。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明确有载,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劝说子楚争夺储君之位时,曾对其说“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而当时孝文王不过四十岁出头,这个年纪便有了多达二十多个儿子,这还没有算女儿,由此可以推测安国君妻妾之多。

其次储君生涯较长,历史上凡是储君生涯较长的太子,承受的精神压力往往较大,毕竟不仅要时刻注意形象,还得防备兄弟的觊觎和君王的猜忌,尤其是昭襄王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主,带来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更何况,昭襄王晚年疑心极重,连大将白起都被赐死,所以安国君更是得提心吊胆,因而很容易在正式即位后激动过度,结果最终突然去世。

最后是年龄问题,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一口气活了74岁,导致秦孝文王赢柱正式即位时已经是53岁高龄,这个年龄在古代其实已经算是高龄了,如果是因病去世,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我们来纵向对比一下,秦孝文王前后几代秦君之中,除了秦昭襄王高寿,以及秦武王嬴荡非正常死亡之外,秦孝公嬴渠梁享年43岁,秦惠文王嬴驷享年45岁,秦庄襄王享年34岁,秦始皇享年48岁,秦孝文王的寿命其实已经不算短了。

综上所述,秦孝文王之所以在正式即位三天后便突然去世,其实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老爹太能活了,综合种种因素来看,其寿终正寝的概率应该相对更高。

标签: 时间秦孝文

更多文章

  • 汉朝封侯以军功论赏 李广为何没有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功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封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的封侯,其实就是一种爵位,这种制度来自秦国的商鞅变法,前身就是军功爵位制,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取得军功,才能封的爵位,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你有儿子,可以一直世袭,秦国时期的军功是以斩杀敌人的首级来计算,同时再减去

  •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将领,强大,战国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3位将领:信陵君魏无忌、李牧和项燕的生平,一起来看看吧。一、信陵君魏无忌首先,就信陵君魏无忌来说。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

  • 颜回是孔子门下弟子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孔子却说他对自己没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弟子,却说,帮助

    众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教育出了贤者七十二人,其中颜回是其门下弟子中的佼佼者,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出色的人才,为什么孔子却说他对自己没帮助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缘由。首先颜回的性格有局限性,无助于教与学的相互碰撞。孔子的教育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他认为学生并不只能听老师说什么

  • 都是诸侯国,为什么齐国就被五国围攻,楚国就无人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围攻,楚国,齐国

    战国七雄之间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那么大家都是诸侯国,为什么齐国灭宋后引起了五国伐齐,楚国消灭鲁国却没事呢?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先,宋国的灭亡时间要早于鲁国。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

  • 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七雄,战国,战绩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那么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乐毅首先,如果说白起是秦国的第一名将,那么,乐毅无疑是燕国的武将之首。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

  • 越国是如何崛起的?为何到了战国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崛起,战国,国是

    越国是先秦时期诸侯国,在春秋中后期,一度极为强大,尤其是在攻灭吴国后,越王勾践更是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但这么强大的越国,在进入战国后却毫无存在感,更是在战国中期便被楚国攻灭,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晋楚争霸分别扶持吴越,吴越争霸最终越国胜出关于越

  • 为什么嬴驷刚即位,就要处死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嬴驷,即秦惠文王,他登基后立刻派人抓捕商鞅,还将其尸身车裂,并族灭其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

  • 楚怀王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会被秦国俘虏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俘虏,秦国

    我们都知道楚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楚怀王熊槐身为楚国的一国之君,为何会被秦国俘虏,最后明明逃走了,却没有回到楚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楚怀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27岁的楚怀王继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顺了政务,并尊贤任能,从谏如流。这样一来,楚国人才

  • 面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齐国却不做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实力,进攻,强大

    还不知道面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齐国却不做抵抗?其实这都要归功于范雎,他担任秦国丞相之后,为秦昭襄王确定了“远交近攻”的邦交方略。此方略也成为秦国最后几代君主的基本邦交方略。秦国集中力量对付三晋和楚国,结交较远的齐国。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秦国于公元前230年灭掉了韩国,

  • 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制度,爵位,秦国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了名为“二十等爵制”的军功制度。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套制度当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所有的这些,国家都能给你配齐了。正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