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那么厉害 秦朝为何还被农民起义推翻

秦灭六国那么厉害 秦朝为何还被农民起义推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4/4/9 2:31:40

对秦朝和农民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

15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仅仅三年时间,强盛的秦帝国就灰飞烟灭,之后便是楚汉之争,四年之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荀子 议兵》: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秦军是战国晚期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连魏武卒这样的特种部队都不是秦军的对手,为何仅仅十来年的时间,强大的秦军竟然连一帮农民起义军都打不过?

秦军

主要有四个原因:

1、秦朝军事制度

秦朝的军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郡县兵、边防军、中央军。

为了震慑地方,秦朝军队实力最强的是边防军,其次是中央军,最次是郡县兵。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还发动了两场大规模战争,一是南征百越,二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动用了50万军队,北击匈奴动用了30万军队,合起来是80万军队,这几乎是秦朝的倾国之兵了。

不管是南征百越,还是北击匈奴,这两支军队其实都是边防军,秦朝采取了外严内宽的军事防御政策,秦始皇主要防备的是胡人,这大概是因为有人告诉秦始皇一句话: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

秦朝的边防军就有80万之众,南征百越和北击匈奴的军队在战争结束后都留在了当地驻守边关,并没有回到秦朝去,那郡县兵和中央军的兵力就非常少了,一旦秦朝内部发生战争,可以用来平叛的军队数量其实非常少。

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农民起义后,起义军面对的其实就是秦朝的郡县兵,郡县兵其实都不能算正规军,实际上只是负责治安与缉私的警察,这些人的出身与农民起义军基本类似,战斗力也差不多,打仗的话就看谁的人多了。

秦朝地方郡县兵人数明显不如农民起义军,当然不是起义军的对手,所以陈胜、吴广才能够迅速攻城掠地,成长壮大,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打进函谷关的周文,在出发前就靠陈胜给了一张委任状,然后一路招募军队,到达函谷关时,已经有数十万人了。

大泽乡起义

秦朝的军队制度决定了其内部一旦发生大规模叛乱,是非常容易崩溃的,把所有的军队都放在边境上防守,内部就是空虚的,尽管后来王离率领的边防军和章邯率领的中央军参与了平叛,但为时已晚,农民起义已经成为燎原之势,无法扑灭。

2、中央集权

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上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制政权,秦始皇依靠一系列的制度与政策,把全天下的政权牢牢地抓在手中,皇帝高度集权,掌握了一切生杀大权。

集权有个特点,当皇帝英明,整个天下一片和谐,当皇帝昏庸,整个天下一片混乱,政权的稳定是建立在皇帝的个人能力之上的,这就是中央集权。

秦始皇创建的高度集权

当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时,秦朝廷正好处于赵高专权的时期,赵高利用沙丘之变扶胡亥上位,然后打击皇族国威与功臣贵勋,就连李斯这样的人也被赵高拉下马,赵高甚至还忽悠胡亥,阻塞言路,控制消息。

最为过份的提赵高利用指鹿为马来打击异己,培养党羽,专权朝政,陈胜、吴广这样大规模地反对秦朝的起义消息却被赵高所封闭,赵高不愿意让皇帝知道,甚至朝廷上下知道的人也不多。

可以这么说,秦朝廷对于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视若无睹,或者说赵高出于私心,放任起义不管,又或者他认为这些只是一些小盗贼,根本不愿意管,就这样,各路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都冒了出来,成为燎原之势。

赵高专权

等到赵高发现情况严重时,已经无法抵御起义军的攻击了,尽管后来有章邯横空出世,一度把农民起义军打得差一点消亡,但终归只是昙花一现,况且章邯也非常忌惮赵高会对他出手,巨鹿之战时,章邯之所以投降项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赵高猜忌章邯。

正因为秦朝采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所以赵高掌权后,就控制了整个朝廷的权力,就能够把私心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秦末的农民起义军能够坐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朝廷的放任不管。

3、起义的特点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可以看到起义几乎全部发生在战国晚期的东方六国地区,尤其是楚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在秦末很有名,说的是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国,秦楚两国有着深仇大恨和灭国之仇,楚国也是最恨秦国的诸侯国,当年秦国灭楚有狠,现在楚国反秦就有多狠。

胡亥昏庸

原东方六国百姓在旧贵族的教唆之下,纷纷起来反抗秦朝,秦朝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政权,并没有学会如何在郡县制之下控制偏远的地区,中央政权对偏远地区的控制力非常弱,甚至有很多秦朝的官吏都想趁机会反秦,然后摇身一变成为反秦将领,并获取自身的政治利益,比如会稽郡守殷通就想反秦,但被项羽所杀。

而在秦国的核心控制区,比如关中、汉中、巴蜀等地,根本没有发生农民起义,这是因为当地百姓仍然认同秦朝,或者当地百姓习惯了秦朝的统治。

章邯之所以能够打败起义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大量的关中子弟加入秦军,秦朝战争机器开动起来,资源能够充分调动,所以秦军战斗力变强,同时源源不断有兵员新加入秦军,这些新加入的秦军都来自关中、汉中与巴蜀。

秦朝时的通讯并不发达,就算发生了农民起义,有反抗秦朝的战争,消息传到朝廷也需要很久,就是这个时间差,也让农民起义军获得了攻城掠地的机会。

章邯平叛

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农民起义军的实力、战斗力远超当地秦军,再加上六国百姓与贵族对秦朝有着深仇大恨,更容易与秦军拼命,所以秦军失败在所难免。

4、秦末的秦军早已不是灭六国的秦军了。

战国晚期的秦军有军功爵位制,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军功爵位制慢慢消亡了,虽然也有南征百越和北击匈奴的战争,但比起战国晚期天天打仗的情况,战争少了很多,军功也少了很多。

没有了战争,自然也就没了爵位与动力,秦军打仗的积极性已经被消磨了,战斗力滑落是非常正常的,这跟后世的任何朝代都一样,在建国之初,战斗相当强悍,到了政权晚期,军队战斗力弱得不得了,比如八旗军。

秦末时期的秦军早就不是当初统一六国的秦军了,尽管两者之间的时间只相差15年,在秦朝,15年就是一代人,也就是说当初身经百战的秦军大多已经退役、生病或者去世了,能活着也是寥寥无几。

秦军失去战斗力

陈胜、吴广等人对付的秦军多是没有经历大战的新兵,或者这些人本就是原东方六国的百姓,这些人对秦朝并没有忠诚,反而有仇恨,大量的秦军反水在当时也是正常现象,刘邦手下有成建制的秦朝骑兵归降。

正因为如此,秦末的秦军早就不是当初的虎狼之师了,与多数朝代的末期一样,军队战斗力完全跟农民起义军不是一个档次,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标签: 厉害推翻

更多文章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军队,勤王,天下大乱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

  •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变成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统一,国会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变成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依然处于战国七雄的局面,公元前256年,周天子灭亡,表面上来看,当时的中国与如今的美国类似。若干年后,中国会不会变成如今的欧洲,战国七雄成为真正的独立王国?其实,这个答案很明显,就算秦始

  •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能否推翻秦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推翻,项羽,刘邦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能否推翻秦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秦国发生了什么,秦国又是如何抵抗起义军的。秦二世上台后,自己只顾吃喝玩乐,大权全部交给了太监赵高。他们先是杀死大将蒙恬、蒙毅,又害死丞相李斯,其他被赵高害死的大臣不计

  • 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君主,谥号,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涌现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众所周知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那么在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嬴驷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

  • 项羽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他当时的处境其实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恢复,分封制,处境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彻底灭亡秦国。之后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尊楚王熊心为义帝,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项羽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呢?是形势所迫,还是有意为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推行分封制,或为形势所

  • 秦宣太后可以有情人,为什么秦始皇却不允许赵姬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后,允许,私情

    战国时代,对于女性贞操的束缚并没有那么强。那么秦宣太后可以有情人,为什么秦始皇却不允许赵姬有私情?其实,秦始皇没有“不容”嫪毐。他“不容”的,是嫪毐的叛乱。那个时候,秦国本来就游离于中原主流文化之外。《廉颇蔺相如列传》都读过吧?渑池之会,秦王请赵王奏瑟,赵王毫不推辞地答应下来;蔺相如请秦王击缶,为什

  • 明朝皇帝久居深宫 清朝皇帝为何总喜欢往外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帝

    还不知道:明清皇帝和出行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作为封建君王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久居深宫,不曾出宫门。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的皇帝会亲自去民间游历体察民情,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五次出巡,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下江南。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明朝

  • 古代皇帝享受最高的待遇 皇帝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享受,古代

    对古代皇帝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封建王朝国家之中的领导者则是皇帝权势滔天,不论是秦始皇又或者后来的400多位君王,却都能发现他们的寿命非常的短,虽享受着较高规格的待遇,但因为种种原因,寿命却都不长。国事太繁重一国之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毕竟身居高位岁不愁

  • 秦始皇统一文字前,七国文字的差异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字,统一,差异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统一文字。在这之前,中原诸国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五大体系(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这些文字体系之间,差距极大。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齐系文字,使用者主要是齐国,再加上鲁国等一些小国。齐系文

  • 都说秦法暴虐,那么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农民为何没有起义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暴虐,农民,起义

    都说秦法暴虐,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盛,施行新法之时,最多曾一天斩杀过几百个犯法者,那么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农民为何没有起义呢?01秦法暴虐只针对触犯法律者,百姓生活反而更加安定首先,秦法暴虐,“暴虐”是一个形容词,不足以概括秦法的特点。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唯一完整、成功的变法,新法之所以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