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为什么能顺利建立隋朝?他是如何夺权的?

杨坚为什么能顺利建立隋朝?他是如何夺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4/2/29 1:11:27

杨坚,即隋文帝,他本是北周权臣,却夺权建立了隋朝,他是如何做到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坚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隋朝,主要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南北朝后期,一方面大家对于改朝换代这件事,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谁给的利益大就更愿意拥护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北周的周宣帝实在太过荒唐,失去的人心,最后只留下一个小皇帝在位,这才让杨坚钻了空子。

那么杨坚是如何一步步篡夺政权的呢?这就要从杨坚的父亲杨忠开始说起了。

隋文帝杨坚的起家属于子承父业型。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重臣。杨忠曾追随北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北周建立后,杨忠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小宗伯,大司空,柱国大将军等重要职务。曾率军多次攻打北齐,先后攻克北齐二十几座城池。后被晋封为隋国公。

公元568年,杨忠因病去世,其子杨坚承袭爵位。杨坚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为后来建立隋朝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隋国公的身份在当时是十分尊贵的,可以说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有了这样的身份,随之而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脉,而且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上层社会的人脉。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时代,人脉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古时也一样。

北周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比较信任杨坚。杨坚利用自己的地位,成功把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如此一来,杨坚又多了一重身份,那便是皇帝的亲家。杨坚成为皇亲国戚后,宇文邕更加信任他。但是宇文邕身边的大臣们曾多次提醒周武帝,说杨坚天生相貌威严,有九五之相,才智非凡,恐不会久居人下,让周武帝提早提防。

周武帝心有所虑,于是便找来擎天监补了一卦,他说杨坚只是个将才,不足为虑。

杨坚在雄才大略的宇文邕手下做事,尽心尽力,骁勇善战,各方面表现得非常优秀,得到了宇文邕的信任。杨坚本人并没有谋权篡位的想法,当杨坚听说周武帝不信任他,于是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带过兵。

周武帝与文庸雄才大略,在位期间消灭了北齐,打得南陈也乖乖俯首称臣,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个十几年,统一全中国也不在话下。可偏偏天不随人愿,公元578年,他再次亲自征讨突厥时,中途却不幸身染重疾,一病不起,没有多久便驾崩了。

周武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宇文赟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周宣帝。他的昏庸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荒唐事迹,古今闻名。他的父亲周武帝对他管教是十分严格的,同样对他寄予深厚的希望。宇文赟被立为太子后,便有专人看管他的学业,书读不好不准吃饭,而且每天有专人跟踪,并且报告他的日常生活。都说严父出孝子,可似乎宇文赟是一个另类,周武帝这一系列对儿子的爱,在叛逆的宇文赟眼中都成了监视。压抑的他,喘不过气来,仇恨的种子在宇文赟的心里生根发芽,直到周武帝去世后,思想已经完全扭曲的周宣帝,终于可以发泄了,于是便有了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

周宣帝继位后做的第一件荒唐事,便是在他父亲周武帝的灵堂前疯狂发飙。不仅没有半点悲伤之情,还指责他父亲对他的严厉。对于周宣帝的后宫,也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应尽的本分。

周宣帝在位期间无视江山,社稷整日贪图享乐,迷恋后宫美色,同时立了5位皇后。

一个对于一国之母的设立,都十分草率的人,对于皇后的父亲更加不会十分倚重,周宣帝在位期间杨坚虽然地位更上一层,但实际却没有什么实权,而且因为周宣帝的猜忌整日提心吊胆,逆来顺受。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老丈人。

周宣帝继位后不到一年时间,为了方便自己享乐,便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做起了逍遥自在的太上皇。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劝说几句,他便说要杀掉杨坚全家。当时他把杨坚召进宫,告诉左右,如果杨坚有反叛神色立刻杀之。结果杨坚在入宫时早就有所准备,神情自若,并未让宇文赟,察觉出任何异常,因此躲过了一劫。

这次事件让杨坚意识到,如果再这样在宇文赟的身边待着,随时都有被杀的危险。于是便主动提出要去外地藩镇,周宣帝一听立刻应允了。就这样杨坚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地离开了喜怒无常的周宣帝。以退为进,先保全性命,再图将来。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周宣帝种种作死的行为,最终把他送去了西天。公元580年,周宣帝在外寻玩期间,突发疾病赶回宫中没多久便一命呜呼了。

周宣帝死的仓促,身后事并未安排妥当。9岁的周静帝年幼无知,不能独立处理国家大事。因此需推选辅政大臣,当时朝中基本持两种建议。一派是以刘昉和郑毅为首的支持杨坚辅政。另一派以颜值仪马首是瞻,他们主张皇室的人出任辅政大臣。

两派势力势均力敌,正当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刘昉和郑译趁虚而入,利用多年来侍奉周宣帝的人脉关系网,先下手为强伪造了遗诏,并且伪造了假签名,直接任命杨坚为辅政大臣。当杨坚回宫后,又抢先一步夺得了玉玺,就这样顺利夺得了辅政大权。

杨坚掌握大权后,迅速清理反对他的势力。先是下诏召回了皇室的王爷们,支持他的均给予厚赏,不支持的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直接处理了。就这样,没过多久之后,杨坚就已经在朝堂上一家独大,再也没人能够阻止他抢夺自己外孙的皇位了。

公元581年,北周年仅九岁的皇帝——周静帝,禅让皇位于杨坚。杨坚在第三次假意推辞后,登基皇位,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至此北周彻底灭亡。40岁的杨坚终于顺利登基为帝,建立了隋朝。

标签: 顺利建立杨坚

更多文章

  • 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关系为何如此深厚?他们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后,独孤,深厚

    杨坚,即隋文帝,他是隋朝开国皇帝,在某些方面,杨坚是古代皇帝中的异类,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皇帝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个皇帝拥有庞大的后宫,拥有众多妃子,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杨坚在这方面却是个异类。杨坚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只有

  • 杨坚生前最得意就是"五子同母",那么他的儿子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生前,分别,结局

    杨坚生前最得意就是“五子同母”,那么他的儿子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其实就算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结局也不好,除了杨俊,其他三个都是在与杨广的争斗中,或被杀或被贬为庶人。隋文帝本人还有一件事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那就是奉行一夫一妻制。这在当时可真是不寻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跟杨坚的性格有

  • 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效仿,挟天子以令诸侯

    很多人不理解,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是选择了杀掉隋炀帝?其实从内因来说,宇文化及简单粗暴,政治水平太低,不懂得利用政治资源。从外因来说,隋末与东汉末年形势有异,“挟”着隋炀帝,也不足以“令诸侯”。宇文化及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他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的许国公——李渊的爵位是唐

  • 隋朝覆灭之后,杨广的后人去了哪里?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覆灭,后人,下场

    隋朝覆灭之后,杨广的后人去了哪里?都是什么下场?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隋朝灭亡之后,杨广的子孙,基本上都死绝了。只有一个孙子,侥幸因为遗腹子的身份,幸存了下来,后来得以善终。当然,杨广的子孙死绝,这事还真不是后来的唐朝皇帝做的。相反,后来唐朝对于亡国的杨家宗室,还

  • 探索隋朝灭亡时的惨状,所有的恶果都源于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灭亡,恶果,惨状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灭亡时的惨状,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人口减半,皇族基本被杀绝,天下彻底分裂。边境胡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攻入中原,再演十六国时代的局面。而这所有的恶果,都源自于隋朝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的疏忽?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疏忽,真相,发生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的疏忽?真相是什么?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唐高祖李渊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开国皇帝,他能雌伏几十年,在杨广的监视和怀疑下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安全,且后来能在关陇贵族集团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关陇贵族集团推出来的代理人,然后迅速抓住核心,抢

  • 除了杨广之外,还有谁能继承隋文帝杨坚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继承,皇位,杨坚

    《隋书·列传·卷十》记载:“皇太子勇,地则居长,情所钟爱,初登大位,即建春宫, 冀德业日新,隆兹负荷。而性识庸暗,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前后愆衅, 难以具纪。但百姓者,天之百姓,朕恭天命,属当安育,虽欲爱子,实畏上灵,岂 敢以不肖之子而乱天下。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可废为庶人。”

  • 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姓氏是什么?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姓氏,真实,鲜卑

    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姓氏是什么?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坚和李世民拥有自己的鲜卑姓氏,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如果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杨坚确实应该叫做普六茹坚,李世民也确实应该叫做大野世民。至于血统,杨坚有没有鲜卑血统存疑,李世民则是确实有八

  • 同是亲生儿子,为何独孤皇后选择废杨勇而支持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独孤,儿子,亲生

    《隋书·列传·卷一》记载:“初,后以高颎是父之家客,甚见亲礼。至是,闻颎谓己为一妇人,因此衔恨。又以颎夫人死,其妾生 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上亦每事唯后言是用。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 上斥之。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讽上黜高颎, 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

  • 隋炀帝骄奢淫逸,为何他的陵墓却很小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陵墓,骄奢淫逸

    2013年3月,扬州一个地产公司在盖楼时,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部门得知后,立刻组织人员对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随着挖掘工作的进展,考古人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座墓里埋着的,竟然是家喻户晓的隋炀帝杨广!在以往的历史书中,隋炀帝是中国古代不折不扣的暴君、昏君,修书者大多都极力塑造隋炀帝的滔天罪行,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