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姓氏是什么?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姓氏是什么?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81 更新时间:2024/1/20 2:32:57

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姓氏是什么?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杨坚和李世民拥有自己的鲜卑姓氏,这件事确实是真的。

如果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杨坚确实应该叫做普六茹坚,李世民也确实应该叫做大野世民。至于血统,杨坚有没有鲜卑血统存疑,李世民则是确实有八分之一的鲜卑血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杨家和老李家就是所谓的‘假洋鬼子’。历史的真相是,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杨坚和李世民的直系亲属当中,确实有鲜卑族的人。至于他们的鲜卑族姓氏,则是因为他们的长辈功劳比较大,被当时的西魏皇帝亲自赐予。

所以,等到西魏灭亡之后,杨家和李家也就都各自改回原来的姓氏了。

当然,这个姓氏变化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原因。想要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南北朝时代中期说起。

众所周知,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南下,继而建立了一大堆的政权,和南方的东晋王朝相互对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再后来,北方的北魏政权脱颖而出,逐渐统一了北方,而南方的东晋则是被刘宋政权取代,历史也自此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进入南北朝时代之后,北魏政权虽然暂时统一了北方,但内部还是存在了很多矛盾。最大的矛盾,自然莫过于激烈的胡汉矛盾。北魏的高层统治者,基本上都是鲜卑族。但是在北魏内部占据大多数的,却是北方的汉族人口。如此一来,北魏高层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好国家,自然就不太容易了。

在北魏开国之初,因为国家正处于上升期,这种矛盾还不算太过突出。但是,到了北魏中期,随着国家进入发展瓶颈,既不能南下灭掉南朝,继而统一天下,自身也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到了这个时候,北魏内部就逐渐开始‘内卷’,胡汉矛盾自然也就越发严重,直接威胁到北魏了统治根基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最终,北魏从孝文帝时代开始,北魏高层就由上而下进行了汉化改革。就连皇族自身都改了姓氏,由鲜卑族的姓氏拓跋,改姓为元。同时,北魏高层也尽量对北方汉族百姓进行文化改革,再加上当时鲜卑族在北魏政权当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很多汉族的世家,也纷纷开始鲜卑化。

正是在这种风气,从北魏中期开始,北方的很多家族,都非常热衷于改姓,也就是将自己的汉姓改为鲜卑姓。尤其是由皇帝亲自赐姓,更是莫大的家族荣耀。而杨家和李家的改姓,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在北魏时代,杨家和李家虽然地位不低,但其实也都还没有达到可以被皇帝赐姓,更改为鲜卑姓的层次。杨家和李家,都是那种历史特别悠久的老牌家族。

首先是杨家,根据隋朝皇室编撰的家谱,杨家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西汉开国。当年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后,杨家的先祖就曾经参加了这场追杀。后来,到了西汉中期的时候,杨家的另一位先祖杨敞,更是做了西汉的宰相,而且还娶了司马迁的女儿。也正是从杨敞开始,杨家开始逐渐枝繁叶茂,成了传承千年的大族,后世史称弘农杨氏。

不过,据后世史学家考证,隋文帝他们家也有很大可能,并非出自弘农杨氏,而是出自一个普通的山东杨氏庶族。这主要是因为,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林立,就算隋文帝后来做了皇帝,也想给自己找一个好出身。当然,不管到底是哪种出身,隋文帝他们家肯定是汉人家族,这点几乎是没什么疑问的。

至于李家,同样也是如此。按照唐朝皇室自己编撰的家谱,李家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汉的那位飞将军李广。如果这份家谱是真的,那李家的家族归属,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不过,对此后世史学家同样认为,这是李家后来的攀附行为。

但至少,从李世民往上的几代,基本上是没有疑问的。一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当时的李家先祖李暠,曾经建立了一个西凉政权,这个西凉政权还是十六国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李暠本人,显然是出身汉族。从李暠到李世民,李家这几代人的传承,也是一样没有任何疑问。所以李家的家族跟脚,显然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说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族血统,以及他们的鲜卑姓氏由来,这就和后来两家的历史发展有关了。

北魏在进行了孝文帝改革之后,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胡汉矛盾问题,但在这之后,北魏又开始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逐渐进入了王朝末期。而随着这些矛盾开始出现,原本稍稍平复的胡汉矛盾,也再次紧张了起来。

总之,到了北魏末期的时候,北魏布置在北方的几个军镇,开始起义。为了镇压这场起义,北魏不得不给予地方高层更多的实权,最终导致地方军阀做大。在此期间,北魏曾经有一个叫贺拔岳的将领,率军进入关中地区平叛。为了更好地控制关中地区,贺拔岳便联合关陇地区的传统世家。这些世家再加上贺拔岳手下,一些年轻将领的家族,后来就初步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关陇集团。

而李世民的太爷爷李虎,当时便是贺拔岳手下最重要的一个将军。再之后,贺拔岳意外身亡,关陇集团推举出了第二代领袖宇文泰,继续控制关中地区。而与之相对的山东地区,则是由北魏的另一位权臣高欢控制。最终,在两方倾轧之下,北魏直接分裂,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西魏开国之后,李虎作为西魏最重要的几个将军之一,便被西魏皇帝赐予了鲜卑姓氏‘大野’。所以在西魏时代,李世民的太爷爷,确实应该被称之为大野虎。

至于杨家,情况也差不多。隋文帝的父亲杨忠,当年曾经亲自护送西魏的第一位皇帝,从洛阳转移到长安。所以,西魏开国之后,杨忠也被赐予了鲜卑姓氏‘普六茹’。而隋文帝杨坚,本人确实出生于西魏时代。所以杨坚的少年时代,确实应该被称作‘普六茹坚’。

而杨坚和李世民的鲜卑血统,这点就比较好考证了。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妥妥的汉人无疑。而杨坚的母亲吕苦桃,原本出身于山东地区泰山附近的一个普通汉人家庭,所以显然也是汉人。至于说杨忠的祖辈,或者吕苦桃的祖辈,有没有和鲜卑通婚,这个目前还很难确切考证。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鲜卑族掌权之后,一般不会和底层汉族百姓通婚,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不过,后来杨坚确实娶了一位鲜卑族女子,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确实是鲜卑族无疑。而独孤皇后的母亲,则是出身清河崔氏,这是妥妥的汉人世家。所以独孤皇后应该算是有一半的鲜卑血统,而杨坚的儿子,也因此有了鲜卑族的血统。

至于李家的情况,则同样如此。李世民爷爷李,确实娶了一位鲜卑族女子,而且还是那位独孤皇后的姐姐。这样算下来,李世民的奶奶,身上拥有一半的鲜卑血统。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则是拥有四分之一的鲜卑血统。

后来李渊娶了窦夫人,生下了李世民。而窦夫人则是出身传统的汉人世家,但窦夫人的母亲,却又出身鲜卑族,所以窦夫人身上也有一半的鲜卑血统。

所以,李世民的父母身上,都有鲜卑族的血统。这样算下来,李世民自然也有鲜卑血统了。

从以上这些血统关系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北魏时代一直后来的隋唐时期,这期间鲜卑族和汉族其实一直在不断融合。而到了隋朝开国之后,因为杨坚自诩是汉人的后裔,所以这些昔日改姓鲜卑姓氏的家族,也都纷纷改回了原本的汉姓。杨家重新姓杨,而李家也重新姓李。

因为这个原因,杨坚小的时候,确实应该是叫过一段时间的普六茹坚。但后来的李世民,恐怕是真的没机会做大野世民了。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鲜卑族本身其实也是汉族的一个分支。鲜卑的祖先是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东胡民族,而东胡本身就是夏商周时代,中原百姓移居过去,逐渐形成的民族。在西周时代以前,中原民族和东胡民族的差距其实并不大。直到进入了西周之后,随着中原民族彻底农耕化,而东胡民族依然保持着渔猎游牧的生活习惯,这时双方才开始逐渐分化。

简单来说,如果往根源上追溯,鲜卑和汉族其实是一个祖宗。

要是这样算下来,杨坚和李世民到底姓什么,这事恐怕真的就是人家的私事了。愿意姓啥就姓啥,完全可以凭兴趣爱好来。如果李世民愿意的话,就算他想姓‘张王李刘赵孙杨’,其实也完全没有问题。最重要的不是他姓什么,而是他做出过多大的贡献。

标签: 姓氏真实鲜卑

更多文章

  • 同是亲生儿子,为何独孤皇后选择废杨勇而支持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独孤,儿子,亲生

    《隋书·列传·卷一》记载:“初,后以高颎是父之家客,甚见亲礼。至是,闻颎谓己为一妇人,因此衔恨。又以颎夫人死,其妾生 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上亦每事唯后言是用。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 上斥之。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讽上黜高颎, 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

  • 隋炀帝骄奢淫逸,为何他的陵墓却很小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陵墓,骄奢淫逸

    2013年3月,扬州一个地产公司在盖楼时,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部门得知后,立刻组织人员对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随着挖掘工作的进展,考古人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座墓里埋着的,竟然是家喻户晓的隋炀帝杨广!在以往的历史书中,隋炀帝是中国古代不折不扣的暴君、昏君,修书者大多都极力塑造隋炀帝的滔天罪行,甚

  • 独孤伽罗与杨坚的五个儿子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儿子,独孤,怎样

    独孤伽罗与杨坚一生恩爱,两人共生了五个儿子,即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五人,但这五个儿子死的都比较年轻,理由各式各样,总之都比较惨。杨勇是杨坚长子,因长相俊美,温和好学很受杨坚器重,在杨坚登基为帝三天后就立了他为皇太子,并让他参与军国大事的决断。但因生性好色,喜爱奢侈,让皇后独孤伽罗很不满。想比

  • 杨广有哪些功绩?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功绩,当世,千秋

    关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的“千古一帝”,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最能肯定的一个人就是秦始皇。而实际上,这是国人的一个评价标准,在外国人看来,我国历史上,真正的、唯一的千古一帝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在我国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很好,还被批是昏君。但实际上,杨广是我国被黑的最惨的一个皇帝了,从他的封号

  • 李氏家族得到皇位之后,为什么要打击关陇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家族,打击,集团

    所谓的“关陇集团”是指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其核心主要是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上层统治阶级,成员包括八柱国(宇文泰、元欣、于谨、赵贵、独孤信、李弼、李虎、侯莫陈崇)、十二大将军(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二

  • 两位大将争抢功劳,隋文帝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将,功劳,处置

    话说开皇年间,隋文帝有一次接见了从突厥远道而来的使者,宾主双方洽谈完公事后,一看离吃饭的时间还早,闲着也是闲着,就开始转入拉家常、吹牛皮等传统消磨时间活动中来。平常人聊天,也就是胡聊一通,皇帝聊天就不一样了,能从聊天里聊出政治来,只见杨坚聊着聊着话题一转,说:哥几个,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就是玩

  • 杨勇身为嫡长子,为何不受杨坚待见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子,杨勇,杨坚

    历史上两个短命的大统一王朝秦朝和隋朝,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就连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确立太子的问题,也如出一辙。扶苏因为不受秦始皇待见,被秦始皇贬到边关修长城。临死前,秦始皇想把他召回来继位,却被大臣撺掇另一个儿子胡亥矫诏夺位,并赐死扶苏。杨勇也因为不受隋文帝待见,被隋文帝贬为庶人。隋文帝临死前,想把

  • 杨素换了三位主子,为何能一直受到器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主子,器重

    隋朝最有影响的一位大臣杨素。提起杨素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是暴君杨广的心腹大臣,作为心腹,他应给和杨广有着一样的性格才会走到一起,但事实上他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虽然有杨广一样的野心,却没有杨广的缺点,很是圆滑。杨素身世杨素这个人曾经也有一个挺好的家事,父亲是北周的大将军,所以他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

  • 马岱什么身份?他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身份

    马岱什么身份?他最后去了哪里?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岱是以马超副将的身份出场的,建安十九年马岱跟随马超一起投降刘备,在之后的南征孟获和北伐祁山战役中,努力作战且立功良多,诸葛亮多次重用他。最后听从诸葛莲的命令斩杀了魏延。在正史中马岱是扶风茂陵人,

  • "曹操斩杀粮官王垕"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曹操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这个故事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常说《三国演义》乃是“三分真七分假”,这倒不是说《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