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位大将争抢功劳,隋文帝是如何处置的?

两位大将争抢功劳,隋文帝是如何处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69 更新时间:2024/2/9 0:13:24

话说开皇年间,隋文帝有一次接见了从突厥远道而来的使者,宾主双方洽谈完公事后,一看离吃饭的时间还早,闲着也是闲着,就开始转入拉家常、吹牛皮等传统消磨时间活动中来。

平常人聊天,也就是胡聊一通,皇帝聊天就不一样了,能从聊天里聊出政治来,只见杨坚聊着聊着话题一转,说:哥几个,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就是玩后庭花的那个叔宝兄弟,这谁不知道啊,突厥这些国际友人们不愧是来自草原这些文化落后区域,心眼也忒实在,还以为老杨又要爆料什么花边新闻了,立即都瞪大眼睛、竖直耳朵、色眯眯的等着下文。

杨老头一看大家的好奇心都被掉了起来,脸一板,大手一挥,身后转出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知道他是谁吗?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人。只见这名大将眼一瞪,吓得这群心怀鬼胎的国际友人们扑通一声都跪倒地上,头也不敢抬了。隋文帝通过一场聊天、一名大将在外交战线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效果。

这名大将是谁,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气场,能把过惯刀口舔血,号称铁打人的突厥吓得不敢抬头?这名大将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韩擒虎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后来迁入新安县)人,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大儿子。在关陇军事集团也属于根正苗红官二代。韩擒虎,原名叫韩擒豹,据说在他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古往今来,能和老虎搏斗的没几个人,武松也就是仗着耍酒疯打死了老虎,韩擒豹小朋友可是生擒活捉了一只猛虎,这个难度要远远高于武松,所以为了纪念这次壮举,韩擒豹小朋友特此更名为为擒虎。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能捉老虎,身体不好能行吗),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能把二球突厥人吓趴下,仪表很重要)。他喜欢读书,属于文武全能型选手,而且出道很早,在北周的时候,就凭借着军功官拜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这和官二代身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但是真正让韩擒虎成名,名留青史,却是在后来的灭陈之战。

早在开皇元年(五八一年),杨老头刚刚建立隋朝之初,就开始惦记着江南那一大坨地方了,当年就委派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担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庐江,作灭陈准备。

为什么要灭陈?首先从经济上说,这时统一全国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是南北门阀势力普遍下降,自然经济色彩较浓的田庄、坞壁经济衰落,政治割据的经济基础受到很大削弱。其次是北方社会经济得到极大恢复,南方经济又有新的发展,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打破政治上的分裂状态。

第二是在政治上,杨坚在北周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缓和措施,重新颁布均田制,减轻细役,废除部分杂税,裁并一些县,严贪官污吏,坚持推行府兵制,结果经济比北周末年明显上升,统治也比较稳定。反之,这时的南陈政权,则江河日下,不仅国土缩小,而且政治腐败,陈后主这哥们只知与嫔妃臣下饮酒取乐,对隋的灭陈军事部署毫不介意,将希望寄托于虚幻的“王气在此”和毫无防御能力的“长江天险”上,它的灭亡注定无疑。

第三是从民心上,全国人民也希望实现统一。当时北方民族矛盾已基本消失,汉族地主在整个政权中地位的提高,也使造成长期分裂的民族矛盾的因素消失。经过三百年的分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好现在北方咱们汉人说了算,群众也渴望实现统一,避免战争实现和平。这已经成了历史的必然。

公元588年(隋开皇八年)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就是后来被李唐黑的不行的隋炀帝,这一年才二十岁)为行台尚书令(总司令),主管灭陈之事。又命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参谋长,实际指挥着),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由晋王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声势浩大,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

这年十二月,隋军拉开了总攻的大幕,发起攻灭陈朝的大规模作战。杨素率领的水军部队率先出击,从巴东郡(治今四川奉节东)顺江东下,与荆州刺史刘仁恩军相配合,一举袭占狼尾滩,继而攻克岐亭、延洲,击破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撤之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以西,实现了声西击东的目的,为下游隋军主力进攻陈都建康(今南京),创造了有利形势。

隋开皇八年年末,临近年关,南朝陈家正忙着过春节,叔宝是个好领导,根本没把当前战事放在眼里,多大点事。于是除了颁布放假令外,还组织了一系列娱乐活动,在春节这个小长假里,这哥们天天喝酒,一喝就醉,不过酒风还不错,喝醉了也就是写写诗,唱唱歌,不打人也不骂人。

江北岸韩擒虎一点也没有过年的心情,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带着五百名精兵,飞渡长江,夜袭要塞采石。原本以为要打一场恶战,谁知道采石的守兵们都回家过年了,留下担任战备值班士兵们也都喝大发了,隋军的长刀架到脖子上了还叫不醒。兵不血刃拿下采石,南京的大门就此洞开。

接着马不停蹄,长驱直入,用半天时间进攻姑苏,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江南的群众吓坏了,纷纷传说韩擒虎长着翅膀,一夜飞渡了长江,这种神人咱肯定打不过,打不过还不如投降,这样还能早点回家洗洗睡。还有很多不厚道的群众纷纷牵着牛,带着酒等着韩擒虎能从自家门前过,好看看据说是神仙下凡的韩擒虎,是不是真长着三头六臂。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陆续投降了韩擒虎。

这时杨广真够意思,及时派遣行军总管杜颜与韩擒虎会合,步兵和骑兵达两万人。这时,隋军已经在金陵城外游行示威了,陈叔宝慌了,派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虎将到,还没见影呢,众士兵都开始溃逃。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一会就跑了个精光。

南朝大将任蛮奴在东线被贺若弼战败,丢下军队刚跑到南京,就碰见了韩擒虎,任蛮奴也不跑了,直接投降。韩擒虎以精锐的骑兵五百人进攻皇城朱雀门。宫廷士兵不愧是精锐,一点都不怂,决定好歹打一下,不然一枪不放实在丢面子。

这时任蛮奴出场了,指着这群货们说:“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打个啥劲”。大家一看,号称南朝第一猛的任蛮奴发话了,说的有道理,咱们做人的信条不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好歹做战俘还有口饭吃,现在死了,连个烈士荣誉称号还没有评上,陈家小朝廷就完蛋了,咱就白死了,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韩擒虎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了金陵皇宫,在陈叔宝的办公室里,来自前线的加急电报一封也没有拆,还都堆在一起。在后院的井里,发现了陈叔宝的踪迹,这哥们可不是跳井自杀,这是口枯井,没有水。大家喊他上来,陈叔宝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上来就不上来。经过政工干部耐心做思想工作(比如说要往井里扔石头)。陈叔宝表示愿意上来,但是自己饮酒腿软,爬井壁又是一项力气活和危险活,能否扔一根绳子把自己拉上去。

经研究,决定同意叔宝的请求,扔下绳子,开始拉,两个士兵拉,拉不动,添人再拉,继续添人,终于拉上来了,一看,绳子的一端竟然绑了三个人,陈叔宝、张丽华和孔小三,怪不得拉不动。我读书读到这里,一直在想,这一幕如果发生在外国,这将是好莱坞银幕上多么伟大的爱情故事呀,陈叔宝铁定是爱护妇女的典范。但是在中国,陈叔宝成了荒淫无耻的典型,在家破国亡之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婆,而不是宗庙社稷,简直是没心没肺、不肖子孙的典型,而张、孔两女也成了狐狸精、红颜祸水的模范代表,亡国这么大的黑锅你二位不背谁背?

据说后来优秀青年杨广还来讨要过张、孔两位妇女,但是被贺若弼两刀四断。杨广非常恼狠贺若弼,后来终于杀了贺若弼。这我敢肯定,绝对是胡扯,肯定没有的事,这是李唐尤其是那个明君李世民为了证明杨广是个坏蛋,栽赃嫁祸的,你小子从小都是坏人,都是个色鬼,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是好东西。

回到京城后,贺若弼和韩擒虎两人开始了了窝里斗,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要不是我在蒋山殊死作战,打败敌人精锐的部队,活捉敌人的勇将,威风大振,你小子并不怎么与敌人交锋,哪能那么容易捉住陈叔宝,现在和我比功劳,你也配”

韩擒虎说:“你小子竟敢冒险出兵,一遇到贼人就展开战斗,致使将士们伤亡惨重。要不是我带领精锐的骑兵五百人,武器不沾血,就攻下金陵,捉住陈叔宝,占据他们的府库,倾覆他们的巢穴。你哪能进得了金陵城?还有脸来和我比功劳?我呸!(其实贺若弼也是当天到了金陵)。

隋文帝一看这两哥们要打起来,赶紧和稀泥说:“(二人)深谋大略,在东南防备侵犯之敌,我本委任他们,平定东南,安抚百姓,一切都跟我想的一样。九州不统一,已经有几百年了,凭他们这些名臣的功劳,来完成太平盛世的大业,天下大事,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些呢?听到这情况感到很欣慰,实在是很高兴。平定江南,是这两个人的力量啊!”平心而论,这个表彰恰如其分,没有一点虚夸的成分。继续和稀泥:“你们两个都应授予特殊功勋。”都升任为上柱国,赏赐绢物无数(这可是硬通货)。

当然,韩擒虎的传奇还没有完,据说,这哥们后来成神了,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阎罗王,历史上成神的将领并不多,得到政府肯定、纳入编制的也就是关公、岳飞等几个人,但是在正统史书《三国志》里没有记载关老爷成神,而在《旧唐书》里,堂而皇之的记录了韩擒虎成神的经过,这的确很罕见。

在大唐建中三年(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大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韩擒虎。这是对韩擒虎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标签: 大将功劳处置

更多文章

  • 杨勇身为嫡长子,为何不受杨坚待见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子,杨勇,杨坚

    历史上两个短命的大统一王朝秦朝和隋朝,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就连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确立太子的问题,也如出一辙。扶苏因为不受秦始皇待见,被秦始皇贬到边关修长城。临死前,秦始皇想把他召回来继位,却被大臣撺掇另一个儿子胡亥矫诏夺位,并赐死扶苏。杨勇也因为不受隋文帝待见,被隋文帝贬为庶人。隋文帝临死前,想把

  • 杨素换了三位主子,为何能一直受到器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主子,器重

    隋朝最有影响的一位大臣杨素。提起杨素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是暴君杨广的心腹大臣,作为心腹,他应给和杨广有着一样的性格才会走到一起,但事实上他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虽然有杨广一样的野心,却没有杨广的缺点,很是圆滑。杨素身世杨素这个人曾经也有一个挺好的家事,父亲是北周的大将军,所以他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

  • 马岱什么身份?他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身份

    马岱什么身份?他最后去了哪里?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岱是以马超副将的身份出场的,建安十九年马岱跟随马超一起投降刘备,在之后的南征孟获和北伐祁山战役中,努力作战且立功良多,诸葛亮多次重用他。最后听从诸葛莲的命令斩杀了魏延。在正史中马岱是扶风茂陵人,

  • "曹操斩杀粮官王垕"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曹操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这个故事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常说《三国演义》乃是“三分真七分假”,这倒不是说《三国演义》

  • 蜀汉有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他们的后代情况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情况,上将

    “五虎上将”之说出自于《三国演义》,指的便是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名将,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最早则源于陈寿在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人常说“虎父无犬子”,那么作为蜀汉威名赫赫的“五虎上将”,他们的后代情况如何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两子

  • 关羽被庞会灭族,为何现在还有人自称关羽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灭族,后人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作为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去世后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蜀记》记载,曹魏灭蜀之后,庞德之子庞会将关羽全家灭族,然而现代却时常有人自称乃是关羽后人,甚至拿出各种各样的证

  • 谋士郭嘉的临终遗言是什么?杀掉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谋士,临终,遗言

    郭嘉的英年早逝给曹操留下了太多遗憾,也给纷乱的三国留下了诸多遗憾,那么这样一个天才谋士的临终遗言是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自己都感叹,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自己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郭嘉的智谋自不用多说,在官渡之战前,当所有人都看好袁绍时,郭嘉却说出了“袁绍有

  • 诸葛亮是怎么评价对手郭嘉的?奉孝不死,汉室不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对手,评价,汉室

    很多人都想知道诸葛亮是怎么评价对手郭嘉的?这么说吧,根据历史记载,曹魏名将郝昭死后,诸葛亮犒赏三军,说:“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奉孝不死,汉室不兴”。由此可见郭嘉的才智。三国乱世之下,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郭嘉,字奉孝,河南人,初平元年,蛰伏于河南的郭嘉北上冀州,投

  • 钟会灭蜀这么大的功劳 最后为什么铤而走险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功劳,造反,铤而走险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钟会,此人是灭掉蜀汉的一大功臣,同时还是司马昭的死党,当初司马昭想要伐蜀之际,曹魏内部根本无人支持他的决定,只有钟会一人站出来力排众议支持司马昭,才让伐蜀之战得以开

  • 这几位大将如果在,司马懿可能夺取魏国大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取,大将,大权

    这几位大将如果在,司马懿可能夺取魏国大权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曹操的养子曹真曹操之所以会收养曹真,主要是因为他跟曹真已故的父亲之间交情颇深。而曹真自从被曹操收为养子后,便刻苦学习各种打仗技能,所以颇得曹操赏识。后来曹真在很多战斗中都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曹操一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