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樊争夺战,南宋军事上最后辉煌,一代战神延续了南宋五十年国祚

襄樊争夺战,南宋军事上最后辉煌,一代战神延续了南宋五十年国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54 更新时间:2024/2/7 9:21:51

在南宋末年的将领中,孟拱是少有的善打进攻战的将领,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孟珙早年随父抗金,并参与灭金的蔡州之战。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襄樊争夺战的背景:

头脑发热的皇帝宋理宗开始憧憬光复中原了,趁蒙古兵北撤之机,宋朝派军进入河南,企图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却恰好给了雄心勃勃的窝阔台可汗以南侵的借口。

于是,刚刚横扫了欧亚的蒙古大军掉转枪口,以宋朝背约为名,于公元1235年从江淮,襄樊,四川三条战线南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遭受惨重打击的宋军很快退却,战火燃烧进了宋朝的国境,而襄樊地区的防御更成为了南宋抗蒙战争重中之重的生命线,不幸的是,蒙古军很快攻陷了襄阳,全面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

襄樊争夺战的经过:

危急之下,宋朝急忙调孟拱北上,来收拾这个残破的烂摊子。孟珙于端平三年(1236年)到任黄州后,加紧筑城墙挖城壕,招募流民开荒,安顿各部军队,从而使黄州防务更加稳固,为后来黄州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孟珙可能不知道,他即将担起保卫大半个南宋的重任。

不过在窝阔台看来,这个时候谁来都没用了,蒙古军气焰正盛,灭宋,也许仅仅是时间问题。

然而孟拱很快就给了蒙古军以教训,面对蒙古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孟拱主动出击,在江汉平原上连破蒙古军24个军寨,抢回被俘百姓两万多人,并将蒙军的渡江器具一并焚毁,取得了胜利,遏制住了蒙古的进攻态势。蒙古军无奈之下,只好撤军。 取得“江陵大捷。”打了蒙古大军一个下马威。

窝阔台不得不正视这个对手了,然而他没有想到,本来应该是势如破竹的襄樊会战,却从此以后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孟拱的宋军与蒙古大军在江汉平原上相互攻守,互有胜负。强横的蒙古军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

蒙古军把赖以取胜的各种战术用了个遍,却始终无法战胜孟拱,公元1239年,宋军在庐州会战中重创蒙古军,孟拱乘胜追击,接连在进攻战里重创蒙古大军,终于成功收复襄阳信阳等失地,使蒙古军以江汉平原为跳板南进的战略彻底破产。

然而孟拱却并未就此满足,在粉碎了蒙古人在江汉平原的进攻后,孟拱火速率兵西进,痛打蒙古人进攻四川的部队,在大亚寨会战中再次击败蒙古军主力,并收复夔州等失地,至此,南宋防御蒙古的整条战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正面,而蒙古第一次对南宋的战争,也在历经六年后以失败而告终。

襄樊争夺战的意义:

襄樊争夺战是蒙古军与南宋军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硬碰硬较量,此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延续了南宋五十年的国祚,更让蒙古军因连胜而狂热的头脑渐渐转向了清醒。

如果宋朝能够出现一位善用人才的有为君主,能够适当的调整国策,赋予武将更多的主动权,如果能够出现几位真正以国家为己任的贤良臣,宋朝免于灭亡的命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多是宋朝功臣不得善终的结局,除了孟拱以外,宋朝多数抗蒙名将都几乎遭陷害身死。

襄樊争夺战的影响:

孟拱襄樊争夺战的胜利,为南宋打造了一条足够抵抗蒙古大军南下的坚固屏障,让蒙古军后面每次的南侵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从中吸取教训的蒙古人,也开始调整自己原有的整治政策和军事政策,把学习南宋的科技与水军战术作为重点,并广泛任用汉将汉军,后来的蒙古灭宋之战,基本成为了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之间的战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件瘦金体书法拍出1.4亿元,宋徽宗巅峰之作,专家:可能是赝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尤其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入错行更为致命,古代亦如此。这一点,笔者认为宋徽宗赵佶最有发言权,赵佶应该去中央美院当个资深教授,结果稀里糊涂当了皇帝。古代皇帝诞生讲究圣灵感孕,据说宋徽宗父亲宋神宗一次去秘书省视察,看到了李煜的画像,不禁感慨一番,正好此时后宫有妃嫔怀孕了,于是

  • 乾隆被打,雍正护短,老师朱轼9个字回应,雍正说:打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为啥看不上雍正,乾隆为什么背叛雍正,雍正和乾隆哪个文字狱更狠

    紫禁城内,老师应该明白!眼前的学生是皇子,未来国家的皇上,换句话说我爸是皇上,不用几年我也可以登基称帝。而家长是现在的皇上,你老师是不是吃了豹子胆,敢打皇亲国戚的手?这位叫朱轼的老师,也太目中无人了,连皇上的孩子也敢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我相信朱老师比谁都懂,但是朱老师没有使劲宠,而是选择了使劲

  • 揭秘清朝文官晋升之路:知县升巡抚需要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历任各省巡抚,清朝巡抚是多大的官儿,清朝巡抚品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文官体系一直是历史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清朝文官晋升之路更是备受关注,尤其是知县升任巡抚的时间问题,更是备受关切。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文官体系中知县升巡抚需要几年的问题。清朝文官的等级制度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清朝文官体系的基本架构。清朝的文官按照品级分为

  • 追踪“烛影斧声”里的真相,解密导致皇族大逃杀的金匮秘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斧光烛影真相揭秘,金匮之约烛影,斧声烛影之夜死因之谜

    时至今日,再说到赵匡胤之死,烛影斧声已成了这桩千年悬案的代名词。而在那个致命的深夜,在神秘的烛影斧声中,赵匡胤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自宋代以来,不同的人讲述了不同的版本,遗憾的是,这些版本依旧没有告诉我们赵匡胤究竟是死于恶疾还是死于谋杀。如果我们想探明烛影斧声下大宋王朝开国之君的死亡真相,那我们就

  • 乾隆为啥总发弹幕?和乾隆太好面性格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有多强大的表现,乾隆弹幕狂魔,乾隆通宝中的鬼乾隆价值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呢?我认为和他太好面的性格有关,这从以下的几件事可以体现出来。张廷玉作为一个三朝元老,准备在乾隆这里退休了,毕竟上了岁数了,该退也就退了,于是张廷玉就请示乾隆,乾隆这还是比较允许的,但是对于他入不入太庙,还是颇具微词,但是想到自己老子的旨意,还是决定让他入太庙。不过问题

  • 蟋蟀天子,一代明君朱瞻基,为何只活到38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祖父口中的太平天子,解缙口中他是好圣孙,群臣口中他是小太宗,后人口中他是促织天子。明宣宗朱瞻基深得朱棣喜爱,永乐九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北伐,他老爹仁宗也是沾了他的光做的皇帝。据说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的老爹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他,大圭在古代可是权利的

  • 袁世凯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每次上桌前家人们都借口溜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大人物都会有一些不平凡的地方,袁世凯当然也有,他也有一些特殊的癖好,这个癖好让家人们难以接受。了解过袁世凯的朋友应该知道,袁世凯是一个工作狂,能让他成为工作狂的原因必定是有一个非常棒的身体,袁世凯是非常注重养生的,尤其是在吃饭上面,他平日里把补品当成小吃来吃。袁世凯最喜欢吃什么?据相关资料了解到

  • 赵匡胤这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却开创了另一个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匡胤到底行不行,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情简介,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把军权剥夺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军政改革。设立了专管军队枢密院制度,不掌控军队,但是有调动大宋全境军队的权利。设立了直接掌握军队的三衙,但是没有发兵和调兵权。历史性地把领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相互独立制约,有利于控制。“兵将分离”政策,全国驻军无论是京城禁军还是驻地禁军,必须定期调动。军官和士兵分离调

  • “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没有陈圆圆,吴三桂是否会放清军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来自《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古诗,讲的就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不顾家国伦理怒发冲冠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据说在此之前,闯王李自成已经招降了吴三桂,有意归顺大顺王朝。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开始成为继明朝后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人物介绍陈圆圆,

  • 慈禧回京命人把在井里泡了8个月的珍妃打捞上来,可珍妃都泡糟了,用网才捞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光绪帝身边有三个女人,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面相丑陋还弯腰驼背,光绪帝一直对她很冷淡。另外两个是一对姐妹,姐姐瑾妃长得又肥又圆也不好看,唯独妹妹珍妃面容姣好,而且嘴巴又甜,活泼可爱讨人喜欢,是最受光绪帝宠爱的嫔妃。一开始,不仅仅是光绪帝喜欢珍妃,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很乖巧懂事,能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