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这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却开创了另一个辉煌!

赵匡胤这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却开创了另一个辉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4/1/17 2:34:06

赵匡胤把军权剥夺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军政改革。设立了专管军队枢密院制度,不掌控军队,但是有调动大宋全境军队的权利。设立了直接掌握军队的三衙,但是没有发兵和调兵权。历史性地把领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相互独立制约,有利于控制。

“兵将分离”政策,全国驻军无论是京城禁军还是驻地禁军,必须定期调动。军官和士兵分离调动,这就造成了将军乱换调动制度,切断了兵与将的纽带关系,防止拉帮结派,形成小帮派,有效防止军事暴动,同时也造成了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战时信息不灵,指挥不力,军队松散等弊端。这一改革效果显著,没有出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现象。却也造成了上下军令调动不统一。

重文轻武,文官地位大大高于武官,有效地防止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却也造成了武将优秀将领的缺乏,军队战斗力极具下降。

赵匡胤这些军政改革措施,在北方敌国兵强马壮,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合时宜,等于自断双臂,作茧自缚。以至后来无法抵御北方异族的入侵,败多胜少,使整个北宋、南宋期间在面对西夏,辽国,金国,蒙古进犯时,屡败下风。

赵匡胤这种“重文轻武”的国策,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以及南宋的覆灭。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他摧残了帝国的军力,却打造了中华史上有一个文化繁荣盛世。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宋朝贡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一代宗师群星闪烁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个个都是领域的翘楚,李清照、陆游、杨万里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柳永等等,数不胜数。

宋朝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与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科举制度改革,是不是十分熟悉!公开选拔(取消公荐制度),公平竞争(创造殿试),公正(以成绩为标准),进士及第,对官二代严加考核(别试制度)。真正做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我们来看看这些使科举制度走向向正规化,制度化,成熟化的5项制度。

“锁院制度”所有的主考官或者出题人确立后,立即锁在贡院之中,断绝与外界联系,避免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等现象。我们现在的高考试卷批阅老师都进行全封闭管理,上交手机与外界杜绝联系,防止泄密试题。

“弥封制度”,考试结束后,将考生姓名,籍贯等可能暴露身份的信息用纸糊起来,防止考官评卷时作弊,或者影响考官的评分标准。最后合分的时候,才能拆封公布名字,现代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就是延续宋朝的经验。

“誊录制度”,为了防止考试在试卷上作标记,暗语等问题,再走后门暗中托人改试卷。赵匡胤采取了“誊录”制度,朝廷雇佣一批抄书写手把试卷完整地重新抄一遍,再交给考官批阅,所抄的字体都是统一的楷体,使考官认不出笔迹,进一步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

“别试制度”,这个制度是专门为官宦子弟,或者考官子弟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也就是说,对官宦子弟在复试一次,甄别那些侥幸浑水摸鱼进入大榜的人。对寒门子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公平的考试,让作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不要有侥幸心理。

“殿试制度”皇帝亲自命题,亲自在皇宫大殿主持考试。这种制度始于武则天时期,赵匡胤把它定为常规制度。殿试过后,皇帝还要召见进士登第,唱名。我们今天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制度,也是当场出成绩,面试后很快出分数,这与殿试考试形式有很深的渊源。

赵匡胤创立的这项制度,很多制度沿用至今,部分制度还在参考使用。赵匡胤这一“重文轻武”的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却开创了文化上的辉煌。种下了软弱的种子,却开了中华文明的巅峰时刻!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沿用至今,堪称最成功的改革!

更多文章

  • “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没有陈圆圆,吴三桂是否会放清军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来自《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古诗,讲的就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不顾家国伦理怒发冲冠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据说在此之前,闯王李自成已经招降了吴三桂,有意归顺大顺王朝。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开始成为继明朝后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人物介绍陈圆圆,

  • 慈禧回京命人把在井里泡了8个月的珍妃打捞上来,可珍妃都泡糟了,用网才捞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光绪帝身边有三个女人,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面相丑陋还弯腰驼背,光绪帝一直对她很冷淡。另外两个是一对姐妹,姐姐瑾妃长得又肥又圆也不好看,唯独妹妹珍妃面容姣好,而且嘴巴又甜,活泼可爱讨人喜欢,是最受光绪帝宠爱的嫔妃。一开始,不仅仅是光绪帝喜欢珍妃,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很乖巧懂事,能抓住

  • 让明朝都闻之一震的瓦刺,为何未能取代鞑靼成为“草原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呼伦贝尔的塔塔先臣服于金,后又举兵反抗,所以出现宋人的文献里。文献里往往将蒙古族各部落称为鞑靼,鞑靼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所以号称为草原盟主。(一)蒙古部落冲突多年,鞑靼人将蒙古统一1、“鞑靼”最初名字的诞生鞑靼最早一名字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南宋的著名历史学家李心传写了名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

  • 靖康之耻,宋徽宗生活环境真是那么恶劣吗?五国城人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上有说宋徽宗住的地方是坐井观天,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四周有院子的房屋。冬天大风,外面刮烟炮,任何房子都会有呼啸的响声,这在东北最平常不过了。东北的房子是这样的,看下图。这比在白山黑水之间,抗联住的窝棚要强多了。北方恶劣的气候。冬天零下30-40摄氏度,滴水成冰,古代房屋取暖不好,南人去了很容易感冒,

  • 咸丰帝为何会英年早逝?抽烟喝酒自身放纵,其实并非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咸丰五弟英年早逝,咸丰帝到底有多可怕,咸丰的真人照片

    首先来说,咸丰皇帝出生时是早产。因为众所周知,作为古代皇帝的儿子,几乎谁都想坐上皇位,可以说从他们出生时,这种关于皇位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后来其目的达到了,不过咸丰却由于早产,落了一个体弱多病,此外后来咸丰小时候,还感染过天花,因而成年后的咸丰,身体一直都不算太好。其次咸丰继位后,很想做一个好

  • 汉朝明朝哪朝强,且看历史真实事件,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统治了多少年汉朝,历史上汉朝和明朝谁更强,汉朝灭亡时的明朝

    明朝疆域图 汉朝疆域图 先说明朝。在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就立下了一条规矩,不许和亲,不许赔款,不许割地,不向别国纳贡,这一条也就奠定了明朝的英烈。从这点上说,明朝还是很有骨气的。朱元璋是一个霸气的皇帝,他的儿子也毫不逊色,更加的厉害,朱棣这个人从子侄子的手上抢来了皇位,事情已经做绝,从这一

  • 汉朝可敬,唐朝可佩,宋朝可爱,明朝可畏,你赞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四个朝代的史学评价,向来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褒扬就有人贬低,这是人之常情。但我总结出一句话: 汉朝可敬,唐朝可佩,宋朝可爱,明朝可畏,不知道您赞成吗? 可敬的汉朝 汉承秦制,汉朝是真正意义上封建王朝的开始,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雏形。秦朝打开封建朝代的大门,汉朝找到通往封建社会的道路。 在文化

  • 杨贵妃的艳丽风采,究竟有多让人神魂颠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4k高清杨贵妃免费观看,杨贵妃tvb,杨贵妃的真实模样

    首先,让我们看看杨贵妃的外貌。据记载,杨贵妃长得非常美丽,五官端正、肌肤细腻,在当时的社会中堪称绝佳。她的容貌曾经被文人墨客们描述为:“粉面含春流水澄清,红颊迎夏花露晶。”而且,她还有着一头黑发和一双美丽的眸子,让人无法抗拒她的美丽魅力。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杨贵妃的内涵和气质。据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长

  • 梁山最有手段的人,玩死王伦晁盖,把宋江也害死,自己无路可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晁盖斩王伦,晁盖占领梁山后做了什么大事,王伦接纳晁盖晁盖日后会反吗

    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有一个人飘忽不定,处于关键地位,梁山的兴也是他,败也是他。他就是天机星,排名第三的吴用。 水浒传出场最比较早的林冲和吴用没什么关系,但吴用的到来直接导致林冲刀劈王伦。最早的一批好汉在晁盖的带领下上了梁山,是因为成了朝廷追捕的要犯,智取生辰纲是晁盖领导的,策划人却是吴用。大家看看

  • 王维为乐师鸣不平,写下一首隐晦诗指责讽刺,好在安禄山没有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维写过的最恐怖的诗,安禄山简介,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唐朝确实很牛,尤其是在文化之上,更是缔造了一个巅峰。数之不尽的诗人,传诵不完的古诗,是那个时代最为独特的印记,如果身在唐朝,却不能出口成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而在朝堂之上,那些满腹经纶的官员,更是将作诗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调剂品,难过的时候他们会写诗,高兴的时候会写诗,升官的时候会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