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军攻打郑国,并没有攻击晋国,晋国为什么要在崤山伏击秦军

秦军攻打郑国,并没有攻击晋国,晋国为什么要在崤山伏击秦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1/23 5:29:20

我们知道秦国本想派军去攻打郑国,结果秦军走到崤山,遭到了晋军的伏击,秦军因此遭到惨败。那么晋军为什么会去攻打秦军呢?其原因有两点。

[var1]

1、弦高的机敏

弦高的机敏,导致了秦军在崤山停止不前,这也为晋军伏击秦军创造了机会。为什么呢?因为秦军本来是想去攻打郑国的,但是当秦军到达崤山附近时,遇到了郑国的一个商人弦高。

由于弦高头脑很机敏,因此他判断出秦军是去攻打郑国的,于是弦高用计让秦军觉得郑国有了准备,不敢贸然去进攻郑国,所以秦军就此停了下来。

晋国知道后,就立即埋下伏兵,准备攻击秦军。

[var1]

2、晋国阻止秦国称霸

秦军攻打郑国,并没有对晋国进行攻击,那么晋国为什么要伏击秦军呢?晋国如此,主要是为了阻止秦国称霸。

秦军攻打郑国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称霸,因为晋国当时与郑国结盟,共同抗秦,所以秦军打算击败郑国后,还要攻打晋国。

[var1]

当然晋国知道秦国的目的,所以当秦军在崤山犹豫不决时,突然攻击了秦军。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想称霸,但是能成功称霸的不多,因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崤之战晋军突袭秦军,其实也是为了保住晋国的霸主地位。

[var1]

秦军当时也很强大,是有实力可以与晋军抗衡的。但是秦国此次出征,并没有做好准备,对郑国晋国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秦军战败也在情理之中。

[var1]

秦军的惨败说明了:做事前要多维度思考问题,并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各方面情况,就贸然行事,必然导致失败。

参考献: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史记·秦本纪/晋世家》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链接:

野狐岭之战中,为70万金军会败给10万蒙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里,关羽不屑与黄忠同列五虎将,其中原因让人敬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和马超相比,黄忠出身卑微。马超的父亲是侯爵,马超本人也骁勇善战。名门之后,将门虎子,马超荣获五虎上将的殊荣名至实归。其二,和张飞赵云相比,黄忠没有二人跟随刘备长久。张飞赵云和刘备关系密切,刘关张赵云情同兄弟,恩若骨肉。黄忠在战长沙之后,才归降的刘备。其三,黄忠和关羽在长沙大战,不分胜负,关羽是

  • 三国之乱世,最强官二代大pk,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而英雄四起,逝世过后的则是英雄的继承人们受人们关注,但是对于这些继承人们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及对于英雄本人的关注。所以继承人们究竟是谁更厉害,谁是三国最厉害的二代,就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三国时期的二代大部分是指这三位人物。曹操的儿子曹丕,刘备的儿子刘禅,孙策的弟弟孙权。其中曹丕刘禅孙权都是称帝

  • 中国古代公认的十大顶尖军事统帅,韩信排名第三,孙武仅排名第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顶级将帅的“名人堂”——姜子牙姜太公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高寿的人,姜太公死后,返周而葬,葬于文王、武王的陵墓旁。当时周朝规定,姜太公五世之内皆返周而葬,五世之后才能葬于齐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

  • 刘备究竟是“圣母”,还是内外兼施的仁慈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仁爱人民的事迹对历代开国君主进行排名,刘备绝对名列榜首。就算把历代王者都列出来,刘备也排在前列。更不用说他47岁时的毅力和人格魅力了。A:嘿嘿,我就是喜欢真正的斯刘备-答:史料?数据?有它?六出岐山,九伐中原,可以说打过很多仗,可是兵役重到百姓离不开?这只是您的主观假设。诸葛在蜀时,不战时,努力

  • 长平之战看似因赵括失误落败,但从当时大势看,秦击败赵国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赵括,大家想到了都是纸上谈兵,赵括被世人骂了两千多年。但越来越多的史学家为赵括打抱不平,那赵括是真的被冤枉了吗?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事情的真相。一、地理方面秦国到长平有两条路,从邯郸出发经滏口陉这条路距离近且更好走。壶关在滏口陉西边的险要之处,这里是太行山西侧最后一道关隘,但只要壶关被秦攻下了,涉

  • 为什么刘备一定要打东吴?其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攻打东吴为何输得很惨,刘备东吴招亲视频插曲,刘备东吴相亲完整版

    在征服东吴之前,蜀汉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一方面,刘备打赢了汉中抗魏之战,占领了汉中。曹操想迁都。如果蜀汉本身强大,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战绩,也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论综合国力,蜀汉一直是三国中最弱的。这个时候的蜀汉,表面上漂亮,实际上外刚内强,稍有不慎,大势已去。原来,刘备打汉中之战时,关羽正在镇守荆州。

  • 韩复榘不战而弃山东,到开封后却遇王劲哉,手下近百人被一一捅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的韩复榘选择不战而弃山东,最终行至开封遇到了王劲哉,手下近百号人被一一捅死。[var1]韩复榘另类赵子龙韩复榘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城一户农户家庭,幼年时,家里人口众多,时常会有吃不饱饭的时候,为了寻个活路,19岁的韩复榘离开家乡去了辽阳,开始自谋生路。当时正值北洋第二十镇在新民府招兵,身强力壮的韩复

  • 三国河北名将知多少,全面解析袁绍手下名将演义和正史不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隐藏最深的猛将袁绍,袁绍纪,袁绍说田丰误我许攸辱我

    三国乱世,是一个将帅和谋士辈出的时代,不仅有谋士之间的斗智斗勇巅峰对决,也有将领之间的军事较量。从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我知道统治河北的四大军阀袁绍有颜良、文丑、高览被称为“河北四大院柱”。但在三国历史上,袁绍将军最英勇的其实是鞠义。但在后世众多的艺术作品中,袁绍最勇敢的四位将军是颜良、文丑、张赫

  • 韩先楚,从东北打到海南无败绩,晚年拒插胃管:旧人道主义不要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韩先楚在1955年,全军进行评定上将军衔的时候,毛主席优先确认的名字就有韩先楚:“这个开国上将,他和许世友是首先要考虑的对象。”当毛主席问许世友说:“你觉得在这批开国上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回应道:“韩先楚,这个人有勇有谋,全军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他。”有着“旋风司令”之称的韩先楚,他的晋升无

  • 庞统三国之死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诸葛亮:看得透却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刘备看好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占领荆州站稳脚跟后,他就想着发展益州,向宗族刘璋“借”地盘,实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在大局稳定、胜利在望之际,刘备的战略家庞统却在一个小县城中乱箭身亡,这让刘备非常难过。随着庞统的离世,诸葛亮的作用急剧上升,继而取代庞统的位置,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三国志·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