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诗歌关于“闲”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诗歌关于“闲”的美学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13 更新时间:2024/1/19 11:59:36

至于妙在何处,千百年来,各代迁客骚人各有理解,大抵分为两种,一是被贬壮志未酬,自嘲“闲”人一个,二是“闲”里偷得人间至味,风景属闲人,颇有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意思。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对“闲”深得其意,在他的诗歌里体现了“闲”的极致美学。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人生历程主要由避难江南、初入仕途、志在兼济、江州之贬、出刺苏杭、退居洛阳等阶段,纵观其一生,可谓是命运坎坷。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将“闲”的美学表达的淋漓尽致呢?在我的观点里,白居易体现人“闲”两个方面都有,颠沛一生,清闲至极。世人评白居易是雅能阳春白雪,俗能下里巴人。

起初,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闲”为自嘲。在浔阳江边送客时遇到曾经“妆成每被秋娘妒,曲罢曾教善才服”的歌妓,如今年老被弃,命运同其被贬有几分相似,所以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若说闲,一个江州司马竟然与一个红颜老去的妇人彻夜长谈,并且为其写下洋洋洒洒上千字的《琵琶行》,也确实闲。这就是先前说到的第一个“闲”,满怀壮志,却清闲无事。若说美,美在何处?“老大”被妒是人美,琵琶声起客忘归是曲美,东船西舫悄无言是艺美,同是天涯沦落人是人世悲观感同身受的美。

后来,在被贬的常态里,白居易从“闲人”渐渐变成“闲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冬雪初起,也许雪已经落满长安的街道,可是与我何关,闲着没事,身前置一个小火炉,就着百姓给的小菜喝些绿蚂酒暖暖胃,何其惬意,又何必管他京城那些劳心事。

天色渐晚,似乎这里也要下雪了,我可真是清闲。在京城的那些大官们,此刻大概还在忙着如何应付北方雪灾,也不知道这些人穷极一生所追寻的名利到底有何意义,也许下一刻君威难测,便成了无权无势的小民。

哪有我这般惬意,闲时赏花观雪,来年入春,田间纸鸢嬉闹,夏日流萤纷飞,秋日阡陌稻花正盛,四季无趣时,便提上一壶绿蚁酒独倚高楼,诗酒还需趁着年华。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长安官员,终日惶恐,若一步错这一生便是大梦一场,醒来问黄粱。我这人生虽闲,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来浔阳有段时间,什么时候去看看令李白也心往之的庐山风景。

时间久了,大概是闲“出问题”了,白居易开始研究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在电影《猫妖传》中,白居易是一个极度崇拜李白的诗人,为了李白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可以不顾一切的去寻找贵妃与玄宗之间的爱恨情仇。

虽然电影仅有参考意义,却也从侧面表达了《长恨歌》的由来,从玄宗重色到杨家有女初长成,再到清君侧集万千宠爱一身,前半部分表达玄宗与贵妃的伉俪情深以及奢靡的生活,到了中间部分,却是红颜薄命,马嵬坡魂断红颜,而后玄宗凄苦半生。

后半部分,白居易却以李白的浪漫手法,希望玄宗与贵妃在天上相遇,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知是表达二人情深,地老天荒也无悔,还是恨意至海枯石烂。

白居易仕途坎坷,从入仕以来,经历多次被贬再提再贬,他的心路历程一般人无法感同身受。也造就了他人生之“闲”,可以“闲”到与乡村妇人谈家长里短,也可以“闲”到与达官显贵丝竹绕耳,更可以“闲”到田间观看农家刈麦。

其一生,虽然都是为官,却与田间劳作之人一般,诗词写的多的是反应劳动人民的疾苦。更像是个闲人一样,无事便观看民间劳作,偶尔感慨便写下一首诗为其歌咏或者感叹。细细想来,这样的闲人做出的“闲事”,却处处体现生活的美丽,反应当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个平凡而美丽的故事。

而他的《琵琶行》与《长恨歌》,这两首长篇诗歌被传唱千年,都创作于他被贬时期,想来是生命中最“闲”的一段时光,却成为了千古绝唱。歌女凄苦的一生在那个时代本该是处处都在发生的事,而玄宗与贵妃的爱情却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

对于白居易而言,生活随处可见的故事是美,这样的美可以是指歌女的美,可一生却过于凄凉,也许正是以此一文反应了当下歌女的命运。玄宗与贵妃是美,却不是唯美,而是凄美,《长恨歌》全诗字里行间体现的都是情爱却缺少凄凉,而马嵬一役,杨贵妃的命运让人感慨万千,大概是白居易也只想留住美,减少凄凉,却取名《长恨歌》而非赞美二人爱情。

在白居易的诗歌里,除了几首长篇诗歌,多是体现百姓忙碌从而映衬自身清闲,不知道其是在为被贬而感到无法展现一身抱负,还是偷得人间至味,享受生命中遇到的各种风景。在我的观点里,历代壮志难酬的文人都会抑郁而终,白居易晚年安稳,所以他是看透官场后,喜欢上人生百态,纷扰的人世间,不为利来利往,用诗歌记录生命的伟大与美丽,这样的一生,称得上美。

参考文献:

《长恨歌》

更多文章

  • 甄嬛一生也想不明白,雍正为何在眉庄快死时打死个宫女,太绝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甄嬛传中的甄嬛和沈眉庄两个人刚开始都是对皇上付出过真心的,但是后来因为皇上的做法让她们两个都彻底的伤透了心,到最后她们对皇上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又各自爱上了自己生命中真正的那个人,甄嬛爱上了果郡王,沈眉庄爱上了温实初。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华妃这个人就是非常的爱皇上,但是皇上

  •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年来无法解释,却在50年前被农民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地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墓地的无头石人解密,武则天墓前有60个无头石头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当中,不知埋藏了多少还未发掘出来的文化瑰宝。不过,随着近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许多原本难以解开的“未解之谜”都逐渐地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也让我们逐步揭开了。唐朝,在中华文明当中,是一个极其璀璨的存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成为了全世界最为繁华强盛

  • 中国历史上八大清官,有一位死后只有八两钱,连棺材板都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化录是清官吗,当今社会有没有清官,历史上十大清官排名

    因为在封建社会,几乎所有官都是贪污的,要是说历史上的贪官,多的像黄河里的沙子。但是清官就非常难得了,百姓遇到一个清官,都把他叫青天,可见清官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地位。好了,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八大清官吧,当然,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八个,希望大家一起评论,说出自己知道的清官。说到清官大家都能够想到包拯包青天

  • 唐朝历史上第二传奇的女人26岁成为贵妃,宠冠后宫,却终生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个时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非常多的传奇,有文韬武略的明君,有第一个正统女皇帝,有一人灭一国的将军......那个时代,对女性很宽容,有的当上了皇帝,有的权利无边,有的面首成群。如果说,唐朝历史上第一传奇的女人是当了皇帝的武则天,那排第二的自然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诗仙李白说,云想衣裳花想容

  •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犯什么罪死的,李世民被杀的真相,李世民的死囚数量

    李世民剧照李世民赏雪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以前,是亲眼目睹了隋炀帝杨广是怎样在农民战争中灭亡的。这使他深刻认识到“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强大力量。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深刻吸取隋亡的教训,一直关注民心和民情,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在短短几年内,国库充足,人口剧增,国势鼎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贞观七年

  • 清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虽然仅只做了3天,但是安稳的活到了1942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历史中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随着溥仪宣布退位之后,结束了清朝将近三百年来的统治,在这期间共产生了十二位皇帝。这只是官方的记录,其实并不是十二位皇帝,还有第十三位皇帝。之所说他是皇帝,因为他不仅有自己的年号,而且还流着清朝皇室的血脉,是溥仪的哥哥。之所以官方没有记载他,因为仅仅只做了三天皇帝就退位

  • 这细节谁懂?高贵妃为何无法给乾隆生子,原因竟比华妃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张图看懂乾隆高贵妃,祺贵妃羞辱华妃,华妃和熹贵妃谁更有钱

    在这部剧中富察皇后与高贵妃两人的性格鲜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高贵妃是一个非常嚣张跋扈的人!很多人都知道高贵妃与乾隆很早就相识了,当时她对乾隆非常的照顾,乾隆也是非常的喜欢她。在另一部剧《甄嬛传》中甄嬛曾提到过皇上对高氏非常的喜爱,打算让高氏过几年嫁给乾隆,剧中的高氏就是如今的高贵妃了!所以高贵妃是乾

  • 李世民气量有多大?看看参加玄武门之变10个人的下场,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第一位。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且不论后来在高宗主政时期,因反对武则天被流放后自缢而死,单就唐太宗一朝而论,已属善终。尉迟敬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鄂国公,最后成了家喻户晓的“门神”死后陪葬昭

  • 雍正通宝是我们普通清代钱币中最具有收藏价值的钱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时期我们在市场上面比较常见的几种小铜钱就,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这几种比较多见,在康熙和乾隆钱币里面我们可以收藏到一种万寿钱,这两个万寿钱都是他们六十大寿的时候铸造的钱币,康熙时期的万寿钱我们也称为“罗汉钱”。乾隆时期的万寿钱我们叫做“山底隆”。这两种钱币收藏价值和意义都要比同等类别的钱币要高一

  • 清朝的妃子很丑?一组老照片告诉你,她们的容貌不输女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国之君,皇帝自然不会将丑陋的女子引入后宫,而清朝的后宫,尽管注重女子的家世和品德,但外貌也是极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许多妃子都是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佳人,拥有如花的容貌和优秀的素养。或许大家对于清朝妃子的真实容貌并不了解,但如果您真正接触过清朝的历史文献,就会发现其中描写的妃子大多拥有如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