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写给岳飞的一封密信字迹精致但暗藏杀机,遗憾的是至死也未看清

赵构写给岳飞的一封密信字迹精致但暗藏杀机,遗憾的是至死也未看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10 更新时间:2024/2/20 6:37:09

由于两者国力相当,谁也灭不掉谁,既然如此,双方便握手言和,宋真宗萧太后为此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

宋徽宗登基后,辽国势力范围中的女真族以完颜阿骨打为首,对辽统治展开抵抗,屡次击败辽国后,又建立金国,辽国统治已危机四伏。

宋徽宗认为金灭辽已成定局,这时是获利丰厚的黄金时期,随即遣使出使金国订立军事合作盟约联合灭辽,史称海上之盟。

只是令宋徽宗始料未及的是金国野心远超辽国,辽国被灭后,宋金间便少了一道阻隔金军南下的防线,双方摩擦加剧,金兵于是兵分四路大举南犯北宋。

金兵西路军为宋军所阻,进抵太原城下,然而东路军占领燕京后,不久便渡黄河而兵抵东京城下。

宋徽宗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不背负失败亡国之罪,仓促间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桓,就是为了宋钦宗的安全,而宋徽宗却南下躲避祸患,登基后的宋钦宗认为这锅里煮得黑黑的就想也向南逃走,但兵部侍郎却以死相迫,要他死守东京。

宋钦宗束手无策,只得答应。

幸好东京的城池稳固,金兵统率看久攻不下就向北宋提出割地赔款的请求,后来又派了一位亲王、宰相到金国去做人质。

宋钦宗最后选择哥哥康王赵构,也就是后来南宋开国元勋宋高宗,历史上宋高宗声名并不显赫,民族英雄岳飞终究被埋在宋高宗与丞相秦桧之手,以至于后世提起他时,直咬牙。

然而,赵构青年时却没有这样做。

宋高宗赵构为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宋钦宗之弟,其母韦氏家贫,若非有几分姿色,完全不受宋徽宗青睐。

还好韦氏非常争气,宋徽宗临幸数次之后,就怀了孕,然后生下儿子赵构,有一句话说:母凭子贵,韦氏就这样被封为婉容。

据《宋史》所载,赵构在少年时期就非常不平凡,堪称文武全才的他,彻底压服了别的皇子,也就是说:

知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数千字、挽弓以一石五斗。

另外,赵构琴棋书画等方面也都颇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堪为大家所称誉,带动南宋一朝书风之盛行,对于后世书法作品也产生深远影响,假如赵构以后不称帝,那肯定就是为后人所称道的书法家了。

当然也是这个时候赵构脱颖而出,使得宋钦宗对其非常忌惮,以至于金国请求派一位亲王为人质时,宋钦宗不假思索地指派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一同前往金国。

张邦昌害怕极了,他以为这次出行会丢掉小命,但赵构并不害怕,他甚至要求张邦昌做人要如数家珍,不哭不闹。

来到金国后,赵构十分豁达,连金国皇族子弟都在比武放箭,赵构的射箭技术更是一流,以至于让金国百姓感觉这位皇子就是将门子弟中的冒牌。

后宋金关系恶化,赵构与张邦昌小日子越来越难过,在金人责备下,张邦昌吓得哭了起来,赵构倒是颇为平静。

且此信经赵构手书后,更有文字精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这一表现更使金人感到赵构并非皇子,遂请求北宋用肃王赵枢取代赵构,赵构遂能归降朝廷。

金人向往宋朝,不会因一个皇子就结束了,六个月后,金兵又挥师南征,仍是兵败如山倒,只可惜此次太原未能阻挡西路军的进攻。

两路挺进高歌猛进,不久于汴京城下相遇,随即破汴京,宋钦宗与已南逃的宋徽宗尽皆被金人擒获,另外,朝中大官也有一百多名。

金人洗劫汴京城数日,人民受到恣意摧残,北宋由此覆灭,历史上有靖康之耻。

而在此期间,赵构不断向外招兵买马,其大元帅府也成为宋廷的最后倚仗,在金人威胁下,赵构带领百姓南征北战,于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南宋王朝由此开始。

赵构称帝后就忘记初心,表面对主战派重用有加,其实是想和金人和好,全然忘记了当时登基为帝的豪言。

因此,力量是完全可以改变人的。

赵构的改变已注定主战派将以悲剧收场,当然还有岳飞。

岳飞是一位非常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他和手下袁家军一路北上,让金人胆战心惊,谈“岳”色变。

岳飞精神抖擞,想乘胜追击光复北宋辉煌,不料被宋高宗用十二枚金牌召还,死于秦桧“莫须有”之罪。

岳飞之死使宋朝失去灵魂。

事实上,由宋高宗赵构写给岳飞的一封密信可知岳飞的下场早已是命中注定,这封信虽字体精致但暗藏杀机,只可惜岳飞至死也没有读懂。

当岳飞沿途收复失地时,宋高宗密信《赐岳飞书》如下:

卿乘秋末提兵安边之时,风霜已冷,征驭良苦之至,如此则可密奏至朝。至淮西军叛后,每有经过忧患,长江上流地区,缓急之时,皆籍亲军看管之。可多可少饬所留兵马,练兵齐整。倘若寇来,蕲阳江州二处水军也宜遣发以防不测。若卿体国家,岂俟多言。付与岳飞。

这封密信表面上是为了吊唁岳飞,却又表达了他的不满情绪。

“如有此事,可密奏至朝”这句话似乎宋高宗很小心,但却让岳飞别太嚣张,特别是在没有得到他允许的情况下就打“迎回二圣”这个口号,这个摆出来就是在打他的脸。

宋高宗认为宋徽宗、宋钦宗两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来,否则他这皇帝又如何?

因此,宋高宗就是要告诫岳飞,如有重大行动前,一定要先向朝廷密奏,毕竟自己只是北宋上司,与宋徽宗、宋钦宗无关。

密信结尾的“若卿体国家,岂思多言”更表达了宋高宗对于岳飞的不信任感,他可能知道岳飞心里没有皇帝,只有国家,因此对于宋高宗来说岳飞极为危险。

于是他索性退出国家去约束岳飞。宋高宗的话就是:要是您体恤国家还用我的话吗?

而且他在一封密信里写的这么多话,其实本来就是多言多语,那岳飞对国家自然是不体贴的。

在封建下,皇帝是国家的代表者,宋高宗认为岳飞无法体恤国家,天然对不起他,因此这封密信中包含着浓浓的杀机。

只不过岳飞心里只有收复失地和把金人打回故乡的念头,完全没力气去揣度皇上的想法,最后不得不凄惨的结束。

参考文献:如《宋史》。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明朝与朝鲜的和亲外交——“贡女”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关朱棣生母的这个传闻可信度是非常低的,但是影视剧中呈现的朝鲜宠妃在大明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单单是永乐一朝,朝鲜就向明廷进献过三次“贡女”。其中有几个还获得了朱棣的宠爱,比如史书留名的权贤妃。为什么朝鲜的“贡女”会充斥在明朝的后宫?这项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

  • 《满江红》没演的历史:秦桧主动给岳飞升官,没想到背后有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绍兴十年的秋天,在岳飞班师赴行在(也称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觐见高宗之时,秦桧收到了金兀术写给他的信。信中指出岳飞是杀害自己女婿的仇人,以杀掉岳飞为代价作为宋金议和的条件。秦桧看罢,冷笑两声,心想:我何尝不愿拔掉这颗眼中钉,只是谈何容易?这关键还得看高宗的态度。操之过急,反而会坏事。不过秦桧此刻已

  • 唐太宗十四女:一位被父亲用来换回被俘大将的和亲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最神秘的妃子,唐太宗时期出名的女人,唐太宗的三大女人

    唐朝公主地位不低,用来和亲的公主多为宗室女,而真正的公主用来和亲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是在唐太宗时期了。这样一位铁血帝王,对外政策应该都是强硬的。大多数人皆以为如此,但很少有人知道唐太宗也曾将自己的一位女儿用来和亲。这位公主,就是唐太宗十四女新兴公主。新兴公主被父亲用来和亲已经算悲哀的了,但更悲哀的是自

  • 尽南宋之力支持岳飞北伐,可以成功吗?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期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为什么要求北伐,岳飞北伐中原完整版,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

    这个问题,古人就有过讨论。关键要看你如何理解“拯救宋”了。若是想南宋不被金灭,则不需要讨论,因为岳飞被杀后,宋金议和了。如果是想收复开封,倒是可以。如果想收复全部北宋故地,不能。若是想乘机收复幽云十六州,则更不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字“势”。势,这个东西很玄妙。“凡得失之数,度之于彼,必察其

  • 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贤相:注定了两宋三百年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寇准延续了三百多年的两宋何以如此落魄?你可以从“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贤相”这句经典的话中找到答案。“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贤相”,这句话不难理解。北宋无良将说的是北宋时期,虽然贤相辈出,如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吕蒙正等,但却几乎没有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范仲淹南宋无贤相是说南宋虽然名将如林,如岳飞、韩

  • 唐玄宗毁掉中华第一宝剑——棠溪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棠溪宝剑公众号,唐玄宗创造的什么工具,棠溪宝剑弯曲120度视频

    但你知道干将莫邪剑排在九大名剑的第几位吗?他们排在最后,也就是第八第九名。在他们前面依次还有太阿、龙泉、宛冯、邓师、合伯、墨阳、棠溪。在中国古代,靠冷兵器打天下的时候,各种厉害的兵器层出不穷。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个人,分别在不同的时代评出了中国九大名剑。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有一句话叫:中国宝剑韩为重。这里的

  • 明朝大臣跟随崇祯殉国前,要求老婆答应一件事,老婆宁死不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末崇祯手下的四大太监,崇祯殉国的老师,江山风雨情崇祯殉国穿着

    当时的北京城中就有这样一位大臣,名叫陈士亮。他只是一个七品的御史,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得罪了很多朝廷权贵,以至于年过五旬,官位仍没有太大的升迁,多年来陪伴他的只有一位糟糠之妻,二人相伴走过几十年,依然恩爱有佳,只是有一点,一直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心病。这么多年来,他的夫人始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这在封建社

  • 唐代历史:爆发过哪几次反宦官的大斗争?结果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顺宗和革新派还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蠲免苛杂,停止财政上的“进奉”。这些改革都具有进步性,但引起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与之相勾结的藩帅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和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俱文珍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子李纯,大肆打击和贬降革新派人物。王叔文被贬后赐死,王伍

  • 明朝在朱元璋的暴戾统治下,为何不像秦、隋那样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与明朝灭亡关系,秦隋,秦隋唐宋元明

    原来,朱元璋的暴政的施加对象和秦隋二帝不同,秦始皇修长城、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运河,征高丽,他们把暴政全施加给百姓,而朱元璋暴政的打击对象是官员。朱元璋杀功臣,设特务,坑的是谁?是官员。贫困出身的朱元璋深知百姓的苦难,因此特别痛恨贪官,他曾下令,凡是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统统格杀勿论,并设立了“剥

  • 明朝亡于东林党?一件小事看出东林党和魏忠贤也没多大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魏忠贤那么东林党这边为了对付阉党,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呢?从一事中便可看出。在此事情中,东林党人到了得到一份口供,已经到了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程度。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一件案子说起。明朝末年有一件著名大案叫“封疆案”。此案中魏忠贤为了打击东林党,污蔑封疆大臣熊廷弼向汪文言、杨涟等人索贿,后来又牵出了高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