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倚天屠龙记后历史——假如张无忌做皇帝:55、明朝皇帝的复辟

倚天屠龙记后历史——假如张无忌做皇帝:55、明朝皇帝的复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15 21:10:08

在欧洲,红色罗斯蜷缩在冰天雪地的东欧,舔舐着伤口,积蓄力量。不列颠、法兰西等国无力干涉,出于对红色力量的恐惧,不惜扶持战败国普鲁士和东罗马,用以抵抗红色罗斯。

在东亚,日本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源头。新兴的日本,抢夺了大明在东亚的地位,然而其国土和人口却不足以支撑这一切,日本急于扩张领土。多年之前在应天的丢人现眼,使得日本即使捡起了大明的皇冠,依旧对大明本土的入侵信心不足。所以,日本扩张的方是南洋。

1914年,日本乘着西洋诸国在欧洲杀得血流成河,无暇东顾之际,以台湾岛为基地,向吕、苏门答剌、满六甲等南洋诸岛发起进攻。南洋诸国唯一依赖的南洋水师,在进入新时代以后,造舰和维护的巨大费用吞噬了他们可怜的财政。随着一个个国家退出南洋水师的维持联盟,南洋最富有的国家苏国在最后不得不仅保持少数几艘舰船,以示南洋水师的存在。南洋诸国完全依赖于不列颠和东罗马两大强国的矛盾,相互僵持而存在。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不列颠和东罗马将全部精力放到了欧洲,使得日本有机可乘。日本相继入侵南洋诸国,一举击破苏国首都,消灭南洋水师残。日本海军源于北洋水师,这场南北洋水师之战,最后以北洋水师胜利告终。

不过日本的行为引起了大西国的不满。早在日本国试图入侵东土省之际,就与大西国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太平洋之大,无法容忍两个强国。出于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区域扩张的目的,大西国积极阻挠日本的行动。这符合不列颠的利益,既然无法维持不列颠在南洋诸国的利益,那么也不能便宜了日本。不列颠与大西国一拍即合,提供位于南洋南面的大南洲,供大西国为基地阻挠日本。

大西国在东方的力量投射能力有限,只能通过援助南洋诸国的形式抗衡日本,令日本国内上下无不对大西国深恶痛绝。而大西国内众多的明人后裔,也非看不起日本人捡起大明皇冠的举措。双方的厌恶在1920年达到了巅峰,这一年东罗马崩溃,皇帝被杀。日本天皇以张无忌后裔的名义,毫不犹豫地捡起了东罗马的皇冠,自称大明皇帝、东罗马皇帝、蒙古大汗、日本天皇及南洋诸国的统治者。

消息传到大西国,引发了众多明人后裔的抗议。而大西国打算全面介入南洋,之前缺乏相应的名义,这次日本的举措,让大西国终于下定决心,让大明正统皇帝张成守再次上皇冠。

1922年,大西国议会通过决议,改大西合众国为大西帝国(Atlantis Empire)。同日选举张成守为皇帝,宣传大西帝国是大明帝国的正统继承者,以此为理由,正式全面介入南洋。数千万明人后裔为此欢呼雀跃,不少逃亡到大西国的东罗马贵族,也支持皇帝的诞生。

张成守被迫再次成为皇帝,在大西国首都华盛顿尼亚(Washingtonia)登基。大西帝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帝国,皇帝毫无实权,之前的大统领,现在的首相才是国家的统治者。张成守明智地保持了与政府的合作态度,除非政府授意,否则不发表任政治宣言。为了与西洋裔臣民亲近,还取了一个西洋名,是为亨利一世。

大西帝国皇帝亨利一世

大西帝国以此继承大明帝国的权益,全面与日本在太平洋上发起争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22年至1937年,是一个混乱和动荡的时代。

在欧洲,胜利者还没有享受几天喜悦,1927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再次重创欧洲诸国。不列颠和法兰西通过向殖民地转嫁风险,维持国内稳定。普鲁士和东罗马没有殖民地,无法转嫁危机,国内一片混乱,民选政府相继垮台,新政府上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整顿军备,试图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监视战败者的不列颠和法兰西,不仅没有阻止战败国重新武装,相反和积极引导普鲁士和东罗马两国针对红色罗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诞生。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红色罗斯受到欧洲诸国封锁,反而成功地躲过了经济危机。

在东亚,大明共和国依旧弥漫着内战的硝烟,然而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将燃烧黑暗的旧世界。日本常年与大西帝国在南洋争霸,国力消耗极大。终于有人提出,与其在南洋投入巨大,消耗极少,还不如去其他地方,那就是大明!日本的目光,逐渐瞄向了西面。

1931年,日本突然对大明发动战争,入侵东北,短短的三个月内,侵占了大片区域。与上一次朝战争不同,为了抢夺大明的皇冠,明治天皇极力避免杀戮,以争取人心。而这一场战争完全是利益之战。日本肆无忌惮地处置大明国民,屠杀投降的军人,侵害无辜的平民,强征平民为劳工,甚至抢夺年轻的大明女子为性奴隶,犯下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罪行。

这激起了大明国民的愤怒,即使整个国家还处于内战期间,依旧有不少国民自动组织起来,对抗日本。他们积极呼吁,全国人民都联合起来,反抗外国侵略,特别着重阐明,这次不是王朝战争,而是民族战争。一旦失败,将亡国灭种。

日本继续进攻大明,一方面从东北出发,向南进发,试图重演北方统一南方的故事。另外一方面,从长江进发,试图一举攻占大明共和国的首都。

他们的野心引起了军阀们的警惕,开始联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抵抗日本。以应天为中心的新军派系军阀和长江上游的武当派军阀联合起来,在镇江与日本陆军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会战。虽然由于大明军阀由于互不隶属,缺乏配合,最终战败,但是也给日本陆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战争期间,精锐武术家组成的特殊部队,执行刺杀、侦查和破坏人物,令日本陆军几乎无从防范,连统帅朝香宫鸠彦王都被刺伤,造成下身损毁。

狂怒的日本陆军在占领应天以后,放火焚毁了这座城市。所幸居民在战争期间均已逃亡,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这次会战也给了日本惨烈的教训,试图占领大明这一样一个国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开始执行分化政策,打击抵抗的军阀,收买合作的军阀。

与此同时,大西帝国意识到,大明与日本的交战,是打击日本的一个极好机会。他们抬出大明前任皇帝,以其名义召集各方军阀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日本。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物质,支援大明。拥有近四亿人口的大明,即使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只要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和足够的物质,依旧令日本不可避免地陷入战争的泥潭中。

在欧洲,普鲁士和东罗马借口为了对抗红色罗斯,组成了史无前例的联军,但是在进攻红色罗斯途中,突然掉头,一起入侵法兰西。他们绕过重兵把守的马琪诺防线,直接进入巴黎,不到十四天,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宣告灭亡,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随后,普鲁士与东罗马瓜分了整个欧洲和非洲,不列颠赫然发现,自己孤零零地面对两大强国。为了生存,不列颠人毫不犹豫地丢弃一切无用的东西,发扬自己利益至上的精神,不惜与宿敌红色罗斯联手。

红色罗斯广袤的国土和巨大的潜力,被普鲁士和东罗马视为劲敌。而东罗马和红色罗斯之间,还存在着历史的纠葛。一旦欧洲西部(不列颠除外)被整合完毕,两国毫不犹豫地进攻红色罗斯。早有准备的红色罗斯明知自己国力不如两国,以时间和空间换取优势,节节抵抗抵抗。

1935年的时候,从欧洲到非洲,再到东亚,旧大陆都处于战争之中,唯独新大陆的大西洲一片和平。大西帝国的政府依旧保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态度,绝对不亲自下场,坐收渔利即可。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战争正在逐渐逼近。陷入大明本土战争泥潭的日本人认为,是由于大西帝国的缘故,才令他们无法取胜。他们决定切断大西帝国对大明的援助。

1936年12月,日本海军突袭夏威夷岛的珍珠港,歼灭大西帝国太平洋舰队。至此,太平洋成为了日本的内海。

从未遭受过羞辱的大西帝国愤怒地决定对日本开战。大西帝国巨大的生产力令日本恐惧,为了抗衡,他们找到了欧洲的东罗马和普鲁士。东罗马和普鲁士考虑到即使成为欧洲的霸主,也要面对大西帝国的挑战,因此赞同日本,三国结成盟友,号称柏林-大明堡-东京轴心,以是名曰轴心国。

普鲁士与东罗马对大西帝国开战,简直令不列颠和红色罗斯欣喜若狂。1937年,三国在华盛顿尼亚会盟,考虑到大明战场,大西国又拉上了大明共和国,四国联盟,结成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抗。

从1937年到1945年,战争一浪接着一浪。1938年,欧洲战场危如累卵,普鲁士和东罗马占领了大半个红色罗斯,向着莫斯科逼近。红色罗斯的钢铁巨人坚持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阅兵,完毕以后军队直接去战场,坚忍地抵抗着敌人。

1939年,日本占领了大明所有沿海区域,数以百计的军阀向日本投降,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附军。然而,却有更多的人在坚持抵抗。

大西帝国成为了同盟国的大后方,生产无数物质,冒着枪林弹雨度过大西洋、太平洋,运送到欧洲和东亚,化为抵抗者的力量。

1940年,战场迎来了变局。积蓄了许久力量的大西帝国,终于在太平洋方向向日本开战。依靠巨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同日本硬碰硬,以消耗换消耗,不停地给日本放血。

欧洲战场,普鲁士、东罗马和红色罗斯三国的血都已经几乎流尽。但是拥有一亿两千万人口的红色罗斯,比普鲁士和东罗马的八千万人更有忍耐力。借助冬将军的威力,1940年爆发的大平原会战,普鲁士和东罗马兵败如山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损失了将近五百万军队。

1941年,不列颠和大西帝国联手在法兰西登陆,从背后侧击普鲁士和东罗马。1942年,攻克柏林,普鲁士投降。两国联军与红色罗斯在易北河会面,共同商议向东罗马进军。

1943年,巴尔干会战爆发,不列颠和大西帝国一百万大军与东罗马在山区展开了残酷的会战。与此同时,红色罗斯越过高加索山,向着大明堡进发。1944年,大明堡被攻克,东罗马投降。

如今,世界上只剩下日本一个轴心国。在大明本土,大明人民已经在红色力量的旗下团结起来,打得日本节节败退,只能困守沿海部分城市。在大西帝国完全消耗尽日本的海军以后,他们首先大陆大明本土,与大明新政府联手,驱逐出所有的日本据点。同年,两国联手登陆日本,攻克东京,日本投降,战争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被满清抹黑的皇帝,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160年,比朱棣还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多皇帝中,被歪曲的最多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身为皇帝,并且能够寿终正寝,明宪宗真的有清朝史书中那么不堪吗?被废的太子说起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可真的是跌宕起伏。朱见深的父亲是大明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人送外号“大明战神”。至于朱祁镇为什么是两任隔开的皇帝,又为什么有“大明战神”的称

  • 他是秦桧的后人,乾隆皇帝曾问他一问题,他巧妙地说了7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秦桧后人,秦桧是如何成为历史第一奸臣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秦桧

    说起大英雄岳飞,便会自然联想到后来陷害他的恶人秦桧。秦桧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因和岳飞齐了冲突,于是便在事后诬陷他,使本应该在战场一线奋战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惨死狱中。百姓们知道此事后,纷纷唾弃这位将“无须有”罪名强加于人的恶人。事件就算过去了千百年,百姓们对秦桧的仇恨也没有丝毫减退。因此也导致了秦家

  • 商朝的国都朝歌、周朝的国都西岐,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朝歌和西岐在哪里,朝歌与西岐,西岐和朝歌的地图

    中国历史十分悠久,五千年时间多少时光悠悠划过,多少王朝兴衰起落。随着王朝的兴衰,各地的地名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历史中很多的繁华古城,都已经永远地被岁月黄沙永远掩埋。商周时期,曾有两个繁盛一时的城市,一个是商王都朝歌,一个是周王都西岐,如今这两座城市又在中国的那个角落呢?它们背后的王朝又经历了怎样的岁月

  • 网开一面凝聚人心的商汤做了皇帝,仁义的思想让宋朝坚守319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再往前追到商汤,商汤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这就是网开一面或者网开三面的故事。说商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看到一个老百姓四面张着网,把鸟全部捕光了。这个商汤就很气愤说:你比夏桀(杰)还要恶毒还要贪婪。你把母鸟和小鸟都打光了,它们没有后代了,后面哪里还有鸟给你打,你要网开三面,你用一面网够吃就行了。后来

  • 指尖上的国宝66丨西周应国三联原始瓷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豆是古代一种食器,主要用来盛放“菜”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质地也从最早的陶逐渐扩展到了青铜、原始瓷,但它的基本造型始终保持不变,一直是祭祀礼器中重要的一员,在繁体的“礼(禮)”字中,也能看到“豆”字的身影。三联原始瓷豆,西周时期瓷器,

  • 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发布: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列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为:1.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取得新进展2.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发现5000年前大型宫殿基址3.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4.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新发现5.浙江温州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古港6.河南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重现古城千年繁华盛景7.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见证

  • 纣王真如传说的那么残暴吗?商朝的灭亡,该不该让他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由历史学家们任意评说。笔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历史上最让人误解的历史人物是谁,其中竟然有商纣王。纣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很多人对他的记忆就是昏庸无道、沉迷酒色。想必都想不到商纣王其实并非大家想象那样坏,反而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因为商朝在他的手上灭亡,因而留下了不

  • 二里头没有发现文字,为何后世却知道那是夏朝历史,用了个笨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夏朝文字真迹图,山海经说夏朝的位置

    透过史书,才能窥探其奥秘,了解其真谛,大致总结出朝代的发展过程。《史记》记录着夏商周的存在,留给后世之人探寻其蛛丝马迹的机会。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开拓探索,证实了商代、周代的存在,但在探寻夏代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瓶颈,根本没有什么支持。直到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才想着去寻找到夏朝的踪迹。二里头遗址到底

  • 西周帝国的集权制是如何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夏商周三代,或是中国集权政治从萌芽到发展到成型的时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王朝,天下政令皆出自天子,天子为天下之代言人。但是这三代之集权,事实上并非是完全成熟的集权,或是说不是完全大范围的集权。有夏之时,国家的体制甚至也是刚刚形成。而所谓中央王朝的说法,在这个时期也许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夏王朝,更像是多

  • 为什么说周公旦在周朝初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周公旦简介,周公旦的真实历史,周公旦有哪些历史贡献

    图片源自网络 周文王与正妃太姒育有十个儿子,老大姬考被商纣王杀害,老二姬发被立为太子,周公旦是老四。老二与老四在十兄弟当中最为贤明,一直在周文王身边做事,是周文王的左膀右臂。周武王继位后,任用姜子牙为太师,周公旦为姜子牙的助手,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疑难小事,武王都要跟四弟商量。武王伐纣时,周公旦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