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周公旦在周朝初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为什么说周公旦在周朝初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4/2/8 3:47:40

图片源自网络

周文王与正妃太姒育有十个儿子,老大姬考被商纣王杀害,老二姬发被立为太子,周公旦是老四。老二与老四在十兄弟当中最为贤明,一直在周文王身边做事,是周文王的左膀右臂。周武王继位后,任用姜子牙为太师,周公旦为姜子牙的助手,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疑难小事,武王都要跟四弟商量。武王伐纣时,周公旦跟随大军攻入朝歌,始终守护在武王左右。

姜子牙

在武王论功封侯时,第一个封姜子牙于齐国,第二个就封周公于鲁国,周公自己留在朝中辅政,让儿子伯禽去管理鲁国。在武王灭商第二年周武王就因病去世了,太子成王姬诵继位,因成王年龄尚小,为稳定大局,周公挺身而出,主动摄政。

周公辅政

周公摄政后,三哥管叔鲜心中不服,与五弟蔡叔度造谣“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并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一起叛乱,周公无奈,借天子之名征讨,发布《大诰》,向世人说明平叛的理由,经过三年的征战,灭掉五十多个小国,终于平定了叛乱。

周公东征平叛

在东征平乱之后,周公意识到镐京(西安)偏西,不能很好地控制广大的东部地区,迫切需要统治中心的东移,决定建都洛邑(洛阳),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为东西交通之咽喉,非常适宜建都。于是从周公摄政第五年开始大规模建设新都。

洛邑古城

新都落成后,周王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典礼,周公宣布了各种典章制度,重新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汲取历史的教训,原来部落的首领大部分让周族中最信赖的人去做诸侯国的君主,姬姓占据五十三人,并推行井田制,为周王朝打下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图片源自网络

从周公摄政三年起,周公就开始制礼作乐,涉及到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各个方面,“礼”主要强调“别”,即贵贱、长幼及男女之别等,“乐”则强调“和”。首先从婚姻制度入手,对当时男女接触混乱的现象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规定了七个环节,合称“婚义七礼”,到孔子时改为“六礼”,史称“周公之礼”。后专指夫妻生活。

图片源自网络

周公制礼的核心是宗法制,主要解决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其要义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具体规定大概是这样的:正房妻子生的儿子为嫡生子,偏房或妾生的儿子为庶子。继承王位者必须是嫡长子!庶子的年龄大也不行,才能高也不行,此谓“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如果嫡长子死了,必须由嫡长孙继位。嫡次子也无权继承,除非嫡长子无后,才有可能。在称谓上,嫡子是“大宗”,庶子是“小宗”。这种宗法制为继承人的顺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是周公在总结夏商朝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主要是为避免王位之争所引起的混乱与纷争,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图片源自网络

在周公摄政第七年,周成王已长大成人,周公便决定还政于成王,并作《无逸》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乐、纵情声色,要明白社稷守成之艰难。周公将王位交还成王后,自己“北面就臣位”。退位后,周公仍然不改初心,经常对成王叮嘱和劝戒,鼓励成王勤政为民。周公这种一心为国,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赢得后世称颂。

周公卸政三年后,得了重病,临终前留下遗嘱:一定要将自己葬在成周(洛阳东郊),以表示自己至死不离开成王。成王得知后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遂将周公葬在周文王的墓地,以示敬仰。

周公庙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功大德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由此可见,周公在周朝初期所起到的作用堪称“定海神针”,如果没有周公摄政很难想象周王朝的结局是什么样子,你认为呢?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朝有神仙吗,神仙为什么不管人间事,人间的神仙

    上古时期,黄帝联合炎帝于涿鹿大战魔神蚩尤,风神、雨伯、应龙等都出场助阵。尧传位舜,舜传位禹,禹建立夏朝,中国从此进入了家天下时期。商汤灭夏时,夏朝的统治者夏桀传闻力大无群,曾只身打死猛兽,不过因为其统治黑暗,后期被商汤覆灭。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朝历经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解读真实的姜子牙:并非影视剧中那么神,未发迹前也只是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键锋姜子牙,姜子牙死后露出真面目,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

    引言国庆电影档期中,当中最火爆的其中就有《姜子牙》,从春节档调到了国庆档可以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很多人了解姜子牙都是从《封神演义》或者是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真实的姜子牙真像小说或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吗?不得志的前半生姜子牙又名吕尚,姜姓可以说是炎帝所属的神农氏的部落。而吕氏这个部落是四岳中的一支,迁移到

  • 甲骨文源于古埃及?考古证明汉字始于8000年前,用4000年成功蜕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甲骨文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吗,甲骨文的来源及演变过程,中国出土最早的甲骨文

    汉字的无数次构建、重组,由最初的象形走向如今的简洁规范。但是在很多西方学者的眼中,甲骨文是西方人带到中国的。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的时间,就是证据。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汉字的由来,以及是如何形成的?后来演变成甲骨文又经过怎样的4000年?最远始的汉字现代的汉字包含多种字体,如宋

  • 妲己如何从不知名的妇人,成为祸国殃民的狐妖,钉在耻辱柱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有关妲己的历史资料,封神演义妲己变成狐妖,妖娆狐妖妲己

    引言妲己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将其记录为一个蛇蝎心肠、祸国殃民的女子,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而在最近热播的电影《姜子牙》中,妲己的形象也让人记忆深刻。这不禁让人好奇,这样一个祸国殃民的真实面貌,真如史书以及小说中的那么坏吗?不知名的妇人是谁?最早记录妲己的文献当属《尚书》,其中有两篇是周

  • 一尊盛放了15岁少女头骨的青铜甗,却揭露了商朝最血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晚期青铜造型资料,商朝出土青铜鼎精品,商晚期青铜鼎

    殷墟出土的恐怖遗物 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中,有一件骇人的收藏品,那是一尊普通的青铜器,但当你看到它里面装了什么之后,就无法淡定了。青铜器,盛行于我国的夏朝末到秦汉时期,常见于武器、装饰和食物器皿等。博物馆里的这尊青铜器,是个青铜甗(yǎn),在古代是被用来盛食物的,有点像现在家用的蒸煮类小锅。但这个

  • 《大秦赋》:芈启无奈叛秦,为之后大秦的覆灭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芈启叛秦历史上有吗,大秦赋开启灭国之战,芈启为什么会到秦国

    芈启作为嬴政的老丈人,也是芈氏一族的代表人物,其小心翼翼苦心经营数年,在就要吃到胜利果实之时竟然公然叛逃秦国,回楚国去当那看似镜花水月般的王。在这里许多观众要问一句,莫不是芈启秀逗了? 这也难怪观众不解,芈启已然成为秦国的丞相,还是嬴政的老丈人,芈华虽然不是王后,但妥妥的也是正夫人的待遇,加上还生了

  • 一文看懂商朝500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灭夏建国 公元前1600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并在鸣条战胜夏,夏王朝宣告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建立了起来。 伊尹放太甲 太甲,商汤之孙。继位后,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坏了商汤法制。伊尹多次规劝,太甲根本听不进去。于是伊尹在商汤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宫室,称为桐宫。他把太甲送入桐宫反省。

  • 为什么有人认为东晋十六国延续了“八王之乱”的派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八王之乱”后期,参加动乱的西晋藩王和大臣逐渐形成两派:一派以成都王司马颖为核心;另一派以东海王司马越为核心。因为“八王之乱”此时已经发展为北方的大规模内战,所以迁居中原和生活在西晋边境的“五胡”也参与了“八王之乱”,要在成都王与东海王之间选择站队。[var1]根据史书记载,司马颖的封号

  • 十位“李氏”名将,李存孝、李牧上榜,李靖位列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存孝正史记载的身高,李存孝简介,李存孝与邓瑞云有女儿吗

    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与吴起、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并列。李勣出生在一个种田大户,家中条件优越,但李勣不甘心一辈子过这种朴实无华的生活。十几岁时,李勣就结交一些绿林豪杰,过起了刀口舔血的日子。李勣的主要战绩有:远征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铁勒,所向披靡,睥睨天下。李勣的一生堪称传奇,他

  • 春秋与魏晋:入世与出世,恪守与张扬,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晋春秋,魏晋文人的出世与入世,魏晋诗歌300首

    [var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低阶层“士”既无田而食又失去了原有的职务,这使他们从沉重的宗法制和氏族血缘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流动的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于是开始以独立知识分子的面貌出现在历史时期中,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接受过政治文化教育,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于是与普通人相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