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真的实力怎么样?为何能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呢?

曹真的实力怎么样?为何能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6 更新时间:2023/12/22 0:51:35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许多的能人志士,可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传说,说起英雄,往往最多的还是想起三国时期的那些名臣将相,这个时期似乎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无论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是天下无双的关羽,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这些都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有些名臣将相则默默无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没有才华,他们因为某些原因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每次人们谈到谋略兵法,总是会想起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这种人才,但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这个人甚至让诸葛亮吃了败仗,但是他很少为人所知,有他在,诸葛亮和司马懿难逞其志,可惜的是这位名将死的太早了。

这位名将就是著名的曹真,曹真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子,他的父亲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遂被曹操收为养子。曹操因为赞赏曹真的勇猛便让他参与虎豹骑,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并参与汉中之战。

在后来,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于黄初二年,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黄初三年,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将孙盛。回师后,转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等到曹丕病重,曹睿继承大业之后,他也十分信任这位叔叔,把兵马大权都交给曹真并晋升大将军。曹真对阻击诸葛亮做出极大的贡献,虽然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曹真一点也不惧怕他。

在和蜀军作战之际,曹真每次都能够推测出孔明的计谋,并且大胜蜀军,经典的就是街亭之役,这次战役就是曹真预先猜测出孔明的意图,才能够得以胜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是因为街失守才不得不停止。

可以看出这位大将军是如此的才智多谋,可以和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有一战之力,然而,天妒英才,这位将军早早的就去世了,在他去世以后,曹氏的整个家族明显开始走向了衰败。

个人生平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

其父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遂被曹操收为养子。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参与虎豹骑。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并参与汉中之战。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于黄初二年(221年),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黄初三年(222年),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将孙盛。回师后,转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曹真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爵邵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曹真率军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太和四年(230年),代曹休为大司马。次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太祖庙庭。

历史评价

曹叡:①大司马有叔向抚孤之仁,晏平久要之分。 ②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

曹植:知虑深奥,渊然难测。执节平敌,中表维藩。恭以奉上,爱以接下。纳言左右,为帝喉舌。曹大将军也。

杨条: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

桓范:曹子丹佳人!

蒋济:曹真之勋,不可以不祀。

李贽:是孔明已知后主之必亡也,而又欲速战以幸其不亡,何哉?岂谓病虽进不得药,而药终不可不进,以故犹欲侥幸于一逞乎?吾恐司马懿、曹真诸人尚在,未可以侥幸也。

对于这位堪比诸葛亮和司马懿,名声不显的英才,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有哪些人物的死与诸葛亮有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里非常强的军师,但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小毛病,那就是骄傲自负。诸葛亮曾因自己心里的一些心思害死了四位大才,甚至其中一位若是不死,三国的历史都能被改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彭羕第一位便是彭羕,彭羕是蜀地名士,后来受到法正和庞统的引荐,同时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彭羕唯

  • 历史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异,汉朝,历史解密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在某一处先有过失,但却在另外一处却有所得到。直白点的意思就是:虽然一开始这地方失败了、做错了,但后来却在另外一个地方成功。就好比做生意,虽然卖鞋子亏钱了,但

  • 为什么明朝中期可以随意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明朝中期可以随意封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而在宋代,赵匡胤的开国之君,就是想要打压武将,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目的就是要与武将们一起治理国家,这就限制了武将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在建国以后,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政制。但出乎后人意料的是,尽管两个王朝的政治方针相同,但在军队上的差异还

  • 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都发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嫘祖,是中国上古人物。《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

  • 三国时期的上庸三郡是哪三郡?位于现今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庸三郡,三国,历史解密

    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孟达的士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后继续进攻上庸,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士兵,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 他害死曹操的长子,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害死曹操的长子,为何还能寿终正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位三国人物,他可能是三国时期最知晓人性的人,他曾指使张绣反叛曹操,因此使曹操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丧生,然而他最后却能在曹魏政权寿终正寝,他究竟聪明在哪呢?后来贾诩投奔了张绣,政治眼光极其独到的他说服张绣投降曹操,然而好色的曹操强

  • 清朝八旗的旗主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又称自己为八旗子弟。这八旗在当时是地位最为尊贵的上等人,八旗的旗主虽然没有品级,但是地位和待遇是远超那些朝中大臣的,很多位极人臣的大人物见到自己旗主,那也是要磕头请安的。八旗制度的来历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所创,最初努尔哈赤只设置了正黄旗、真白旗、正蓝旗和正红旗四旗,后来随着势

  • 顶级门阀之一:陈郡袁氏为何有如此的名望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郡袁氏,汉朝,历史解密

    陈郡袁氏在东晋时非常有名,和王谢萧并称东晋四大家族,但是在东晋之前,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二流的。上溯到东汉末年,汝南袁氏比陈郡袁氏出名多了,四世三公的名望可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是随着袁绍、袁术兄弟在乱世中败亡,汝南袁氏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陈郡袁氏的袁涣入魏后,得到发展的机会。在魏、西晋之时,陈

  • 关羽死与魏也有关系,为什么刘备不先讨伐魏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汉中争夺战的胜利让蜀汉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巅峰,那么夷陵大战的失败便是蜀汉衰落的开始。那一战将蜀汉积攒数年的军队、粮草、辎重全部损失殆尽,蜀汉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其再也无法保证北伐的绝对胜利,兴复汉室的理想越走越远,最后只能在钟会与邓艾的强势攻击之下灭亡,不免让很多人抚膺长叹。于是乎有人就提出来,蜀

  • 民族主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到底是好是坏?有着怎样的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族主义,民族,历史解密

    民族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极为广泛,其争议遍及古今。民族主义的例子极其多样,论及民族主义不时引致极端性的情绪,使得表述并定义民族主义极为困难。一个反复发生的争议是,人们以自身地区性的经验来定义民族主义。对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争为论战焦点;对其他地区而言,其间的差异或无关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