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阉割司马迁的理由:妒忌司马迁血性男儿?

汉武帝阉割司马迁的理由:妒忌司马迁血性男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4/3/7 15:13:36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是一个典型的关西硬汉,具有明显的刚强正直气概。他只不过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引起了汉武帝的恼羞成怒。其他官员趁机弹劾司马迁,说他执意为叛徒李陵开脱,又有诬罔皇亲李广利之嫌,按照汉朝律令,罪当至死。可汉武帝特别却不想让司马迁这么痛快淋漓地死去,尤其是看到他被判死刑的瞬间竟然面无惧色时,在一种强烈变态心理的支配下,决定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为了能让司马迁顺利接受“宫刑”,汉武帝还特别提醒负责此案的酷吏杜周说:“这人性烈,不要让他在受刑前死掉。”他还特意让杜周把可以免除“宫刑”的赎金提高到50万两这样一个天文数字,并派人密切注视那些准备掏钱为司马迁赎罪的人的动向,看谁敢与皇命抗衡,看谁敢与自己叫劲。有钱的人不肯相救,肯救的人却没有钱,况且皇帝也不愿意、不希望、不同意有人来救司马迁。在这种严酷的政治高压下,司马迁也只有听天由命、任人宰割了。那年,汉武帝刘彻59岁,司马迁47岁。

一个“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荒淫老男人,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另一个身体强健的中年男人**的权利;一个年近花甲、日薄西山、性能力逐渐衰退的皇帝,用这种歹毒的手段制裁一个血气方刚、如日中天且敢于讲真话、说实话的文人,每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汉武帝对司马迁的妒忌心理。你司马迁不是自视正直无私吗?不是自恃血性男儿吗?那我就把你的锐气扫平,让你失去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让你在屈辱中苟活,看你以后还有没有这份刚强和倔犟。

不能否认,汉武帝在“宫”司马迁的时候,心情确实很糟糕。李广利的兵败,李陵的投敌,大汉朝颜面的扫地,匈奴军得胜后的欢呼,都让汉武帝感到窝火。最重要的是,由于历年穷兵黩武,造成民不聊生、国库空虚,使大汉朝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依旧、轰轰烈烈,但“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而那一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相继爆发的来势凶猛的农民起义,更让汉武帝心情郁闷、心理扭曲。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脸上无光的汉武帝最需要的是同情、支持和顺从,不需要别人指责他的武略方针,更不愿意看到别人怀疑他的雄才大略。这个时候,不懂军事的文人司马迁却跳出来口无遮拦地针砭时弊,也只有挨“宫”的份了。

司马迁被“宫”了以后,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解恨。他把身体残缺的司马迁安排到太史令的位置上,可谓用心险恶。因为太史令一职自创立以来,皆由太监担任,司马迁被“宫”后,干这个差事正合适。汉武帝对司马迁这种刻意的安排,既有知人善任的自我标榜,同时也有不言而喻的羞辱意图。司马迁坐在太史令的办公室里,承受这份天大的羞辱,这种无形的折磨,只有当时身临其境的司马迁才能孤独地感受到。

一部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足以使司马迁名垂青史,流芳万古。《史记》的文风虽然被公认为求真务实、严谨不苟,但司马迁在对汉武帝刘彻及其父汉景帝刘的记述中,还是扎扎实实地掺杂进去了自己的恩怨情仇,这是不能否认的。在做汉景帝本纪时,司马迁所用的笔墨极少,篇幅也极短,寥寥数语便轻而易举地打发了这位在历史上名号响当当的著名皇帝。在做汉武帝本纪时,司马迁则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汉武帝“信奉鬼神”“求仙问丹”“封禅祭礼”“蛊惑之乱”等不光彩的事情,且篇幅巨大,而像“远征匈奴”“广开三边”等一生伟业,反倒成了陪衬。

“士可杀不可辱!”文人的身体可以被阉割,但文人的思想、骨气以及手中的笔却不那么容易被阉割。在曾饱受屈辱的司马迁的笔下,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落千丈地成了一个不务正业、不折不扣的腐朽昏君,英明神武的汉景帝成为一代无能之辈,他们的形象被人们从古读到今,并且还要一直读下去。这样看来,与其说是汉武帝阉割了司马迁,倒不如说是司马迁阉割了汉武帝,阉割了他的丰功伟绩,还有他那可怜的父亲汉景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陆逊之孙陆机在《辨亡论》中,认为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国将陆逊怎么死的,陆机和陆逊是什么关系,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var1] 回顾吴国立国过程 陆机首先回顾了孙氏在江东立国的过程,文章写得可谓是荡气回肠,一股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读罢热血沸腾。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於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族雾集

  • 三国10位假节钺的名将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假节钺的将领,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将领,三国时期的一些将领

    1.于禁——最号毅重于禁字文则,山东宁阳人。归附曹操,经王朗向曹操荐举,称有大将之才,拜军司马,从征四方,斩桥蕤、降张绣、擒吕布、破眭固、讨梅成、征陈兰,行为军锋,还为后拒,所向有功,有讨暴坚垒之威。持军严整,最号毅重,与张辽、张郃、乐进、徐晃并称名将,而于禁拜左将军、假节钺,封益寿亭侯,于曹操元从

  • 春秋战国时流通贝币,为何沿海地区的人不能靠捡拾贝壳发家致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将五铢钱当做是全国统一的货币,自此之后中国便拥有了货币的统一形式,随着封建时期的不断发展,真金白银逐渐成为了社会当中比较珍贵的一般等价物,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担当货币使用。然而在封建时期之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所使用的货币大多都是在自然界当中取得的。[var1]贝币算得上是最为常见的

  • 三国东吴:10位悲催的将门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东吴名将一览表,三国中的东吴将领,三国东吴所有文臣武将

    1·韩当 韩综韩当位列江表十二虎臣,历辅三世,数犯危难,陷敌摛虏,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之号。韩综为韩当之子,袭爵领兵。孙权征石阳,因韩当刚去世,韩综有忧在身,留守武昌。然韩综荒淫不轨,孙权因其父之功不问。韩综内怀疑惧,率部曲男女数千人归降魏国,拜杂号将军,封广阳侯。率部数犯边境,肆行杀掠,

  • 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险恶,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老婆是庞涓妹妹吗

    《田忌赛马》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说的是田忌和齐王比试赛马,因为齐王是国王,他的马的质量自然更好,因此不管两人怎么比都是田忌输,于是他就向自己的门客孙膑请教。孙膑当时刚回齐国不久,他曾经和自己的朋友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因为孙膑的能力比较出色,受到了当时魏惠王的重视。庞涓心生嫉妒便设计让魏惠王挖走

  • 三国东吴:八位大司马,迥异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东吴大司马,东吴丁奉大将军结局,刘备攻打东吴结局

    1.吕范——勤事奉法吕范字子衡,安徽太和人。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从孙策跋涉辛苦,不避危难,为其亲待,从平江东。及孙权统事,拜平南将军,屯紫桑。孙权、吕蒙讨关羽,吕范留守建业,以功拜建威将军、丹扬太守。督徐盛、全琮、孙韶以舟师拒曹休、张辽、臧霸于洞口,迁前将军、扬州牧、假节,封南昌侯。吕范以旧臣任用

  • 三国10位波澜不惊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管亥管亥为青州黄巾军渠帅,率部进犯北海,斩杀北海太守孔融部将宗宝,围攻都昌,孔融以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率兵赴援,管亥出阵单挑,关羽策马提刀出战,交锋数十回合,管亥不敌,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管亥虽出自草莽,能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其武力不可小觑,足与纪灵相提并论。2.王朗王朗官至司徒,印象之中

  • 春申君养着数千门客,权势极大,为何头颅会被人割下扔在街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秦国的强大也让各国深感不安,不仅六国君主惶惶不可终日,各诸侯国的贵族也是胆战心惊,唯恐被秦国灭国后,丧失自身的地位和财富。各国贵族为了挽救家国灭亡和对抗秦国,为此礼贤下士,广招宾客,竭力网罗人才士子,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声誉。因为门客既可以出谋划策,又能为主人奔走列国游说,有时还能

  • 汉武帝54年天天求长生,他真的很昏庸?其实司马迁在发泄私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司马迁奋笔疾书,在汉武帝本纪之中写了他在位54年,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迷信各种方士,追求自己的长生之道,并且先后被好几个骗子忽悠过。到了最后,那些方士根本找不到神仙,还把汉武帝骗得很惨,甚至汉武帝都把自己的女儿都陪嫁出去了。首先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江湖骗子就是少翁了,据说他曾经召唤过汉武帝已经死

  • 齐桓公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风光大家都知道,可是落寞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齐桓公死相之凄凉,鲜有人知。公元前645年,管仲将死,桓公问他:“群臣中你认为谁可以为相啊?你觉得易牙怎么样?”管仲回答说:“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又问:“那开方如何?”管仲便说:“他离开亲人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也不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