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春秋到明清,浅谈我国古代外交的发展

从春秋到明清,浅谈我国古代外交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1/17 5:15:15

纵览我国王朝发展的历史,不缺乏有识之士、威武不能屈的使者,当然也同样不缺少让国家受辱的使臣,出现这样的差异化的缘由归根究底还是与国家的外交理念、综合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如,西汉时期刘邦刚刚去世匈奴冒顿单于就“调戏”太后吕雉,因为实力不济吕雉不得不忍气吞声,可见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也更能够体现家与民族的自信心。

使臣在古代代表着一个国家,他们的一言一行、所受到尊敬和屈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时代使臣的发展与变迁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var1]

一、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使臣制度及外交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纷争不断,而这背后往往有很多的利害关系,各国诸侯、君王为了取得宏观上的优势和胜利往往不择手段、不问渠道,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也可以被当做政治政治筹码。

可以说”和亲“是春秋时期最早的一种外交手段,早期的齐国、鲁国、楚国等作为中原大地上的强国,它们之间为了种种利益进行过多次和亲。

秦国和晋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西部的两个强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谓是将联姻发挥到了极致,甚至于还产生了”秦晋之好“这样一个成语。

1.何为外交、何为使臣

孙武的《孙子兵法》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国家战略、外交、军事威慑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性,在国与国之间的先后是顺序。

[var1]

从中不难看出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仅次于国家的战略,由此可见其影响力有多么的大。纵览春秋战国时期外交的发展,”伐交“可以涉及到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战争之前就可以将问题进行解决。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外交都是一个国家与外部交流的一种手段,不仅能够谋求到国际利益,甚至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战争不断,国与国之间的情况瞬息万变、暗流涌动,如何清晰地阐明本国的政治立场与态度十分重要,从最初的交涉到最后文书的签订每一步皆可影响最后的结果,而这些事情皆是由古代”使臣“来完成的。

乱世中如何立足于一方之地成为了统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个广泛且迷惑的领域中如何选择考验着一个君王、一个国的战略眼光与战略理念。

[var1]

有的君王选择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通过一步步的革新、外交实现国家强盛,也有的君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企图获得长时间持续的和平与安定。

孟子云:”生于忧患,始于安乐“,长期坚持外交和国防建设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威望那个,一些优秀的人员随之而出现,他们就是最初的”使臣“亦或者说是”使者“。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的张仪,秦襄王时期的范睢、赵国的蔺相如以及燕国的苏秦等,他们都是先秦时期比较出名的使臣,也被称之为纵横家。

不过,相比于后代的外交体制而言,先秦时期的使臣外交更多偏向于军事领域,缺少一定的整体性和广泛性,但外交与使臣萌芽的出现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var1]

2.秦汉时期的外交现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东方六国统一天下,这一时期秦朝成为了中原大一统的王朝,外交所辐射的领域和范围逐渐扩大,而且相比于以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于北方嬴政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上抵御匈奴,并且建立城池修筑长城,使得匈奴不敢南下入侵秦朝得以迎来边疆的和平与百姓的稳定。

对于南方始皇帝派遣赵佗等人率领50万大军南下,先后收复了百越之地扩大了秦朝的疆域,自此之后中原文化得以扩散到秦岭以南的广大土地。

秦朝二世而亡,因多年的战争汉朝初期军事实力薄弱,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不得不以和亲的形式求得和平,及至汉武帝时期被动外交的局面才得以改变。

[var1]

经过文景之治的盛世辉煌汉朝积累了近百年的国力,汉武帝以强大的军事手段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等重要通道为后来的外交奠定了基础。

比如,刘彻曾派遣张謇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汉朝到西域再到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直接促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利用其智谋和手段收复了西域多国(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属焉),使得汉朝得以在西域设立官邸,汉人的疆土得以扩张到青藏高原之上,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秦朝和汉朝汉武帝时期的外交现象不难看出,他们与外部多方面的交流总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手段进行的,这样一种外交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控制性,使得秦汉威名享誉全世界。

[var1]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繁荣的外交文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再度陷入几百年的纷乱之中,这一时期与春秋战国的情况非常类似,”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在这样一种循环的历史潮流中诸多的外交现象都是相似的,不过相似之中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外交体制和文化也逐渐趋于完善。

魏蜀吴三国鼎力时期,蜀汉与东吴的”孙刘联合“抵抗曹操就是最优秀的一次外交战略,体现了我国外交文化的成果与辉煌,可以说不仅影响了那一个时代,哪怕是到了今天依旧有着可圈可点之处。

魏晋南北朝虽然也是一个乱世,但南北朝与国外的交流尤为频繁,佛教就是在这个时间进入中国的,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var1]

我国历史上下一个国际外交的盛世辉煌则是在唐朝时期,相比于秦汉时期以军事实力对外进行外交的强硬手段,唐朝的外交更偏向于”强硬中不失怀柔“。

突厥、吐蕃和吐谷浑是唐朝西北最具威胁的三个政权,李世民登基后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击败了强大的东突厥,但对于突厥的降臣百姓却以礼相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吐蕃和吐谷浑也曾多次侵犯唐朝的边境,历史民屡次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反击并取得了胜利,此时李世民又以联姻的方式维护了双方之间的和平。

如何来理解李世民的外交思想呢?”恩威并施“四个字最为何时,所以贞观年间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李世民自己也被人称之为天可汗。

[var1]

唐朝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手段堪称我国历史的精髓所在,不仅塑造了唐朝、唐人的强大,更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外交岁月

若是说秦汉、隋唐文明促进了我国西北陆地上的外交,那么五代十国乱世之后的宋朝就促进了我国海上的外交,进一步将华夏文明与它国联系起来。

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甚至还出现了纸币“交子”,而高速发展的经济又得益于南方江河湖海上的商品贸易,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虽然诞生于两宋之前,但却是在宋朝开始走向繁荣的。

元朝独特的国家体制制度使得它的外交极其频繁且繁荣,作为金帐汗国、伊利汗国等四个王国的宗主国,元帝国可以借助强大的疆域、军事力量与欧洲、非洲文明进行联系。

[var1]

与此同时,元朝时期的海洋经济也比较发达,中统钞一度通过海洋贸易传播到了东南亚各国,所以元朝与海外商人、教士与使节的往来更加频繁。

国外诸多国家频频派遣使者来访元朝,比如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和欧洲多国,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

元朝之后明清时期,我国的外交文化虽然遭到闭关锁国的遏制,但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却文明古今中外,是积极参与对外交流的一次探索与代表。

通过上面的讲述不难发现,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外交区域不断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与从单纯的军事同盟辐射到了经济、政治与文化各个方面。

[var1]

总的来说,近代以前我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它国的联系尤为频繁,国外派遣使者来中原,我国也曾派遣使者前往中亚、欧洲和非洲,可以说超过了同时期任何一个国家。

正如上述所言,因闭关锁国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外交受到阻碍,缺少与外界文明的联系经济、军事逐渐被外国所超越,迎来了近代史上的耻辱,所以外交不仅仅只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促进国富民强的重要战略渠道。

参考文献:《史记》、《唐书》、《明史》、《马可波罗游记》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阉割司马迁的理由:妒忌司马迁血性男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是一个典型的关西硬汉,具有明显的刚强正直气概。他只不过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引起了汉武帝的恼羞成怒。其他官员趁机弹劾司马迁,说他执意为叛徒李陵开脱,又有诬罔皇亲李广利之嫌,按照汉朝律令,罪当至死。可汉武帝特别却不想让司马迁这么痛快淋

  • 陆逊之孙陆机在《辨亡论》中,认为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国将陆逊怎么死的,陆机和陆逊是什么关系,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var1] 回顾吴国立国过程 陆机首先回顾了孙氏在江东立国的过程,文章写得可谓是荡气回肠,一股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读罢热血沸腾。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於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族雾集

  • 三国10位假节钺的名将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假节钺的将领,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将领,三国时期的一些将领

    1.于禁——最号毅重于禁字文则,山东宁阳人。归附曹操,经王朗向曹操荐举,称有大将之才,拜军司马,从征四方,斩桥蕤、降张绣、擒吕布、破眭固、讨梅成、征陈兰,行为军锋,还为后拒,所向有功,有讨暴坚垒之威。持军严整,最号毅重,与张辽、张郃、乐进、徐晃并称名将,而于禁拜左将军、假节钺,封益寿亭侯,于曹操元从

  • 春秋战国时流通贝币,为何沿海地区的人不能靠捡拾贝壳发家致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将五铢钱当做是全国统一的货币,自此之后中国便拥有了货币的统一形式,随着封建时期的不断发展,真金白银逐渐成为了社会当中比较珍贵的一般等价物,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担当货币使用。然而在封建时期之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所使用的货币大多都是在自然界当中取得的。[var1]贝币算得上是最为常见的

  • 三国东吴:10位悲催的将门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东吴名将一览表,三国中的东吴将领,三国东吴所有文臣武将

    1·韩当 韩综韩当位列江表十二虎臣,历辅三世,数犯危难,陷敌摛虏,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之号。韩综为韩当之子,袭爵领兵。孙权征石阳,因韩当刚去世,韩综有忧在身,留守武昌。然韩综荒淫不轨,孙权因其父之功不问。韩综内怀疑惧,率部曲男女数千人归降魏国,拜杂号将军,封广阳侯。率部数犯边境,肆行杀掠,

  • 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险恶,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老婆是庞涓妹妹吗

    《田忌赛马》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说的是田忌和齐王比试赛马,因为齐王是国王,他的马的质量自然更好,因此不管两人怎么比都是田忌输,于是他就向自己的门客孙膑请教。孙膑当时刚回齐国不久,他曾经和自己的朋友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因为孙膑的能力比较出色,受到了当时魏惠王的重视。庞涓心生嫉妒便设计让魏惠王挖走

  • 三国东吴:八位大司马,迥异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东吴大司马,东吴丁奉大将军结局,刘备攻打东吴结局

    1.吕范——勤事奉法吕范字子衡,安徽太和人。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从孙策跋涉辛苦,不避危难,为其亲待,从平江东。及孙权统事,拜平南将军,屯紫桑。孙权、吕蒙讨关羽,吕范留守建业,以功拜建威将军、丹扬太守。督徐盛、全琮、孙韶以舟师拒曹休、张辽、臧霸于洞口,迁前将军、扬州牧、假节,封南昌侯。吕范以旧臣任用

  • 三国10位波澜不惊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管亥管亥为青州黄巾军渠帅,率部进犯北海,斩杀北海太守孔融部将宗宝,围攻都昌,孔融以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率兵赴援,管亥出阵单挑,关羽策马提刀出战,交锋数十回合,管亥不敌,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管亥虽出自草莽,能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其武力不可小觑,足与纪灵相提并论。2.王朗王朗官至司徒,印象之中

  • 春申君养着数千门客,权势极大,为何头颅会被人割下扔在街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秦国的强大也让各国深感不安,不仅六国君主惶惶不可终日,各诸侯国的贵族也是胆战心惊,唯恐被秦国灭国后,丧失自身的地位和财富。各国贵族为了挽救家国灭亡和对抗秦国,为此礼贤下士,广招宾客,竭力网罗人才士子,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声誉。因为门客既可以出谋划策,又能为主人奔走列国游说,有时还能

  • 汉武帝54年天天求长生,他真的很昏庸?其实司马迁在发泄私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司马迁奋笔疾书,在汉武帝本纪之中写了他在位54年,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迷信各种方士,追求自己的长生之道,并且先后被好几个骗子忽悠过。到了最后,那些方士根本找不到神仙,还把汉武帝骗得很惨,甚至汉武帝都把自己的女儿都陪嫁出去了。首先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江湖骗子就是少翁了,据说他曾经召唤过汉武帝已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