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对刘伯温的另类关爱:不给伸冤却给报仇,并看护其后人

明太祖对刘伯温的另类关爱:不给伸冤却给报仇,并看护其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4/2/4 8:00:41

刘基刘伯温,家乡是浙江东南的青田县。他的曾祖曾经在宋朝为官,后来从子曾经组织义兵反元,可惜无果而终。而刘伯温自己则是元朝的进士,曾经为官,但是架不住世道的黑暗,只能隐居。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声望不断累积,西蜀的名士赵天泽甚至把他和诸葛孔明并称。

此后,朱元璋来到金华地区,听说了刘伯温的大名,用尽各种办法来请他出山,最终得偿所愿。刘伯温其实名为隐居,但是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刚一出山就给朱元璋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对他甚为倚重。刘伯温当然也明白朱元璋是怎么回事,于是在政治生活中多有配合。曾经朱元璋以韩林儿为君主,曾经在某一年的岁首给韩林儿设了御座,所有人一起跪拜。可是唯独刘伯温不拜,问其原因,这位神机妙算的先生来了一句:“那就是个放牛的小子,拜他有什么用?”刘伯温此言,可以理解为刘伯温配合朱元璋,对手下文武的效忠意向进行的宣教和甄别。

政治之外,军事的战略战术更是刘伯温的拿手好戏。曾经的江南,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互相牵制,朱元璋想要灭掉这二人,但是不管先打谁都会冒很大的风险。此时,刘伯温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说道:“(张)士诚自守虏,不足虑。”(《明史》.刘基传)。正是听了这句话,朱元璋便将所有的战略资源用来对付陈友谅,而张士诚果然保持观望态度,没有抄朱元璋的后路。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交锋中,刘伯温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曾经有一段时间,陈友谅占据优势,很多将领权朱元璋暂避锋芒,只有刘伯温主张留下,坚决作战。朱元璋受其感染,亲征陈友谅,一站将陈友谅打回了许昌。后来的鄱阳湖大战,刘伯温审时度势,看出朱元璋的座舰位置危险,立刻劝朱元璋换船。刚刚换完,对方一炮就击中了原来的座舰,朱元璋险险的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朱元璋北伐成功,建立了明朝。此时朝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开始在朝堂上营私舞弊。可在国法上,刘伯温从来不会含糊,于是他与淮西勋贵开始产生矛盾,后来被李善长接着一次祈雨未果而参奏,刘伯温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借着妻子病故的机会回家奔丧。但是不久,他就又被明太祖召回京城。

虽然淮西集团给他使了绊子,但刘伯温却依然以一颗公心对待对方。一次李善长犯错,朱元璋准备贬他的官,但刘伯温极力阻止;在李善长退休之后,朱元璋曾经向刘伯温提名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问谁能为相,都被刘伯温一一否定。否定别人的同时,他也否定了自己,说自己办事不会转圜,做不了丞相。后来朱元璋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用胡惟庸为相,把刘伯温的意见放在了一边。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偶感风寒,朱元璋知道后,立即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探望。望闻问切之后,御医开了药方,刘伯温照方抓药,服用之后不久,就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拳头大小石块,又凉又硬。后来好不容易排了出去,又觉得肚子里似乎连五脏六腑都泄了出去,空空瘪瘪的,非常难受。

二月,刘伯温抱病觐见皇帝,说了自己服用胡惟庸带来御医的药后,症状反而更加明显。可是朱元璋只是好言宽慰,并没有进行什么调查。这一事件很耐人寻味,如果刘伯温的身体确实是吃药吃坏的,那给他吃药的始作俑者不是胡惟庸也是胡惟庸,谁让他带人过去的呢。但是朱元璋的态度说明,这位明太祖在此事中很可能是个知情者。可是不管知情不知情,朱元璋显然没想给自己这位开国元勋伸冤。

可不管怎么说,刘伯温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皇帝的冷漠更让他心寒。于是在万念俱灰之下,刘伯温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在临死之前,他交代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琏和刘璟,日后在官场上要万分小心。可惜的是,他的大儿子刘琏还是没能紧守乃父之道,在官场上表现得过于优秀。而淮西一派的人当然不能放过他,在洪武十年陷害了这个年轻人,逼得他跳井而死。

时间来到洪武十三年,这一年朱元璋突然以“谋不轨”的罪名灭了胡惟庸九族,同时废除丞相制度,并对淮西勋贵和朝廷官员展开了血腥的杀戮,就连李善长也不能幸免。想起刘伯温在世时受到的来自淮西一派的排挤,甚至是胡惟庸的下药谋杀,只能感叹报应来得太晚了些,明太祖虽然给刘伯温报了仇,但是最终也没有调查他中毒一案,没有为他伸冤。

可是另一方面,刘伯温由于早早谢世,没有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的的大刀,也算是一种幸运。以他经天纬地的才华,即使隐居,也未必能让皇帝彻底放心,到时候兔死狗烹的悲剧很可能会上演。朱元璋表面上的冷漠,其实倒是对他的一种照顾。同时,他的二儿子刘璟把父亲的爵位让给了侄子刘廌,在朱元璋的照顾之下,一家人在洪武朝以后的日子里过得波澜不惊。但可惜的是,后来明成祖起兵靖难,刘璟最后触怒朱棣而被杀。而刘廌则归隐山林,潜心著书立说,此后再也没有涉足官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做了一件事,却最终拖垮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想法很好朱元璋认为:“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民生。”朱元璋大肆分封同姓藩王,让这些藩王守卫边境,拱卫中央,既是一家亲的互助,也可以相互监督。即使有藩王叛乱,替掉了孱弱的君主,可还是朱氏子孙坐皇位。那么朱氏的大明江山,就可保千秋万代无虞了。朱元璋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挨饿,还

  • 关羽之所以被称为“武圣”其原因有以下4点,有一点很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为何称为武圣,关羽为什么会被尊为武圣,关羽是怎样成为武圣

    武圣是什么?以武立足,以德成圣。武圣为关羽,但是这个名号争议比较大,原因何在?史书记载的名人战将辈出,但是只有关二爷被后事称为帝。三国时期,魏国也有不少大将,蜀国也有其他大将,还有同一时期的吕布,吕蒙,诸葛亮,都是在某一方面胜过关羽。为什么关羽能被称圣呢?其一是,能文能武,才智过人史书中记载,关羽在

  •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出生一男婴,51年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398年,朱元璋逝世,巧合的是这一年里,有一名男孩出生在浙江省,后世皆称,他的存在,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多争取了两百年的时间。这名男孩是谁呢?他为大明做了些什么?他是如何让大明的统治多延续了两百年之久的呢?图丨影视剧中的朱元璋英宗愚,亲上阵,大明危明英宗朱祁镇在9岁的时候,便被推上了帝位。彼时的他年

  • 曹操早就惦记甄宓的美貌,曹丕为何还敢娶她为妻?其实曹丕很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为啥把甄宓嫁给曹丕,曹丕和甄宓亲吻完整版,军师联盟曹丕临死思念甄宓

    后人都知道曹丕娶了甄宓,而这位女子却是曹操的心头好,这未免让人脑补了一出父子抢女人的戏码。令人不解的是,曹丕早就知道曹操看上了美丽的甄宓,对她也是抱着势在必得的态度,那为何曹丕要冒着惹怒父亲的风险去娶她。难道仅仅是因为甄宓貌美无双,让世间的男子都无法自拔吗?其实不然,曹丕才智无双,并非鲁莽之辈,抢先

  • 明朝官员品级和现代职位详尽对照,你的工资在明朝相当于几品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九品十八级官职一览图,明朝各时期官员的待遇,明朝官员品级和现在对比

    正一品【正国级】:月俸87石(30450元),代表官职:左右都督—虚衔(明后期武将加此衔者甚多),代表人物:戚继光(戚家军主帅,抗倭名将)从一品【正国级减】:月俸72石(25200元),代表官职:少保—虚衔,代表人物:于谦(明朝著名将领,景泰年间组织北京保卫战,抵御瓦剌)正二品【副国级】:月俸61石

  • 历史上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商山四皓不是关键谋圣张良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谋圣张良身为汉初三杰之一,虽然在西汉开国以后,处庙堂之远,但先是避免了像韩信那般兔死狗烹,又以另一种方式深深的影响着朝局。刘邦草创西汉之际,吕后出力不少,可以称之为夫妻式的开国。以吕后的能力也足以影响西汉诸位开国功臣,不然也不会在刘邦在外出征之际,自作主张将韩信处死。刘邦晚年宠信戚夫人,爱屋及乌的喜

  • 究竟是什么样的庙号,李世民和朱棣都不敢用,为何只有康熙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庙号为什么不是太宗,朱厚熜改朱棣庙号,朱棣两个庙号

    皇帝在结束生命之后,不仅有较长的谥号之外,还伴随着会有一个庙号。庙号,顾名思义就是皇上在太庙之中,可以供后人祭祀时候的名号,我们通俗的可以说,就是皇帝在灵牌上的名号,与谥号大大相反,这个庙号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很复杂,就比如我们现在叫的汉武帝就是他的庙号。谥号是对皇帝这一生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往往都会

  • 朱元璋下令修城门屡建屡塌最后向首富要了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各个军事要塞,也会修筑坚固的城墙,这对于战争时的守城、以及合理进攻都能取得很大的优势。不过历史是在发展的,刚开始,城墙的原料其实只是土石混合建造,但是随着历史演变,到了明朝,火器已经逐渐被用于战争中。因此,土垒出的城墙已经不能有效的起到作用,于是人们用更加坚固的砖石为原料建在城墙。明朝建立初,太

  • 孝庄多尔衮皇太极,没有青梅竹马,更没有横刀夺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庄和多尔衮真实关系,皇太极与多尔衮孝庄,皇太极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回事

    之前就有一部电视剧讲述了孝庄太后的一生,按照电视剧的说法,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他们三人之间存在着三角恋关系。而且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朝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他们三人的复杂关系就有很大的体现,电视剧中孝庄皇后是先和多尔衮认识的,而且两个人自小相识,两小

  • 李清照写了一首很俏皮的词,特意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清照撒娇之诗,李清照如梦令三首,李清照真人照片

    李清照与第一任丈夫赵明诚的相遇,并没有才子佳人一般的浪漫,甚至于在成亲之前,二人都没有见过几次面。但缘分这个东西总是有着道不尽的奇妙,赵明诚是李清照的父母为她精挑细选的金龟婿,他的父亲与李清照的父亲同朝为官,因此也算是知根知底。在李清照十八岁这一年,她嫁给了大她三岁的赵明诚,从此开启了一段新婚燕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