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宋代女子追求以服饰时尚为例的消费行为,看宋代奢靡的消费观

从宋代女子追求以服饰时尚为例的消费行为,看宋代奢靡的消费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2/21 15:42:27

任何时代,女性都是引领和追逐时尚潮流的时尚者。在宋代也不例外。唐宋时期是商品经济萌芽发展飞速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欲望十分强烈,尤其是宋代。宋代女性在服饰品方面、饰品方面、化妆品和药妆方面的消费需求都表现出她们对时尚潮流的追求。对服饰、食物、交通、居住以及娱乐、宗教等方面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

宋代女性追逐潮流,这一趋势不仅在孙贵族中体现,在平民百姓身上同样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宋代瓦舍的出现,使得青楼妓女成为这一社会风气的引导者。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宋代女性不仅仅局限在闺房之中,而是走出家门,广泛参与社会消费。

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女子社会地位的提高,成为了宋代女子追求时尚消费的主要动力

宋代女子打扮自己

唐宋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是时期,消费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气象。宋代是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的过渡时期,可以说是上承隋唐,下明清的关键时期。

宋代无论物质明,还是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物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刺激生产。所以宋代对商品的需求又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宋代消费需求量的上涨是决定宋代女性追求时尚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盛行“三纲五常”,即“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刚”。男尊女卑的思想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流传下来了,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一直不高,所以在经济活动中,消费的主体也一直以男子为主,但是女性也不是一直就处于被打压状态。女性不仅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分工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消费领域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非空穴来风。宋代妇女消费量大是有史书记载的,宋人曾在典籍中提到“自古愚妇人,粪土货财,焦烂府库,农夫病,宫女死,而求之不已者,不知民事之难也。”宋代妇女消费奢靡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试图通过鼓励妇女参与耕织从而约束宋代女子的消费行为。

宋代女子地位并不低

在宋代,随处可见,一个平民在商铺前进行消费,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宋代之前消费的对象主要是皇帝、大臣以及达官贵族,而到了宋代一些官僚地主以及庶民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消费,成为消费的对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规模和消费对象的扩大,带动了宋代女性消费的同时,也将这种风气过渡给了庶民和士大夫阶层,也让宋代成了王孙贵族与平民士大夫阶层并重的消费地位的朝代。

除了以上这些大的时代背景,还有一些小因素,也是导致宋代女性时尚消费的原因。比如城市人口的数量的增加,宋代贸易非常发达,商人数量较多,甚至有些人弃农从商,再利用从商挣来的钱入仕做官。这样一来,更加直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

宋代女子装扮清新淡雅

二、宋代女子对服饰潮流的追求和推崇,侧面表现出了她们奢靡的消费观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女子总是爱美人士的代表。在宋代也是这样。宋代人从孩童时期开始就开始追求服饰的时尚。

宋代史书记载道:

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况乎数十百年前,样制自应不同。

由此可见,宋代女子服饰种类多样,甚至孩童时期每年穿的样式都不尽相同。宋代比较流行的外衣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大袖”,另一种叫“褙子”,现在走在街上,我们还能看见一些汉服爱好者穿宋代的这两种样式的外衣。

大袖是宋代女子较为常见的服饰,因为两只袖子设计宽大所以取名叫大袖,又称为大袖衫。这种穿着方便的服饰,不仅平民喜爱,宋代的达官贵族同样爱不释手。

宋代女子日常服饰打扮

宋代吴自牧曾在《梦梁录》里说过:

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破坠是也。......更言仕宦,亦送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段,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段亦得。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有一种特殊形制的大袖,叫金缕缝。这种形制的大袖在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蝶恋花》中曾经提到过。

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

这里的金缕缝就是指因为袖子太大,一副布不够,需要用两副布,将两副布拼接而成,拼接的地方中间有一道接缝,为了不让接缝太突出,影响美观,聪慧的宋代人特意送一条缕金花来镶嵌。

褙子原本是宋代社会地位较低的女子所穿的服饰,相当于现代的风衣。褙子穿在身上较长,过膝长袖,两腋开叉,对襟直领。但是后来因为穿着行走方便,所以从皇宫里的妃子宫女到大臣们的女眷家属都喜欢穿。但是地位较高的达官贵人为了和平民穿的有区别,全都费尽心思把服饰进行装饰。

宋代女子下身所穿基本以裙子为主,所穿的下裙样式同样非常之多,甚至比上衣外套的样式还要多。直到现在依旧非常流行的百褶裙、石榴裙,其实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宋代下裙款式包括百褶裙、罗裙、旋裙等样式。宋代女子所着之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唐朝和五代十国,尤其是唐代的“石榴裙”和五代时期比较流行的“百褶裙”。

石榴裙在宋代一些文人的诗词中都有体现,而百褶裙分类就比较多。在宋代又称为百碟裙、百褶裙。同样是贵族平民都喜爱的一种下裙样式。宋代百褶裙有六幅、八幅和十二幅之分,裙子褶皱一般都很多,这样独特的设计能够使女子看起来更加飘逸美丽,褶皱越多证明地位越高,当然有一种裙子除外,那就是舞裙。福建曾经出土过一件百褶裙,一共有六十个褶皱。

宋代女子穿着

唐宋时期生产丝绸,纺织业发达,尤其是丝织品,在当时一些工序十分复杂的丝织品也会大量生产。在宋代女子之间比较流行的罗裙子就是一种制作精美的丝织品,罗裙是一种穿起来十分轻薄并且带孔的下裙。宋代按照不同的技术和手法能够生产出两种罗,提花罗和素罗。两种罗做工都比较繁杂。宋代人习惯用这两种罗来制作裙子,所以又称为“罗裙”。宋代文人也常在诗词中提到这种服饰样式。

例如:

十年闭户不做客,为客一整红罗裙。

罗裙在宋代代表一种时尚,很多诗词中都以罗裙衬托女子的美丽。既然是时尚,罗裙的流行度很高,成为宋代女子消费的主要对象。在福建福州发掘的墓中,仅出土的罗裙就多达十五件。

总得来说宋代女子在服饰方面消费量还是偏高的,在时装方面皆是极尽奢华。仅仅只是服饰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消费量,更不用说在饰品、化妆品等其他方面了。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宋代地主的投资行为和青楼女子的奢靡消费

时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风气和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宋代女子追求时尚主要还是由贵族平民过渡的一种消费心理导致的。贵族女子喜欢奢靡的生活,宋代之前,小农经济下,生产的产品,无论服饰还是其他的饰品都是先供给皇室贵族挑选,而到了宋代,产量的增加,供给基本达到平衡,这让宋人平民也有机会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从而增大了消费量。

宋代旅游消费较多

宋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青楼的出现,使得妓女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宋代瓦舍青楼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这些青楼妓女身份地位低下,原本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的,但是这些妓女又恰恰是高消费者,一方面她们需要用这些来提高追求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她们通过这些来吸引一些文人士大夫。

宋代青楼女子

现代人都注重投资理财。投资这种行为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消费促使一些中小地主开始转变方式,通过投资来获得回报。无论是城市地主还是乡绅,都不停改变着资本累计的方式,不仅仅靠收租,还涉及到高利贷和其他商业形式,通过这些方式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

结语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消费,虽然消费的主体依旧是皇室贵族,富商大贾,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女子在追求时尚,带动消费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女性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消费的主流,即便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同样是消费的大军,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尽管在其他方面女子处于弱势一方。总的来说,宋代女子的这些追求服饰以及其他潮流的行为还是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的。

参考文献:

《全宋书》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更多文章

  • 霸占和珅土地的保定知府,后来怎样了?被刘全搞得家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如何处理刘全妻儿,刘全敲诈保定知府,和珅和刘全搞笑片段

    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权臣,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和珅的父亲名叫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在和珅九岁时去世。常保出身军人世家,因家族军功,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并且有15顷朝廷封地,位于保定府。常保家里有一位家奴,姓赖,名字不详,人称赖五。赖五深得常保信任,被派往保定打理这15顷土地。最初,赖五尚且勤恳卖力,打

  • 吴用与6位水军统领密谋除去宋江,究竟谁是告密者?4个人有嫌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江和吴用谁最狠毒,吴用和宋江的三件事,吴用宋江哪个厉害

    其实在征方腊之前水军头领们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会议,结果这一会议竟然泄露了消息,这就导致了宋江对那些头领的愤恨。阮小二也参与了其中,但是他得知宋江知道了之后,就离开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迟早会败露,如果不离开后果会很惨。而这次的会议主题是想要另起小灶,这些头领想瞒着宋江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不过吴用拒绝了

  • 3次复读4次落榜洪秀全走上了造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考秀才考了几次,洪秀全是什么文化水平,洪秀全为什么能改科举

    洪秀全,一个常年苦读圣贤书的书生,最终却领导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那究竟是怎样的变故、怎样的痛苦,让他把心思从科考之路转向了造反之路的呢?4次落榜,入仕无路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由于成绩突出,村塾干脆免了他的学费,村中父老也都

  • 征服了世界14面积的蒙古人,为何迅速沉沦?元朝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古国历史如何描述元朝,元朝和蒙古帝国到底什么关系,元朝被蒙古统治的悲惨岁月

    说到元朝,人们脑子里马上会冒出一个人的名字来:铁木真,也会联想到他打下的那片广阔的疆域,以及他的那些铁血手段。尤其对于欧洲人来说,当年的蒙古人无非就是噩梦。曾经有人这么描述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就是人类文明的蛀虫。话说得有些过于绝对,游牧民族在无数次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无疑也带来了各大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

  • 考古队挖掘光绪墓,临走前发现尸体双手紧握,专家掰开后喜上眉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相继去世的,他们两人死亡间隔不到24小时。在清朝的帝国统治下,两位统治者的死让全国沸腾。关于光绪皇帝为什么突然离世?有很多种解释。目前,公众已经认同:是中毒。同时,有更多人认为,是慈禧下的毒死了他。相关专家对光绪皇帝进行了尸检。检测报告显示,他的体内汞含量超标,这也印证了

  • 朝廷降将上梁山,宋江都会让寨主之位,为何唯独不让林冲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山寨主为什么推林冲,宋江三让寨主之位,卢俊义宋江互让寨主

    林冲是梁山上武功最高强的头领之一,多次出战,从无败绩,而且和宋江没有私人恩怨,宋江为什么连假惺惺地让位都没有呢?原因应该有两个:1,林冲和高俅有仇,不接受招安林冲是被高俅陷害,被迫上梁山落草,和高俅有深仇大恨,自从山神庙杀死陆谦等人开始,林冲已经从最初那个隐忍退让的男人转变为快意恩仇好汉,这样的人,

  • 雍正为何那么“狠”?只因他有三大谜团,一个比一个让雍正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的权谋有多厉害,雍正的一生功过,雍正获胜的三大原因

    第一个谜团是弑君改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君王杀害了之后,更改君王的传位诏书。康熙皇帝的一生虽然充满着光辉,但是他晚年的时候情况却相当的复杂了,也就是说他做了很多的糊涂事。他二十几年不立太子,他也对朝廷里面的贪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可能都是因为他太无奈了吧。他在位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让他

  • 弱国无外交:北宋给金国50万岁币,却得不到北方关键的3个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对金国有翻盘的机会吗,北宋被金朝掠夺的财宝哪去了,北宋时期有没有金国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四月,赵良嗣抵达辽东苏州(今辽宁金县)时,阿骨打正亲率大军前去攻打辽国上京临潢府,阿骨打有意炫耀武力,命人将赵良嗣带到自己军前。一路上,赵良嗣亲眼看到金军“所攻城不旋踵而破(1)”,被金军强大的战斗力所震撼。攻克上京后,阿骨打在龙冈召见赵良嗣,商议夹攻辽国之事。赵良嗣呈上宋

  • 为何乾隆的“十全武功”鲜为人知,而乾隆白菜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的十全武功有哪些,乾隆的十大武功排名,乾隆的十全武功是什么意思

    乾隆皇帝6下江南,写下4万多首诗,晚年自我总结一生为大清朝建有“十全武功”,遂自诩为“十全老人”,作《御制十全记》,诏令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建碑勒文。乾隆所谓的“十全武功”为: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乾隆

  • 朱元璋未登基时想让位于他人,他冒死行此举,才劝住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郑士元冒死进谏,朱元璋登基第一个诏书,朱元璋最后一次登基

    当时韩林儿的父亲组织众人推翻元朝,建立伪宋,韩林儿是小明王,但是在和元朝对战的时候,小明王被元朝的丞相困住了,而这个时候朱元璋在干什么呢?朱元璋的军队在和张士诚纠缠,虽然他没有在阵前和张士诚对战,但是他也在军队后面造船准备支援,可是朱元璋知道小明王被困以后,二话不说就带人去救人,也不管自己的军队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