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雍正与老十三胤祥下成和棋为什么发火?

《雍正王朝》中雍正与老十三胤祥下成和棋为什么发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2/5 2:16:27

雍正朝世界之中,老十三的棋术在诸位皇子之中可是力压群雄。而老四的棋术只能是一般般,但老四登基成为雍正帝以后,每次下棋老十三都与其是打平的和棋,所以雍正勃然大怒,认为老十三没有认真与他下。

表面来看是老十三本着伴君如伴虎的想法如此谨慎,而雍正因为如此感觉兄弟两个疏远了,老十三变了才生气的。

深层次原因来说这是这对难兄难弟在经过九子夺嫡残酷斗争以后,一个成为君一个成为臣以后的第一次互相试探,重新调整态度表明心态的契机罢了。跟下不下和棋无关,只不过是雍正借机试探,老十三趁此表态的机会。

雍正借下和棋发火的背景很是耐人寻味

当时正是隆科多举荐的诺敏在治理山西亏空案卓有成效和老八很好的完成了负责铸雍正登基以后的新钱任务之时。

一时之间,康熙在位时期的亏空问题似乎很顺利的在进行解决,九子夺嫡时的大敌老八在铸新钱时也是尽心尽力干得漂亮,似乎真的为自己所用了。雍正是颇为意气风发。

可惜随着孙嘉诚的直言,雍正才发现铸新钱原来有这么多套路。(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成色越来越好虽然漂亮,但会便宜了奸商苦了百姓。原来自己被耍了。

碍于老八的面子雍正并没有发作,但雍正相必当时也是心里很不痛快,一班上书房大臣还有老八老十三知道这个潜规则。都没有人自己诉说,自己似乎又回到当年九子夺嫡时的孤臣时代,一个人孤军奋战了,自然是苦不堪言。

雍正于是决定寻找突破口,避免再次孤军奋战

这时与他最为亲近的老十三就成为雍正的突破口,于是他单独留下老十三下棋。等着老十三下和棋时发飙,果然老十三还是再次和棋,于是雍正生气了,直呼“你瞧不起朕”。

雍正还说老十三当年可是康熙亲封的拼命十三郎,有什么说什么的,可如今成为什么样子了。

言下之意是埋怨老十三有潜规则的漏洞没有直言,他已经没有以前那样亲密无间的帮自己了。

老十三先是以君臣有别来解释,之后没办法了继续解释。说当年九子夺嫡时因为一个皇位自己几次被人算计,最后更是被囚禁十年之久。(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如今才37岁就头发白了一半,曾经的拼命十三郎早已经死了,又怎么会还阳呢。

老十三的言下之意是自己当年就是因为太拼命十三郎太直言不讳才被囚禁十三年啊!如今我不是不帮四哥你啊!而是害怕再次重蹈覆辙才这样行事的!

知道老十三意思的雍正马上就势扶起老十三,说错怪他了,自己其实只是想让老十三振作起来并没不是真的生气。意思是说要老十三重新成为当年的拼命十三郎帮自己的忙。

老十三趁此表达心意说臣弟明白,雍正说你不明白啊。此时雍正认为老十三表态不够并没有振作起来。所以继续说起来,说他在火炉上烤啊,老十三也在荆棘之中,意思说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通力合作啊!又打起了感情牌,说起当年九子夺嫡时两个人一直齐心协力的故事,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当年虽然追缴亏空失败了,但如今还有机会啊!然后又以国家利益来说起康熙末年的种种弊端,如果再不好好治理大清以成国!

雍正的这样一番话,首先说明我跟你老十三是共同利益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利益打动,又加上两人当年的深厚感情,还晓以国家大义。可以说是句句切中要害,终于打动了老十三。

老十三开始进一步表态,说愿意率领兵马平了西北之患!为雍正扫平登基来的最大阻碍。其实他也并非想真的想要兵权。因为当年九子夺嫡过程中年少轻狂时的老十三总是爱带兵,还与老十四对打时以领兵作战为赌注,他现在再次主动请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想要什么兵权,而是意思是当年的拼命十三郎回来了,要全心全意的辅佐他的四哥雍正皇帝了!

雍正看见老十三如此心意,也终于满意了!说西北之患年羹足以,老十三留在京城辅佐自己更好,意思是西北只是外患,国家中的种种弊端才是要命的!你老十三好好辅佐我再像当年畅春园护驾一般为我保驾护航就好!老十三自然是听命了。

最后雍正为表明自己的心意,封老十三为亲王。意思是好好干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雍正以和棋为由的发火,实为试探调整成为皇帝以后与老十三已经有些疏远的亲密无间的兄弟情。最终九子夺嫡时两个一起共患难的兄弟再次通力合作,而雍正有了侠王的倾力护驾,开始放心的施展自己的轰轰烈烈新政之路!

第4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之死的五个版本的历史考证,你认为是那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之死的原因揭秘,岳飞满江红全文,两宋风云音频岳飞之死

    宋代是不能士大夫的,就算是谋逆等“十恶不赦”之罪,也不能。有人问那该如何处理?其实就是“赐”。有人又问那和了有什么区别?区别是赐你,你可以不,苟活着,朝庭和皇帝也拿你没办法。岳飞之,有五个版本,第一个是《宋史》,岳飞被赐后,自己喝了一杯毒酒,过一会儿就了。第二个版本是《金史》,说岳飞被赐,喝了毒酒后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放过的郑春华,为什么雍正一定要她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和郑春华,郑春华怀孕被勒肚子,胤礽第一次与郑春华相遇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关于老四胤禛的刻画整体而言是光明正大的,毕竟是主角嘛。但其实电视剧的隐喻手法也是高明无比,使人乍看之下觉得精彩绝伦,细看之下呢,还是精彩绝伦,当然还会细极思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仔细看看这部神剧,会发现雍正才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腹黑高手。当然这样也贴近现实,毕竟一般来说好人当不了

  • 大清皇子众多,最后活下来的却很少,因为结婚太早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实质上古时候后宫之中的妃子们是没人敢谋杀皇子的,尤其再加上当时康熙对所有的后妃都很好,因此争斗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皇宫中帝王之子都是如何生活的吧!据史册记载清代皇子的存活率还是比较低的,虽然说玄烨总共有三十五个儿子,但其实活到成年后的也只有九个阿哥,因此这也有了大家常说的“九子夺

  • 民国名媛严仁美至今尚在,107岁高龄仍然优雅从容,回首皆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仁美晚年照,上海名媛严仁美,民国美女严仁美

    在这样的纷争当中,却也不乏很多浪漫而又传奇的故事,民国出了很多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故事十分不同寻常,甚至至今都为民间所流传。这些人成为了时代的点缀,他们代表着财富与潮流的最前沿,成为一个时代的焦点人物,却同时也如同潮水上的浪尖,常常身不由己。在他们的身上,往往能够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模样,而这些人的身世,

  •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海兰珠姑侄3人侍奉一主,比电视剧还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宠海兰珠,皇太极偏爱海兰珠集锦,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视频

    他的后宫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她们都是来自于蒙古,当时把她们五个称为大博氏们。她们是蒙古中的贵族,从元朝一直到明末,博尔济吉特一族一直开枝散叶,出现了很多枝部,而这些支系实力相当,所以他们的地位也都比较悬殊,不相上下。皇太极的五个大博氏里面,其中有三个来自蒙古族的科尔沁部落,她们分别是皇后,宸妃,庄妃

  • 顾命八大臣中为何景寿能独善其身呢,只因他是被迫顶替了恭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恭亲王和顾命,景寿和恭亲王关系,顾命四大臣实力排名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弃都而逃的清文宗咸丰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帝临驾崩前做了以下三点安排:一、以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因为载淳年仅六岁,并没有处理国家政务的能力。所以咸丰帝又下了第二道手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

  • 《雍正王朝》里为何西北大捷有邬思道一半功劳年羹尧却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邬思道临死前说的话,老梁故事汇讲邬思道,十七爷杀邬思道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年羹尧担任大将军以后平定西北叛乱使新雍正立威坐稳了皇位,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然而平叛过程中,邬先生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没有他的指点,年羹尧是短时间之内找不到叛军的主力的,自己的大军也是消耗不起的。所以说西北大捷还是有邬先生一半的功劳的。年羹尧为什么不提邬先生的功劳呢,主要

  • 10岁就嫁给阿哥雍正,虽无子嗣去宠冠后宫,成雍正唯一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最宠爱的五个女人,雍正的子嗣及嫔妃,雍正一生最喜欢的妃子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是雍正生前唯一的一个皇后,在雍正还只有14岁的时候,康熙就已经开始为自己儿子操心婚姻的大事了,在经过仔细的挑选对比以后,康熙选择了当时只有10岁的乌拉那拉氏来做胤禛的嫡福晋,而乌拉那拉氏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嫡福晋,不仅仅是在举手投足之间能够体现出来她的气势,更让胤禛欣赏的是她那种聪

  • 咸丰皇帝承诺要封王,曾国藩最后只被封为侯,这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在1850年正式发起了一场属于他自己的起义,这场起义在后世也非常的出名,叫做太平天国运动。他刚开始起义也是一名正义之师,所以带领着许多农民部队东征西战,占领了许多个省市,最后正式的成立了他自己的政权,并将首都定在了金陵,把这座城市的名字改为天京。洪秀全所引领起来的这场运动,让当时的咸丰皇帝非常

  • 本是落榜考生,却意外获得状元,全因康熙的一个特殊爱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钦点的状元,康熙爱好,康熙年文武状元名单

    邓钟岳在会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就有些不太好,当时的考官看了一眼他的试卷,顿时就给了一个嫌弃的眼神,还说让他三年以后重新来过吧。可偏偏有一个叫徐陶璋的考官看到了他的试卷,并且还被他的一手好字给吸引到了,不过这位姓徐的考官本来也就是对书法有些研究的,自然是很清楚邓钟岳的字写得到底好不好了,所以他最后就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