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这场灾难成了宋朝不可磨灭的创伤,而宋朝却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偏安一方。当时真的没有挽回大宋的能力吗。有,答案就是岳飞。遗憾的是,岳飞最终被君臣之道压制,错过了夺回失地的好机会。
如果宋高宗赵构没有召回岳飞,坚决支持北伐,会有什么后果呢。今天来讨论下靖康耻。
宋徽宗时期,大宋早就没有了以前的强盛,表面空洞无物,里面已经腐败,但北宋君臣却做着灭辽国的梦。
但是,北宋的君臣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害怕自己没有灭辽的希望,于是选择与金国合作夺回燕云十六州。
合作的前提是知道双方实力对等,面对外强中干北宋,金国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真正合作。
后来,金国还是出兵攻打宋朝,宋徽宗面对不怀好意的金兵,一国君的担子一点也没有,反而想办法逃脱,但为了逃避责任,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桓。
面对这样的耻辱,宋臣民恨金国恨的咬紧牙关,想要一雪前耻。
岳飞之死
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威胁南宋朝廷,如果一天不杀岳飞就不和南宋谈话。可以看到岳飞给金国带来了多少压力。
赵构也不是雄主,而是秦桧等奸臣聚集在一起。他们为了和金人和好,在南方偷生。秦桧最初为了杀大将韩世忠,讨论了将岳飞和韩将军的背高军分开,但是岳飞不可能做出这样卑鄙的事,立刻严厉拒绝了秦桧。
秦桧由此痛恨岳飞,诬蔑岳飞的部下,诬蔑岳飞的儿子和部属,制造出后来岳飞不服从的谣言。岳飞受到赵构的猜疑,不仅被解除了职务,还被关进了监狱。
为了迫使岳飞认罪,御史中丞万待,他使下了百般酷刑,但依然毫无用处,但岳飞始终不肯松口,发誓不想背上违抗命令的骂名。
奈何赵构还是想让岳飞死,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以目瞪口呆的罪名让岳飞死,最后岳飞在监狱被狱卒用大铁棒猛击而死。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北伐
当然,如果岳飞不打胜仗,不被秦桧杀死,赵构也支持岳飞北伐的话,岳飞能恢复失地,替靖康雪耻吗。实际上可能性很低。原因有三个。
首先赵思想不定,国力不支持。南宋成立初期,赵构在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摇摆不定,但威胁到南宋的安危,就成了主战,形势好了就成了主和,成了壁头草的角色,赵构无法坚定北伐之心。
其次,由于金兵南下攻打南宋,百姓不能安心耕种,土地荒废,以赋税为主的南宋朝廷财政压力很大,简单来说,没有钱,朝廷支持岳飞北伐,补给供给方面也可能面临巨大的不足。
宋朝一直控制着武人,而赵构也害怕岳飞夺取权力。宋国登基300多年来,朝堂上下都洋溢着重文轻武的思想,但北宋灭亡后,这种思想也没有改变。
岳飞看起来像是统兵的无数大将,但在文人面前依然是低人一等,所以岳飞不是文人,而是不受重视的命运。赵构也担心岳飞的权力太大的话,会不会模仿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而加入黄袍。
最后,岳飞一心想回去接前皇帝,但是赵构没有同意。其实岳飞一直主张迎接徽、钦二帝,这也让赵构内心十分不安,孝道对君主的束缚力也同样不容忽视,如果父亲、哥哥回来了,他的赵构怎么自立,他不可能主动让皇位,因此岳飞被打压是理所当然的。
总结
其实无论岳飞怎么做,已经功高震主的他注定得不到善终,何况对于皇帝来说,是不能允许部下有抗旨不遵的实权将军存在的。所以,就算岳飞没有死,他真的能夺回失地吗?答案就像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