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一大臣带兵进宫灭火,没想到却害得儿子离了婚

宋朝一大臣带兵进宫灭火,没想到却害得儿子离了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11 更新时间:2024/1/15 13:31:43

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对手底下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也是十分不放心,但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忍他们举起屠刀。

但赵匡胤的兄弟们自恃有拥立之功,行事乖张,不按礼法、制度,连赵匡胤也颇为头疼。

大臣带兵进宫灭火

当了皇帝后的赵匡胤大封功臣,审琦因有从龙之功被封为殿前都指挥使,负责宿卫皇宫的重任。

有一天,正在执勤的王审琦发现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救主心切的他带着士兵就冲进了皇宫,更是身先士卒,和太监宫女们合力扑灭了大火。他窃以为这次救火有功,皇帝肯定会予他大肆奖赏。

但令王审琦没想到的是,他的行为却犯了忌讳。一票的御史联名上奏,弹劾他包藏祸心,私自带兵进宫,明面上是救火,实际上是趁火打劫,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后更是越说越难听。

其实赵匡胤心里知道王审琦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以前大家都是是兄弟,一起扛过枪,一起睡过炕,没准还一起入过烟花柳巷。但现在他贵为皇帝,一切都得按规矩来,不然他的位置也坐不稳。

所以,看到这么多御史的奏折,赵匡胤便杀鸡儆猴,将王审琦贬到了寿州。

皇帝赐婚

王审琦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没敢不听命令,临行前特来向赵匡胤辞行。赵匡胤见他闷闷不乐,知道他心中委屈,便和他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为了安抚他,更是将自己的女儿昭庆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王承衍。

但是王承衍早已有了结发妻子乐氏,两个人是相敬如宾,很是恩爱。面对赵匡胤的赐婚,王承衍是再三推辞。但无奈皇帝金口已开,不仅下旨将公主嫁给王承衍,更是为王承衍的原配妻子乐氏寻了一个好婆家,嫁了过去。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赵匡胤给拆散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下令让390名死囚回家,约定次年秋天自觉回来,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动唐朝走向了繁荣,也算得上是一名明君,对于李世民,百姓还是非常爱戴的。毕竟百姓最关心的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至于谁坐在皇位上他们并不关心,只要皇帝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当皇帝他们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只要皇帝为百姓而着想,就是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自然也会非常的支持他。李世民为了收

  • 清军入关后,在铜钱上做了点小手脚,使得明朝百姓纷纷归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500万元的顺治通宝铜钱,清军入关怎么对待明朝皇室,3万以上铜钱图片

    清军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幌子,得到了一部分汉族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支持。但更多百姓依然是心向大明,盼望着南明朝廷王师北定之日。清军入关之后,在汉臣的建议下,很快发行了清朝自己的钱币“顺治通宝”,与明朝的钱币一起在市面上流通。虽然中国早在宋朝就有了纸币的出现,但直至清朝,货币依然以铜钱等金属货币为主。清

  • 李白名气震古烁今,正史中为什么很少记载他,都是他性格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全部历史资料,李白性格特点分析,李白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

    但是李白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声名显赫,如果用李白和其他历史人物动辄几千字记载相比,史书关于李白的记载确实有些寒酸。为什么史书对于唐诗的集大成者李白着墨甚少,其中主要原因是他的性格造成的。第一:李白行踪飘忽不定,史料难以搜寻整理历朝历代史学家肩负着公正写史,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记录历史的时候,对于历史的

  • 朱祁钰暴死后,他的宠妃李惜儿,真的被朱祁镇放回家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镇和朱祁钰大结局,穿越成朱祁钰赐死朱祁镇的小说,大明风华之朱祁镇与朱祁钰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两年后朱见济患病夭折,皇后杭氏也抑郁成疾,驾鹤西去。丧妻丧子的朱祁钰悲痛不已,倍受打击的朱祁钰一心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皇位,所以下令广选民间女子,甚至包括烟花柳巷的娼妓也一并带入宫中。从娼妓到贵妃的李惜儿《明英宗实录》“景泰七年七月乙酉,命伶人李安为锦衣卫百户。安姊惜儿自教坊司入侍得

  • 杨贵妃在马嵬驿被赐死,袜子被一个老妇捡走,谁看一次收100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赐死马嵬坡,杨贵妃葬马嵬坡在哪里,杨贵妃为了吃荔枝跑死几匹马

    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拥有风华绝代之美,倾国倾城,又娴熟乐律,擅歌舞表演,并善弹琵琶。以致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她以“回首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自进宫之后,遵照封建社会的皇宫体系,但是问官府政治,不参与权力之战,以自己的妩媚动人温驯及歌舞才气,遭受玄宗的万般宠溺,虽曾因

  • 苏轼捉弄和尚出一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和尚怒怼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50首必背古诗,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苏轼简介个人资料

    历史上的苏轼因为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遭到贬斥,政治上的不如意使得苏轼寄情于山水,在名山大川间寻找古人的遗迹。也正是在他被贬的岁月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而且苏轼为人豪放又有名望,使得他被贬期间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佛印大师就是苏轼的好朋友之一。苏轼的大名自不必说,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

  • 唐朝的吝啬刺史,为省一双鞋的钱,偷了门人的新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唐朝刺史和长史,幽州刺史方谦抓狄仁杰

    唐朝张鷟所著《朝野佥载》中曾记载了大唐时期一位吝啬的刺史大人。古代的刺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任职一方,是为朝廷的封疆大吏。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古代官员为官之后,底子一般不干净,所以刺史一级的官员大都不差钱。唐时山东密州有个刺史名叫郑仁凯,此人生性贪婪,上任之后更是大肆敛财,慢慢的也积累

  • 朱元璋死前留下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团,国人苦苦想600年,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哪怕已经过了千百年,在提起朱元璋的时候,我们仍然非常的敬佩,他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并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淹没,法一直会留在我们的心中。朱元璋的出身是非常贫贱的,小的时候也吃尽了苦头,为了能够吃

  • 李世民篡位称帝,为何不直接对皇帝李渊下手,而是先除太子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问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李建成,李渊为什么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

    李渊当了皇帝,李建成当了太子,自己功劳最大只当了个王,那么心里很不平衡,皇帝去世,太子就是皇帝,所以李世民死也当不上皇帝,那么李世民如果想篡位称帝,直接拿下李渊就可以称帝,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先除掉太子李建成,然后再逼李渊退位?李世民为何不杀李渊针对“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这一难题,实际上并不难解释。

  • 同样残暴,为何秦始皇父子被视为暴君,朱元璋和朱棣却被视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和秦始皇谁厉害,朱元璋和朱棣谁才是大明第一明君,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明君

    滥杀与严刑,几乎是被别人斥责的。秦代的几代皇帝,一世和二世,都喜爱严刑,当然也免不了滥杀。被别人骂了几千年,直至近代,才被许多人平反,还是没彻底平反。可是,明代的两个皇帝,也是明朝的一世和二世(把朱允炆忽视掉),也都喜欢严刑和滥杀,可之后的史家却对她们非常包容。秦始皇和秦二世,就是暴君,但明太祖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