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何恩将仇报?朵颜三卫帮他抢皇位,他却反倒将其镇压?

朱棣为何恩将仇报?朵颜三卫帮他抢皇位,他却反倒将其镇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1/23 21:36:18

要想解释清楚这事,还得从朵颜三卫的历史开始说起。

古代的时候,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农耕文明下,人们大多是要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地在哪儿人就在哪儿,而且是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游牧文明则是逐水草而居,哪里的水草丰茂,就去哪里生活。

所以,在游牧文明的体系下,草原上往往聚集着一个又一个的部落。有些部落,干脆就是一个民族。有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让草原上的其他部落臣服,就成了北方游牧政权。历史的匈奴、突厥、契丹等政权,都是如此。

后来到了南宋后期的时候,随着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蒙古人成了北方的霸主。蒙古帝国是一个政权,这个政权下面,是由一个个的部落组成的。朵颜三卫的先祖,就是当时蒙古政权下面的三个部落。后来,这三个部落逐渐有了自己固定的生活区域,大概就是今天北京长城的北方,以及辽东地区西侧的这一带。

再之后,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元朝又逐渐衰落。直到明军北伐,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地位,就此终结。不过,元朝虽然亡了,但这三个部落,依然还生活在这个区域,依然听命于北元朝廷。

但是接下来,明朝组织了数次北伐,北元朝廷越打越弱,自然再也无力庇护这些曾经的部众。到了洪武二十一年,一场大战之后,明朝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附近,重创了北元政权。经此一战后,北元政权彻底分崩离析,再也无力统辖北方草原的诸多部落了。

北方的那些部落也不傻,虽然曾经效忠黄金家族,但他们也是要活命的。尤其是离明朝最近的这些部落,更是时刻担心明朝会打过来,将他们彻底消灭。所以没办法,既然北元朝廷已经烟消云散,那我们就投降明朝呗。

于是,在洪武二十二年,这三个部落也都投降了明朝。明廷根据其部落不同,将其划分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这里的卫是指卫所的意思,是明朝的特殊军事制度。因为在蒙古那边,朵颜部落也被称之为兀良哈部落,所以也称之为兀良哈三卫。最开始的时候,三卫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福余卫,朵颜卫最次。但是后来,朵颜卫发展迅速,后来居上,所以明朝后来就习惯于将这三卫称之为朵颜三卫。

因为特殊的历史,导致朵颜三卫和明朝的关系十分复杂。

你要说他是明朝的自家人吧,他确实不是,人家是游牧文明。但要说他是附属政权或者附属国,好像也不对,朵颜三卫要远比属国和明朝的关系更近。反正大概就是明朝招降了这三个部落,让这三个部落继续生活在原有的地盘上。同时因为他们的地盘离北京实在太近,所以又对其严加管束。

最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让自己的十七子宁王朱权坐镇大宁府,管束这三个部落。按照当时的军制,宁王还能以这三个部落的人组成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因为是有战力彪悍的游牧民族组成,可以说当时明朝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老朱的意思,也是由自己的儿子统辖这支军队,然后在边境上站岗。

但是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老朱去世之后,朱家就开始内讧了。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名号发动了叛乱,想要去抢远在南京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说实话,朱棣刚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局面其实是相当的难,甚至可以说是必败无疑。

因为按照之前老朱同志留下的军事政策,朱棣最多只能辖制北京周围的军队,最多也就三四万人;而朱允炆却掌握了全国的军队,轻易就能凑出百万大军。如此大的差距,朱棣怎么看都是必败无疑了。

不过,朱棣到底还是有真本事的,在起兵之后,朱棣迅速将目光投向了朵颜三卫。

朱棣之前常年驻守北京,很清楚朵颜三卫的战斗力。朱棣明白,只有掌握了朵颜三卫,得到朵颜三卫组成的精锐,自己才能有一丝胜算。但问题是,当时朵颜三卫掌握在宁王朱权手里,不归朱棣管辖。

那没办法,只能硬抢了。

所以朱棣起兵之后,迅速让人去接触朵颜三卫的头领,用种种手段得到了他们的效忠。然后朱棣一个人跑到朱权那边,和这个老实人哭穷,说自己起兵是迫不得已。朱权也没防备,以为朱棣真的是有苦衷,所以就真的相信了朱棣。后来朱棣把这个老实人朱权骗出城外,让自己埋伏在城外的精锐一下子绑了朱权,然后又允诺平分天下。所以最终,在朱棣的半唬半骗的操作下,朱权也就只能上了这条船,和朱棣一起造反了。

这个过程,如果要细说起来的话,会很长很长。反正大概就是经过一番操作以后,朱棣得到了朵颜三卫的实际控制权。

朵颜三卫组成的军队,其实只有三千人左右的规模。但正是这三千多的精锐,替朱棣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毕竟北方游牧民族,能打是出了名的。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朵颜三卫,朱棣是一定不可能造反成功的。

四年之后,朱棣打进南京,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朱棣登基以后,对朵颜三卫其实还是不错的,毕竟这是帮他造反的大功臣。所以朱棣将三卫所在的地盘,彻底交给三卫自身管辖,又送了他们很多种子、耕牛、农具、金银珠宝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棣其实还算是很够意思的。非但没有卸磨杀驴,反倒是一起分享了胜利的果实。

当然,朱棣这样做,也不是完全出于感谢。因为这三卫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朱棣很想把他们打造成一个对抗北方游牧政权的桥头堡。如此一来,就算将来北方再有战事,明朝也有一个缓冲的余地。

但问题是,人心是从来不会满足的。

在得到大量的物资赏赐,以及对这个地区的管理权以后,朵颜三卫开始想要寻求更多的东西。比如脱离明朝的控制。

所以接下来,朵颜三卫开始明面上对明朝俯首称臣,暗地里则开始和蒙古诸部走得越来越近。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人家以前就是一家的。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地区性势力来说,做一个摇摆不定的骑墙派,有时候未必是什么好事。

对于朵颜三卫的野心,朱棣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懒得理会罢了。准确来说,朱棣本来也没把朵颜三卫当成自家人,一开始朱棣就想让朵颜三卫做一个屏障。但是,对于朱棣来说,你朵颜三卫可以骑墙,但要是跑到墙那头去了,你看我打不打你?

公元1422年,北方的瓦剌又不老实了。自捕鱼儿海一战后,北方草原逐渐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这三个部分。这其中的兀良哈地区,也就是朵颜三卫,早已成了明朝的附庸。但鞑靼和瓦剌因为距离较远的关系,对明朝还是不太服气,偶尔会来骚扰一下。这一年,鞑靼的首领阿鲁台,觉得自己最近还不错,可以和明朝比划一下了,所以就进逼到明朝边境。

此时的朱棣,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还是老当益壮,自然忍不了。没啥可说的,直接带军队砍服他就是了。

最终,阿鲁台大败,明军大胜。

不过,朱棣班师回朝的时候,终于觉得有点不对劲了。照理来说,朵颜三卫就在北边啊?他们如果不和阿鲁台串通的话,阿鲁台怎么可能威胁到明朝边境呢?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朱棣断定,朵颜三卫一定和阿鲁台部有所勾结。

朱棣做出这个判断,当然也不是全凭猜测,而是确实有证据。因为在明朝和阿鲁台交手的时候,就发现阿鲁台那边,有朵颜三卫的人出现。

小样,允许你骑墙已经不错了,你还敢翻到墙那头去?!

没啥说的,揍他!

朱棣当即下令,明军向朵颜三卫发起进攻。在明军的进攻下,朵颜三卫根本不是对手,只能认输求饶。朱棣到底不是那种嗜杀成性的人,见朵颜三卫求饶之后,也就没有再为难他们,只是让他们好自为之。

可惜朵颜三卫实在是不长记性,对于骑墙这项活动,似乎尤为热衷。后来朱棣去世以后,朵颜三卫又恢复了许多。加上当时朱棣已经去世,明朝的势力范围开始逐渐退后到长城以南。朵颜三卫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开始偶尔骚扰明朝边境。到了1428年的时候,明宣宗朱瞻基又带着人将其一顿暴打,朵颜三卫这才又老实了许多。

再之后,随着鞑靼的崛起,朵颜三卫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明朝这边讨厌他,不可能帮助他,鞑靼又开始逐渐蚕食他。所以到了十五世纪末,朵颜三卫就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

由此可见,朱棣收拾朵颜三卫,真的不是什么恩将仇报,只是为了巩固北方边境,自卫反击而已。如果朵颜三卫能够老老实实做明朝的附庸,不做什么骑墙派,后来鞑靼对付他的时候,明朝说不定还能棒棒他。

历史证明,骑墙派最后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墓盗墓贼千年不敢动,都因是这两个大师选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出生时辰,武则天墓三次被盗,武则天秘史录像

    武则天墓和秦始皇墓是两个历史上最神秘的墓,因此盗墓贼不敢动武则天的墓。在唐高宗因病去世后,武则天决定为丈夫修建陵墓,于是就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能力的奇人异事,最终两个人进入武则天的法眼。一个是袁天罡,一个是李淳风。袁天罡是唐朝的得道高人,是一代相术大师,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

  • 武则天陵墓除无字碑还有众多诡异为什么有几十个无头石像守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陵墓发生的三大怪事,武则天墓里面的未解之谜,武则天墓前有无字石碑吗

    唐太宗时,中原享受万民朝拜,唐太宗甚至被周边各族敬称为天可汗。继任的高宗以及之后的武则天,同样也处于这种繁盛中。在他们的乾陵,就有六十一蕃臣朝拜的石雕。在乾陵怪事不少,除唯一的女皇帝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外,还有这些石像,它们竟诡异的都没有头部。如果说这是原本就做成这样的,那完全说不过去,武则天让一堆

  • 明朝开国名将之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受伤不下火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遇春刚去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就敢跟朱元璋要官,他对朱元璋说:“我投奔你就是为了做先锋的,赶快把先锋印给我吧!”朱元璋见过不少狂人,却没有见过这么狂的人,很生气的说:“你来我这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给我好好干活去,先锋就不用想了。”常遇春却一点也不害羞,笑着说:“你等着看吧。”他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 南朝第一帝刘裕为什么没有收复北方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朝皇帝刘裕,刘裕杀了司马家多少人,宋武帝刘裕电视剧

    宋武帝刘裕为南朝第一帝,与后世的五代第一明君后周世宗柴荣为两大乱世中的顶级人杰,都拥有开大一统王朝之才,却最终失败,周世宗柴荣是英年早逝,那么刘裕为何没有收复北方,一统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呢,下面我为大家解惑一番。宋武帝刘裕共北伐两次,亡国有几,光复洛阳、长安二都,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一路摧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炽在位时间,朱高炽书法真迹,朱棣朱高炽吵架完整版

    古时候,想要成为皇帝,要么历经一番争权夺位的腥风血雨,要么足够优秀能在储位屹立不倒。可是有一人,不少人说他,之所以能继位,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儿子,这个人便是大明朝第四任皇帝朱高炽。但还有一部分人提起他的时候,却对他给予盛赞,说他虽只在位十个月,却为明朝稳固立下汗马功劳。朱高炽凭什么能得后人这么高的评价

  • 李世民一生“畏惧”三人,一个为私心,一个为国家,第三个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大唐天子李世民,武媚娘第一次见李世民

    头一个就是大将单雄信,很多人都疑问,为什么李世民会用计将单雄信杀死。其实特别的简单,因为单雄信曾经不仅让李世民丢了面子,同时还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这一点李世民一直记在心中,所以在单雄信投奔大唐之时,李世民用计将他除掉。而第二个就是大臣魏征,李世民对他的畏惧不是恐惧。他正是为了整个国家去考虑,国家想要繁

  • 元朝末年,两个娇媚狐妖跑进北京一所医馆,由此揭开元朝灭亡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元顺帝画像,他其实是个不赖的皇帝。(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说实话,这位蒙古皇帝的运气有点不太好,黄河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连锁式的决堤,最终也泛滥成了巨大的洪灾,即便他拨出了庞大的资金,派遣元朝名相脱脱前去治黄,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住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灭

  • 明皇朱元璋赏赐宫女给大臣,为保贞洁挥刀自宫,第二天离开人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丫鬟失去贞洁古装剧,朱元璋临死前赐死所有嫔妃,明朝朱元璋的遗诏

    这些宫女不仅要伺候皇帝和妃子沐浴更衣,同时还要负责端茶倒水,浇花洗衣服这些杂事,如果犯错还要被惩罚,挨耳光是比较轻的处罚,严重的还会丢掉性命,甚至在皇宫里面一些小太监都会欺负这些宫女。皇帝对这些宫女的处境也非常明白,因此有的皇帝会恩泽天下,当皇宫里面宫女太多以后,会将一批年老的宫女放出皇宫,让她们回

  • 历史上首个治好天花的人,不但是清朝皇帝,还用千人做实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芨芨草能治天花吗,清朝天花病毒死多少人,清朝皇帝得天花

    当时爆发的病就是天花。大家应该对这个有所耳闻。最早天花出现在魏晋时期,当时被称之为“虏疮”,可以算是不治之症,没有人能在天花下幸免于难。一直发展到清朝,医生对天花还是没有任何的有效治疗方法。甚至在当时的皇族也有很多人为此失去了性命。而康熙小时候患过天花,并且活了下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康熙不忍自己的

  • 明朝为何可以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呢,主要有两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的七次北伐,北伐是什么意思,永乐北伐

    纵观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规律,那便是历朝历代的大一统,都是由北向南。而历史上南方王朝的北伐,往往是以失败告终,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可以说北伐不能统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打破的魔咒。而这一切,随着明朝的建立而打破。1368年明朝霸气开国,打破了北伐不能统一中国的魔咒而开国。而历数古代王朝,明朝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