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收获很大,为何他一死,航海行动就被明朝皇帝叫停?

郑和下西洋收获很大,为何他一死,航海行动就被明朝皇帝叫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2/16 12:12:01

这个尺寸在古代是什么水平呢?在几百年后,北洋水师号称是亚洲第一水师,其“定远”号军舰长度为91米,宽度为19米,较郑和的宝船整整小一大圈。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的“凤翔”号,飞行甲板长168米,比郑和宝船稍长,但其宽度仅有22米,远远小于郑和宝船。

可见,郑和率领的明朝海军,无论是在舰队规模,还是在航海技术,都是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但是,就在郑和七次远行之后,明朝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这样一个规模浩大的远航行动突然被皇帝叫停了,而且明朝还把海洋给封闭了起来,就连郑和的航海档案资料、宝船图纸,也都被烧毁;那些规模浩大的宝船,也被明朝同时销毁。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的原因,还要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起。据《明史》记载,郑和之所以率领庞大船队出航,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逃亡海外,所以想派人出海寻找;第二是明成祖想要借这样一支强力舰队出海,向周边各国炫耀中华的富强。

可以说,经过郑和连续七次下西洋后,这两个目的已经都达到了:第一,郑和并未发现有建文帝的蛛丝马迹,而经过了长达30年的时间,“寻找建文帝”计划本身都失去了意义。第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各沿海地区大小国家纷纷称臣纳贡,原来的“中华朝贡体系”再次建立了起来,大明已扬威海外,不再担心来自海外的威胁。

可是,既然郑和的航海如此成功,明朝还要坚决停止后来的航海行动呢?

第一,是财政上的考虑。刚才说到,郑和船队规模甚大,仅在永乐年间,明朝就新建船只2000多艘,平均每艘宝船耗银约五六千两。而为了联络沿岸的各个番邦,船上还要装各类用于赏赐的物资,这些花费更是巨大。

尽管也能换取一些贡品回来,但用明朝人的话说,这些珍奇异宝,对国家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明朝朝廷认为这种行为纯属于“好大喜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果断叫停了。

第二,是安全上的考虑。郑和率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也因此具备在海外建国的实力。而成祖朱棣之所以敢于将重金打造的这支舰队放出去,是出于他对郑和的信任。郑和从小服侍朱棣,后来因战功被赐“国姓”,跟他感情非常深厚。他文武双全,知兵善战,因此也十分得明成祖的信赖。

如果没有这层关系,郑和如果像当年秦朝的徐福一样,带领船只、人马出海自立门户,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如果率领这样一支力量,反过来再攻打明朝沿海,那当时的明军也是无力抵挡的。

因此,在郑和死后,很难再来选择一个合适的人来率领这支船队,而且,无论选择谁,对皇帝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于是,两相比较,还不如立即停止这种出海行动。

备注:围绕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现在史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比如,有的学者就提出:木质结构的大船,如果按照这个尺寸,其重量大约有几万吨重,肯定无法承受海上的波浪;而从宋朝、元朝的历史记载来看,也没有发现如此尺寸的大船。但是,对比西方同时代的舰队,郑和的船队仍然是世界最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究竟有多厉害?主动投靠李渊,李渊却只敢封官,不敢放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带着次子李世民开始了漫长的计划,他们先招贤纳士,文者建言献策,武者战场杀敌。虽然大多数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被李渊父子接纳了,但还是有两个人被拒绝,他们分别是李密和单雄信。单雄信是兵败之后投降李世民的,在此之前,瓦岗山的猛将们早已转向了秦王,唯独单雄信继续呆在了瓦岗山,因此这次兵败投降,李世民并没有

  • 追寻历史第3天:明朝历代帝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2、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姓名庙号谥号简称/谥号全称年号陵墓朱百六德祖玄皇帝-追尊祖陵朱四九懿祖恒皇帝-追尊祖陵朱初一熙祖裕皇帝-追尊祖陵朱五四仁祖淳皇帝-追尊祖陵朱元璋太祖高皇帝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

  • 安史之乱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别忘了那个始终站在安禄山身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史思明前期只是安禄山部将之一,后期是叛军首领。史思明做叛军首领的时间在整个安史之乱中比安禄山还长,所以才安史并称。主要因素是安史之乱是个持续八年、后续余波超百年的复杂事件,涉及众多人物和重要事件,不是对此有兴趣的人可能并不熟悉大致的过程。只对前期安禄山起兵、占据洛阳,接着哥舒翰战败潼关失守,叛军占据

  • 连中三元的宋朝名相王曾,智帮落难人家,好人必有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名相王曾简介,北宋连中3元的人,南宋十大名相故事

    本故事发生在宋真宗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王曾获得了解元第一名,又获得乡试第一名之后,就独自一人赶赴京城 东京汴梁 (今河南开封),去参加礼部的廷试。到了汴梁之后,他就找了个驿馆,安顿了下来。这一天,他路过甜水巷,忽然听到一对母女在巷子深处抱头痛哭。王曾正值二十多岁的才俊之年,又天性善良耿

  • 安史之乱,唐军人数远超安禄山,为何还会长安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63年,祸患平定,唐玄宗退位,以太上皇身份入蜀,太子李亨登基,在这之前,是于马嵬坡下绞杀杨贵妃,杨国忠被分尸。唐初尚武,自李世民开始,辽东地区,吐谷浑以及突厥全境均被平定,中华土地上从南北朝开始,达到了大一统局势下又一次全盛。游牧民族为了向大唐表示敬意,以“天可汗”称呼太宗皇帝,这后来成为唐初

  • 这几条计策要完成,可挽救明朝,却被崇祯帝办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挽救明朝,崇祯皇帝如何防止明朝灭亡,明朝崇祯皇帝主要成就

    所以一上任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皇帝事业中来,先是收拾了宦官魏忠贤把权力收了回来,然后准备大张旗鼓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国家大事,想要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自己家的江山恢复成自己祖先朱棣那样的时代。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依然非常残酷,即便是他起早贪黑的处理工作,但也没能挽回自己家族的命运,

  • 这位明朝皇帝,为大明王朝续命160年,打起仗来比朱棣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无数优秀帝王,若无此类帝王帮助,古代社会发展之路将遭遇重重阻碍,当后人对此类英明君主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亦将为其雄才武略感慨不已。可并非所有英明君主均能得世人熟识,明朝年间,一位君主的真实才能便被严重低估。基于这一明朝皇帝相助,大明王朝得以续命160年。这位

  • 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之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之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展佳展回顾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白居易的诗句为线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策划推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即是此系列的首展。本次展览展品共计230余件(组),其分别来自中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句诗的作者有一场宋朝第一艳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身无彩凤双飞翼全诗赏析,宋代诗词中的爱情故事,遇到艳遇的诗句

    宋祁做官有自己的一套,他从不参加任何派别,但他无论是在主持的财政、建设项目上,还是在政治、文化工作中,都成绩斐然。虽然他风流不羁,仕途却顺风顺水。而且,他的文采老早就被广为传播,可谓人尽皆知。一天,宋祁在汴京城的某大街上行走,迎面遇上了一队皇宫里的车马。此种情况,官员、百姓都会闪在路旁回避的,宋祁也

  • 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战神”,死后被演义黑化争议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史上最厉害的战神,唐朝六大名将图片,唐朝的三大名将

    苏定方又名苏烈,今天的河北省武邑县人。后来迁居到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市。杨广在位期间,苏定方的父亲就曾为州郡讨伐贼寇。年轻的苏定方跟随父亲一起作战,多次冲锋陷阵。其父去世后,苏定方接管了父亲原先率领的军队。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后,苏定方投靠窦建德。唐朝贞观年间,苏定方被唐朝启用,开始了其战功赫赫的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