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出宫宫女
照理说,这样的女子应该是婚恋市场的香饽饽才对,不过事实恰恰相反,她们居然嫁不出去呢?这群人就是出宫的宫女,那么为什么她们出宫后不好嫁呢?我想原因有三,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一、年龄太大,古人不愿意娶“剩女”为妻
康熙16年,规定宫女出宫的年龄是30岁,直到雍正时期,才调整为25岁即可出宫。不过无论是30岁还是25岁,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都太大了,属于超级“大龄剩女"行列。
我国古代女子结婚的年龄,最早是15岁,最晚也就是19岁。超过20岁才谈婚论嫁的,少之又少,这和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有关系。
在公元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到了公元1800年,平均寿命也只有40岁。了解了平均寿命以后,再回头去看女子的婚假年龄,就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觉得,非常合理,早结婚早生子。
图-女子难产
古代婴儿的存活率也不高,很多生下来就夭折了,即使平安落地,在生长的过程中也很容易死亡。因为古代医疗不发达,生活环境也不好,所以很多小孩子很容易患病。很多病根本无法医治,就连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伤风感冒,在古代也会导致很多人死亡。
正因为孩子存活率很低,所以古人都提倡多生,博存活的概率,避免家族人丁稀少。
了解了古代女子最佳婚育年龄后,我们再来看清朝出宫的女子,最早也是25岁。很明显不符合古人挑选儿媳妇的年龄标准。古人最看中子嗣,年龄大意味着生育能力弱或者丧失生育能力,白送估计都不会要,嫌弃多一张嘴吃饭,更别说娶来家里为妻了。
二、精于算计,婆婆不喜欢太聪明的儿媳
宫女在皇宫中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社会地位低下就意味着你可以任人欺负,对于达官显贵来说,宫女的命也不值钱。
而天下最不缺达官显贵的地方,非皇宫莫属了 。想要在皇宫日子过得相对舒坦的宫女,能干有才还不行,必须还得足够圆滑有心计。只有这样才不会一不小心,遭人报复或者冤枉栽赃。
图-婆婆立规矩
有的宫女心气高,又有姿色,再加上一点心机手段,就能够飞上枝头,成为皇帝的嫔妃;退而求其次的,稍微衷心一点,机灵一点,就可以成为嫔妃身边的贴身丫鬟,得到嫔妃的信任;在次一点的,可以成为丫鬟中的小头头,让别人信服于她。
以上三种丫鬟都是依附别人,在皇宫中生存,不过这类丫鬟大多数这辈子都不会出宫,可以在皇宫过一辈子的、丰衣足食的生活。剩下还有一种丫鬟,堪称人精中的人精!
图-依附嫔妃
在皇宫里,能够活着出宫的宫女,心计最为厉害。在那样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宫女10岁就进宫,还有更早的。
她们这些没法依附皇帝、妃子的,或者根本不想依附的,心思会更加细腻,更会察言观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到不得罪人,不被人盯上,一直熬到出宫为止。这样的宫女相比那些依附别人生存的人来说,更加懂得忍辱负重和人情世故。
可以说,能够依靠自己活着出宫的宫女,都不是省油的灯,精于算计是她们的基本功,并且这个习性会终身伴随,做任何事都会先权衡利弊一番。
图-宫女
在古代,在女子无得便是才的思想影响下,这些精于算计,又见过世面的女子,平常人家是断断不敢要的,就算男生想娶,婆婆也不会同意。中华几千年的婆媳关系,之所以如此紧张,就是因为婆婆都比较强势,想让儿媳妇言听计从,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导致。
在宫里受气半辈子,出来后的宫女肯定不愿意受气,并且婆婆也算不过她,这一点身为婆婆的心知肚明,所以是断然不会让儿子娶这样一位女子的。
三、宫女人情复杂,怕沾上不必要的麻烦
有的宫女出宫,那是被逼无奈,或者是被“清理”出宫的,这样的宫女相比较那些精于算计,靠自己或者熬到出宫的人来说,更为可怕。因为来路不明,娶进家门后有极大概率会惹祸上身,还是杀身之祸!
1、犯错被赶出宫
有的宫女在宫中犯了错,惹怒了主人,就会被驱赶出宫。要是一些不紧要的小错,或许是主人心眼小,才会被赶出宫,这种的话还好,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但是如果是犯了大错才被赶出宫,那就会很麻烦。
图-宫女犯错
比如偷盗财物、与宫中侍卫有染、或者与太监对食,这样的错误一般都是死罪,但是偶尔皇帝或者嫔妃会大发善心,将她们打一顿板子,然后赶出宫来,但是虽然皇帝、嫔妃免了她们的死罪,但是宫中不乏还有其他人害怕被牵连,会选择找机会杀人灭口。
杀人灭口的时间可不好掌握,有的人会等到风头过去后再动手,如果这时候宫女已嫁为人妇,为了万无一失,杀人者会不留一个活口,这种情况娶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图-太监、宫女对食
即使宫女与侍卫清白,也没有与太监对食,而是坚守原则。但是有的侍卫和太监势力很大,就算宫女不答应,也不会让你好过,出宫了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欺辱。试想一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宫女,是不是更加危险了呢?
2、替主人办事后,奉命出宫
在皇宫里,只要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譬如皇子、公主、王爷、嫔妃等,总是免不了明争暗斗,尤其是皇子和皇子之间、嫔妃与嫔妃之间。但是他们争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宫女和太监去完成,他们负责指挥!
有的时候,如果做的事情牵涉很广、或者是比较大,一旦被发现就会身败名裂、还会获罪入狱。这样的事一般做完以后,主人都会安排经手之人出宫,以免被查。但是之所以安排出宫,是因为在宫里不好动手灭口,容易被发现!但是到了宫外,可以说处死一个宫女,那简直太简单不过了。
图-宫女出嫁
实际上,替主人办事的宫女心中也很清楚,自己虽然出宫但是性命堪忧,所以会费尽心思,隐姓埋名让自己活下来,这会让她收敛在宫内习到的所有行为习惯,让她看上去像一个普通人。
但是无论宫女如何伪装,始终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并且总能被找到。这一类人同样的,嫁到谁家,谁家就会倒霉遭殃,平白招惹灭门之祸!
写在最后
其实在清朝,能进宫做宫女的都不是普通人,至少是满族人,好多还是正八旗子女,汉人是特别少的。但是话虽如此,在皇宫里,他们的地位确实很低的。在宫里人情世故又特别复杂,平常人难以判断,出宫的宫女是否还与宫内有牵扯,不知道是不是正常出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都不会选择迎娶出宫的宫女为妻!
图-清朝宫女
再者宫女出宫最年轻已经是25岁,对于古人来说年龄实在太大了,不利于生育。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社会的女子,“大龄剩女”还真是一抓一大把了。
古人寿命短,就光出于这一点就不会要宫女。不知道如果你活在清朝,会不会娶一个25岁的女子呢?会不会娶出宫的宫女呢?
我是
@汗青烟月
,每天说点历史小故事,码字不易,欢迎大家点、评、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