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武状元,因为一首杜甫的诗得罪朱元璋,后被凌迟处死

洪武状元,因为一首杜甫的诗得罪朱元璋,后被凌迟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1/25 2:46:08

北方士子闹事,造成恶劣影响,朱元璋坐不住了,经审查,中榜进士果然是清一色的南方人,不禁大怒。为了安抚北方士子,朱元璋派前科状元张信(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等人重新阅卷,事后,张信回奏,刘三吾取士没有问题,那些北方士子的理的确很差。

北方士子难道就一个也不行吗?世上哪有这等事?朱元璋震怒,认为张信与刘三吾等人串通为奸,沆瀣一气,于是下令严惩。最终,刘三吾因年事已高,流配戍边,张信等数名重新阅卷者被处以极刑——凌迟弃市。可怜张信这位前科状元,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才干,就成为一堆碎肉,时年二十五岁。

在朱元璋的严酷政治下,谁敢堂而皇之地作奸犯科?刘三吾不敢,张信同样也不敢,即便有舞弊、为奸之事,也不会做得如此明显,至少会象征性地安插几个北方士子入榜。然而,北方士子的水平实在太差,根本无法入榜。科举取士要公平,以实事求是,刘三吾、张信奉公办事,本无可厚非,但是,朱元璋猜忌心太重,也需要给北方士子一个交代,于是刘三吾、张信成了牺牲品。

处死张信,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其一,张信身为侍读学士,却多管闲事,经常直谏朝政得失,对朱元璋的洪武政治说三道四,朱元璋对他能有好感吗?其二,朱元璋让诸子各抄诗一首,呈上御览,以检验诸子的学业书法,而张信给了韩(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一首杜甫的无题诗,这下朱元璋恼了!

一首诗,而且是诗圣杜甫的诗,以气炸朱元璋?其诗云“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是杜甫绝句中的一首,无题。该诗写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败景,而且无题,字里行间散发着衰糜之气。该诗呈上,朱元璋一看大怒,这是要说洪武政治一塌糊涂、一副乱象吗?得知该诗是张信让韩王写的,朱元璋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忌恨张信,磨刀霍霍。

洪武三十年的科举榜案,极有可能是朱元璋给张信下的套。朱元璋知道,张信是浙江人,也是南方人,且状元出身,才华横溢,文字功底深厚。那些水平很差的北方人,既然入不了刘三吾法眼,同样也入不了张信的法眼。果然,张信中招。这样一来,势必会让人心生嫌疑,认为刘三吾、张信穿一条裤子。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朱元璋身为皇帝,他从科举榜案中看到的是政治,想到的是安抚北方士子。朱元璋让张信等人重新阅卷,真实目的在于平衡南北取士,以笼络北方士子,笼络北方民众。张信一介文人,想的比较简单,就是按文理优劣取士,没有按朱元璋的意图办事。张信没有错,但也有错。(刘秉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唯一世袭的武将世家,比杨家将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杨家将内部奸臣简介,杨家将与北宋的关系,杨家将的故事北宋著名将领

    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今天我们来聊聊北宋唯一世袭的武将世家的故事。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大宋王朝,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感慨强秦凶汉盛唐弱宋!可怜宋王朝重文抑武,在赵匡胤统治的制度下,整个宋朝的军力都变得有些羸弱。可是在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中依然有着闻名许久的名将。比如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想来我们也无

  • 江南遗事68:将军百战死换来城下之盟,李璟怂了,南唐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璟南唐,南唐抗宋名将,南唐李璟养兵政策

    李璟最终还是签订了城下之盟,十国中最强大的南唐从此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交泰元年(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五月,李璟正式下诏取消帝号,自称国主,又取消了南唐的交泰年号,改用后周的显德年号。交泰年号也成为南唐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年号,从此南唐的官方文书都改用显德年号,这也意味着在和后周的大战中,南唐彻底败下

  • 再谈宋朝风云,刘娥皇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皇后刘娥是怎么死的,刘皇后刘娥图片,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

    刘娥祖籍在太原,但幼时父亲在蜀地为官,所以刘娥一家都随父亲生活在蜀地。但刘娥出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落到寄人篱下的境地。到了外祖家,衣食无忧是不假,但也学不来什么大本事,她被培养成歌女。到了年龄,草草寻了个银匠便把她嫁了。银匠的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很快便带着刘娥,不远万里来到汴梁城讨生活。但人生地不熟

  • 武则天能够瓦解关陇贵族,早在贞观年间就点了火,皆因废后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陇集团为何选了李渊,武则天的铁腕手段,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

    随炀帝时期实施的中国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有效打击关陇贵族,可是失败了,反而让而李渊瞅准机会,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建立了大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也采延用了并不断完善科学制度,并重用靠起义起家的山东起义的山东士族势力,和开设文学馆招揽天下文人求打压和抗衡关陇贵族,关陇贵族集团的没落就是时间问题。到了唐

  • 元朝对汉人到底有多好?为何灭亡时有些人宁死都不投降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那么强大怎么被明朝灭了,明朝为什么能打败元朝,元朝和明朝哪个强

    元朝对汉人并不好,一统后,元朝对汉人并不好成吉思汗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少数民族第一次统一中国。虽然汉人的人口众多,但统一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礼遇,毕竟对蒙古来说,汉人是必须得压制的。这个其实就跟清朝对汉人的排挤一样,不过元朝显得更为明显。1)汉人位列第三等人元朝期间,汉人是列在蒙古人、

  • 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占长安!李亨夺位唐玄宗李隆基背后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一切都要从马嵬驿开始人们关注马嵬驿,更多的是基于杨玉环在这场兵变中香消玉殒的悲情,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马嵬驿之变真正的目标是杨国忠!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变,而政变的目标绝非是简单杀死一个皇帝的宠妃,而是彻底的清除掉当时执掌国家宰相之权的杨国忠。自杨国忠继任宰相以来,其一系列

  • 为什么清朝皇陵经常被盗而明朝皇陵却没有一个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简而言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清陵更容易盗。具体由着以下四点,首先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明朝皇陵的选址其实是比较靠近北京城的,北京的明皇陵选址是朱棣定下来的,他认为自己的皇陵地址不仅要风水好,还要能成为一个军事要地,可以用来保卫自己的首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明皇陵时刻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很难被盗,

  • 唐:为什么牛李党争对唐的统治影响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牛李党争之于唐而言,是严重的内耗行为《新唐书》记载,牛僧孺、李德裕二人都有治国之大才。科举之时,牛僧孺便能针砭时弊,指陈时政。任御史中丞时,按执冤狱,刚正不阿,面对贪赃枉法、贿赂宦官的罪人李直臣,牛僧孺据理雄辩,说服了唐穆宗公正处置。出任鄂州刺史时,牛僧孺裁撤冗员、整肃吏治、减轻民赋,百姓称道

  • 《大明王朝1566》中的服饰问题:1.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王朝1566里的太监,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衣服,浅谈大明王朝1566中的官僚体制

    一、宦官也是分等级的,明朝内廷有二十四衙门:习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御马监、司设监、尚宝监、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印绶监、直殿监、都知监,共十二监。十二监每监各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典簿一员,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此洪武旧制也。后渐更革。

  • 唐朝时,李林甫以花言巧语蒙蔽唐玄宗,使盛世唐朝走向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古代史书中,宰相是最受皇帝宠爱的人,拥有着仅次于皇帝的权力。宰相是最高的官员,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不但要管理朝堂上的事务,还要管理朝堂上的事务。因此,在民众的心目中,宰相就是他们的信仰。宰相制度是在春秋时代才开始确立的,而在以后的几个王朝中,宰相这个职位一直受到重视。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