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简而言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清陵更容易盗。具体由着以下四点,首先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明朝皇陵的选址其实是比较靠近北京城的,北京的明皇陵选址是朱棣定下来的,他认为自己的皇陵地址不仅要风水好,还要能成为一个军事要地,可以用来保卫自己的首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明皇陵时刻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很难被盗,而清陵的选址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满族人不像汉人讲究这么多,所以关外昭陵在沈阳,东陵在遵化,西陵在保定,各处皇陵的选址只在乎风水,关于其他的没有那么多想法。
第二就是陵墓的建筑结构不一样,明朝的皇陵建筑非常难找到地宫入口,而且地宫内部非常复杂,每到非常弯曲墓道口也是随机设置着机关,这对于盗墓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清皇陵对于明皇陵来说只能算是浅藏风土,只有不到九米,而且秦皇陵所有的陵墓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也就是孙殿英在找到慈禧地宫入口之后,还能找到乾隆地宫的原因。比如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都是几十个村民用锄头就可以挖开的第三个原因,当然就是政治和历史原因了,明朝的时候,明皇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有专门的守陵人,到了清朝以后,清朝的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也是在好好的保护明皇陵。乾隆时期,甚至还将明皇陵给修缮了一下,而清朝的皇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民国时期是盗墓贼爆发的高峰期,所以呢,清朝皇陵肯定是得不到幸免,而明朝皇陵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啊。
第四个原因就是皇陵的自身保护措施和大家的普遍认知,刚才说了明朝皇陵地宫结构复杂,当时考古专家为了挖掘朱棣的皇陵,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地宫入口,这更别说盗墓贼了,就算盗墓贼能够进入明皇陵耗费的时间也是消耗不起的,而在大家的普遍认知当中,清朝是少数民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在百姓的心中一直都有着抵触情绪,一旦这个王朝覆灭,那么这种情绪就会被立马点燃,在中国人的心中,刨坟掘墓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所以清朝的皇陵大多都被盗了,而明陵却极少被盗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