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顺治年间一场科举考试复试中, 交白卷的吴兆骞受到什么惩罚

清朝顺治年间一场科举考试复试中, 交白卷的吴兆骞受到什么惩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30 更新时间:2024/1/23 22:46:43

离我们最近的清代史书里,明确记载一位交白卷的考生,而且是在顺治皇帝亲自督办、极为关心的一场举人复试中交了白卷!此人名吴兆骞,江南著名才子。

虽然科举考试进行了1000多年,但是直到清朝才首开“科场作弊者死”之先例,即便有如此重的惩罚,清朝二百多年时间里,曾发生过三次大的科场案:

一、顺治丁酉科场案、二、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三、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

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岁次丁酉,先后发生了顺天乡试案、江南乡试案,因为发生在丁酉年间,习惯上将这年发生的科场案总称丁酉科场案。

主人公、江南才子吴兆骞交白卷的那场考试隶属于顺治丁酉江南科场案。

吴兆骞,字汉槎,江苏苏州人氏,生于官宦世家,少时即聪慧,十来岁时所作诗文已令见者惊叹。及长,他与陈维崧、彭师度合称“江左三凤凰”。

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举。金榜题名往往预示着美好前景的开始,但对于吴兆骞来说,这仅仅是噩梦的开端!

概括来说,丁酉江南科场案的发生有三大因素:

一、与吴兆骞同时中举的还有右詹事方拱乾的第五子方章钺,而主考官也姓方,叫方猷。言官由此咬定,方拱乾与方猷“联宗有素,乘机滋弊,冒滥贤书”。方拱乾向顺治解释,他与方猷素无交往,更没有联宗。

二、御史上官铉又奏参江南同考官龚勋出考场后被考生羞辱,事情可疑。

三、因为丁酉顺天科场案发生在前,方猷、钱开宗被任命为江南主考时,顺治帝曾当面向他们提出过警告,要他们敬慎秉公,倘所行不正,决不轻恕。

如此重要的南北两场乡试都存在舞弊嫌疑,顺治帝见奏,将主考官方猷、钱开宗和十八名同考官全部革职,令刑部派遣差役将主考、同考以及中试举人方章钺等迅速押解来京。

顺治下令重设考场,由他亲自复试,考场设在中南海瀛台,复试合格者保留举人资格,不合格者治罪。复试时,举子们身戴刑具如同犯人。每个举子身旁,是两名手持钢刀的“监考”兵卒。

复试前,吴兆骞曾说:“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的?”

吴兆骞本是江南才子,虽然是一场得到当朝皇上关注的复试,但自视甚高的他或许有一种受辱感觉,竟在复试中负气交了白卷。

在顺治帝的严旨催促下,这桩科场案的结局是,两名主考官斩立决,18名同考官绞立决,8名复试不合格的举子革去举人资格,杖40,流徙宁古塔。

至于吴兆骞,后虽经礼、刑两部多次严审,查明吴兆骞确无舞弊行为,但顺治皇帝还是亲自定案,革去吴兆骞举人资格,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宁古塔达二十三年之久。

经好友纳兰性德顾贞观等人在朝中斡旋,吴兆骞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得以放归,返里省亲。

流放前是年轻才俊的小伙,经历二十多年艰苦的边陲流放生活,回来时已是年过半百的垂暮老人!

(清末宁古塔街景)

每个人都有其个性,保持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是,无论身处那种环境或圈子、亦或是想入职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更多文章

  • 玄武门有何魔力?唐朝3次兵变皆发生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有多惨烈,玄武门政变的历史,历史上玄武门之变的真实情况

    一、3次玄武门事变,3次成功,3次成就大唐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广为人知,是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发动的。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也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矛盾积累的过程,双方明争暗斗、俞演俞烈,最后导致玄武门事变的死局。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趁着李建成、李元吉入宫见皇帝的机会,在玄武门拦截并射杀了

  • 清朝都消失了一百多年,可他自认乾隆七世孙,公园中身穿龙袍出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到了现在,大清都已经亡了一百零六年,却有一位人自称是乾隆的七世孙,在吉林的一所公园内身穿龙袍,脚蹬龙靴, 随行数百人,按照清朝皇帝的排场,在这个公园中给人们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皇帝”出游,厉害的是这些随行人员居然还实行三跪九叩之礼。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中的思想开放,和从前完全不一样。在古代的时候

  • 秦朝、汉朝、唐朝、明朝,哪个最能代表中国历史中最强盛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汉朝秦朝明朝哪个厉害,汉朝和唐朝哪个是中国最强王朝,秦朝汉朝元朝明朝的制度或措施

    1.强大的大汉王朝2.强盛的大唐王朝唐太宗虽然是采用了一种非正当手段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勤政爱民,在我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开明君主!唐太宗在位时期,国泰民安,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还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唐太宗继位,经济上得到了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对外开疆拓土,向东攻灭东突

  • 司马光家风:以俭为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今属

  • 盗墓贼挖出一块唐朝石碑,颠覆日本历史,日本学者:我们绝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日本的国史,在中日历史学者之间,一直存在“徐福论”的说法。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始皇)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司马迁记载,始皇为了得到长生不老药,派徐福东渡。徐福谎称要带了三千童男童女给

  • 黑死病间接导致了元朝灭亡?朱元璋的父母不是饿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谁被朱元璋灭的,朱元璋推翻元朝,朱元璋怎么打败元朝

    后世关于元朝灭亡的原因大概都是这个印象:元朝统治者残暴无比,喜欢奢华生活,把老百姓压迫的没有立足之地,收赋税收到了几十年之后,老百姓被逼的饿死,逃荒,实在活不下去了。元朝的统治者收取赋税自然大部分是从商人手里面收取的,至于农业税,元朝收取的很少,因为蒙古人本身是游牧民族,不重视农业,所以元朝当时的农

  • 清朝唯一穿龙袍下葬的女子,做到武则天也没有达成的事,并非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是穿龙袍下葬吗,历史上唯一穿龙袍下葬的女人,清朝皇后能穿龙袍吗

    在宗法社会中,父权需要得到极高的尊重,任何的僭越都不合规矩,古代的僭越甚至于可以视为是一种罪行,最高级别的甚至会被株连九族。可能很多朋友会认为这个女子是慈禧,毕竟慈禧晚年一手遮天,并且是个啥事都做得出来的主,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个穿龙袍下葬的女子名为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皇帝的三女儿。这一点从固伦荣宪公

  • 黄河泛滥,不修河堤也是为了维护元朝的统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时期黄河示意图,苏联面积vs元朝面积,元朝12位皇帝关系图

    元顺帝元顺帝至正四年,元帝国的统治者们收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的几十万人沦为了难民。这么一个简单浅显的问题,元帝国内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修河堤,而另外一种却完全反对修河堤。这是怎么回事呢?黄河作为帝国的统治者,黄河泛滥毫无疑问肯定是要下令修河堤的呀!虽然元朝统治下

  • 汉朝时如何储备军事人才?武则天为何要开创武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是武举制,武举制,武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科举制刚设立之初考察的是人们对古代经典的认识,而那时军事人才还没有统一的选拔策略。武举是从唐朝开始,那汉朝军事人才是怎么储备的呢?汉朝之时就已经产生了挑选作战型人才的制度,它的名字叫“勇猛知兵法”。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呢?汉朝的这种方式不是常设的,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征调使用。对于历代统治者而言,统

  • 魏忠贤祸国殃民被崇祯诛杀,为何他一死,明朝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为啥要杀魏忠贤,魏忠贤死后多少年明朝灭亡,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太监乱政由来已久,大部分都会加速王朝的消亡,但魏忠贤的专权在一定程度上为明朝续了命,要不是他在朝堂上力压东林党,明朝说不定就提前灭亡了。东林党跟魏忠贤势不两立,虽说爱国之心比天大,但执政能力却是一个低能儿。魏忠贤虽然四处打击异己,但在国家大事上还是有点眼光的。明朝的外患在东北,为了防范女真人进一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