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侯王入京当皇帝,如何控制旧臣?汉文帝写下教科书

诸侯王入京当皇帝,如何控制旧臣?汉文帝写下教科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03 更新时间:2024/2/8 23:08:36

代国五郡当中,只有太原郡完全在汉朝掌控中,其他四郡云中、定襄、雁门、代郡,或多或少都有些地方在匈奴或汉朝叛将的控制下。刘邦的二哥代王刘喜正是害怕,才从代国逃了回来,因此国除。汉朝叛将韩王信和陈豨锋芒逼人,匈奴人更是潜师袭远,常来霸占草场。

刘恒的代国比起大哥刘肥的齐国、三哥刘如意的赵国,那真是云泥之别。

吕后去世后,代王刘恒到长安即位,是为汉文帝,但形势危如累卵,兵权全都在周勃等高祖时期的老将手上。然而文帝却兵不血刃,迅速控制局面,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文帝封赏从晋阳随驾来的诸臣,舅父薄昭封为轵侯,食邑10000户。拜宋昌卫将军,掌长安城内南军与城外北军,封为壮武侯,食邑1400户。授张武郎中令,巡行宫殿,另五人也位列九卿。这么做看似任人唯亲,但实际只有两人封为列侯,我们来看看文帝是如何封赏吕后的那帮老臣的。

朱虚侯刘章益封2000户,后来封为城阳王,食邑56642户。

图-山西太原

萧何次子萧延封为酂侯,益封至26000户。此前酂侯萧何去世,长子萧禄袭爵,不久萧禄去世,无后。吕后便以萧何夫人同氏封为酂侯,食邑仍是8000户。另封萧何次子萧延为筑阳侯,食邑数大减。萧何是沛县帮当中与吕氏关系最为密切之人,按照这个节奏等其夫人去世,子孙后代食邑数将大幅削除,这引发功臣们不满。文帝即位后,立刻改封萧延为酂侯,益封至26000户,以定功臣之心。不久萧延去世,无后,文帝又以其弟萧则为酂侯。

平阳侯曹窋益封12400户,总食邑23000户。曹窋是曹参之子,早在惠帝时期,他就是天子的亲信,曾奉惠帝之命去责备其父。惠帝死后,曹窋左右逢源,与吕氏关系不错,而诛杀吕氏时期,他又充当周勃的左右手,负责联络各方人马。

图-太原

绛侯周勃益封10000户,总食邑18100户,赐金五千斤。周勃跟着刘邦打天下十几年才封8100户,平定诸吕短短几天就加封一万户,效率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曲周侯郦寄益封13000户,总食邑18000户。

阳都侯丁甯益封9200户,总食邑17000户。

南宮侯张买,原食邑不祥,总食邑益封至16600户。

右丞相陈平益封5600户,总食邑10600户。

东武侯郭它益封8100户,总食邑10100户。

颍阴侯灌婴益封3400户,总食邑8400户。

图-西安古城

襄平侯纪通益封2000户,总食邑4000户。纪通真是个幸运儿,其父纪信假冒刘邦投降,被项羽用火刑烧死,纪通得封襄平侯。因为长相俊朗,成为刘邦的乘龙快婿。作为刘氏家人,卷入诸吕之乱,给周勃传了几次话,跑了几次腿,便加封2000户。

封典客刘揭封为阳信侯,食邑2000户。

除了这些朝臣,文帝又封淮南王刘长的舅舅赵兼为周阳侯,食邑不详;封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靖郭侯,食邑不详;封常山相蔡兼为樊侯,食邑1200户。

以上是列侯,文帝还封了许多关内侯,十人封食邑600户侯(或益封),十人封食邑500户侯(或益封),十人封食邑400户侯(或益封),六十八人封三百户侯(或益封),一口气封了98个关内侯。加上之前封的朝臣周勃等人,一共封(或益封)了一百多个侯爵。

图-关中

文帝出手大方,可对自己人,便显得有些寒酸。舅父薄昭封为轵侯,食邑10000户。宋昌封壮武侯,食邑仅1400户。其他从代国跟随而来的亲近之人,再无人封列侯。总的来说厚彼薄此,文帝迅速取得满朝文武人心。

文帝确实是刘邦八子中最像刘邦的,别看封了这么多侯爵,文帝时就削爵不少,文、景、武三朝,这些前朝功臣的后代大部分都削爵了。比如说酂侯萧则,过几年文帝坐稳皇位,便借机将其削爵为民,26000户,一户都不留给萧氏。刘邦封王侯比项羽大方多了,功成后铲除异姓王也是干脆利落,文帝现学现用,为刘家打天下的功臣及后代,大多殊途同归,都削爵为民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45万赵军被坑杀,长平之战真是赵括一人的错?专家:他只是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坑杀赵军40万后赵国的反应,长平之战的真实历史赵括错了吗,长平之战赵军有没被坑杀的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我国古代发生过无数的大规模决战,每一次战争都会出来几个著名的战将,成王败寇,胜利者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青史留名,而失败者亦无需多言,落得遗臭万年之名,双方交战必定会有胜有败,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段历史书上令人瞩目的战役,那就是长平之战。[var1]说起长平之战,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

  • 曹操逃难时为什么要杀吕伯奢,因为吕伯奢一家都不是好人,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老版三国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投奔吕伯奢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代奸雄,为世人所不耻,可奇怪的是,就是这样的奸雄,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就属曹操的势力最大,麾下猛将和谋士最多,可是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反而势力最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曹操!先从曹操的那一句千古名句“宁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说起,这句话是曹操对陈宫说的,而时间

  • 秦将赵佗在秦末建立的南越国,却因子孙的一段绯闻被刘彻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末年中原大乱,赵佗决定采取封境养民的政策,将南越通向中原的所有道路都被封锁,并自行在百越之地封王建国,也就是历史上的南越国。直到秦朝被灭,汉高祖刘邦派使臣南下出使南越国,接受了刘邦递出的绶印,开始向汉朝称臣。除期间吕后执政时期有过一段时期的抗衡,但南越国与汉朝长久的往来都是互通互惠的

  • 马邑之谋是个什么事?看看汉武帝是如何伸出躁动的触角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35年,这是值得我们记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汉武帝的奶奶窦老太太去世了,她的离世促使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汉武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尽情燃烧了,然后儒家思想终于冲破最后一道枷锁,成为政统的核心思想。窦老太太一辈子信奉的黄老之术,不太喜欢各种折腾。再加上她的资历老(三朝元老)、地位高(太

  • 他是三国时期最知晓人性之人,害死曹操长子却能在曹魏安度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八虎将和五子良将,曹操多疑的真实历史故事,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

    他就是被称为“毒士”的贾诩。贾诩不像“卧龙凤雏”那般少年成名,出生贫寒的他真正踏上历史舞台已经40多岁了。他本来的董卓的谋士,在董卓死后,他力劝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等反攻长安,最终令长安百姓再次生灵涂炭。而这一计策令他名声大噪,此后他为此时常懊悔,同时也是让他被称为“毒士”的重要原因。后来贾诩投奔了

  • 春秋战国7大水利工程,3个为了战争,4个为了民生,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古代水利工程第七名:邗沟邗沟,于公元前486年,由吴王夫差开凿,由于它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它将长江、淮河以及之间的几个湖泊连接起来,这几个湖分别是武广湖、陆阳湖、潘梁湖、博之湖、射阳湖,全长大约三百八十里,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var1]干沟示意图

  • 历史上的韩信有多猛?功高盖世,楚汉战争中吊打各路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早年间在项羽麾下并不被重用,看人极准的萧何将他推荐给刘邦,韩信自此成为大将军,立即就给刘邦规划出“环定三秦”战略。而占据秦地最大的敌人便是秦末最后一员名将章邯,此人在大秦危亡之际险些力挽狂澜,诛灭以陈胜为首的各路起义军,斩杀项羽叔父项梁,险些以一己之力再次平定天下。即使后来巨鹿之战失利,章邯依旧

  •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是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国长平后为啥恢复元气快,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长平对赵国的重要性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的一场大战,结果赵军四十五万大军全部被坑杀,秦国虽投军七十万,但也损兵折将。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之后燕国就想趁机灭掉赵国,谁知已经元气大伤的赵国还是将燕国打得丢盔卸甲,燕国甚至割地求和。奄奄一息的赵国凭什么呢?[var1]燕国并没有在长平之战后立即攻打岌岌可危的赵国,而是过了

  • 姓赵的祖先是秦始皇!看看你的姓氏,祖先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姓嬴还是姓赵,赵姓有多少个皇帝,赵朗秦始皇

    大家都知道,在最早的氏族社会,繁衍奠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就是所说的母系社会。所以,最早的姓氏,都是带女字旁。当生育繁衍之后,族系的成员越来越多,常聚集地势必容不下这么多的人口,就会发生部落外迁。在迁徙的过程中,男性的优势就逐渐体现出来,强壮、主要劳动力、生存力强,母系社会就慢慢过渡到了父系氏族时

  • 历史四大“忍者”,司马迁司马懿占两席,首位不是勾践却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迁司马懿,司马懿和司马迁的关系是啥,司马懿与司马迁是同一个年代吗

    [var1]第四位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因他而来,他的隐忍程度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作为国君他进入吴国给吴王当仆人,每天做牛做马,夫差有病的时候亲自为其尝粪便,如此屈辱勾践就此忍了下来,后来吴王夫差认为此人不足成事,让其归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