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事不喜欢,父母不得意,外界不看好,难道所有人都在PUA赵括?

同事不喜欢,父母不得意,外界不看好,难道所有人都在PUA赵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83 更新时间:2024/2/7 23:51:04

[var1]

(对峙)

公元前260年,当然,这也是赵孝成王七年。

这一年,秦军和赵军都集结了重兵,对峙于长平。

长平,在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县。

两方基本上是倾尽所有,全部ALL IN ,想要来一把大的。

赵国和秦国同为战国七雄,老实说,实力其实差不太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秦国是人才大国,名将济济,但赵国此时却面临着将领迭代更替,青黄不接的情况。

《史记·卷八十一》: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

赵国原本有一位牛人狠人,打仗贼猛,名字叫做赵奢,但遗憾的是,赵奢在这一时节,戏份已经杀青,早就领了便当。

军事战场上无人可用,也就算了,赵国的政治舞台,也有点惨淡。

名将蔺相如,也就是当年完璧归赵的那位,如今更是身患重病,不能自理,只能麻木不仁地等待着生命的最后时刻。

[var1]

(赵孝成王 形象)

此情此景此条件,就算是素有雄心壮志的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也不禁想要感叹一声:

我滴个神呐!

不过好在,赵国至少还有老将廉颇兜底儿。

已经故去的赵奢是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和霍去病关羽等人齐名,而为赵国兜底儿的廉颇则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相当于战国时期的F4成员,实力和影响力,那都是不容小觑的。

赵孝成王这个人,有点心急想吃热豆腐,任用廉颇之后,命令廉颇主动出击,结果不擅长进攻的廉颇结结实实地被秦军收拾了一顿,大军溃败,廉颇只好退兵坚守。

这一坚守,廉颇同志擅长防守的优势,可就出来了。

你狂你嚣张,我紧闭城门不和你打,我不搭理你,我就这么跟你耗着,你有什么办法?

《史记·卷八十一》: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有读者说可以强攻,这的确是个办法。

但问题在于,赵军别的不行,垒城墙垒的是相当高,秦军攻个城,赶上攀爬珠穆朗玛峰了,如此强攻,伤亡太大还不算,主要是太折腾。

秦军强攻不利,很快开始想别的办法。

[var1]

(廉颇 形象)

所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秦军很快开始大肆散播廉颇要叛变的消息,好一顿花钱买热搜,结果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朵里。

作为君王,他们天生就会对像廉颇这种手握重兵的将领有所怀疑,现在舆论闹得这么凶,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廉颇肯定是不能再用了。

但问题是,廉颇已经是赵军的最后一张底牌了,把廉颇换下来,把谁顶上去呢?

正在赵孝成王一筹莫展之际,秦军已经又发动攻势,开始散布新一轮的谣言。

秦军士卒们对外大肆宣扬,说秦人最害怕的,当属赵国一个叫赵括的武将,那为啥害怕赵括呢?秦人又说,因为赵括是赵国战神赵奢老爷子的儿子,素有威名,秦军一听到赵括的名字就哆哆嗦嗦的。

这条消息很快被赵孝成王悉知,他眉开眼笑,鼻涕泡都要美出来了,立刻把赵括提拔了上来,全权负责长平之战的相关事宜。

我们无从检测赵孝成王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定是,这位仁兄一定是有点大病。

秦军让你换下廉颇,你就换下廉颇,秦军让你任用赵括,你就任用赵括,他完全是被舆论所裹挟了。

[var1]

(蔺相如 塑像)

赵孝成王虽然没有主见,但这并不代表赵国全是蠢蛋,比如,听说赵括被派上了战场,身患重病的相邦蔺相如可以说是“垂死病中惊坐起”,立刻火急火燎的跑到王宫里去劝谏。

《史记·卷八十一》:王以名使括...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蔺相如表示,大王啊,你这事儿你不能这么干呐,赵括就是个毛头小子,所倚靠的不过是他父亲赵奢的威名,他平时除了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兵书之外,一无是处,用它肯定是白费。

话,说得不太中听,但却无疑是蔺相如的肺腑之言。

不过很可惜,赵孝成王认为蔺相如很明显是仗着自己资格老而瞧不起年轻人赵括,所以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诚然,没有资历,不代表就没有能力,我们是应该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所以我们当然也可以认为是蔺相如存心不良,排挤赵括。

但问题是,打压排挤赵括的,不仅是蔺相如,你比如赵括的父母,从小对赵括就挺没信心的。

史书上说,赵括这个人,打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学习兵法,又好看兵书,整天演武论战,认为自己以后上战场必然能大放异彩。

[var1]

(赵奢 形象)

也就是说,赵括其人,是很骄傲的。

赵括的父亲赵奢也时常和儿子谈论兵法,虽然赵括每次都侃的神采飞扬,头头是道,但赵奢却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言行举止之间都太过轻佻了。

因为赵奢发现,赵括对战争的态度,是很随便,很轻松的,在赵括的言谈之中,战争就宛如一场不痛不痒的游戏。

只有过分天真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做一场游戏,如赵奢这样的名将,他们时刻都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

由此,赵奢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史记·卷八十一》: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国以后不重用赵括掌兵也就算了,如果以后重用赵括掌兵,那么一定会招致赵国的灭亡。

如果说父亲威严,对儿子多有批评和成见的话,那么母亲总归应该是慈爱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赵括成为了赵国战时最高指挥官,马上就要去前线赴任的时候,他的母亲却出乎意料的上书赵孝成王,请求王上收回成命,罢免赵括的职务。

[var1]

(赵括 形象)

慈母上书,赵孝成王难免有点好奇,于是询问其原因,赵母坦然答道:

《史记·卷八十一》:父子异心,原王勿遣。

我夫君当将军的时候,礼贤下士,君上赏赐给他的财物,他都分发给了士卒,而现在我的儿子做了将军,却整日趾高气昂,致使士卒们都畏惧他,君上赏赐的东西,他都带回家中,据为己有,他的确是我的儿子,但他却和他的父亲截然不同。

《增广贤文》中说,严父多孝子,慈母多败儿。

赵母如此直接的,不留情面地指出儿子的缺点,不是他不爱他的儿子,相反,正是因为她爱她的儿子,所以才不想让赵括在战场上迎来失败的结局。

不过很可惜,赵孝成王此刻已经铁了心,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意气风发的赵括前脚到了战场,后脚就更改了廉颇坚守不出的作战方针,把固守改成了主动出击。

此时的秦军将领,是一个叫做白起的人。

[var1]

(白起 形象)

白起,这更是个狠人。

《千字文》中说: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国时期最会打仗的人,只有四个,那就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

你让廉颇对战白起,或许还能打个五五开,赵军还能坚守一阵子,现在你让赵括一个A卡武将对战SSR白起,那可就有点悬了。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主动出击,居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胜利,把由白起带领的秦军打得连连败退。

怎么回事儿?难道是大家都看错赵括了?误会赵括了?

当然不是,因为秦军之溃败,很显然是白起故意而为之的。

《史记·八十一》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白起假装溃败,引诱赵括追击,赵括果然全不自知,带着赵军吭哧吭哧的在后边追,结果白起在溃逃的过程中偷偷派出了一支队伍,偷袭赵军后方,并且趁机摧毁了赵军的辎重,顺带着扼断了赵军的运粮路线。

赵括大半辈子都在读兵书,别的他不知道,但他总该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后方的粮食送不上来,前线的士兵们可就得饿肚子。

前线的士兵们饿肚子,上了战场可就会发挥不好。

士卒们发挥不好,那搞不好就会打败仗。

败仗真要是一场接一场,那赵军可就全完了。

不过没办法,此时的秦军对赵军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活生生地把赵军围了四十多天。

四十多天,一点粮草补给也送不上来,对赵军来说,这实在是分外煎熬。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他饿得慌。

在这四十多天里,赵括四次带兵突围,想要跑出包围圈,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史记·卷八十一》: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在最后一次的突围中,赵括弹尽粮绝,终被秦军的箭矢所射杀。

[var1]

(长平之战)

主将都吹了,实在顶不住饥饿的赵军纷纷投降,长平之战就以秦军的全胜落下了帷幕。

时间的车轮在这一刻飞速前进,长平之战后三十年,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

公元前226年,秦灭燕。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

至此,秦灭六国,天下一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背后付出了哪三个沉重代价?-读战国(69)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过程,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总结,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总结

    文/松鼠爸爸[var1]信陵君魏无忌“谁要是再敢替魏王使者通报,劝我回国,立即处死!”客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怒气冲冲地对门客说。门客们噤若寒蝉,一言不发。前247年,即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十年后,他大哥魏安釐(lí)王因秦国入侵,无将可用,于是派使前往赵国,诚恳邀请魏无忌回国抗秦。魏无忌为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成了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也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时代,虽然秦国最后完成了统一,但也无法遮掩其他国家的辉煌,在战国结束前,每个国家都有完成统一的机会,每个国家都不敢确定自己能够笑到最后。时过境迁,战国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一段遥远的历史,唯独那些残存的建筑还述说着战国时期的辉煌,那么曾经的战国七雄

  • 汉朝廷尉张释之法不阿贵,扣押太子顶撞皇帝,不逊包青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廷尉张释之简介,汉文帝张释之,法不阿贵出自哪部作品

    当初,哥哥张仲花钱让自己进了皇帝的卫队,成为骑郎,这是个自掏腰包的职务,本指着在此位置上步步升迁谋一个前程,但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个吃闲饭的,“不干了,还能给家里省点钱!”张释之熬不下去了。事情常常在绝望之际才出现转机。中郎将袁盎知道他的能力,正好谒者出现了空缺,就提拔了张释之。有了与皇帝坐而论道的机会

  • 商鞅变法如何开展?浅谈商鞅变法与秦国兴衰的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原本是卫国人,他的祖先为姬姓公孙氏,所以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来商鞅在河西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秦孝公曾将包括商地在内的十五个食邑封赏给商鞅,于是商鞅有了商君之号,又称为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改革变法、富国强兵颁布《求贤令》,商鞅便

  • 秦国出武关对楚国的威胁有多大?竟修筑军事重镇析邑和楚长城防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关之战,秦国武关是现在哪地方,武关会盟之后楚国灭了吗

    [var1]武关道是联通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而武关既是秦、楚、韩三国的边界,也是秦国东南最重要的关隘。析邑的位置在今河南内乡至西峡县一带,早在公元前524年已经建置,这一事件是远早于秦国修建武关的时间的,要知道秦国得到武关所在的商於之地,是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孙武率领吴军攻陷楚国都城

  •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武艺应该怎么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五虎大将,蜀汉五虎图片高清,三国蜀汉最厉害的将领

    没有《三国演义》,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就不会传播的如此之广。说起《三国演义》里能打的猛将,除了冠绝天下的吕布,就是蜀汉“五虎将”。在“一吕二赵三典韦”这个的顺口溜里,前七名,五虎将全部上榜,另外两名是吕布和典韦。但是,蜀汉五虎将里,赵云的武艺真的能排第一吗?三国论武,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说法,每个人都有

  • 范蠡说出财富秘密,精髓仅仅只有20个字,千年来读懂的人非富即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蠡的七大发财原则,范蠡的十二条经商法则,范蠡的财富故事

    [var1] 从帝师到商圣的范蠡 范蠡是一代商圣,同样也是一代帝师,并且是非常成功的一代帝师。我们可以看,在历史上辅佐君王的人,很多都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吕不韦帮助嬴政登上帝位统一六国,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张良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最终只能是云游四海,做一名清淡的闲云野鹤。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但是

  • 三国时期曹操曾秘密训练了一支神秘部队,刘备见了只能立马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和刘备哪个死得早,曹操刘备经典对话视频,刘备骗走曹操5万兵马是哪一集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称帝洛阳,定国号为"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从此正式开始。次年,即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此来延续汉朝,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刘备东征孙权,在夷陵之战蜀军惨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继位,史称“蜀后主”。与此同时

  • 秦国和魏国打了上百年,而帮秦国崛起的三位旷世奇才都是魏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恩怨,秦国崛起的几个关键人物,历史上秦国和魏国哪个厉害

    [var1] 秦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还不在于魏国强大,而在于秦国内乱,秦国经济本来就不行,各个世家大族为了争夺利益斗的不可开交,加重了秦国的内耗。另外,秦国民风彪悍,经常会发生一些武斗事件,也影响了秦国的生产活动和战斗力。从秦献公开始,秦国开始对内部问题的整顿,秦孝公继位之后,秦国开始走向强大,而秦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竟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真是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真的存在吗,真实的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首发丨历史研习社投稿作者丨庆州知府近日,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老师不幸去世,让不少网友扼腕叹息。他扮演的关羽,长须美髯、面如重枣,胯下一匹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成为无数观众心中最完美的关羽形象。曹操的演员鲍国安,曾评价陆树铭:关羽这个角色毫无表演痕迹,浑然天成,质朴、纯粹,接近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