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大将白起活埋了45万赵国战俘,这得多大的坑啊?你信吗?

秦国大将白起活埋了45万赵国战俘,这得多大的坑啊?你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9 更新时间:2024/1/24 3:43:27

这是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中记载的一段话。他的原文很长,我截取一段如下: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但是,这段话读起来却让人感觉不靠谱,越琢磨疑点越多——

[var1]

其一,赵国有那么多人吗?

战国时期,经过诸侯争霸,连年混战,人口、尤其是青壮年男丁逐年锐减。据专家推算,战国末期,全国人口总共也就是3000万左右。当时全国还有不到10个诸侯国,平均下来也就是每个国300万人口,而当时的赵国还不算最大的诸侯国,充其量能有200万人口,去了老、幼、病、残、妇以外,怎么可能在赵国范围内征集起45万人的军队来呢?

其二,活埋45万人有那么大的坑吗?

45万人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45个人,或者450个人呀。举个例子吧——

去年,我们的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聚焦了大约7万人。那个场面大家应该还能记得,就是这7万人,诺大的广场已经是比肩接踵,人山人海了。叫白起在一个山谷里一个能埋下45万人的坑,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var1]

其三,一下子杀死45万人得多长时间呢?

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市南王庄村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从出土的尸骨来看,他们大多不完整,说明死的时候不是活埋,而是先杀后埋。但是,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杀死45万人,这得需要多长时间啊?有人曾经戏谑:就是杀猪,一分钟也砍不了几个吧?要杀死活蹦乱跳的45万战士,估计时间跨度太大不太现实吧。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司马迁老人家的这段话不够严谨,起码有两个方面站不住脚:

坑杀不是活埋;

人数肯定不实。

[var1]

第一个疑点上边已经说了。关于人数,秦国当时实行了是战功制,也就是以杀死人数定功论赏。为了在战后回国领赏,士兵往往会把杀死的敌人耳朵割下来,串成串统计。

白起当时已经是秦国大军统帅,受封安国君,他自然不需要割赵国人的耳朵回去邀赏。但他也需要向秦王汇报战果,在升平之战中,他的军队损失了20万,如果不把敌人的阵亡人数翻倍说,怎么能够交待得过去?白起先生自己虚报的成绩,后来的司马迁老师当然没法核实,只能认可这个数字。

那么,白起究竟杀了多少俘虏呢?这一点,有权威专家也做过预测,他们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和当时的具体情况,结合后来出土的尸体现场,基本认定赵军被俘被杀的人数应该在20万人左右。

[var1]

现在,我们该说一说白起是如何“坑杀”这20万人的了

尽管上面我们推翻了《史记》中有关45万人的说法,但是,一下子杀死20万人,也不是个小工程,白起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次就能用到司马迁说的那个“挟诈”一词了。

从出土的尸体来看,它们重重叠叠地堆在一起,大约有60公分厚。这说明当时的战俘手无寸铁,是被杀死后无序地堆在一起的,起码有十几层。

白起在当时应该对赵国士兵使用了诈术。当时,赵国军队被白起围困了46天之久,赵国士兵到了互相吃人的地步,他们被俘时应该没有多少力气反抗了。于是,白起就欺骗他们,如果乖乖听话就会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活命。

[var1]

这些已经恐惧到极限,包括得半死的赵国士兵只有服从的份了。他们乖乖地交出了手里的武器,任由秦国人将他们分成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的小队,白起甚至还让赵国人自己选出头目来维持秩序。

然后,白起就以分批释放他们为由,一批一批地把他们赶到隐蔽的山谷射杀或斩首。这个过程应该昼夜不停,持续数日才结束。当时的惨状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白起为什么要残忍地杀死这么庞大的战俘群体?

长平之战后,赵国这20万左右的残兵其实已经投降了。但是,如何处理他们,却是摆在白起面前的大难题。

[var1]

其一,赵国军队之所以投降,重要原因就是粮食断绝,不投降就得饿死。但是,一旦他们有了食物,恢复了体力,是否归顺就很难说了。

其二,即使这些降兵不会再造反,白起如何保证他们的口粮,又如何把把他们带回秦国去改造,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其三,如果把这些军队放回去,赵国势必会东山再起,有朝一日还是会同秦国为敌了,那就真正是放虎归山,养痈遗患了。

所以,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白起只有想法把他们全部杀死,这当然就太过残忍。事后,白起被秦王诛灭,临死前他感叹这是因为长平之战他杀人太多、作孽太重的缘故。

[var1]

无独有偶,几百年后,诸葛亮用火烧死番兵的时候也这样感叹,说他自己以后要因此折寿。看来,做人不能太残忍,但他们会有别的选择吗?

顺便说说白起和赵括

说到长平之战,就有必要介绍一下秦赵两国的双方主帅白起和赵括。

秦国主帅白起。白起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从小熟读兵书,后来成长为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字文》里有句话,叫做“起翦颇牧”,说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四位战神——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可见他在历史上有多牛。

长平之战之前,他已经受封为武安君,权倾一世。长平之战后,白起更加骄傲自满,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后来落了个被秦王赐死的下场。

[var1]

赵国主帅赵括。说起赵括,大家也不陌生,历史上因为他也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

本来,老将廉颇是赵国的主将,但秦昭襄王提前用反间计诱使赵王将其撤职,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本来也出身武将世家,他爸爸就是赵国的名将。当赵王要提拔他担任主帅时,他的母亲亲自找到赵王说他儿子不堪重伤,不能让他担任主帅。但是利令智昏的赵王比赵括还糊涂,终于不听善言,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赵括就是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的军队射杀的,也算是壮烈牺牲的英雄了。

[var1]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其实是亲戚关系,三国历史其实就是一群亲戚在群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晚年评价诸葛亮,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正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较量过吗

    先从史籍《魏略》中开始说起,在这本著作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为良家女,遂以为妻。”建安五年的时候,夏侯霸的堂妹十三四岁,在出去采摘期间被张飞得到,之后张飞就将夏侯霸的女子娶为妻。从这里开始,三国时期的儿女亲家就开始了,还没完没了。刘备

  • 唐朝千牛卫有多厉害,为何李元芳遇敌总喊出自己身份倍感荣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千牛卫有多牛李元芳到处炫耀,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壁纸,李元芳千牛卫视频完整

    千牛卫由来《庄子·养生主》里面说,庖丁解牛数千头,而刀刃却越来越光滑,就好像新磨出来的一样。后来,皇帝随身带着的一把刀就叫做千牛刀,意思是十分锐利,可以把牛斩开。到了北朝北魏的时候,皇宫内出现了一支高级部队,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以外,他们还负责掌管千牛刀,这支部队的名称叫做千牛备身。之后历代朝廷演替,

  • 曹魏的一位防守名将,抵挡关羽,两次击退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满宠的一生中,不仅参与了赤壁之战和襄樊之战,还在镇守合肥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两次击退了孙权的进攻。以下,就让我一起聊一聊满宠取得的战绩。一具体来说,满宠出自兖州之地,最初担任许县县令等官职。当时曹洪的亲戚、宾客在许县境内界多次犯法,满宠把他们抓了起来。曹洪向满宠求情,满宠不肯放人。曹洪请曹操

  • 隋唐第一女将:杀瓦岗一将生擒九将,却死在爱人枪下,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女子她临危受命却能单打独斗,诱敌深入然后将魏军首将打败,之后又冲锋陷阵先后生擒瓦岗九将,一下子名震四方,令瓦岗寨不敢与之为敌,俨然成为当代第一女英雄,不过结局她的结局却并不好,她败给了一个人,还有一样东西,是什么?这位女子叫做新月娥,出生于公元587年,当时是隋朝,她自然是长相貌美的,也当然是武

  • 这十个唐朝冷知识:盘点唐朝十大追星族,你知道有多恐怖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盘点10个唐朝冷知识,唐朝追星族照片,唐朝诡事录和唐朝的黑夜

    1、李白的诗词在现在来说也是粉丝众多,在当时来说也是拥有相当的一批粉丝,其中最疯狂的要数魏颢。魏颢最初叫做魏万,是王屋山下的一个隐士,相当地狂妄自负,但是对于李白确实相当地痴迷。为了一睹偶像风采,他从王屋山出发,开展千里追寻,李白在哪里他就去那里,一路追到了浙江天台山,听说离开了,又跋涉三千里,耗时

  • 刘备蜀汉王朝错失统一天下的实质原因探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蜀汉政权衰亡原因,刘备的蜀汉王朝持续了多久,诸葛亮再活十年蜀汉能统一吗

    有了这个刘皇叔的名气后,他还从陶谦手中轻易的获得了徐州牧。尽管后来没有守住,但是让他品尝到了IP的好处,从此为他埋下了伏笔。 在这个时候他一直以为只要用仁义包装这个IP,就会有很多幸运的事情,就会有一些地方的豪强拱手让地。在一系列失败之后,他也不得不怀疑用仁义包装的IP是否真的有用?直到他偶然的机会

  • 荒唐!唐代将军被一只猴带了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六耳猴,唐代一桩荒唐奇案,历史上最荒唐的将军

    欧阳询是唐朝初年的著名书法家,祖父欧阳頠[wěi]是南朝陈国的广州刺史,父亲欧阳纥是南朝陈国的著名大臣、将领。《唐传奇》中有一段记载,竟然说欧阳询不是欧阳纥的亲生儿子,而是其妻子和“白猿”所生。《唐传奇》记载:“梁大同未(公元547年),遣平南将军蔺钦南征,至桂林,破李师古、陈彻。别将欧阳纥略地至长

  •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操活着的时候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为什么不谋反曹操,司马懿谋反篡权完整版,虎啸龙吟司马懿有没有谋反之心

    年龄差决定一切根据曹魏的历史不难发现,司马懿比曹操要小24岁。而且曹操属于大器早成的状态,年轻的时候便有雄才大略,在加上自己的寿命比较短,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尴尬现象,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的官衔等级都低得可怜。我们可以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这个时候曹操是一头大象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是一只蚂蚁,

  • 杨玉环有一生理缺陷,正常男人无法接受,唐玄宗却爱得痴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杨玉环到底有多美呢?恐怕光用一句“美到羞花”是很难形容的。李白曾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佛槛露华浓”,杜牧说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这样一个比花还要美的女子,才能让唐玄宗一见钟情,不顾伦理的占为已有。我们知道,杨玉环一开始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但唐玄宗见了她之后,对自

  • 缠绕在汉朝皇后身上的恶魔,这难道真的是与秦始皇的诅咒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因国都的不同而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开国皇帝为刘邦,(今江苏沛县人)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西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