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30岁才开启灭国之战,24—29岁时在卷啥?六国:你太卷了…

秦始皇30岁才开启灭国之战,24—29岁时在卷啥?六国:你太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4/1/16 23:24:23

咱的始皇帝是在公元前247年13岁时即位的。刚刚即位的秦王政,那时候还得管吕不韦叫爹(仲父)呢!所有军国大事都是由丞相吕不韦一手把持,大家就可想而知少年秦王当时所处的凶险境地了。在母后跟人鬼混,军政被大臣把持等诸多不利情况下,秦王政在即位后的十年里,深藏不露,暗中积攒力量培养自己人。终于,在公元前237年,秦王23岁时,一举平定嫪毐叛乱,软禁母亲赵太后,流放国相吕不韦。将秦国的军政大权,从吕不韦的手中抢回,收到自己掌中。

23岁的秦王罢免了吕不韦,已经把自己身边最凶险的毒刺拔除。但是,你要知道,吕不韦可是从公元前265年,秦王政的上一任异人,作为秦国人质被派到赵国那一年,就开始为异人的前途,在秦国内上下游说铺设人脉的。从公元前265年到吕不韦被废的公元前237年,这个人已经在秦国深耕了将近30年。权倾朝野的吕不韦,那可是拥有一个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党羽集团。年轻的秦王,在拿掉吕不韦之时,又同一时间铲除了自己母亲豢养的嫪毐[lào ǎi] 集团,这就太厉害了。接下来,秦王就是要面对哪些人要根除,哪些人要保留?让整个秦国的军政大权稳定下来,并成为自己能够掌控的。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干完了拔除内患这件大事儿,秦王政可真没闲着, 用楚国人李斯,坚持依法治国。根据远交近攻、先易后难的外交策略,率先开启了灭赵之战。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24岁,他用间谍挑起燕、赵两国战事,以“援燕抗赵”为借口,趁着赵国攻打燕国之际。他派将军王翦桓齮(yǐ )、杨端率军攻打赵国邺城,虽然邺城没有拿下,但是顺手拿下了赵国的九座城邑。这一年,秦王政还不忘了把吕不韦发配到了河南。

公元前235年,秦王政25岁,吕不韦死了。这个好消息让秦王政算是彻底踏实了。于是,到了秋天,他下令将嫪毐的家臣一并迁往四川蜀地,彻底肃清了嫪毐的残余势力。可以说,25岁的秦王嬴政,至此才算是完全掌控了秦国的军政大权。不凑巧的是,这一年的秦国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用今天的话讲“五百年一遇”。秦王政不敢大规模对外用兵,就这,他还派出了四都之地的秦兵,外出协助魏国去攻打楚国。不能让六国他们几个国家消停。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26岁,意志无比坚定的他,继续推进灭赵的战争,派出将领桓齮攻打赵国平阳、武城。赵国将领扈辄[hù zhé]被杀,秦军斩首赵军十万人,大获全胜。赵王迁紧急调动名将李牧率军南下反击秦军,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肥之战”。“肥之战”,秦军被李牧用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策全歼。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奈何赵军玩儿了一把大翻盘,彻底打乱了秦王政的战略计划。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27岁,上一年被赵国大翻盘的秦王政并没有气馁。他死犟的脾气上来了,继续派兵在平阳攻击赵军。当秦军打败赵国军队,杀死了赵国将军,攻占宜安后。另一路秦军在桓齮(yǐ )将军的率领下平定了平阳、武城。此时,韩国的韩非出使秦国,李斯用计谋扣留了韩非,韩非被迫在秦国自杀。秦国又很及时很贴心地派李斯出使韩国安慰韩王,韩王也很知趣地请求向秦国称臣。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28岁,赵国这个硬骨头被秦国打了两年,还能坚挺。秦王政不信邪,继续大举出兵。秦军兵分两路出兵赵国,一路大军攻到邺城,另一路大军攻到太原,取下郎孟。秦军遭遇了赵军顽强抵抗,赵国将领李牧力挽狂澜,在“番吾之战”再一次击溃秦军。这一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国太子丹逃回了燕国,开始谋划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31年,秦王政29岁,三年之中,与赵国连续死磕的秦王,遭遇了“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两次重大失利,损失惨重。于是他决定暂时改变对赵策略,在战略上与赵军相持,想等待赵军疲惫时再一举出击。既然暂时不打赵国了,闲得无聊的秦王政决定拿韩国顺顺气。于是,到了9月秋高气爽,秦王政发兵搞了一次秋游,接收了韩国的南阳,任命腾为代理南阳太守。命令男子登记年龄,准备征发兵卒、徭役等等杂事。这一年,看到如此和善的秦军,魏国国王有些坐不住了,向秦国献出雍州新丰县一带土地,秦顺手将此地设为丽邑。

后面的事情就像图一一样简单明了了!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30岁,灭韩国。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31岁,灭赵国。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35岁,灭魏国。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36岁,灭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38岁,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39岁,灭齐国。统一天下!

大家好,我是创作团队先秦楚文化学者——咩咩羊,欢迎大家关注@张瑞水下看世界,记得转发、评论、点赞呦,我们下一期再见啦!

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参考:《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大传》,郭志坤,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与周朝分封制相比,为什么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和西汉分封制的比较,刘邦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很多种管理制度,有了人类,就产生了社会。有了社会自然人类就会增多,为了方便管理,人类分成了三六九等,封建制度产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管理者又创造出了各种方便管理的制度。分封制就是这众多制度其中的一个,作为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分封制在周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沿用了很

  • 夏启:少年苦难,受尽人间冷暖,贵为天子70岁仍不忘年轻时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启的故事,夏启到底多厉害,夏启是干什么的

    夏朝开国天子夏启,在位16年(前2025-前2009年)。他恢复了炎帝与皇帝时代的“世袭制”,结束了尧舜禹三代200多年“禅让制”的历史,普遍追认夏启为夏朝的建立者。夏启在位期间,勤政国事,勤俭节约,与民同甘苦。夏启伐有扈,征河西,为统一华夏作出来不朽的贡献。这么说吧,古籍文献,除了骂他破坏“禅让制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在少康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兴时代,到了少康的儿子季杼统治时期夏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季杼十六七岁时便跟随父亲攻打寒浞为复兴夏王朝做着自己的努力。相传季杼在与寒浞势力交战期间发明了用兽皮制作的甲。兵士穿上这种甲以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夏朝复国后刚开始国家并不稳定:东夷各部落并不是真心归顺夏王

  • 蚩尤终结与周朝起始,都在“山西运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蚩尤年轻照片,蚩尤是在山西运城解州战死的吗,运城蚩尤部落

    其一,蚩尤终结于“山西运城”?蚩尤终结在哪里的问题,有很多说法,但真正可靠的是藏于汉字里面,其不仅能清晰地指向“山西运城”,还能更具体地指到是“山西运城”的“解州村”,那是4700年前汉字造字的年代,“解姓”原本只存在于黑龙江的赫哲族,蚩尤的“蚩姓”也在那里,只有“蚩”作为首领有可能将“解”直接带到

  • 看完商纣王的后宫群才懂,纣王早知苏妲己是狐狸精,一直在利用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狐狸精附身苏妲己来迷惑商纣王,苏妲己狐狸精跳舞

    商纣王进香女娲宫,一脸怒色,极不情愿。继而不顾文武臣工的劝谏,题歪诗亵渎上古正神女娲娘娘。非但如此,纣王回头就选美,充实后宫,指定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进宫侍驾。小说作者许仲琳开篇点明,纣王子承父业,名正言顺;体格健硕,才思敏捷,文武双全。闻太师与黄飞虎珠联璧合,朝歌城众星捧月,商汤天下固若金汤,八

  • 妲己虽红颜祸水,但却发明了一样东西,如今我们家家户户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妲己迷人照片,骚操作妲己,妲己吃掉宫女

    纣王原名帝辛,史书上记载他不仅天资聪颖,还能徒手与猛兽格斗,神勇冠绝当代。纣王即位后对外扩张,征服了东南方的很多部落。他六十多岁的时候,攻打了苏有氏的部落,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而妲己就是战利品之一。妲己的美貌不必多说,纣王在妲己进宫之后被迷得神魂颠倒,开始沉迷酒色,从一个明君逐渐变得昏庸无道,最终葬

  • 古汉字在海外:美国发现商朝甲骨文?(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不是汉字在海外第一次被发现。此前,考古学家在日本和美国也曾发现数千年前的汉字。 韩国青瓦台石墙上发现3处汉字 青瓦台是韩国的历史古迹,始建于高丽肃宗年间,原为高丽王朝离宫。青瓦台于1948年至2022年间为韩国的总统府,曾为韩国的最高权力象征。 但由于民间盛传“青瓦台魔咒”,

  •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冠拜骑都尉,累迁丹阳太守,历三年,平定山越。以功拜威北将军。陆逊去世,迁大将军,假节,并代领其兵,镇武昌。孙权临终,在孙峻推荐下,为托孤大臣之首。少主孙亮即位,迁太傅,东兴之役

  • 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国都城——临淄齐国历史分为两段,分别是姜齐和田齐,姜齐传20世21君,田齐传7世8君,共享国825年。齐国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及河南省南部,都城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甚至能在战国中后期与最强的秦国平起平坐。秦灭齐之后,在齐地设置齐郡和

  •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主动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这些人对军队的号召力有时要胜过自己,为了避免今后不必要的麻烦,经常会出现“斩草除根”的行为,比如西汉多多益善之韩信。虽然自知锋芒过盛,但依然难逃“造反”的罪名,连带家人一起被处死;秦之白起,最终也是被逼得自刎谢罪的下场。当然自古以来武将也并不都是这样的结局,秦朝还有一位将领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