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刘海粟在1912年便提出了采用人体模特教学的想法,但这件事真正实现,却走了8年的长路。
1920年,在上海美专副校长刘海粟的主持下,上海美专第一次采用女模特作为写生对象,这件事一度在上海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海粟
诚然,一个女子,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牺牲色相,供人写生,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颠覆三观的做法。
1922年,著名的苏州美专在海红坊成立,校长颜文樑虽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却不敢效仿上海美专,在相对封闭的苏州请女模特。
可见,这件事在当时是有着极大思想禁锢的,事实上,就算颜文樑肯请,在整个苏州城,也未见得能找到肯来做模特的女性。
所以,多年来,苏州美专只是请一些老人做模特,这种境遇直到1930年胡粹中代理校长之时,才有了改观。
上世纪30年代的苏州美专
是年3月,《大光明报》还专门大篇幅描写了这件事,说苏州美专几经辗转,终于设法请到了一个女模特,月薪30块大洋。
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来看,这应该就是苏州美专的第一个专职女模特了。
这个女模特是司前街钟表店店主的女儿,身材瘦削,线条刚硬,从写生角度看,并不算是一个好的模特。
然而,有人肯做模特,已经极为难得了,总之是聊胜于无。
当时,报刊上对这位女模特有这样的评论:
“此模特每日仅献身一小时,除月满鸿沟时外,卒复托故交际事繁,时常请假,故该校对之,亦殊未能满意也。”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的人体写生课
也就是说,这名女模特每天只肯花一个小时来工作,而且隔三差五有事请假,因此苏州美专对她并不是很满意。
这种事当然不会空穴来风,这是3月的记载,到了4月,女模特与校方就出现了无法修复的裂痕。
“诸生方执笔上课,秋水望穿,模特乃迟迟不至,主事者乃持片往速鱼轩,臧获返报,谓模特于昨日灭烛留髡,今朝恐不能到校矣。”
这是《大光明报》在4月初的报道,这段描述很有意思,我们先来解释几个词:鱼轩,就是指这个女模特,臧获,就是校役,留髡,则是留男子嫖宿。
民国时期的苏州城
也就是说,这一天,学生们都准备好要上课了,女模特却迟迟没有到,学校派人拿着校长的名片去请,一问才得知,女模特昨天和姘夫过夜,还在睡觉,来不了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汗颜的理由,而报道中强调校役拿着校长的名片去请人,也颇有下最后通牒的意思,倘若不是,派人去喊一声不就结了。
校长胡粹中听闻此事后,十分震怒,当即便做出了与女模特解约的决定。
此事在苏州,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关于这个模特的消息和背景,也开始被各大报刊深挖。
民国时期的风尘女子
据说,这个模特是一个暗门子的风尘女,也就是私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要花费10个大洋,便能得着个“销魂”。
因此,“夜有招游,晨必托故缺席”。不过,这个报道一出来,女模特反而因祸得福,居然从良嫁人了。据说是被某队长看上,聘去做妾了。
这就是苏州美专历史上第一个女模特的故事,听上去令人咋舌,其实,这也并不奇怪。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州,如果不是风尘女,谁愿意来美术学校做人体模特,供这些青年学生画来画去呢?
民国时期的风尘女子
其实,就算这个模特每天按时上班,解聘也是早晚的事,要知道,学校一向注重名誉,雇佣这样的风尘女,难免会让学生们因此堕落,遭人话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体写生课已然开始,不能因为没有模特就戛然而止,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西洋画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之后的招生也有着不可预料的影响。
可是,在当时相对闭塞的苏州,再找一个“清清白白”的女模特,谈何容易?胡粹中犯了难,只能辗转到上海去试一试。
民国时期的上海美专
当时的上海是远东时尚的前沿,而且上海美专使用女模特教学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家对“人体模特”的工作已经司空见惯,可见当时上海的开放程度。
于是,胡粹中便联系上海各大美术院校,帮忙找一个女模特,不过,模特必须要到苏州去上班,这一条,令很多人望而生畏。
还好,不久之后,上海艺术大学推荐了一个模特到苏州来。
据《沧浪春色已老去》一文记载:
“徐娘年度,以肉体之道论,则较前者略为筹胜,姿色则亦殊平泛,犹如老去之春光。”
上海美专
如此看来,从上海来的这位新的女模特,已经有些年岁了,即便这样,薪水要的也比苏州本地要贵,每个月40块大洋,还要安排住宿才行。
尽管性价比低一些,但对于苏州美专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挑选的余地,还是那句话,聊胜于无。
毕竟对于一个美术专科学校来说,有没有女模特,境况上大相径庭。
新来的这个女模特姓仇,据说是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的后人,来到苏州后,就住在沧浪亭,美专为她安排的宿舍里。
关于这个姓仇的女模特,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大概在苏州美专停留了不少时间。
民国时期的苏州沧浪亭
直到1933年,《大光明报》又关注到苏州美专换了新的女模特。是一个卖豆腐小贩的妻子,名叫阿翠,无锡人士。
据苏州美专教授孙文林先生回忆,阿翠要的薪酬并不高,每月只要20块大洋即可。
当然,这个价格也与30年代的经济萧条有关,而且苏州的一介贫妇,无法和上海模特相比,在薪酬上,美专多少也有点欺其未见过世面。
再后来,世风渐渐开明,肯做女模特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民国时期上海美专实习室
画家倪贻德在1934年访问苏州美专后,曾在一篇随笔中提到了苏州美专的女模特:
“……尤其是那个少女模特,给我以最好的感觉,那是一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处女模样的少女,富有圆味的酮体和四肢,恰恰发达到适度的样子……”
可见,当时苏州美专已经不止有一个女模特了,倪贻德见到的这个十七八岁的处女模样的少女,不会是阿翠。
而倪贻德用到的“圆味”二字,也是对于女模特相当高水准的赞美。
自此以后,很少再有人或媒体关注美术学校的女模特了,这个职业也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于是,她们的故事,也只能从画家的笔触上,揣测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