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24名将中的4人, 排名是否虚高?其中2人排名确实虚高了

三国24名将中的4人, 排名是否虚高?其中2人排名确实虚高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1/21 4:17:21

排名虚高的两人:徐晃张郃

徐晃的武器是大斧头,曾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归顺曹操后,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然而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中,徐晃的表现太差了,令人大跌眼镜。在白马坡之战中,徐晃在颜良的手下,仅仅坚持了20回合,便“败归本阵”。在延津之战中,徐晃的表现更差,在张辽的战马被文丑射倒后,他抡大斧截住文丑厮杀,自知不敌,拔马退走。徐晃和张辽两人双战文丑,却双双败北。

面对颜良和文丑,徐晃连战连败,一个都打不过。但是在三国24名将中,徐晃却排在此二人前面,排在第15位。由此可知徐晃的排名虚高了,他应该排在颜良、文丑后面才正常。

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中的第三位。河北四庭柱之中的前两位分别是颜良和文丑,第四位是高览。颜良和文丑两人的名气在张郃前面,即使说论真实战力,颜良和文丑两人也在张郃前面。颜良和文丑都能独立带领十万大军讨伐曹操,而且在战场上都有不凡的表现,如颜良连续秒杀宋宪和魏续两员健将,20回合击败悍将徐晃,文丑能轻松击败张辽和徐晃两人联手,这些战绩张郃能办到吗?答案是否定的,张郃肯定办不到。

然而,在三国24名将之中,张郃却排在第14位,比颜良、文丑高了好几个名次。张郃的名次明显有点虚高了,如果他排在颜良、文丑后面,才是他的正常名次。

排名没有虚高的两人去:赵云、许褚

有人说,在界桥之战中,赵云和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没有分出胜负。他们据此得出结论,赵云的战力和文丑的战力差不多,名次也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个名次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将颜良、文丑两人的名次前移,接近赵云的名次。赵云在24名将之中排在第二位,如果颜良和文丑两人的名次排在第三、四位,仅次于赵云,代表此三人处于同一水平。第二种情况是,将赵云的名次后移,排在20名左右,和颜良、文丑的名次差不多。

实际上,赵云的武功要高于颜良、文丑两人,他的名次也没有虚高。赵云,仅次于天下第一高手吕布,乃是响当当的超一流猛将。赵云一生至少斩杀数十敌将,他斩杀的敌将,比颜良、文丑两人斩杀的敌将总和还要多数倍。

至于赵云和文丑战成平手,主要是由于当时赵云刚刚出道,武功还不是太娴熟,没有达到巅峰时期,而文丑已经是名扬天下的河北上将,因此两人才战平。

有人认为,许褚在白马之战中,被颜良的神勇吓得栗然,不敢出战,因此认为许褚的实力还不如颜良、文丑,推断出许褚的名次虚高。

实际上并非如此,许褚的实力很强,他并不是怕了颜良,才不敢出战,而是另有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许褚是曹操的保镖,首先要保护曹操的安危。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派关羽上去有阴谋。当时,关羽虽然表面上降曹,但是心一直在刘备那边,如果将来得知刘备下落,一定会寻找刘备。当时刘备暂时屈身于袁绍身边,是袁绍的座上宾。如果曹操派出关羽,关羽将袁绍手下上将颜良斩杀,袁绍必将迁怒于刘备,很可能直接砍了刘备。如果刘备被袁绍杀了,关羽后路断绝,无法投奔刘备,只能一辈子在曹营,久而久之便会真心为曹操效力。

如果许褚在张郃败北后,直接冲上去和颜良对战,便会坏了曹操的计划。因此许褚察言观色,才没有上去大战颜良。因此,许褚的名次没有虚高。

结语

三国24名将,和颜良、文丑发生交集的四员名将,其中两人的名次虚高,分别是徐晃和张郃,而赵云和许褚两人的名次是正常的,并没有虚高。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唯一一个攻破秦国函谷关的将领,还曾创下了30天灭亡燕国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威王 形象)公元前323年,时值齐国齐威王三十四年。这一年,秦国发兵,讨伐齐国。秦军和齐军交战的地点,是在桑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兖州市。秦军,很会作战,也很能打仗。生在西陲,秦人的骨子里有一股如黄土般的粗粝和豪迈。兖州有座坟,坟里埋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柳下惠,就是坐怀不乱那位。因

  • 三国时期,蜀国是否有机会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国最强盛时期版图,三国蜀国地图完整版,三国时蜀国范围

    刘备原是东汉末年势力最弱的一股,常常要依附于别人才能立足,也常常被人赶得若丧家之犬,但自从三顾茅庐访得诸葛孔明,不久便鸟铣换炮,不但借得荆州,而且与曹操孙权一起三分天下,虽是力量仍是最弱,却也是三国之一了,并以此为开始,势力仍不断扩强,更在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收服蛮夷,马超率西凉兵投降,西蜀也有了五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要执意攻打东吴?世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两军在夷陵一带相持不下,就这样对峙了半年时间之久。随后,积极采纳部下建议的陆逊使出了一招“火烧连营”的妙计,蜀军大败,造就了一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经典战例——夷陵之战。众所周知,“夷陵之战”的起因源自东吴为了夺取荆州,设计杀害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此后,怒火中烧的刘备不顾群臣劝阻,一意孤行,誓要

  • 老将廉颇、瘟神马武、武圣关公三刀合一,杨继业鹅头峰弃枪学金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继业个人简介,赵匡胤收杨继业,杨继业墓地在哪里

    为了躲避灾难,折嗣伦率领全家逃到陕西西府县,根据谐音,改姓折为“佘”,从此隐居下来。虽说隐居,武功世家,艺业却不能荒废,佘家辈辈尽出豪杰。到了唐朝末年,佘家已成大户。老族长佘从阮有两个儿子,长子佘表字洪江,次子佘存字洪洲。这对亲兄弟武艺都很高,性情却大不相同。哥哥佘表重名利,轻是非,为了高官厚禄,竟

  • 秦始皇偶遇庄周,庄子唱道:“我来人间一趟,不想光芒万丈 ”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偶遇庄周,庄周庄子,秦始皇的孤独和疯癫

    秦始皇(咖啡随笔原创)在那个世界里,秦始皇嬴政睡醒了,自己也不知睡了多久,起身后发现这个世界很奇怪,有山有水,却很空旷,附近找不到什么人。只有闲逛,啥事也没有。既不用处理国事,也不用谈情说爱,甚至不需要吃喝拉撒和睡眠,而他偏偏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每天瞪着眼睛往天上看,但整天阴阴沉沉的,既看不到太阳,

  • 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为何在清朝时期被全面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笏板起源于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王朝臣子上朝的必备品之一。官员一般把要上奏给皇帝的话记在上面,有时也将皇帝的训令记在上面以免忘记。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在清宫戏中看到笏板,这又是为何呢?[var1]原来,在清朝入关后,沿用两千多年的笏板制度就被清朝正式废除,自此以后,大臣上朝不再需要携带笏板。我们不禁

  • 史说三国:三九四 进逼建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杜预心胸开阔,不与人争功,到达江陵后,对各位将领说:“如果王濬攻克了建平,必定会顺长江长驱直进,到时威名显著,就不适合再让他受我的节制。如果他不能取胜,那么我也没有缘份对他施行节制调度了。”王濬到了西陵,杜预写信对他说:“你已经摧毁了敌人的西部屏障,应立即直取建业,讨伐历代的逃寇,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

  • 楚国用什么作为赏赐?探究春秋时期楚国的赏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的制度,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分类,春秋楚国大臣列表

    就疆域而言,春秋时期的楚国无疑是东周第一大国。楚国从小国逐渐称霸一方,与中原各国相比,其国力富强的同时权力没有出现下移,这在诸夏政权纷纷下移的春秋之际可称奇迹。楚国能够实现政治权力的平衡,其国君对赏赐制度的控制是重要原因,但这样的赏赐制度对楚国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楚国在春秋时期的赏赐极具特色

  •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名将如云,东吴有拿得出手的武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从孙权在合肥屡次惨败,让人觉得东吴军队是战五渣的代名词,孙权更是被誉为“孙十万”,但要说吴国的将领,也是很强的,最为著名的是东吴十二虎臣。在正史中,将这十二个人,合为一传,也有了一个排名,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个人,在正史中被称为江表之虎臣

  • 11本已完结蜀汉阵营三国小说,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再造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本《霸蜀》作者:庄不周 作者:321.3万 简介:重生魏延之子,雄霸后三国时代!内有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外有三国第一奸司马懿,还有半敌半友的东吴大帝。奇兵出子午,三战夺荆州,匹马平江南,千骑卷河北,镇吴灭魏霸蜀。且看我步步为营,杀出重围,一统天下。小说优点:切入点猎奇,剧情流畅平稳,主线清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