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几乎未出现一个昏君,为何耗时163年才完成统一?

秦国几乎未出现一个昏君,为何耗时163年才完成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1/21 3:57:44

[var1]

01

因为万事开头难,秦之前的王朝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其实是诸侯各玩各的,一旦老大示弱,是否反叛完全看心情。

秦襄公在西周故地开国算起,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实际上用了549年,历朝历代,秦朝的一统是最艰难的。

第二个原因是地缘劣势,这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接手秦国时的版图:

[var1]

这是公元前237年嬴政掌权时的版图:

[var1]

如果没有这一百多年的积累,彻底打破地缘劣势,灭六国就是痴人说梦。

毕竟对手同样是数百年老国,根基稳固实力雄厚,无法迅速从内部瓦解,只能通过大规模战争解决,国力消耗巨大,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第三个原因是人才劣势(前期),秦国一向凶勇好斗,整天忙着打打杀杀,无力培养贤才,在秦孝公最辉煌的那一年,朝堂之上的名士大部分来自他国,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第四个原因是政治改革,秦国的强盛始于商鞅变法,全社会都围绕“农耕和战争”开展工作,在这种长期彻底的改革背景下,实在无法全力攻伐,毕竟此时维稳才是关键。

[var1]

第五个原因是融合占领区,秦国于前316年占领川蜀,为了平息蜀地各股势力,总共花了36年,随后才出兵伐楚。

而且秦国一统之前,赵人思赵,楚人思楚,没人愿意被统一,得不到民心,融合这条路注定曲折难行。而自先秦之后,百姓都认为统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民心不再是阻力,反而成了助力,这些都是始皇帝的功劳,也难怪世人说他“功盖三皇、德超五帝”。

02

接下来,我详细告诉你,这163年间秦国在干什么?

秦献公时期,秦国处于最低谷,他在位的那20多年时间,先进行了土地私有制改革,为秦孝公变法引路,后攻取了少梁,开扩张的步伐。

[var1]

秦孝公在位时,政治改革还是主线,他最大的贡献是将春秋奴隶制改为中央集权,以战争为生产力。这个阶段国力飞速提升,政局逐渐稳定,军事日益强大,但基本未进行讨伐,领土面积变化不大。

秦惠王时期开启暴走模式,向着魏国疯狂输出,两年时间收复河西,占领函谷关和上郡。

[var1]

十二年后占领蜀地,13年后联齐伐楚,一战歼灭8万楚军,占领武关通道和汉中地区,楚国至此转入被动防御。

[var1]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歼灭24万韩魏联军,控制洛阳盆地,两年后占领南阳盆地,而后攻占河东全境。

这个阶段,秦国已然崛起,一跃成为强国之列,开始逐鹿中原,不过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实力也在增强。

03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战败楚国精锐,占领汉江平原,秦国疆域成各国之首,吞并天下之势隐约可见。

[var1]

九年后,秦国征讨赵国两次败北,却在上党实现逆袭,坑杀赵国40万将士。随后的邯郸之战,秦军惨败,30万将士命丧异乡,还失去了上党以及河东。

3年后,秦国卷土重来,失去的领土全部收回,随后的十年内,秦国一直在对抗五国合纵,确实无力讨伐。

秦始皇八年开始,秦军再次开启灭赵征途,7年苦战,虽然最后还是败了,但赵国已无力抵抗。

秦始皇十七年,韩国被灭,两年后攻陷邯郸,扫平河北,四年后攻破燕国首都,五年后扫平中原,八年后灭掉各国残余势力,九年后灭齐统一全国。

[var1]

这个阶段秦国步步紧逼,各国也拼尽家底抵抗,一路非常曲折,稍有不慎全盘皆输,这难度后世确实无法相比。

更多文章

  • 三国24名将中的4人, 排名是否虚高?其中2人排名确实虚高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24名将个人排行,三国24将谁最厉害,三国二十四名将谁最厉害

    排名虚高的两人:徐晃、张郃徐晃的武器是大斧头,曾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归顺曹操后,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然而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中,徐晃的表现太差了,令人大跌眼镜。在白马坡之战中,徐晃在颜良的手下,仅仅坚持了20回合,便“败归本阵”。在延津之战中,徐晃的表现更差,在张辽的战马被文丑射倒后

  • 唯一一个攻破秦国函谷关的将领,还曾创下了30天灭亡燕国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威王 形象)公元前323年,时值齐国齐威王三十四年。这一年,秦国发兵,讨伐齐国。秦军和齐军交战的地点,是在桑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兖州市。秦军,很会作战,也很能打仗。生在西陲,秦人的骨子里有一股如黄土般的粗粝和豪迈。兖州有座坟,坟里埋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柳下惠,就是坐怀不乱那位。因

  • 三国时期,蜀国是否有机会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国最强盛时期版图,三国蜀国地图完整版,三国时蜀国范围

    刘备原是东汉末年势力最弱的一股,常常要依附于别人才能立足,也常常被人赶得若丧家之犬,但自从三顾茅庐访得诸葛孔明,不久便鸟铣换炮,不但借得荆州,而且与曹操孙权一起三分天下,虽是力量仍是最弱,却也是三国之一了,并以此为开始,势力仍不断扩强,更在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收服蛮夷,马超率西凉兵投降,西蜀也有了五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要执意攻打东吴?世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两军在夷陵一带相持不下,就这样对峙了半年时间之久。随后,积极采纳部下建议的陆逊使出了一招“火烧连营”的妙计,蜀军大败,造就了一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经典战例——夷陵之战。众所周知,“夷陵之战”的起因源自东吴为了夺取荆州,设计杀害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此后,怒火中烧的刘备不顾群臣劝阻,一意孤行,誓要

  • 老将廉颇、瘟神马武、武圣关公三刀合一,杨继业鹅头峰弃枪学金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继业个人简介,赵匡胤收杨继业,杨继业墓地在哪里

    为了躲避灾难,折嗣伦率领全家逃到陕西西府县,根据谐音,改姓折为“佘”,从此隐居下来。虽说隐居,武功世家,艺业却不能荒废,佘家辈辈尽出豪杰。到了唐朝末年,佘家已成大户。老族长佘从阮有两个儿子,长子佘表字洪江,次子佘存字洪洲。这对亲兄弟武艺都很高,性情却大不相同。哥哥佘表重名利,轻是非,为了高官厚禄,竟

  • 秦始皇偶遇庄周,庄子唱道:“我来人间一趟,不想光芒万丈 ”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偶遇庄周,庄周庄子,秦始皇的孤独和疯癫

    秦始皇(咖啡随笔原创)在那个世界里,秦始皇嬴政睡醒了,自己也不知睡了多久,起身后发现这个世界很奇怪,有山有水,却很空旷,附近找不到什么人。只有闲逛,啥事也没有。既不用处理国事,也不用谈情说爱,甚至不需要吃喝拉撒和睡眠,而他偏偏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每天瞪着眼睛往天上看,但整天阴阴沉沉的,既看不到太阳,

  • 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为何在清朝时期被全面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笏板起源于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王朝臣子上朝的必备品之一。官员一般把要上奏给皇帝的话记在上面,有时也将皇帝的训令记在上面以免忘记。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在清宫戏中看到笏板,这又是为何呢?[var1]原来,在清朝入关后,沿用两千多年的笏板制度就被清朝正式废除,自此以后,大臣上朝不再需要携带笏板。我们不禁

  • 史说三国:三九四 进逼建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杜预心胸开阔,不与人争功,到达江陵后,对各位将领说:“如果王濬攻克了建平,必定会顺长江长驱直进,到时威名显著,就不适合再让他受我的节制。如果他不能取胜,那么我也没有缘份对他施行节制调度了。”王濬到了西陵,杜预写信对他说:“你已经摧毁了敌人的西部屏障,应立即直取建业,讨伐历代的逃寇,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

  • 楚国用什么作为赏赐?探究春秋时期楚国的赏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的制度,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分类,春秋楚国大臣列表

    就疆域而言,春秋时期的楚国无疑是东周第一大国。楚国从小国逐渐称霸一方,与中原各国相比,其国力富强的同时权力没有出现下移,这在诸夏政权纷纷下移的春秋之际可称奇迹。楚国能够实现政治权力的平衡,其国君对赏赐制度的控制是重要原因,但这样的赏赐制度对楚国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楚国在春秋时期的赏赐极具特色

  •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名将如云,东吴有拿得出手的武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从孙权在合肥屡次惨败,让人觉得东吴军队是战五渣的代名词,孙权更是被誉为“孙十万”,但要说吴国的将领,也是很强的,最为著名的是东吴十二虎臣。在正史中,将这十二个人,合为一传,也有了一个排名,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个人,在正史中被称为江表之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