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7年张治中替张学良向蒋介石转达2点要求,宋美龄听后为何说对不起汉卿?

1947年张治中替张学良向蒋介石转达2点要求,宋美龄听后为何说对不起汉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84 更新时间:2024/1/6 21:50:39

1947年秋,张治中张学良转达了2点要求,蒋介石听后不置可否,张治中只能找到宋美龄,宋美龄听后久久无语,说道“我们对不起汉卿”,最后找到丈夫蒋介石说情,蒋介石才勉强答应了张学良的第二个要求。

1946年,被软禁的张学良被转移到中国台湾,据说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要去哪里,到了飞机上才知道要去台湾,看着飞机下的大好河山越来越遥远,长叹道回不来了,没想到是一语成谶。

张学良去台湾之初,被软禁在新竹县五峰乡一个叫井上温泉的地方,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1947年10月,时任西北行辕主任的张治中将军,带着家属去台湾度假。正好趁此机会去看望了被软禁的老朋友张学良,这是张治中将军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望张学良。

张治中在探望张学良之前,遇到一个小波折,他向时任台北警备司令彭孟缉提出要看望张学良的要求时,彭孟缉感到是左右为难,不敢答应这个要求。

还好的是彭孟缉是张治中的学生,有着这份情谊在,再加上张治中说道:“一切责任由我负,不会连累你”。彭孟缉才勉强答应这一要求。

10月30日早晨,张治中带着家人,先乘火车到新竹县,再坐汽车前往井上温泉,在山路上行驶了两个小时以后,不能再行驶汽车以后,一行人又是下车步行,先走过一个大木桥,又上了一个小坡,才到达井上温泉。

根据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回忆,当时张学良早已站在门口迎接她们一家人,张学良与张治中握手时,是“满脸笑容”,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愉快心情。

张治中和张学良见面以后,双方先是谈起家常,后来赵四小姐带着张治中的家人出去游玩,给两人留下独处空间,谈的很高兴。

吃过午饭以后,两个人继续谈话,从家庭聊到政治和军事,再从国内聊到国外,可谓是无话不谈。

张学良还问道张治中自己多会才可以恢复自由,张治中无法回答,只能无奈的安慰张学良应该很快就可以了。

最后张学良托张治中向蒋介石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是希望恢复自由,做一个老百姓就行,什么事也不做,哪里也不去,蒋介石住哪里,他就住哪里。

说道第二点,张学良左右看了看,刻意压低声音,生怕被副官刘乙光听到,用极小的声音对张治中说道希望与刘乙光一家分开住,因为他的家眷又吵又闹,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十分不方便,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希望有一定的自由和清静。

说起来刘乙光这个军统特务也是个“人才”,张学良刚开始被软禁时,刘乙光负责看守,一开始他还对张学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毕竟张学良是个大人物,说不定多会就被重新起用了。

后来时间久了,刘乙光看张学良是复出无望,要一直被看管着,因此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像张学良亲友送来的东西,甚至包括宋美龄送的东西,刘乙光经常是克扣一部分甚至是全部私吞掉。

甚至在住房问题上,也是公然欺辱张学良,张学良初到台湾时,蒋介石交代陈仪要优待张学良,陈仪亲自为其挑选井上温泉住所以后,对刘乙光交代朝阳的房间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居住,背光房子由刘乙光和家人居住,刘乙光满口答应。

结果陈仪一走,刘乙光家人就把朝阳的房子霸占了,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住在背光房子里,张学良虎落平阳被犬欺,只能忍气吞声。

后来陈仪再次来看望张学良,发现这个事情以后,很不高兴,让刘乙光立即将房间腾出,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搬进去。

所以张学良在自知短时间不会恢复自由以后,特意提到不想和刘乙光一家在一起居住。

同时张学良想到蒋介石应该不会答应这两个要求,或者说蒋介石就不会让他这么快恢复自由,所以第一点要求只是个幌子,主要是想让蒋介石答应第二点要求,你拒绝恢复我的自由,总不可能再拒绝我第二点要求吧,毕竟这个要求,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应该会同意吧。

因此他又上了一道“保险”,拜托张治中到时候请宋美龄帮忙说说情。

说起来宋美龄与张学良可是老交情了,两个人可谓是“蓝颜知己”。

早在1925年,张学良在上海就认识了宋美龄,两个人的相识,比蒋介石认识宋美龄还要早。

两个人还有着不少共同话题,交流的也很是融洽。据说张学良当时一度想追求宋美龄,不过当时他已有妻子于凤至,还有一个红颜知己谷瑞玉,所以打消了追求宋美龄的想法。

到了1936年张学良扣押蒋介石以后,宋美龄去西安谈判,一度害怕受辱,还吩咐身边人如果有人欺辱自己,就开枪打死自己,没想到张学良是以礼待之,使得两人关系更加融洽。

并且在宋美龄和大哥宋子文保证下,张学良才放下戒心,事后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去不复返,从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所以宋美龄对张学良的感情很复杂,有深厚的友谊,亦是有着深深的愧疚感,更是因此丈夫蒋介石的出尔反尔,有着些许负罪感,因此蒋介石对张学良起杀心以后,宋美龄不惜撕破脸皮力保,才保住了张学良的性命。

张治中向张学良保证一定会转达这两点要求,此后两人一直谈到下午四点,因为还要赶下午六点的火车回台北,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回忆分别时“张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由此可见张学良对于张治中来看望他,是有多么感动。

张学良当时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张治中:

“总府远来义气深,山居何敢动佳宾”。

“不堪酒贱酬知己,唯有清茗对此心”。

张治中后来结束休假,离台以后,飞往南京,找到蒋介石,报告了在台湾看望张学良的情况,并且转达了张学良的请求。

蒋介石一听,心中自然是大怒,没想到张治中竟然私自去看望了张学良,但又不好太过发作,所以脸色一沉,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只“啊,啊”地哼了几声,然后谈起其他事情,对张学良的请求不置可否。

张治中见状也不再提了,而是事后去找宋美龄说了这件事,宋美龄一听,久久无语,没想到老朋友张学良被一个小小副官欺压到如此地步,加上又想到张学良被软禁了这么多年,心中的愧疚再度涌上来,说道:“文白(张治中字文白)兄,我们对不起张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啊”。

宋美龄接着说道,第一点不容易做到,恐怕现在不可能得到许可。第二点要求,我一定尽快想办法实现。

当天晚上,蒋介石回到住所以后,宋美龄亲自为其服侍更换长衫,见到丈夫心情挺好的,趁机提到张学良的要求。

并且聪明的只说道张学良的第二点要求,蒋介石一想第二点要求也不算什么,而且夫人宋美龄都开口了,所以就答应了。

至此张学良提到第二点要求,只是不想与看守他的刘乙光住在一起,保持一定的距离,想要拥有一定的自由,这个小小的要求才算是得到实现。

经此事件以后,蒋介石也是很不高兴,进一步限制张学良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下命令以后未经他批准,任何人都不能面见张学良。

而刘乙光的存在对于张学良,依旧是一个难题,即使双方不住在一起,也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而这个难题,后来被蒋经国轻轻松松的解决,不过这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累的皇帝,天下所有的事他都要亲自决定,最后活活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雍正处理的奏件有四万多件,算算雍正仅仅在位13年,那么一天下来雍正就要处理五十多件奏章,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少。大家看看雍正批阅的奏章就能够发现,雍正本人对批阅奏章非常认真,不仅要读完,而且还写批注,写意见,一件奏章有时候要写一千多字,所以想想看,雍正一天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少。雍正不仅

  • 《雍正王朝》这些台词中的口误真的是硬伤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一些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这部剧中的个别台词居然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常识性“口误”。那么,这些“口误”究竟是主创人员审核不仔细造成的吗?还是说另有其他解释?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片段,试着进行分析一下。一、邬先生所说的“申时”胤禛接到康熙传唤,准备去畅春园之前,和邬先生密谋接下来的应对措施。胤禛

  • 历史解密:努尔哈赤为何亲手杀了自己的长子?虎毒不食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诸部女真。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八旗制度。设议政王

  • 那年今日 | 新疆鄯善县火焰山下发现清朝干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的出现证明了,在清朝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有汉族居民或者军队生活驻扎。

  • 清朝一个囚犯,脖子上有一条刀疤,惊动了两个省的巡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带刀侍卫的真实历史,清朝挂印总兵,清朝最后的大内侍卫

    顺治年间,有个叫张立山的山东人,在浙江开化担任县令。在任期间,他曾审理过一个案件。有个盗匪叫木子雄,因为贪图金银财物,拦路行凶杀伤人命,案发后被捉拿归案。张县令秉公办理,因木子雄手段恶劣,杀人越货罪不容诛,判处以斩首之刑,然后按照惯例,把案卷公文申报朝廷等待审批。批文刚下来,还未等给木子雄执行斩首,

  • 和珅为何能独得恩宠?他那么贪,乾隆为何还要重用他?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就好奇,他老爹雍正一登基就是整顿吏治,那么号称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为何会如此宠信一个巨贪,而且还重用他?是乾隆看错了和珅呢,还是和珅钻了乾隆的空子?难道是乾隆真的老糊涂了?非也!深得圣心,疯狂敛财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八旗的官宦之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因其祖辈都是武官,常年奔波于打仗,为

  • “通商之变”与“道器之争”:以鸦片战争为中心的考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康熙年间,收台湾,驰海禁,遂得南洋鸦片吸食之法而用之,然而此后雍正、嘉庆诸朝皆严惩贩烟吸烟者,故中国沿海,虽有此风,然不至泛滥。一、“等级服从”下的中外贸易明清两代,朝廷厉行海禁,然官方对外贸易从未停止。清朝止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故当时的广州中外贸易特点代表着当时整个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在很长的

  • 苏贞昌拍视频自夸五大政绩,王世坚讽“像袁世凯”:原来历史会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世坚 图源台媒据环球网报道,苏贞昌12月31日晚间在脸书贴出“太狠了”政绩宣传视频,内容提及严防非洲猪瘟、班班有冷气、屏鹅公路电缆地下化等,都是在他的坚持下推动完成。王世坚表示,老师都教为善不欲人知,但苏贞昌刚好相反,恨不得全天下周知,所以拍视频做哏图就是邀功、讨功劳,让他想到跟历史上的袁世凯异曲

  • 他虽是皇太极的长子却被多尔衮冤杀,11代后家族出一厉害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豪格出生的时候正值皇太极18岁,正是皇太极马背征战的大好时机,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豪格,他带兵打仗的本领也是十分厉害的,皇太极的骤然离世让刚刚建立的满清朝廷充斥着各种内部斗争。当初最有利的两位候选人就是豪格和多尔衮,两者势力相当,可以说谁压谁一筹都不是很好的结果,而当时清廷的攻明战争才刚刚有了胜机,谁

  •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剩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封建时代强调以武立国,而近代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但国家的财力状况依然不可动摇。首先,国家只有解决了内忧外患,才能谈及提高经济水平。否则,国家的基本生存将成为一大牵绊。弱肉强食对生活在平静祥和环境中的人影响不大。战乱时代,强者为尊,弱者只能由强者定义。因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