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之子刘谌为什么会自杀?

刘禅之子刘谌为什么会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3/12/6 11:20:42

刘禅之子刘谌为什么会自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江油守军马邈投降。刘禅急忙派诸葛瞻镇守绵竹。结果诸葛瞻兵败绵竹,邓艾大军直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投降邓艾。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则坚决反对。刘谌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谌的言语不可谓不豪爽。可惜刘禅投降之意已决,他拒绝了刘谌的建议。刘谌眼看国家即将灭亡,誓死不做亡国奴。刘谌跑到昭烈庙痛哭一场,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后自杀。刘谌也成为刘氏子孙中,唯一一个以身殉国的宗室。

其实刘谌建议刘禅死守成都有一定可行性。邓艾毕竟只是孤军深入。只要成都能够守得住,其他军队会陆陆续续前来前往勤王,姜维主力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回援。即使最终免不了国家灭亡,起码也让后人看出他们的决心。刘谌宁死不降的品格,受到了后人的赞赏。相比较于他那个扶不起的老爸,刘谌的历史评价要好很多。

陈世崇曾经评价道 :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钟敬伯称赞刘谌道:北地王耻父之降,大哭祝庙,与妻子俱杀,曰:‘羞见基业弃与他人’,刘谌不愧于其祖,刘禅有愧于其子矣。

毛宗岗评价道: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刘谌以身殉国的壮志豪情固然应该受到后人和历史尊重。刘谌如果出逃的话,他可以寻找姜维大军。刘谌找到姜维大军之后,姜维可以拥立刘谌为皇帝,效仿东晋和南宋重新建立政权。这样说不定可以延续蜀汉政权。为什么刘谌不选择出逃呢?我觉得应该出于以下几点因素考虑。

邓艾三万大军已经将成都团团围困,而且成都的兵力一定远远少于邓艾军队。在刘禅已经决定投降的情况下,刘谌想突围而走已经几乎不可能。刘谌不能选择突围,则也很难逃走。当时邓艾大军已经在外围设下包围圈,刘谌想化妆出逃的可能性也不大。一般情况下兵荒马乱的时候才容易趁乱出逃,当时成都并没有打仗。正常情况下,邓艾不可能让成都城内的人随便出去。刘谌逃亡可能性太小。与其逃跑被擒,还不如英勇就义。

其实我倒觉得刘谌当时可能根本就没有想逃亡的意思。刘谌在刘禅决定投降之后,还没有正式投降的时候就选择了自杀。说明刘谌当时的想法不是逃走另立政权,而是下定决心以身殉国。既然刘谌没有出逃的想法自然就不会出逃,更不会去寻找姜维。否则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逃亡,即使失败也会尽力尝试。

刘谌选择就死而不是出逃的根本原因,应该在于刘谌心中的传统观念。在刘谌心中有强烈的君臣父子观念。当时刘禅已经宣布投降,刘谌做为刘禅的儿子和臣子只能选择接受。在刘谌看来如果出逃投靠姜维是有违父命和皇命的行为。刘谌没有选择出逃,又不甘做亡国之君所以才会选择自杀。当时不仅刘谌有这样的观念,包括姜维等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刘禅投降之后,即使姜维还手握重兵,最后也选择了放下武器。

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姜维拥立刘谌称帝。蜀汉的面积本来就不是很大,蜀汉的统治核心和基础在成都平原附近。刘禅选择投降之后成都平原基本上全部陷落,蜀汉的统治根基已经全无。蜀汉的另外一个基地汉中在此之前也已经陷落。此时蜀汉能支撑政权的地区基本上都已经陷落。即使姜维等人拥立刘谌称帝,他们也没有称帝的经济基础。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败。

成都陷落之后,姜维的位置就显得非常尴。如果成都不陷落的话,邓艾的位置非常尴尬。姜维极有可能将邓艾包饺子。成都陷落之后,姜维则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姜维军队的处境也非常危险!姜维极有可能被钟会和邓艾包饺子。成都陷落之后,姜维军队也失去了粮草军械的支援,姜维仅依靠剑阁附近根本无法长久支撑,刘谌投靠姜维也没有用。

综合各方面原因,刘谌选择了自杀而没有选择出逃。当然这些也只是依稀的推测。刘谌没有选择出逃的真实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盛恩颐:出身豪门,慈溪太后为他取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盛恩颐,民国,历史解密

    许多富家公子哥,凭借家族的权势和财富,他们挥霍无度,生活奢靡,风光一时,惹出了不少的是非。这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家世显赫,出身富贵,一时间风头盖过许多人,最后却落得凄惨的下场。清末民初,盛宣怀是当之无愧的首富,他手段诡诈,搞垮了传奇商人胡雪岩,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实业家,其身家不可计数,却绝对能

  • 康熙帝的九儿子为何如此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的九儿子为何如此富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毒蛇老九在康熙众儿子中,九阿哥一直给人阴鸷的印象,其实毒蛇老九是雍正皇帝为他下的定义。其实但他本人颇有才华且善于经商,所以是诸皇子中最富有的。九阿哥从小就很聪明,能自学外语、喜欢发明,为人也相当重情义。九阿哥为什么这么有钱?九过去曾经得到

  • 明朝统治近三百年为何没出现过后宫乱政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常伴皇帝左右,甚至是可以影响皇帝的决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后宫乱政,但是为什么在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这很大归益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后世所设立的一系列完善的典章,大家都知道马皇后为朱元璋的一生挚爱,马皇后宅心仁厚、为人聪颖,在很多关键时候都为朱

  • 汉唐时期为什么宫廷乱象会如此频繁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83个王朝,而这83个王朝中,有的昙花一现,有的传承久远;总之,他们都曾经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而在这些众多的朝代中,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朝代也有很多,比如唐、宋、元、明、清等。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脏唐臭汉”这一说法,而“脏臭”一词说的并不是唐朝

  • 如果汉献帝落到刘备手里,结局又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汉献帝落到刘备手里,结局又会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在奸臣董卓被杀后,王允等人没有及时招降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带兵攻入长安。公元195年,李傕与郭汜因相互猜忌发生内讧,汉献帝在杨奉等人的保护下逃离长安。袁绍和曹操都得到此消息,而袁绍则认为自己兵强马壮,汉献帝对他来说可

  • 汉武帝思念儿子刘据造“思子”殿,为何对刘病已却很冷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对刘病已淡漠,这个问题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诚然,终汉武帝一朝,刘病已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优待,有几年时光还在郡邸狱中度过的。从这一点而言,汉武帝对这个曾孙的确有些淡漠。但是,不要忘了,刘病已的皇族宗室身份恰恰是汉武帝临终前予以恢复的,并且刘病已还被正式收养掖庭。而后来刘病已之所以能够成为汉宣帝,

  • 盘点:历史上对待子女很”特别“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且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家里鸡飞狗跳的,就连很多的能管理整个天下的帝王,在子女的问题上,也是一样表现出与其在其他方面的超强能力完全不相符的超低智商,令人大跌眼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这方面可圈可点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一)、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不错,就是那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 朱英耀作为明朝楚国世子,为什么要谋杀亲生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英耀,明朝,历史解密

    朱英耀是明朝楚国世子,楚王朱显榕与王妃吴氏所生的嫡子,在楚藩宫变时谋杀父亲朱显榕,被朝廷处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了数千年,至今依旧影响着很多人。儒家思想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即做人一定要孝顺,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是以孝治天下,一个君主好不

  • 什么是御林军?历史上哪些部队可以被叫做御林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御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人们一般都把皇帝的侍卫亲军称为“御林军”。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御林军只是对皇帝亲卫部队的一种称呼,而并非正式的军队编制。如果以不太严格的标准,历代守卫宫廷的部队、甚至守卫都城的部队都可以称为御林军。如果严格标准,那么只有皇帝直属、驻扎在皇宫之中、负责保卫

  • 吴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样的著作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有性,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揭示瘟疫病原根据其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指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所致。他认为,虽然《伤寒论》中提出时行之气有传染之说,但据实际情况,有时行之气末必有疫,故而时行之说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厉气所致。厉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疫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