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上对待子女很”特别“的皇帝

盘点:历史上对待子女很”特别“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2/16 0:19:24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且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家里鸡飞狗跳的,就连很多的能管理整个天下的帝王,在子女的问题上,也是一样表现出与其在其他方面的超强能力完全不相符的超低智商,令人大跌眼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这方面可圈可点的几位代表性人物。

(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不错,就是那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武双全的一代明君,还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这么多的光环护体也没挡住李世民在孩子的问题上犯糊涂。

李世民先立了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是他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他喜欢的儿子是魏王泰,魏王泰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在李世民的面前服侍的很周到,特别会讨李世民的欢心,再加上李承乾也确实不争气,喜欢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正在这时,齐王祐造反,太子受到牵连,李世民就想趁机废掉李承乾立爱子魏王泰为太子。

这一想法遭到了一干大臣的反对,李世民竟然说,魏王泰保证在自己百年之后,会杀死自己的儿子,传位给晋王治。一世英名的李世民竟然会相信这样的话,我都不信,你爱你的儿子,难道你的儿子就不会爱他的儿子吗?

这一说法让褚遂良为首的大臣很无语,他们认为,哪会有这种情况发生,魏王一旦据有天下,怎么可能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传位给晋王,陛下你既然已经立了程乾为太子,可是你又宠爱魏王,在礼仪上让魏王高于太子,这已经是不对了,现在你又要立魏王为太子,那以后一旦有纷争,晋王的安全怎么保证呢。双方僵持不下,事情出现转机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后来李世民无意中发现魏王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挑拨威胁晋王,心术不正,这才放弃了立魏王为太子的打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这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世民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也让唐朝避免了一次血雨腥风的动乱。

(二)、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

窦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汉文帝去世之后,对汉朝的政权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没有保持住清醒的头脑。

因为汉景帝刘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她希望自己的大儿子汉景帝刘启在自己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甚至在大臣面前逼自己的大儿子做出承若,丝毫不考虑大儿子的想法和感受。

真应了那句话,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也尝尝当皇帝的滋味,窦太后不惜把国家推到动乱的边缘。为此汉景帝苦恼不已,与梁王也陷入了兄弟猜疑,

好在后来大臣袁盎以古代有些君王在传位的时候传给弟弟,不传给儿子造成国家动乱的例子劝说窦太后,她意识到这麽做的严重性,才逐渐打消了这个想法,再加上梁王刘武因为继位无望,加上和自己的哥哥互相猜疑,郁郁寡欢,不久离世,这事才算作罢。

如果窦太后没有这个过分的念头,让自己喜欢的小儿子安心地做一个快乐的梁王,不去妄想得到皇帝之位,也许梁王也不会郁郁而终。母子慈爱,兄弟和睦,难道不好吗?

(三)、赵武灵王

他是一个英明的君主,赵国因为他的胡服骑射改革,国力大增,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作为一国之君,他竟然是被自己的部下围困沙丘宫三个月而活活饿死的,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他自己。

他先是立自己的长子章为太子,后来他宠爱的吴娃给他生了小儿子何,爱屋及乌,他把对吴娃的爱延伸到了小儿子的身上,于是他很冲动的为爱疯狂了一把,把长子章给废掉立幼子何为太子。

没想到的是,红颜薄命,不久吴娃死了,他看到自己高大魁梧的大儿子向自己的小儿子行礼,感情的天平又向大儿子倾斜了,开始可怜大儿子,想把赵国一份为二,分别分给两个 儿子,让两个儿子都做王,来个不偏不倚。

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公子章造反,后来章战死,公子成和李兑赵武灵王围在沙丘宫,三月后,饿死沙丘宫,太子何也在战乱中被杀死

赵武灵王本来想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两个孩子,可他忘了自己不光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个国王,他的优柔寡断不光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还让国家陷入了动乱,他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作为父母,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会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都不相同,作为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而不是靠索取,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

不然的话,你对他们的爱就可能是致命的伤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英耀作为明朝楚国世子,为什么要谋杀亲生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英耀,明朝,历史解密

    朱英耀是明朝楚国世子,楚王朱显榕与王妃吴氏所生的嫡子,在楚藩宫变时谋杀父亲朱显榕,被朝廷处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了数千年,至今依旧影响着很多人。儒家思想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即做人一定要孝顺,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是以孝治天下,一个君主好不

  • 什么是御林军?历史上哪些部队可以被叫做御林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御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人们一般都把皇帝的侍卫亲军称为“御林军”。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御林军只是对皇帝亲卫部队的一种称呼,而并非正式的军队编制。如果以不太严格的标准,历代守卫宫廷的部队、甚至守卫都城的部队都可以称为御林军。如果严格标准,那么只有皇帝直属、驻扎在皇宫之中、负责保卫

  • 吴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样的著作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有性,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揭示瘟疫病原根据其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指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所致。他认为,虽然《伤寒论》中提出时行之气有传染之说,但据实际情况,有时行之气末必有疫,故而时行之说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厉气所致。厉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疫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

  • 孔子的父亲到底是谁?为何历史鲜有记载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到死也没有告诉孔子的父亲是谁,而是没有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最终埋葬在哪里。好玩的国学认为,颜征在一生是很崇拜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把他当作大英雄,因为叔梁纥的身体健壮、武功高强,是当时的鲁国五虎将之一。她深以嫁给叔梁纥为荣。之所以没有告诉孔子的父亲死后最终埋在哪里

  • 同治帝十九岁时就病死了,他的妃子后半生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帝十九岁时就病死了,别看同治帝年纪不大,他已经有了几位后妃,那么他的妃子后半生怎么过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

  • 巴国的历史是怎样的?和蜀国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巴国,周朝,历史解密

    巴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但是在巴国之前,这里就生活着巴人。巴这个族群是嬴姓,据学者的研究,巴人最初和秦人一样,属于东夷集团。东夷集团在哪儿呢,在今天的山东一带。后来巴人不断迁徙,到了商末一直迁到了汉水上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汉中一带。武王克商以后,就将同姓宗室分封到汉中一带来统治巴人,建立了巴国。

  • 移宫案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移宫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个月后,光宗

  •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着城池走?非要去攻城夺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打仗,汉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城池,就是用来抵御进攻者的。一般有四个门,东南西北四个门;古装电视剧里说的门禁,就是在晚上把这四个门关上不让进出,以达到保持太平的目的。城池是很重要的,有很多无法代替的作用。第一:能及时传递消息。通信很重要,信息的快慢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消息传不出去,收不进来,那么军队就无法及时到达。第二:

  • 历史上唐文宗李昂为什么会被宦官软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文宗李昂被宦官软禁的故事。唐文宗李昂,是唐穆宗李恒之子,其18岁登基为帝。在继位之初,他雄心勃勃,一心想励精图治,为此,他确实做了不少政绩。但可惜的是,后来唐文宗想诛杀宦官、夺回皇权,于是就有了甘露之变。然

  • 蜀汉南征孟获时,曹魏东吴两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南征是在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史册上记录的重要一笔,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虽然陈寿的《三国志》本传中未记载孟获事迹,但是,史书《汉晋春秋》、《襄阳记》、《华阳国志》等对诸葛亮南